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onship

越熱鬧,越孤單,我要怎麼愛?(有聲中文)

作者:Ross Boone,美國

翻譯:Cindy Wang ,澳大利亞

 語音播讀:呂傑,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最近在一次派對上,我和一個女孩聊得很投機。她是我多年的好友了,我們一直相處得很融洽,以至於我希望我們能走得更近一點,但我知道她並沒有這種想法。

不能牽着另一個人的手而要獨自一人從派對離開是相當難受的。被拒絕的滋味也不好受。特別是在這樣的假期里,我多期待身邊能有人陪伴。往往在這種時候,那些讓人心煩意亂的疑問就會浮現在腦海:我到底怎麼了?難道我那麼不可愛嗎?為什麼我還是孤身一人?

去年聖誕節,我沒有回家。 因為我去年整個秋季都一直在旅行。想到要獨自過聖誕的時候,我不斷回憶起和弟弟前一個月的關係緊張和那時發生的爭執。我知道我們是愛彼此的,而且這個小摩擦讓我們成長,學會更加為對方考慮。但是當時的情境不斷重複在我腦海里,讓我開始懷疑:我是不是沒有盡到我在家裡應盡的責任?發生的這一切是不是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我孤單的原因呢?

有時,特別是在我感到孤獨時,我就會想起過去與朋友們相處時的一些小失誤。我記得有次跟一位剛認識不久的朋友約好一起吃晚飯,但我不小心爽約了,從此對方就不再怎麼與我聯繫了;還有一次我的一個朋友很友善地想要跟我交談,我卻表現出不耐煩。又一次我開始質疑自己:是因為過去我犯下的錯誤所以現在我才會孤單一人嗎?我是否錯過了很多擁有愛的機會?

我需要提醒自己,我有好朋友,我的家人也彼此相愛,我也並沒有錯過愛情。我知道有時候我能感受到自己非常被愛,而那些愛我的人們大多也始終如一。我知道有人愛我——但為什麼孤獨感會讓我產生懷疑?它讓我覺得自己完全不被愛。我好像是一個空水瓶,太久沒有水倒進來了,獨自在日光下慢慢乾涸。

但最近,我意識到我錯了。

 

一切從知道我是被愛的開始

上帝給了我們另一種看待愛的眼光。約翰一書4章19節說:「我們愛, 因為上帝先愛我們」。 我們不需要等待其它水瓶來倒水給我們,而是要被源源不斷的活水充滿。

我必須先把自己放置在這活水中,被祂的愛充滿,才能擺脫我認為自己缺乏的思維模式,活出豐盛的生命。

看法的改變是關鍵,因為它影響我整個人的行為。我們的信念決定了我們的行動。

或許這樣的愛對你來說很難想象。特別是那些對上帝失望的人,他們很難想像上帝是良善的。你也許經歷過應許的落空,也許你或者你愛的人在苦難中掙扎時,上帝並沒有出手相助。但請你記得,苦難是上帝容許自由意志在這個世界行使的後果。但是上帝的愛和祂的國度卻是相反的。即使在這個自由意志主導的世界里,我們無法看清事實,上帝依然渴望讓我們知道祂有多麼地愛我們。

設想你看着自己的寶寶、或是你的侄子侄女、又或者是一隻剛出生的小狗那可愛天真的樣子時的砰然心動,愛意綿綿。你恨不得把全世界都給他們。而這些只是上帝想要傾注在你身上的愛的萬分之一。祂是你的天父,祂對你充滿了期望,想帶你看奇妙的事情。祂如你口中的氣息般近在你身旁,祂渴慕你住在祂裡面,讓愛從你生命中涌流出來。

 

上帝的愛讓我們能夠無條件去愛

下一步就是靠着祂那無限的愛去愛他人。 當你納悶家人為何沒有打電話詢問你的狀況,朋友為何許久沒有聯絡你時,記得你可以做那個主動去愛的人。並且在你付出愛時,不要期待對方回報你。若是他們的處境讓他們無法回報太多,那就不要要求他們回報, 因為使徒行傳20章35節說,「施比受更為有福」。

