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onship

那一年,我們戀愛了|第三章:家人反對

woman-1006102_640

作者:Sandy Zhuang, 中國

對於自己那天幾分鐘內態度180度的轉變,汪洋事後是這樣解釋的:「我那時是真覺得自己沒有準備好。可是,當我看到你眼睛轉過去的一剎那,上帝給了我一種感動,立刻明白自己的決定是錯的。」

確定關係之後,虹總是保持着身體接觸的界限以及約會的注意事項,比如不要總是兩個人單獨在一起、不要輕易牽手、要互相以誠相待、要繼續盡心服侍主等。

汪洋和虹在這段戀愛關係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醫治和祝福——汪洋相信虹是發自內心欣賞他並且願意託付終身於他,這份信任讓汪洋擺脫了以往的自卑心態,有勇氣承擔更多的責任,也有動力付出更多的愛;而虹則是在這份關係中體會到了從未經歷的親密與輕鬆,這份戀愛關係,讓她的安全感也在更大程度上得到鞏固,因而使她更有勇氣地活出自己。

而汪洋之前之所以一直拖着這份感情不表態,是因為第一,他在虹面前感到自卑,自卑到不能相信虹會真心喜歡他,總是懷着「被拒絕」的心態,無論如何也沒有勇氣對虹表白;第二,汪洋是農村家庭教會裡長大的孩子,在戀愛觀念上相對保守,不大能接受戀愛后又分手的做法。所以,對汪洋來說「要不要戀愛」就等於「要不要結婚」;第三,如果虹不信主的父母不同意他們在一起,他很可能會選擇放棄,畢竟男朋友可以再找,但父母養育之恩不可辜負。

汪洋的擔心,在不久后成了現實。虹的父母在聽說了汪洋的家境、背景和職業后,便堅決反對這段關係。甚至連虹的表姐也勸她別那麼早結婚。這種事怎麼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爸媽不是盼着她早點找男朋友的嗎,怎麼終於確定了關係,他們反倒不同意了呢?突如其來的壓力,讓虹感到驚慌甚至恐懼,心一下子又沉了下去。

於是虹選擇再次向鄧老師和文佳姐救助。鄧老師說要給父母一些時間來慢慢接受汪洋;文佳姐則說父母對女兒的體貼愛護之心可以理解,高學歷高收入高社會地位汪洋一個都不沾,父母自然不捨得女兒跟他吃苦。

虹這才了解,原來戀愛並不只是兩個人的事情,還得顧慮到兩個家庭。然而聖經教導我們要「孝敬父母」(出埃及記20章12節),於是,伴着弟兄姐妹的禱告以及汪洋在情感上不斷的支持,儘管心中焦慮、難過、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虹還是盡量寬慰父母,從沒在父母面前表現出強硬的態度。

有一年暑假,虹回家探親,而汪洋在外地參加密集課程,兩人好幾天才有機會通一次電話。那時虹在家裡面對父母十分為難,所以在接到汪洋電話時猶如抓到救命稻草一般,沒說幾句就忍不住蹲下來,眼淚撲簌簌地往下落。虹本以為自己遮掩得不錯,誰知電話還沒掛,母親竟然已經拿了紙巾過來給她。後來母親告訴她,憑一個母親對女兒的了解,看到虹蹲下去的一刻,她便已經體會到女兒心裡有多難受。

自此,虹父母一改從前堅定的拒絕,願意試着接納汪洋。甚至在與汪洋商量聘禮時說,「既然要成為一家人了,就不必講究那麼多禮節。虹是獨生女,那麼我們有的便都是你們的;你們過得好,讓我們放心,就是對父母的孝敬了。」虹和汪洋終於可以卸下所有的顧慮了,正如聖經詩篇25篇3節所說:「凡等候你(上帝)的必不羞愧。」

上一章:退一步,還是進一步?  下一章:最美的祝福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愛是什麼)

那一年,我們戀愛了|第二章:退一步,還是進一步?

holding-hands-1149411_640

作者:Sandy Zhuang, 中國

汪洋服侍的地方屬於市區邊緣。下了車,虹本以為汪洋會手捧玫瑰、帥氣地來接她,結果看着從遠處跑來的汪洋,不僅蓬着頭、空着手,走近了更是發現連鬍子都沒刮乾淨。「看來是沒戲了」,汪洋這副打扮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來接心儀的女孩。虹的心一下子沉到底:「哎,即便不是做戀人,來了解一下弟兄的服侍也好,當作探訪關懷了唄。」就這樣,虹還是開開心心地參觀了汪洋服侍的機構。

自從那次見面之後,汪洋還是持續每日一條問候信息,噓寒問暖無微不至,但就是沒有任何戀愛方面的明確表示。終於虹等不下去了,果斷求助鄧老師和文佳姐的意見。兩位熱心的姐姐都只能給她一些原則性上的建議,比如「要學會等候」、 「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箴言4章23節)云云。對虹而言,這份「忍耐等候」的功課,可比熬夜備考艱難多了,因為掌控權似乎不在自己手裡,難道只能等汪洋出手?甚至,只能等上帝出手?

