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中你永遠不該忽視的危險信號
作者:Jess McDonald Ragg
翻譯:Nancy
有聲播讀:小七
十年前,我還是一個忽閃著雙眼睛、略顯天真的基督徒女孩,不明白人有多危險。
我當時在和一個「前衛的基督徒」約會。他在敬拜團隊擔任彈吉手,穿著很酷的鞋子。他有時也會表現出一些微小的令人擔憂的行為,但我認為(憑我的智慧)我能修正這些問題。即使我和其他人分享了我的擔憂,他們也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成熟,這些行為可以也會被清除。
「我所要做的,」我想,「就是在這段關係中堅定不移。」我想如果我堅持我的想法,他最終會變好,成為「夢中情人」。
劇透警報——我無法改變他。事後看來,這些小而令人擔憂的行為是我本應該註意的早期預警信號。
然而,每當我讀到關於危險信號的文章時,我都會說服自己,我的前男友並沒有「那麽糟糕」,他們「不了解」我的男朋友,這一切都是因為我更想繼續這段關系,而不是去看當時情況如何。
因此,這些令人擔憂的行為以雅各書1章15節中描述的方式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私欲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我不得不吸取慘痛的教訓,因為我忽視了警告信號。
聖經說,我們要把事情帶到光明中(以弗所書5章13節,約翰福音3章20節),因為只有在基督的光下,罪及其腐蝕性的影響才能暴露出來。
意識到危險信號意味著你可以讓人們了解你們關係的現實;這意味著對自己的處境要誠實,承認什麽時候出了問題需要解決。
在我與大家分享我最艱難的經歷時,我邀請大家仔細思考和重新考慮任何出現危險信號的關係——約會、友誼或任何其他關係。
危險信號1:在任何情況下,任何規模的欺騙
「你拿到了嗎?」我激動地問。
他靦腆地笑了笑,點了點頭,「已經調好尺寸了,都齊了。」
我們已經一起挑選了我的訂婚戒指(因為我們談過結婚,我對珠寶很挑剔);都挑好幾個月了,我開始坐立不安。
第二天,我和一個朋友在購物中心經過珠寶店。我看到那個幫我們挑選了漂亮戒指的售貨員。他向我打招呼,然後問我是否想戴上戒指試試看。
「戒指?」我問到,我的大腦蒙了。
「是的,給你的朋友看看。」
我照做了。我進去試了試,給我的朋友看了看,但我心裏非常不是滋味。
當我想到如何與他對質時,不知怎麽的,我開始感到內疚,我的腦海開始為他找借口。「也許他沒有錢,很難承認這一點?也許我向他施壓了,讓他買一些入不敷出的東西?」我想。
最後,他確實很快找了一個借口——說他不想讓我失望,而且當時他沒有錢(儘管他告訴過我他買得起,我已經第一百萬次跟他核實了戒指不是太貴)。
戒指故事只是我聽到的一連串看似微小、往往毫無意義的謊言中的又一個。問題是,我已經習慣了為他的謊言開脫,覺得是因為他沒有安全感;我以為他最終會長大的。但事情越來越嚴重。
儘管一開始只是一些看似孤立事件的小謊言,但最終還是出現了沉重而複雜的欺騙,這讓我很容易質疑自己——「也許我聽錯了?」,「我真的是這樣聽到的嗎?」這也被稱為「煤氣燈效應」,有人故意讓你質疑你對現實的理解。
撒謊或欺騙的行為裏一點愛意都沒有。正如哥林多前書13章6-7節所說:「不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在關係中的欺騙會破壞任何信任感,而信任感在任何關係中都是沒有商量余地的。
幾年後,當幾個巨大的謊言曝光時,離我最親近的人終於開始要求我劃定一個明確的界限,不再被騙。
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聖經中,主要圍繞著我所禱告的懺悔與和解相關的內容。在這些懺悔的故事中,我遇到了大衛王在《撒母耳記下》11章的故事,他試圖掩蓋自己與拔示巴的罪惡外遇,最終將她的丈夫送上了戰場。