時常我們會發現友情疏離了,愛情變淡了,家人之間起了摩擦。當付出沒有回報時,我們必須明白這背後的原因有很多 ——有些是我們無法掌控的。當然我要檢視一下在這些情況發生時,我有沒有做好我該做的來挽回和彌補我們的關係,並從中吸取教訓。這之後,我就要交託我的憂慮並轉向上帝,再次被祂的愛充滿。

雖然愛和被愛都是極大的祝福,我們也需要花精力去愛和珍視身邊的人,但我們愛的水瓶不是要由他人的愛填滿的。我們首先要被上帝的愛充滿,才能身處豐富之地,讓愛涌流給更多的人。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中同行

不被銀子、妻子、孩子、房子和車子限制的豐盛生命(有聲中文)

作者:家怡,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Lesley,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最近,我丈夫與他的老同學敘舊,在聊到彼此的生活近況時,那人對我先生說:「哇,你已經有老婆啦!你簡直就是勝利一族,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這位同學的反應令我先生感到驚訝,而我則覺得那位同學很有趣,他與我先生的對話促使我思考一個問題——何謂勝利一族?何謂幸福美滿的人生?有些人認為,只要擁有「五子」,就是勝利一族,即銀子、妻子、孩子、房子和車子,但真的如此嗎?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完美的人生嗎?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能擁有完美、幸福美滿的人生。這世界更是教導我們,只要朝着自己在世界的目標前進,就會得着滿足,如財富的累積、物質的豐盛、以及事業的成就等等。為此,許多人花時間為自己訂下得到「五子」的期限,然後想盡辦法追求和實現。後來卻赫然發現,我們越是追求物質或留不住的人事物時,我們就越是失望,感到無比空虛。一旦我們停止追求,靜下心時,這空虛與寂寞感便會逐漸浮現出來,令人失去方向。傳道書1章2至3節說道,“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其實,人可以追求心中所想,但卻要時時謹慎:究竟什麼才能給我們帶來真正的滿足。

最近,我周遭有人家裡被盜,損失慘重。那人花了很多的積蓄,買了許多他所心愛的寶貝,結果一夜之間,全都沒了。他失去了平安,開始哭泣並懷疑上帝。然而因着這樣的情況,在這段艱難的日子裡,他開始反思人生的價值。最後他發現,只有在失去的時候,才能赤裸裸地面對創造他的上帝,也重新發現自己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究竟是什麼。最終他決定以禱告來到上帝的面前,向祂傾訴心中的不安感,再次把主權交給上帝,並祈求上帝賜他平安與喜樂。後來漸漸地,當他把人生的焦點重新聚集在上帝身上,去以上帝為樂,並依靠上帝而活時,他又重拾喜樂的心,與另一半攜手面對未知的將來。

單單追求「五子」會空虛,我們所追求的「幸福」也可能隨時落空,但依靠上帝的人生,「幸福」卻不建立在「五子」之上。

還記得年少時期的我,一直很渴望被愛。於是我在各方面都很努力表現得卓越,為的是得到他人的讚美與肯定。可我發現,即便我得到想要的東西,內心還是感覺缺了一角,更多的只有空虛與絕望。直到我聽見了有關耶穌基督的事情,認識祂,被祂的愛觸摸時,我才知道原來我的生命價值不是建立在別人的讚美與肯定上!原來有一位上帝無條件愛我!我頓時淚流滿面,於是我打從心裡接受祂成為了我生命的主,告訴祂我要降服於祂,我要與祂建立關係。從那天開始,我的人生大大地改變了。因着渴望被愛所帶來的絕望與罪惡感漸漸地從我肩上被挪去。他人的肯定與目光也不再成為我的枷鎖。我覺得整個人變得非常輕鬆,且常常感受到自己被上帝所愛,心中充滿喜樂。我也不會因為他人的眼光而限制上帝對我的愛,因為我知道上帝把耶穌基督賜給我,就是要以那永遠的愛來愛我,帶給我永恆的盼望。我的生命變得更加有意義,因為我清楚知道我是為了上帝而活,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了要榮耀上帝、祝福他人。我也因此找到了不會因任何其他事物而改變的豐盛人生。

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章10節),深願我們每一個人都找到這不被銀子、妻子、孩子、房子和車子限制的豐盛生命。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細數恩典)

戀愛,其實可以變得更有愛(有聲中文)

WeChat Image_20171024082141

作者:Wendy W,新加坡
翻譯: 曉晴,中國
語音播讀:依含,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他真的喜歡我嗎?還是他只是在和我調情?他給我的回復是不是還有別的意思?