對這件事,閨蜜小美則分析說:「會不會是他家境不好,學歷也沒你高,所以自卑啊?」虹點點頭:「一個人如果真的自卑,也只能等上帝幫助他突破自我。」後來,虹想起了曾經認識的一對基督徒夫婦,他們的戀愛情況跟自己和汪洋很像,於是便藉著一個契機,寫了一個小故事從網上發給汪洋看。

「一個弟兄快結婚時跟我們說,他剛開始根本不敢追那個姐妹,因為她特別漂亮,喜歡她的弟兄很多。在她面前他覺得自己根本沒希望,就像是一個奴隸和一位公主。讓奴隸痛苦的是,他甚至不敢承認自己的感情。他只想對公主好,看到公主幸福快樂就好。但讓公主痛苦的是,她不知道為什麼奴隸不敢靠近自己。所以她只能盡量每天都對奴隸笑一笑。奴隸跟公主都無法對對方說出自己的心裡話。但感謝主的是,最後那個弟兄和他的公主還是終成眷屬了。那麼其他的奴隸和公主怎麼辦呢?」

對於如此明顯的表達,汪洋的回復卻是:「寫得真不錯,望有情人終成眷屬。我已經貼到QQ空間了。」虹頓時感受到無奈與挫敗。

就這樣拖延了三四個月後,虹實在沒了主意,只能再次把情況向文佳姐和盤托出。文佳姐從一個過來人的角度認為,在感情上多些時日考慮是好的,但拖延了那麼久卻沒有表態,反而顯得不負責任。虹聽后就決定把最後的決定權交給主,交給汪洋,向汪洋討個明確的答案。如果他選擇關係更進一步,那麼她便願以誠相待;但若他選擇退一步,她也無怨無悔,各自珍重。

某個主日聚會後,汪洋跟虹單獨去吃午餐。席間平心靜氣把飯吃完后,虹便打算直接切入正題:

「我們……」

「這個事情,還是由我來說吧。」看來汪洋是心知肚明的,沒等虹說完,汪洋便打斷了她。「我知道自己做得不太恰當,如果有別的弟兄對姐妹這樣,我一定也會憤憤不平。那你現在,怎麼想的呢?」

「我想,我們要麼進一步,要麼退一步。我不願意這樣拖着。」虹只要一個決定。

「這樣啊,其實我也猜到了……我覺得跟你在一起很開心,」汪洋的話,讓虹似乎看到一點希望,「只是,我想,我還沒有準備好……不如我們退一步吧。」他的眼神里,滿是愧疚和遺憾。

「……」

虹望着窗外,竭力掩飾心中的失落和委屈。略調整情緒后,虹誠懇地說:「我不怪你……」。但突然間,汪洋頓了一下說:「要不,我收回剛才的話,」他直視着虹困惑茫然的眼睛:「我們進一步吧!」

 

上一章:暗戀失敗  下一章:家人反对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是什麼)

那一年,我們戀愛了|第一章:暗戀失敗

boots-181744_1280

作者:Sandy Zhuang, 中國

19歲的虹剛信主不久,這天是她第一次參加教會的學生團契。房間里的燈光柔和,此時台上作見證的,是虹所讀大學里以嚴格出名的蔡老師,而旁邊有些昏暗的角落裡,坐着一個時不時搓手取暖的帥氣男司琴。總之這裡的一切都是那麼的親切自然,就像在家裡一樣。

那時的虹除了穩定參加主日敬拜之外,還會花很多時間參加各種福音活動。參與得越多,自然就有越多機會接觸到不同的弟兄姐妹。就這樣,年少的虹暗暗喜歡上一個常年在異地服侍的弟兄,平時若是能夠跟他說上幾句尋常的話,都能讓她開心不已。然而如此暗戀一年之後,那位弟兄突然歡天喜地告訴她說:「我有女朋友了!」