大衛寧願讓一個人死,也不願如實面對情況和後果,這讓我看到,我的前男友也是這樣,決心掩蓋自己的罪行,用更多的錯誤來掩蓋一個錯誤。
危險信號2:不負責任的姿態
不知怎麽的,所有的錯都總是別人的錯。起初,這是因為一些較小的不端行為,比如下班後多喝一杯啤酒就變成了他不得不倒在辦公室的沙發上睡著,從而錯過我們約會之夜的原因。
幾年後,一位朋友給我發了一張他的Tinder個人資料截圖。我記得我坐進車裏,直接開車過去給他看截圖,眼淚順著我的臉流了下來。
「同事做的,他們讓我做的……」他說,帶著悲傷的眼神。
回到大衛和拔示巴的故事,我們對大衛殺人感到憤怒,但我們看到他在面對先知拿單時,表現出了一種負責的姿態。
《詩篇》第51篇詳細描述了大衛流露出的悔恨和自責。在第3節中,我們看到他哀嘆道:「因為我知道我的過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
雖然承認自己犯錯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從不承認錯誤是一個主要的危險信號。
一個傷害你卻不願意承擔任何責任的人正在表現出一種極其有害的行為。他們可能會告訴你他們會改變,或者下次情況會變好。或者你會為他們祈禱,祈求上帝改變他們的心。但是,如果他們在犯錯時從不懺悔,也沒有明確的悔過跡象,那麽就沒有寬恕與和解可言。
真正的懺悔,其內核包括承認上帝對罪的憤怒。正如大衛在詩篇51篇4節中所說,「我向你犯罪,唯獨得罪了你……」雖然我們的行為和活動會給他人帶來傷害,我們應該尋求他們的原諒,但歷程始於尋求上帝的原諒與和解。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麽時,我們需要感受到上帝對罪惡的感受,這樣我們才能采取負責任的態度。然後,我們可以像大衛那樣禱告,祈求上帝潔凈我們,為我們造清潔的心(第7、10節)。
危險信號3:當一切都只是嘴上談論,而沒有結出果子
對我來說,這是耶穌說過的最深刻的話之一:
「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裏豈能摘無花果呢? 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唯獨壞樹結壞果子。 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馬太福音7章16-18節)
如果跟你約會的人嘴上說很多,但似乎從來沒有行動,那麽也許是時候好好考慮一下這段關系了。
我的前男友曾經講起他與上帝的關系來滔滔不絕,但他醉酒,罵臟話,對我(和其他人)發表不恰當的評論,最終不僅被我們一起念書的聖經學院開除,還因為他的不當行為被我們的教會敬拜團隊除名。
雖然我們誰都不完美,但耶穌很清楚,對祂的信仰會結出好果實。
回到大衛和拔示巴的故事,大衛不僅告訴拿單他很抱歉,他還竭盡全力把事情做好。他尋求與上帝和解,並娶了拔示巴。
如果上面提到的任何一個危險信號今天對你來說都是真的,那就聽從一個稍微強硬了一點、稍微智慧了一點的基督徒女孩的建議,把你蒙蔽雙眼的手拿開,然後做點什麽吧。我知道這很可怕,因為這可能意味著必須暫停一段關係,或者與一群有眼光、值得信賴的人進行艱難的對話。
如果你在你朋友的關係中(浪漫愛情或其他關係)發現了所有這些危險信號,這可能意味著要在適當的時候跟這位朋友進行溫和的交談(我個人認為最好禱告適當的時間,上帝真的會提供這些時間)。
提出開放式問題總是最有幫助的起點。
你可以這麽問:「你認為是什麽促使他們做出這種(令人擔憂的行為)?你內心是什麽讓你覺得(所說的行為)沒問題?」;「你覺得有什麽能改善這種情況?」在不假設答案的情況下提問很重要,可以幫助處於這種情況下的朋友感覺到他們對事情有獨立選擇權。
關係是一件美麗而美妙的事情,我們為之而生。但它們需要建立在真理和愛的基礎上,使我們能夠在上帝所創造的,它們原本的榮美裏體驗它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