我應該約她出去嗎?她不理我是什麼意思?我要不要跟她表白?

這些是我們在跟異性相處時經常會想到的問題。畢竟,當一段關係的發展方向尚未明朗時,我們心中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疑問:他是我命中注定的那一位嗎?她喜歡我么?我應該怎麼做?

在當今社會我們的大多數交談都是在屏幕上進行的——通過短信或是社交媒體。而我們會因此錯失很多只有面對面交流時才能傳遞出的微妙線索。遺憾的是,這也意味着我們在交流中更容易發生誤解,也讓我們對對方說出的(或者沒說的)話感到更加焦慮。

最近一段時間出現了一系列描述這種似是而非的異性關係的新詞彙。

這其中有「失聯」——指當對某人失去興趣后就徹底從其生命中消失;還有「替補」,意思是為了以防萬一,你被列在對方的眾多選擇之中;還有“備胎”,也就是說儘管已經和別人確立了關係你還和有潛力的追求者保持聯繫;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約會潮語,像是淡出、沒誠意等等……

然而,上帝是如何看待這樣的情況呢——就是那種友情以上但愛情未滿的關係?雖然聖經中並沒有為戀愛確立明確的律法,但它卻給了我們一些在戀愛中可以應用的規定。

事實上,耶穌在聖經中已經給了我們最大的誡命:「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章37-39節)

美國牧師理查德·菲利普斯(Richard Phillips)和他的妻子莎倫(Sharon)在他們的書Holding Hands, Holding Hearts(《牽起手心相依》)中提到戀愛時說:

「在戀愛時,我們首先需要榮耀上帝。很多基督徒戀愛為的是追求浪漫並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但幾乎沒有人把戀愛當作是榮耀上帝和靈命成長的機會。」

「那愛人如己是什麼意思呢?這條誡命要求我們首先考慮對方的聖潔而不是我們自己的快樂。如果你正在和某人戀愛但你覺得這段關係無法發展到婚姻,作為基督徒至少你能做的就是保證和你談戀愛是一次對靈命有益的經歷。」

在當今的戀愛過程中,這意味着我們要問自己:我能對他/她做的最有愛的事是什麼呢?

以下兩點可以幫助你理清自己的感受:

1.如果你喜歡(又或不喜歡)某人,請說清楚。

不要讓對方苦苦等待。想要在表達自己對對方有興趣之前更多地了解他/她並沒有錯,但是要注意你給對方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同時也要考慮到對方的感受。

相反,如果你不喜歡對方,請講清楚。不要為了好玩而調情,尤其是當你意識到這樣做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曖昧時。正如雅歌2章7節告訴我們的:「不要叫醒我所親愛的,等他自己情願。」

如果你擔心直接地拒絕會狠狠地傷害到對方,那麼可以用更有愛的方式——比如給出一些微妙的暗示。你可以禮貌地拒絕他們的見面邀請還有故意拖延回復他們的信息。

同樣地,如果情況需要,你可以溫柔禮貌地告訴對方你並沒有考慮要進入一段關係。

儘管你會感到難受、冒失或害怕傷害他人,但是要記得我們必須要尊重對方,他們是我們基督里的弟兄姐妹,也是上帝的孩子。即使拒絕意味着當下會傷害到對方,但這至少比你過了很久之後再拒絕給他們帶來的傷害小得多。

問問自己:我是否是按照榮耀上帝和尊重對方的方式在和他接觸呢?我向對方說清楚自己的感受了嗎?還是說我的回復會引起對方的誤解?

