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onship

如果知道你的生命將終結在下一秒,你會後悔現在的生活嗎?

 

作者:Kiki

有聲播讀:佳音

 

 

最近一陣子,心情都蠻沈重的。先是1月31日那天,我和先生的一位很好的朋友兼同工W弟兄遭遇了車禍,當晚宣布搶救無效。這是一位很年輕的弟兄,剛剛三十出頭,而且他的第三個孩子剛剛滿月。當天下午聽先生說他車禍時我本以為是兩車相撞,後面才知道是他們一行人在為著某項事工,走在馬路邊上時被一輛超速躲閃對面車輛的面包車徑直撞上。當天晚上我幾乎一夜無眠,無法相信這麽一個活潑的生命,這麽一位愛主的弟兄,就以這樣一種殘酷的方式離開了我們。想到他的妻子要獨自拉扯三個孩子,更是無法釋懷。

 

為什麽上帝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為什麽要以這種形式?難道祂不保守祂這群愛祂又熱心服事的孩子們嗎?我一時想不到可以說服自己的答案。祂藉著約伯記的靈修安慰了我的心。苦難是我們無法測透的難題,只是,在這一切的事情上,祂仍然是掌權的那位。若祂不允許,沒有什麽會臨到我們,而祂允許了的,都有祂的美意。此時此刻就能與祂同在,難道不是好的無比的事情嗎?對W弟兄來說,歇了地上的勞苦愁煩,此時此刻就在榮耀裏與主同在。

 

然而這件事情,讓我更多地反省自己的生命。因為如果W弟兄以這種方式離開,那可能我也會。我們的生命實在是非常地脆弱,我也不可能知道我下一秒會遭遇什麽。「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什麽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各書4章14節)。

 

 

是啊,我們的生命不過像雲霧一般,可能說沒就沒了。這些天,我在反復思想這件事時,明白了我們的年日遠比我們以為的要寶貴。而我,必須要愛惜光陰了。不能夠以認定自己能活到七八十歲的心態去虛度時光了。

 

2月6日的土耳其地震再次讓我警醒。當天竟然發生了兩次7.8級大地震,而且震中是在城市中心。那些倒塌的建築,大片的廢墟,幸存者充滿恐懼的眼神….. 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那麽密集的大地震。祂來的日子果然近了。住在高層小區的我,不禁想,我的這棟樓也很有可能下一秒就遭遇地震,我也可能下一秒就被砸在廢墟之下。

 

那我要如何活呢?我要常常警醒,常常禱告,要尋求主的旨意和帶領。要努力不在虛無的事情上浪費任何的時間。

 

 

原來祂早就在書中告訴我們了:「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不要做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以弗所書5章16-17節)。這個邪惡世代吞食我們的途徑有千千萬,當我們每天被手機捆綁,遊移在各樣小程序上時,當我們被各種各樣的網絡遊戲,電視劇,電影所吸引的時候,就在一點點被魔鬼吞食。要知道,我們是時間就是我們的生命。有些事情看著無害,然而卻是在消耗生命。

 

所以,我不敢再繼續頹廢下去。下定決心求祂幫助我過好每一天,只做祂要我做的事。願意這也成為每一個年輕弟兄姐妹的禱告。願我們都能夠愛惜光陰,明白祂在我們生命中的旨意,活出祂給我們的命定。求祂幫助我活出這樣的生命:即使我的生命將在下一秒終結,我也不後悔,並且可以坦然去面對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此時不表白,更待何時?

