清明特輯 | 在生命的盡頭,誰可以拉住你的手(有聲中文)

作者:奇奇,中國

語音播讀:馨寧,中國

*文中圖片來自PEXELS

姥姥側躺在床上不均勻地喘着氣,時不時因為難受發出唉哼聲。她本來就布滿皺紋的臉更加乾癟了。我坐在床邊,看着她。她用力睜開眼睛看了看我。我問她“餓不餓?”,她沒有回答,似乎是沒有力氣說什麼話了。

這已經是她從醫院回來家裡的第三周。加上在醫院的那一周,她已經有17天基本上沒有吃過什麼了。我從來沒有想過她會如此的虛弱。雖然已經92歲高齡,並且有過心臟病病史,但是姥姥之前的身體一直很棒。生活起居完全不需要多餘的照顧,每天吃得好睡得香,看起來比我們年輕人過得還要健康。並且姥姥的心態也一直非常積極,完全不像一般的老人,她時常說要好好活着,看今後的世界怎麼發展。

然而此時,她卻成了這個在生命最後階段掙扎着奄奄一息的老人。我繼續坐在床邊望着她,心裡五味雜陳。她看起來那麼難受,我該怎樣安慰她呢?可是我並不能安慰什麼,我只好禱告。這時,她緩緩地伸出一隻手握住了我的手。這隻蒼老而乾瘦的手卻分外溫暖。我在心裡默默地禱告:主啊,祢與她同在。求祢親自來安慰她。因為唯有祢可以安慰……過了一會兒,姥姥似乎睡著了,表情平靜了許多。我慢慢地抽出我的手,禱告求主來親自握住這隻手。

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一個生命在漸漸流逝。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這個階段,不是么?最終我們都要面對死亡。除了一些特殊情況,很多人的死亡都會是這樣緩慢的過程。而誰能陪伴我們走過這條路呢?我想起很多年前我非常認同的一個觀點: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地來到這個世界,並且要孤獨地離開的。這句話雖然悲觀,但在當時看來現實確實是如此。我們人生的最後一段路,真的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陪我們走。家人和朋友最多可以陪伴在我們身旁,但不可能有誰能真正與我們一同走過這最後的路程。這樣的事實簡直令人絕望。死亡本身就是最令人恐懼的事(因為對死後世界的未知),而在我們要去面對這件最最可怕的事情時卻沒有任何人能夠陪伴!

好在之後我明白了並非如此。在基督里我找到了盼望。因着主與我們同在,我們任何時候都不是孤獨的。祂陪我們走過一切高山和低谷。大衛在詩篇23篇中說:“我雖行過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並且,祂戰勝了死亡權勢,“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哥林多前書15章55節);我們死後所面臨的也不再是未知與絕望,而是生命,“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章16節)。我們的主就是這樣地愛我們,時時刻刻與我們同在,又要帶我們進入新的生命。

可是,我又想,似乎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我們才更能體會到主的同在。因為在這個時候我們再也不可能倚靠別的人或者事物,也不可能去抓外面的東西了。我們只有緊緊抓住主。因為唯有祂能幫助和安慰我們。唯有祂永遠與我們同在,其他的一切都是短暫易逝的,難道不是嗎?也只有在這最孤單的時刻,我們才會發現原來主才是我們最真實和穩固的倚靠。

感謝主耶穌,讓我即便走到人生的盡頭都不會孤單,但我更期盼在其餘的每一天,我也能如同走到生命盡頭般去感受祂真實的同在與堅實的依靠。

親愛的主耶穌,請拉緊我的手。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

未拆開的禮物 | 《生命探索》聖誕特輯

作者:許文榮

聖誕節如果沒有禮物,就不像聖誕節。雖然人們在聖誕節期間,都會大肆購物、參加派對和舉行聚餐,然而,最傳統且令人期待的項目,卻是交換禮物。準確地說,人們最興奮的事,就是拆開那些擺在聖誕樹下,或是親手收到的精美禮物。

有時候,你大概能猜到得到那是什麼禮物,通常是一盒巧克力或餅乾、一套沐浴用品,或是一個相框。但有時候,也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可能是一套你夢想許久的電子產品,或是摯愛的人為你精心製作的溫馨禮物。

如果將所有的禮物都擺放在聖誕樹下,你會發現,那最大、包裝最漂亮的禮物,通常最引人注目,孩子們更是喜歡,因為這樣的禮物看起來比較有價值。包裝平淡無奇的禮物,人們通常都是最後才拆開,但大家都不會輕易錯過任何一件禮物,焉知裡面沒有驚喜呢?