「哦,是……孟丹吧?」虹想起來曾見過他和孟丹不止一張合影。「是的,我們確定關係了!」

「太棒了,真為你高興!祝福你們!」虹是真心為他高興的。因為愛一個人,不就是希望他幸福么?但祝福他的同時,心頭卻湧上了無以排遣的苦澀。

「小美,你睡著了嗎?小美?」當天晚上,虹輕聲喚起同宿舍的閨蜜。

「沒睡着。怎麼啦?」小美坐起來,意識到事情有點不尋常。

「他有女朋友了。」虹用比剛才更輕的聲音說。沒有哭泣,沒有埋怨,因為虹自己心裡明白,那段暗戀,更多是幻想,面對現實只是早晚的事。

「你還好吧?」小美了解她的暗戀之苦,卻不知如何應對。

「沒事兒,我就是想找個人說一聲……」

那一夜,虹躺在床上,傷心之餘,想起了比她年長几歲、已經步入婚姻的文佳姐說過的話:「確定關係之前,女孩子不要幻想太多,因為憧憬越大,失望時就越難過。」「對,我就是抱着幻想不放,如今這樣純屬咎由自取。」虹對自己說。

後來,過了沒多久,虹收到一封郵件,是領她歸主的弟兄發來的,主題是「禱告」。文章里引用的經文是列王紀下6章19節:「這不是那道,也不是那城,你們跟我去,我必領你們到所尋找的人那裡。」雖然這句經文跟戀愛並沒有任何關係,但看到經文的瞬間,虹在想,或許正是上帝通過完全不知情的弟兄跟她說:「這不是那人。你只管盡心跟隨主,主必為你預備婚姻。」的確,跟隨上帝才是一生之久的事情,戀愛、婚姻過程如果把上帝置之度外,只擁抱着自己幻想出的幸福,那即便得到了也不一定會長久。虹捧着聖經,心中那份感動無以言表。從那時起,她便選擇以更大的熱情參與服侍,戀愛的問題就暫且放下不提。只是她沒想到,學生團契里的鄧老師,早就在幫她物色如意郎君了。

那是一次團契組織的野外退休會,回來的路上大家同乘一輛公交車。鄧老師問身邊的汪洋弟兄:「你現在的感情問題怎麼樣了?」「嗯,我還在尋找中,但也不着急。」汪洋回答得遮遮掩掩。「你看虹。」鄧老師向虹那邊使了個眼色:「勤奮用功的好學生,又火熱服侍主,是難得的好姐妹啊。」沒等她說完,汪洋就一語攔截了這個話題:「老師,我願意跟您談感情問題,但是我目前並不想具體考慮某一位姐妹。」其實,汪洋那段時間是因為家裡催他結婚、又有別的女性跟他糾纏而煩惱,所以不願意跟別人聊得太具體。但實際上他自己早已注意到了虹,加上鄧老師這一撮合,他還真有些動心了。

汪洋不是別人,正是虹第一次來學生團契時看到的那位搓手取暖的司琴。他帥氣,聰明,是在主內機構專職侍奉的音樂傳道人,彈琴的樣子令許多女孩子心生愛慕。虹是屬於偏理性的女孩子,所以當汪洋最初試着接觸她的日子裡,虹表現得非常木訥。譬如說有次虹缺席主日,汪洋主動問她:「你上周日沒有來是嗎?」「啊,是噠,上周發燒了,你每次負責清點人數、檢查誰沒來嗎?」;汪洋請大家喝豆漿奶茶,虹卻執意要自己付錢等。當這類事情頻繁發生后,虹才意識到汪洋或許是有意為之。這下虹也亂了陣腳:「真的會有人追求我嗎?我這幾年之內打算一心一意侍奉主,上帝偏偏在這個時候讓我戀愛嗎?而且,最重要的是,汪洋可靠嗎?」思來想去,虹覺得還是詢問下教會裡的長輩比較穩妥,於是撥通了鄧老師的電話。

「老師,最近那個汪洋總對我噓寒問暖的——呃,他有女朋友嗎?」虹選擇開門見山。

「他倒是沒有女朋友……他總發信息問候你?」電話那頭,鄧老師的聲音也有些意外。

「是呀,幾乎每天都發。」

「有沒有很露骨?」

「沒有。所以我才困惑的。」

「嗯……汪洋倒不是隨便給別人發信息的人,或許你可以慢慢試着接觸看看。」

聽鄧老師這樣說,虹就放心了,這代表汪洋的人品還是可靠的。之前情感上的挫敗雖然讓她感到灰心,但女孩子終歸是嚮往戀愛的。虹甚至鼓勵自己說:「像汪洋這樣一個忠心跟隨主的人,肯定錯不了。」於是,當汪洋邀請她到自己服侍的地方做客時,虹便一口答應了。