作者:晉余生

有聲播讀:Luke

 

 

我與她是去年因學生團契的服事而相識,在慢慢了解之後,互生情愫。我們一起準備聖誕節的主持,一起背聖經經文,互相分享每天的感恩記錄(數算上帝的恩典),在不能出校門的日子裏散步、看落日,經歷過許多美好,最後在牧者的監督和引導下,正式確定關系。如今回首,我們走過來的每一步都是祂親自的保守和帶領,我們的腳印裏,印著明明可知的主的恩典。在我們相識相知相戀的過程中如果要挑一件最特別的事情,當屬在表白的那一天祂的帶領。

 

當天是她的生日。但我並沒準備在這一天表白,即使我們已經從認識到現在已經將近一年,也對彼此有一定的了解。

 

 

 

準備吃晚飯的時候,剛好我們的牧者也到我們這邊打球,還有一對主內的夫妻,於是就坐下一起吃飯。吃飯時聊的是婚姻戀愛的話題。之後我們就詢問牧者,兩個人的關系要到什麽程度才可以確定呢?我們牧者說:「主要在於兩個人經歷過了解階段,也就是曖昧期後,對彼此的缺點都有了解之後,對彼此的認定。你若認定對方就是你以後的結婚對象以及另一半的話,那就可以確定關系。」(當然這是在兩個人都在主裏並且信仰沒有偏差的大前提。)這對我的戀愛計劃產生了很大的挑戰,我就將我們兩個人已經經歷過將近一年的了解後現在的情況說明了一下,並坦誠講出自己的顧慮:「一是要考研,害怕沒有時間去好好經營這份關系,二來是自己的生命還不夠成熟,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對付,希望自己以更好的狀態進入戀愛。」

 

牧者說:「首先,你可能在想著所有的事情都按照你的計劃進行,你能確保你在什麽時間能解決掉自己軟弱的問題嗎?你能計劃好你什麽時候能不軟弱能剛強嗎?顯然不能。因為做主的是上帝。你有計劃,對罪有緊迫的意識這很好。但是最終的執行和權柄不在你這裏。而是在上帝手中。記住,上帝的計劃高過你的計劃,上帝的道路高過你的道路。你可以做計劃,但你要謙卑在上帝面前,跟祂說,不要照我的意思成就,乃是要照禰的意思成就,我的計劃雖然做了,但我依舊能接受下一秒就被打破,去成就上帝的計劃。上帝是你的主,若是生命的成長和萬事都照你的計劃進行,你求上帝按照你的計劃走,那你就是上帝的主。」

 

 

「關於你考慮的時間的問題,你覺得你到考完研在研究生時期就能有更多的時間來經營一段關系了嗎?看看你的研究生學姐,她們平時有很多的時間嗎?並沒有,反而整天在實驗室裏忙得不可開交。你要到那個時候再開始嗎?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人可能都會想要追求十全十美,等我足夠好再進入一段關系,等我有足夠的準備,再結婚。有準備是很好的,也是需要的。但是若是想等自己完全準備好,那不可能。我們要做好我們自己的準備,更重要的是相信上帝的帶領,不要把你的安全感建立在你的準備上,而是建立在對上帝的信靠上。」

牧者接著講到:「以我對你們的了解,你們也認識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了,除了一些只有情侶關系能做的事情,擁抱、牽手之外,可以說現在相處的模式跟普通的情侶沒有什麽差別,你們現在單獨兩個人一起吃飯,一起學習,只是沒有一個公開的關系確定。但你們現在這種長時間處於曖昧期的狀態,在教會看來並不是一種健康的關系。它沒有承諾沒有約定,卻以情侶的模式相處。所以我希望你們認真來考慮你們對對方的認定到底如何?如果確定那就可以表白和確定關系。」

 

 

經過我們牧者的一番教導,對我的戀愛觀影響頗大。於是當晚吃完飯,我和她就一起溝通了對彼此的認定,並一起禱告後,在她的鼓勵下,我告白成功啦。

 

這件事也給我以下幾點感悟:

1.上帝是我們一切的掌控者,是我們生命的主宰。當事情的發展沒有按照你的預想和計劃時,記得上帝依舊在掌管這一切,並且祂愛你,祂為你所預備的永遠都是最適合、最恰當的,放下自己的掌控,讓祂做主,祂也本是我們的主。

 

2.一段戀愛關系的開始最好有一位有智慧的長者參與。一位長者的參與幫助歸正我們的戀愛觀,引導提醒我們的行為原則符合聖經。最好是在兩人認識時就都認識的長者,如果是這個人還剛好是你們的牧者,那最好不過。(一方認識牧者並分享也可以)這樣你們的認識階段以及戀愛階段將都會受到智慧的教導和指引。