然而,每一年的聖誕節,許多人都會留下一份禮物沒拆開。他們若不是錯過,就是忘記了這份禮物的存在,或許是因為這份禮物的包裝,不像其他禮物那麼耀眼奪目。

然而,這份禮物卻是世上最有價值的禮物,是特別為你預備的,送禮者認識你且深知你的需要。這份禮物一直都在那裡,等着你來拆開。而且你拆開禮物之後,並不一定要立即接受,你仍然有考慮的空間。

現在就來瞧瞧這令人驚奇的聖誕禮物吧!

禮盒裡面是什麼呢?

這份禮物不像巧克力、裝飾物和配件,這是特別為你量身訂製的,而且擁有最超凡的特質。

這份禮物超過你所能想象的。這份禮物帶給你的驚喜,就好像一位生來瞎眼的人,收到一份「恢復視力」的禮物,使得他能夠看見:看見他至親的臉龐,看見他周圍美麗的世界,看見他前面的光明大道。或是一個被人遺棄的孩子,從未感受過關懷和慈愛,現在被安置在一個溫暖、舒適且充滿愛心的家庭里。或者一個被社會排斥的人,如今找到一位好朋友或可以共度餘生的好伴侶。這份禮物超過你最高的期待,並能滿足你最深且最渴望的需要。

這份禮物帶來恆久的盼望

或許,你正被毒癮或者酒癮所捆綁、對身體的疾病感到恐懼、因沉重的債務而憂心忡忡,或是被工作壓得透不過氣。然而,無論你面臨的挑戰如何艱巨,處境如何糟糕,這份禮物都會帶給你盼望,讓你知道情況可以改善;讓你確信有可靠的人相伴而行;讓你有力量面對生命中最黑暗、最危急的時刻。

這份禮物帶來全新的開始

或許,你在一生中犯了不少過錯:你傷害了一些人、做了可恥的事,甚至犯了嚴重的罪,如今你正為這些行為懊悔不已。也或許,你渴望時光能倒流,好讓你能重新來過。無論你曾做過什麼,這份禮物都能提供你一個全新的開始,讓你得着饒恕,繼續前行,從舊有的罪疚和羞愧中解脫出來,過一個誠信正直的生活。

這份禮物帶來真正的滿足

成功的事業、美滿的家庭、卓越的學術表現、運動場上的成就,以及眾人的喝彩等等,哪一樣能帶給我們永久的滿足呢?或許,你可以隨時享受奢華的生活,或是實現你想要達成的目標。但你心理仍然會疑惑:接下來我該做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呢?我為何在這裡?有一份禮物,可以解答你的疑惑,矯正你的觀點,使你的人生有目標和使命,有一個全新的理念,讓你明白生命中什麼才是真正有價值。

這份禮物是金錢買不到的

有些禮物是無價的,例如:良好的婚姻或親子關係。與至親冰釋前嫌,或是患難與共的朋友。你可能擁有生活中的一切物資,但是仍然會渴望許多金錢買不到的東西。美好關係、與人和好、還有不離不棄的同伴,都可以帶給我們極大的喜樂和平安,讓人生變得美好。這份特別的聖誕禮物就是如此,無法在市面上購得,卻能給你任何商品都無法提供的快樂。

這份禮物帶是特殊人物所贈

有時候,禮物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送禮物的人是誰。世上最昂貴的禮物若只是來自萍水相逢的人,比起心愛孫兒的塗鴉作畫,或是愛人所送的花束,仍會黯然失色。送禮者是誰,會讓禮物變得不同。這份特殊的聖誕禮物就是如此貼別,因為送禮物的那一位認識你、深愛着你,且希望把最好的送給你。

現在,你或許會想:聽起來這份禮物的確很特別,但恐怕不是真的,哪有這麼好的聖誕禮物,實在好的令人難以置信!