(待續……)

下一章:退一步,還是進一步?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當你對某位弟兄或姐妹感到惱怒時…

face-1370955_640

 

作者:勇者,馬來西亞

人與人之間相處難免總是會產生一些衝突,在教會裡也一樣。澳洲宣教士John Edmiston曾在他的文章(The Market, The Kingdom And The Terrorists)中指出,很多時候我們會對其他基督徒的行為感到惱怒,是因為我們和他們有著不同的處事方式。

我的室友是一位基督徒。大家同住在一個屋檐下,難免會因為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而產生矛盾。比如說,他不喜歡我洗澡的時間過長,這會增加我們每個月的電費;有時候,他也會對我把盤碗留在洗碗盆這件事上對我有意見。他曾向我表示他對我的許多行為感到不滿,甚至有點生氣為什么這么簡單的事情都要別人重復地提醒。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整個過程當中他從沒向我咆哮或跟我吵起來。相反地,他耐心地告訴我問題在哪裡,選擇跟我溝通。

或許你也曾遇到類似的情況,對你身邊的弟兄姐妹的某些行為感到生氣或不滿。然而使徒保羅說: 「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書4章26節)。聖經上更教導我們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章39節),所以我們應因著愛竭力與他人和好。因為倘若弟兄姐妹之間的不和睦處理不當,這會導致我們無法合一地敬拜上帝,並且這也不是祂所喜悅的。那麼當我們因為某位基督徒而感到生氣時,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一、向上帝禱告

我們可以先借著禱告來尋求上帝的帶領,祈求祂幫助我們不落入負面情緒的陷阱裡,并且從中被祂的話語給安慰和激勵。當我們把這段關系交托給上帝時,祂也必定會引導我們做出討祂喜悅的決定。相信借著上帝所賜的智慧以及祂恩典的引領,我們能夠逐步與對方建立好的關系。

二、彼此溝通

有的時候,坦誠的溝通是建立好的關系的鑰匙。本著“愛人如己”的心,我們可以選擇以溝通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透過溝通,我們可以讓對方意識到他已經造成了你的困擾,好讓對方有機會可以改善;也可以藉此注意并留心聆聽、了解對方的立場。然而在溝通時,我們應當有智慧,並用合宜地述說自己的不滿,正如箴言25章11節指出 “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 祈求上帝能軟化我們剛硬的心,好叫我們能夠透過一系列的談話增進彼此的了解,從而建立一段榮耀祂的關系。

當我室友選擇坦白跟我溝通,告知我我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使他感到惱怒時,我也解釋道我本身其實是一個很健忘的人。彼此了解之後,我室友便不厭其煩地提醒我要把骯臟的盤子都洗干凈等等,幫助我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彼此也合住愉快。

三、不要一味地指責對方

我們除了要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之外,我們也要表達出我們愿意因著主耶穌基督的緣故與他們和好的意愿。這表示我們可以放低姿態,不措辭強烈地譴責他們的不是。因為若我們過分強調自己身為“受害者”的身份,這可能會無意間瓦解和他們建立好關系的契機。我們要知道,他們也需要時間借著上帝的恩典來改變自己,而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諒解和耐心的等候。

四、提醒自己:彼此都是蒙上帝恩典的基督徒

沒有人是完美的,基督徒也不例外,你我都是蒙恩的罪人。所以我們都有可能會軟弱,得罪上帝或得罪人。盡管有某個基督徒使你惱怒,他仍是你我的弟兄姐妹。當我們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那些矛盾可能就會顯得不那么尖銳。

五、 避免起衝突

當有一位基督徒使你感到惱怒了,那麼我們就需要自行去判斷,該什么時候和他互動,什么時候先退一步,好讓彼此有空間自個兒尋求上帝,在祂面前反思自己的行為舉止是否合宜,以此避免起衝突。在這期間,我們也要小心我們的用詞,因為箴言告訴我們:“寡少言語的有知識,性情溫良的有聰明。愚昧人若靜默不言,也可算為智慧;閉口不說,也可算為聰明。”(箴言17章27-28節)。

基督徒竭力追求合一是為了榮耀拯救我們的上帝。但愿祂賜給我們智慧,叫我們知道應當如何應對人際關系上的問題。

“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以弗所書4章1-3節)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教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