另一方面,如果你喜歡的那個人向你傳遞了模糊的信息——一會兒忽略你,一會兒又公開和你調情。那麼你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真誠地問問他/她對你的感覺如何。但如果你感到對方動機不純,那就遠離這段關係。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路加福音6章31節)。我相信你不會想讓對方遲遲不給你明確的態度,突然從你生活中消失、沒誠意,或者成為他們的備胎。那麼也請不要對別人這樣做。

2.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感覺,把它交給上帝吧。

很多時候我們和對方的關係並非那麼清晰。你可能也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歡對方,尤其是當他的言行舉止在暗示你時。你是真的喜歡他/她么?還是被花痴、慾望、自尊、孤單或是理想主義等因素燃起了你這樣的感受?在過去的很多年中,因為少女的憧憬和青春期的荷爾蒙失衡,我無數次有過這樣的感受。我為著一個又一個的男孩痛苦、流淚和抱怨過。

在成為了一名基督徒之後,我才發現其實有一種更好的方法,那就是將我的所念所憂交託給耶穌——祂給我們的愛比任何男女朋友能給的都多。

在進入一段關係之前甚至是想要開展一段關係時,我們首先需要向上帝尋求洞察力和與對方相處的智慧。

幾年前,當我異常迷戀一位剛剛認識的同班同學時,我在日記中寫到:

「我察覺不到我們之間是否存在火花,我也不知道他對我是否有相同的感覺。當然就算他有,我能感知到么?我什麼跡象都看不到(所以我仍然繼續相信我們還是有可能的)。而這是最難過的部分:我雖然不確定但仍然選擇相信如此。因為他沒有明確地表態,我就一直抱着他可能也喜歡我的希望(這其實是潛在的危險)。後來事情發展到不論我走到哪都會想起他,他在我的腦海中一遍遍地出現,我對他的花痴日漸加深。

唉,他沒有迎合也沒有拒絕我對他的感情,所以他的頻繁出現成了我對他愛情萌芽的肥料、我們之間的相同點成了澆灌它的水份;這顆萌芽也隨着我們友誼的加深而越長越大。

我不確定這段友誼會把我帶向何處。但是我真誠地禱告上帝來引領我,最終祂會告訴我答案是什麼——是認可還是反對;與此同時上帝會讓我更多地了解他這個人,這樣我就能夠自己決定是否要繼續發展這段感情了。」

最終,上帝確實向我顯明了一些事情:我在幾個月後才發現,我喜歡的這個人不但不是基督徒而且已經有了女朋友。在這個過程中我每天都會把這段感情交託給上帝——選擇將我的焦慮和不確定交出去和尋求上帝的智慧和旨意,並禱告求祂保守我的心——這些幫助我在發現真相后從傷害和失望中走出來。

你可能會忍不住分析對方說的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糾結他/她是否對你也有相同的感覺。

但是不要自己去掌控這些事,如果對方是你命中注定的那個人,上帝會讓你知道的,也會讓你喜歡的那一位明確的(如果對方也是基督徒的話)。如果不是,上帝也會告訴你。我發現,對於那些容易想太多和比較焦慮的人來說,這真是一個簡單卻又深慰人心的事實。

所以,你要全心仰賴耶和華,不論你心中有怎樣的渴望、擔憂或疑問,祂都會在最恰當的時間,按着祂給你最好的安排,將答案告訴你的。

「你要全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這便醫治你的肚臍,滋潤你的百骨。」(箴言3章5-8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真實的世界

我在頭條網上發布了一篇文章:「1000萬和真愛的可能你選什麼?」

WeChat Image_20171006082126

作者:王林,中國

前陣子,因着WePhone創始人蘇享茂的跳樓事件,我在頭條網上發布了一篇文章,問了許多人一個問題:「1000萬(人民幣)和一份真愛的可能,你會選擇什麼?」

WeChat Image_20171006083009

不到一周,這篇文章就達到了超過4500人次的閱讀量並獲得29條回復。我起先的估計是絕大部分人會選擇1000萬。果然,頭條上和朋友圈的回復都印證了我的猜測。29條回復中,只有4條選擇愛情的可能,而獲得點贊數最多的回復全是選1000萬。

WeChat Image_20171006083014

你的選擇會是什麼?為什麼那麼多人會選擇一千萬?