 

3.有瑕疵有軟弱的人也值得被愛。不必等到完美才開始一段戀愛,因為人不可能完美。只要兩個人能夠彼此認定,一起面對彼此的弱點,彼此幫助對方成為更加合上帝心意的人,那你們的關系一定會慢慢牢固。當某些缺點引發矛盾和沖突時,也記得提醒自己和對方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都需要接納和包容。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什麽都沒發生?那就好好等待吧

作者:Philip Roa

翻譯:Nancy

有聲播讀:

我討厭等待有兩個原因。

首先,這種懸念常常讓我感到困惑。我應該在等待的時候做點什麽,還是只是坐在那裏,直等到事情發生?另一件事是等待似乎是在浪費時間。要是事情能早點發生就好了,那麽我就能把待辦事項從清單上劃掉,繼續我的生活了。

 

等待就像拉橡皮筋,不知道何時需要停下來。

你能預料到的只有兩件事:一是不可避免的「啪」一聲皮筋斷了,二是當你把皮筋兩端拉得更遠時,會發現它的彈性驚人得大。

 

在我等待升職和等待向女朋友求婚的那段時間裏,我開始更多地思考等待和堅持的意義。雖然看起來什麽都沒有發生,但我意識到,等待的時間往往給我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在視角和品格上發生內在的轉變。

 

 

好好等待就是敬拜

聖經中有很多等待的例子。亞伯拉罕等了25年才有了兒子。雅各等了14年才娶了他心愛的人。約瑟等了13年,只為他的苦難得到救贖。還有耶穌,祂等待了30年才開始完成祂天父的旨意,一路走向十字架!

這些例子告訴我們,上帝使用等待讓我們成長,並加深我們對祂的信心。

從表面上看,等待中好像我們什麽都沒做。但在我們的內心,我們的思想、心靈和整個人都在積極地順服上帝,當我們好好等待的時候——我們的等待促使我們更加依靠祂,通過忠實地遵守祂此刻給我們的一切來愛祂。等候祂需要我們放棄自己的控製欲,轉而尋求祂的智慧,相信祂的時間。

幾個月來,我一直在計劃向女朋友求婚,但我需要時間來準備。我必須首先得到父母們和牧者的祝福。然後,我還得找珠寶商買一顆我女朋友會喜歡的獨特訂婚戒指。然而,對於戒指何時能到珠寶商沒辦法給我任何承諾,對方只說預計會延期。

我想及時拿到鉆戒,以便求婚。我本希望在我們三周年紀念日那天求婚(這一天很快就要到了)。與此同時,我還在等待關於我升職的消息,由於消息一再推遲,我花了數周時間才得到確認。

 

當我經歷這一切的時候,我讀了民數記,主用以色列人的榜樣鼓勵我。盡管他們在通往應許之地的旅途中經歷了多次挫折,但他們仍繼續前進,盡了自己的本分,接受了上帝的約,這使他們最終戰勝了敵人。

 

雖然他們的情況和我的有很大的不同,但當我看到主在他們痛苦和失敗的情況下仍然與他們同在時,我受到了鼓勵。今天與我同在的是同一位主,祂帶領我前進,就像當年祂帶領以色列人一樣。

 

因此,我決心以自己的方式保持信實,盡我所能繼續前進。我與珠寶商和我的老板跟進了最新情況。當我的經理告訴我,我們的首席執行官將在幾周後做出最終宣布時,我決定耐心地等待,同時仍然殷勤地履行我的職責。

 

當身處一種我們無法控製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我能控製的事情有哪些?什麽是我可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的?我怎樣才能忠實地做這些事情?

有哪些事情是我無法控製的,我該如何禱告並把它們交給上帝呢?