這就是聖誕節帶給你的驚喜:這樣的禮物是真的存在,而且一直都在那裡。這份禮物你可以隨時拆開,可以在聖誕節之前、當天或之後。我們希望你拆開,瞧一瞧,並考慮接受。

然而,這份禮物並不真是裝在禮盒裡,而是以人的樣式出現,一個非常特別的人。

絕妙的聖誕禮物

如果要明白聖誕節的真正意義,就要追溯這個節日的由來,那麼你就能知道為何這份禮物如此特別,如此讓人驚訝。

在兩千多年前,耶穌基督降生了,這個特別事件就是人們慶祝聖誕節的緣由。耶穌向世人宣告祂是上帝的兒子,上帝就是那位宇宙、世界和我們人類的創造者。耶穌來到世上,向我們指明一條通往上帝的道路,這位上帝知道我們被創造的目的,祂知道我們如何才能達到這目的,如何擁有豐盛的生命。

我們可以藉着耶穌來認識我們的創造者,並經歷祂所賜給我們的各樣美好福分:使我們最深的需要得到滿足;在患難中有持久的盼望;得着重新活出正直生命的機會;生活中有真正的滿足、有意義與方向;得到金錢買不到的喜樂與平安,還有豐富且無條件的愛。

這份聖誕禮物最奇特之處是,只要你願意接受就可以得到,不是因為我們「好」,才能得到,而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拆開並接受這份禮物。

為何不瞧瞧呢?

這是你一直在尋找的禮物嗎?這像是你夢寐以求的完美禮物嗎?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所尋求的禮物就在這裡,正等着你接受。你可以隨時告訴創造你的上帝說:「是的,我要接受這份禮物,我要擁有禰所賜下的一切。」

或許,你會對這份禮物所承諾的很感興趣,但仍不確定你是否要接受。或許,你會擔心,如果你接受了會發生什麼事。這都是正常反應。但為什麼不多了解一下這份禮物,然後再看看是否值得接受呢?仔細瞧瞧這份禮物所提供的,然後問問自己,這是否能夠滿足你最深的渴望和最大的需求。

你可以找一位基督徒朋友談一談,知道多一點關於耶穌的事。你不一定要等要聖誕節才行動。這份特別、尚未拆開的禮物,正等着你,拆開,瞧瞧吧!

*以下內容來自靈命日糧事工《生命探索》系列《未拆開的禮物》,版權所有,謝絕轉載,歡迎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PEXELS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起來慶賀)

感恩節特輯 |上帝,謝謝你,讓我有手指和腳趾!(有聲中文)

作者:Stacy Joy,美國
翻譯:Joy Qi,新加坡
語音播讀:楊瀾,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我永遠不會忘記2003年夏天我從印度南部一個麻風病聚居地離開的那一幕。那年我13歲,剛剛協助家人為聚居地的幾十名基督徒舉辦了一場音樂敬拜。
當我們的車顛簸在一條狹窄的單行山路上時,我清楚地記得,我看着自己的手指,仔細研究了一會兒,然後又看了看我的腳,再看了看我的腳趾。那一刻, 我陷入了無邊的思緒。 我低聲地說:「上帝,謝謝你,讓我有手指和腳趾。」

從那天開始,我對感恩的看法徹底改變了。

感恩是一種生活方式

感謝上帝不應該只是飯前禱告一下, 而是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我意識到,沒有什麼東西是理應歸我的——甚至包括我的四肢。 當我們走在印度的麻風病人中間時,13歲的我看到有人還活着就開始四肢腐爛。 當時,我狹隘的「認為生活虧欠了我」的西方化價值觀崩塌了,我意識到自己從來沒有為那些每天觸手可得的小確幸感謝過上帝。

我們常常忽略要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來,去感謝上帝賜給我們微風、樹木、美麗的陽光、走路的能力,甚至是看見的能力,而這樣一個屬靈的操守是可以讓我們保持生機的。美國著名牧師Chuck Swindoll表示,感恩是意志的決定,它需要我們付出努力。

上帝創造我們要過感恩的生活。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呼召信徒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感恩。 這可不是耶穌提出的的自助方案。 祂知道,感恩能夠對我們的靈魂有切實的幫助。 感恩會在精神和心靈上幫助我們減輕壓力,焦慮和擔憂。

感恩能夠去除憂慮、恐懼和焦慮

我正在攻讀一個心理輔導專業的高級學位,我學習得越多,就越發覺到培養自己的感恩態度是在生活中消除憂慮,恐懼和焦慮的最好方法之一。而且這不僅僅是一個心理學工具。 這是腓立比書4章6節中所討論的屬靈真理:「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着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