為真愛而死 VS 安全感

這樣的選擇結果或許跟我們對安全感的渴望不無關係吧,畢竟1000萬這個選項在實際生活中更真實,更安全。真愛在現實世界里到底只是一種可能性而已。愛情太飄渺,人性太黑暗,一千萬卻能讓我們買房、買車,換iPhone X!並且,如果我有一千萬,什麼樣的白富美、高富帥不被我吸引呢?即便這一千萬吸引的人靠不住,至少我還有一千萬。可就是這個「至少」,讓多少人不敢毫無保留地去愛,去付出。說到底,我們大部分人可能都是安全感的奴隸。

當然,很多人可能會說1000萬的選擇太世故,畢竟很多受歡迎的影視、文學作品里都歌頌了寧可死,也要愛的極致愛情,就好像梁山伯和祝英台、《泰坦尼克號》里的Jack和Rose、《大話西遊》里的至尊寶和紫霞仙子等。那麼多人認可這樣為愛而死的愛情,這一千萬又算什麼呢?

WeChat Image_20171006083039WeChat Image_20171006083034

WeChat Image_20171006083045

可問題的關鍵是,凡是會為愛而死的人,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他們確信所面對的是一份真愛,或者至少一方是真愛。而證明這種真愛的一個終極方式就是為對方死。因此,在文學或影視作品里,為對方死了似乎就能證明是真愛,甚至最終能贏得對方的心。只是在真實世界里,為對方死了卻也不一定能贏得對方的心,更不能證明這就是真愛。人複雜的心理動機里,愛情也沒有那麼完全的單純,即使一個人為另一個人死,我們也很難確認是愛情的驅使。因此,現實中的伴侶總會讓我們懷疑對方到底是不是愛我們?愛我們到底有多少?

選擇1000萬,但卻渴望真愛?

然而,即或大多數人選擇錢,也還是有人選擇真愛。而且,一些人雖然選擇1000萬,卻認為這1000萬隻是幫助和支持他們尋找真愛的途徑。換句話說,他們認為真愛比1000萬更有價值。不僅是愛,很多人渴慕公義,認為公義比金錢更有價值,只是因為現實生活中公義並不總是勝出,所以我們退而求其次,選擇了金錢,甚至可能選擇成為不公義的幫凶。同樣的,很多人渴慕人生的意義,認為活得有意義比僅僅活着更有價值。可是現實生活中意義很飄渺,也不總是能夠實現,所以我們選擇了生存。

WeChat Image_20171006082126

「我們選擇的,不是我們最想要的」?

這樣的矛盾,值得我們深思。為什麼我們不甘於 “現實”,而渴望那永恆的愛、完全的公義和有意義的人生?

有限的存在 VS 渴望永恆

我們每個個體,其實都是非常有限的存在。長壽的,能活到八、九十歲,偶爾能過百。但一生中能夠真正工作和產生影響的,不過三、四十年。我們的喜怒哀樂,不論當時多麼激蕩人心,在歲月的波濤中,也不過是浪花一朵。我們的思考、判斷和決定,不論我們以為如何深入、精準、前無古人,卻甚少能夠真正轉變歷史的車輪。絕大部分人都是默默地來,默默地去、不留下些許痕迹。

WeChat Image_20171006083119

在這小小的星球上,我們留下了多少追求永恆的印記?

可即便如此,我們這些有限卑微的存在,卻仍時不時會閃出一種接近永恆的尊貴。雖然絕大部分人說自己會選擇1000萬,但是當一份真愛的可能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便會常常看到:我們當中最尊貴的,為之折腰;最卑微的,為之奮起;最勇敢的,為之退讓;最懦弱的,為之捨命。為什麼我們如此有限的存在,居然時不時閃出永恆的光芒?

約翰福音1章1-4節說:「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 這道太初與上帝同在。 萬物是藉著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祂造的。生命在祂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或許,人真不是我們眼所看到的如此有限。我們本是那永恆的一部分,是按着那永恆的上帝的形象所造的(創世紀1章26-27節),而我們的一生就是要重回那永恆的懷抱,讓永恆的光芒通過我們的生命光照在這個世界。

你覺得呢?

*此文章為作者王林 Franklin Wang授權,經雅米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文中圖片來自作者簡書原文
*原文出自簡書|1000萬和一份真愛的可能,大家選擇了什麼?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真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