這段經文並沒有在這裡結束。 它接著說,在我們將我們的請求、憂愁和焦慮交託給上帝之後(順便說一句,這體現了我們對上帝主權和祂給我們生命計劃的的信任),祂就會賜給我們出人意外的平安! 這真的是一個美好,激動人心又有力的應許。

感恩會改變我們對挑戰的看法

德國牧師和神學家Dietrich Bonhoeffer因着反對希特勒而在納粹集中營遇害。他曾經說過:「只有因着感恩,生活才能變得更加豐富。」如果一個人曾在集中營里生活並且受到迫害的人都能說出這樣的話,那麼我們是不是都應該記住上帝賜給我們的一切(無論大小),並為這些感謝上帝呢?

牧師兼作家John MacArthur恰當地總結道:「一顆感恩的心……與驕傲,自私和憂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它也有助於加強信徒對主的信心和對祂供應的信靠。無論海浪如何波濤洶湧,信徒的內心都會因對主不斷的讚美和感恩而被鼓舞。」

這個月,你願意每天和我一起刻意練習為著不同的事情感謝上帝嗎?嘗試一下吧!我保證它會從此改變你看待事情的態度,讓你能夠看到苦難中的美好和祝福,並且讓你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找到美。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細數恩典)

萬鬼節特輯| 基督徒應該怕鬼嗎?(有聲中文)

WeChat Image_20171031095111

作者:Agnes Lee,新加坡
翻譯: 兩小鹿,中國
語音播讀:美君,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我是一個比較膽小的人,每當鬼月來臨時我都會變得緊張兮兮的。

有的人相信在鬼月的第一天,亡靈們會從陰間回到人間來看望他們所愛的人。這段時期被亞洲人稱為「中元節」,有的家庭會沿街以及在公寓底層的公共區燒冥幣、紙人、蠟燭和香以慰藉那些回來的亡靈。同時他們也會為徘徊的「餓鬼」們提供供品。寺廟也會組織舞台戲,觀眾席的第一排會空出來留給亡靈們。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的父母會為我已故的祖父母燒供品。我小時候也會參與其中。當時還不信主的母親會告誡我要遠離剛剛舉行過葬禮的空地,因為說不定死者的靈魂還沒離開。她還告誡我不要踢或是踩到供品,以免冒犯亡靈。

因為害怕被鬼魂跟隨和傷害,我迷信地服從了母親的指示。雖然我不曾真的遇見鬼魂,自小對它們的懼怕卻在我心裡揮之不去,直到我成為基督徒之後也依然如此。

就在幾年前的中元節,我一個人在午夜後走路回家,途中有10分鐘要經過一個光線昏暗的公園。公園的地上殘留着很多燒過的供品,如此場景讓我突然想起,周圍可能有潛伏的鬼魂。這種想法一發不可收拾,讓我的心害怕地砰砰直跳 ,連一隻老鼠竄到下水道的聲音都把我嚇得魂飛魄散。

我加快了步伐,僅用了6分鐘就回到了家。晚上我躺在床上思想我之前的懼怕感。我為什麼會如此害怕?

這時候詩篇27章1到2節出現在我的腦海中。詩人形容主是他性命的保障,他寫到:「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 大衛對上帝有絕對的信心,他知道他的敵人和反對者終會跌倒。我立刻被這節詩安慰了。是的,上帝是我的避難所,我沒有什麼可懼怕的。

我繼續讀聖經,我注意到在希伯來書9章27節里說到人人皆有一死,死後且要面臨上帝的審判。聖經里很清楚地表明人死後靈魂不會回到人間,在福音真理的光照中我認識到我的懼怕是不符合真理的。

而且,在我們裡面的聖靈比撒旦要大(約翰一書4章4節)。上帝在我們的裡面,祂永遠與我們同在,祂比其他任何的靈都大。

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又到了一年的中元節。然而,我不會再隨從周圍迷信的氣氛或是繼續被過去的懼怕困住了。相反地,這個節日提醒我我的心思意念是如何不斷地被上帝的話語更新和轉變的。

如今,我可以在夜間走過那個曾經嚇壞我的公園而不再感到害怕。亡靈不再令我懼怕,我唯一敬畏的是掌管永生和死亡的那位主。(馬太福音10章28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文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真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