 

 

 

數算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的良善

這一切的等待都讓我想起我以前遇到過的類似情況。兩年前,我還在等著正式成為全職員工,也在等著表白Larisse請她做我的女朋友。當然對於這兩種情況我都不確定是否會發生。但上帝借著約書亞記1章9節給了我確信。這信心穿透了我的心,我當時正處在懼怕驚惶中。

所以,一個周五的晚上,我向Larisse表白了,謝天謝地,她答應了。令人驚訝的是,在接下來的周一,我得知自己被全職雇用了。

回憶這些經歷幫助我專註於信靠上帝。我認識到讓事情結果是上帝的工作,而我要做的部分是遵守祂的話。

我也想起了約書亞在最終征服應許之地後向以色列人告別的那段話。雖然花了將近50年的時間,但主最終實現了祂的每一個應許。

看哪,我現在要走世人必走的路。你們是一心一意地知道,耶和華-你們 上帝所應許賜福與你們的話沒有一句落空,都應驗在你們身上了(約書亞記23章14節)。

 

每當你發現自己懷疑上帝在你生命中的工作時,提醒自己祂過去是如何信實地帶領你和給你力量度過最困難的時刻的。

要知道,上帝總是會把最好的給你

在漫長的等待之後,我終於向Larisse求婚了(她答應了!)。戒指的長時間延遲迫使我重新考慮了求婚場景,最後我在我們祖屋的花園裏求的婚,這比我最初想到的地點要有意義得多。

 

我也得到了升職。雖然我沒有得到自己一直關註的管理職位,但我卻得到了一個職業發展機會更多的職位。我本以為自己最初的計劃是最好的,但上帝卻給了我更好和更有意義的。

通過學會積極地認識到等待的過程,我能夠比以前更加感恩主了。最近一位牧師提醒我:「我們必須考慮到永恒,記得這是上帝的計劃,不是我們的。我們只不過是作為祂的孩子有幸成為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因為祂是慈愛的天父,而我是祂的孩子,我必須相信祂最關心我,並且比我更知道什麽對我更好。

如果你在等待上帝回應你的禱告,那就好好地等待吧。在你能控製的範圍內做你該做的事,把剩下的交給主,祂會按照祂的時間表工作,而非你的。要相信,即使在「幹旱」的季節,上帝也總是在背後做工,增加我們的信心,並按照祂的旨意成就一切。

不論最後的結果是什麽(成就了,沒成就,還是讓你再等一等),都請記住上帝總是會把最好的給你(路加福音11章11-12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作為新婚夫婦,我們發現了3個有益的做法

 

作者:Sarah Tso

翻譯:Nancy

有聲播讀:佳音

 

 

現在距離我和丈夫互換結婚誓詞已經過去9個月了,每次看到我的丈夫,我的心都充滿了感恩。每天我都很感嘆他對我來說是多大的祝福以及上帝是多麽的好,把他帶進了我的生活。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是「蜜月」階段,尤其是那些認為婚姻是一種可怕的承諾,充滿了負擔和麻煩的人。

 

然而,聖經卻把婚姻說成是一件美好的事,即使經文並沒有說每個人都必須結婚。箴言18章22節說:「得著賢妻的,是得著好處,也是蒙了耶和華的恩惠。」正如牧師兼作家提摩太·凱勒在他《婚姻的意義(The Meaning of Marriage)》一書中所說,婚姻,在最佳狀態的時候,是可以治愈、滋養和改變生命的。婚姻是上帝提煉丈夫和妻子,讓他們都更像耶穌基督的方式。即使我們還在「蜜月」階段,我仍然認為我們盡力去享受這段時期,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好的事情。我也很開心地與大家分享,作為新婚夫婦,我們做了的三個重要、快樂又對我們有益的實踐:

 

 

 

1. 更快地解決沖突

「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以弗所書4章26-27節 )

 

因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起了,這讓我們更想盡快解決一切小沖突或誤會。雖然「沖突」的情況已經更多變成了家庭相關的問題( 例如,如何讓對方知道我的需要,如何以及何時去買生活必需品、做家務和完成父母的期望),但我們解決誤會的過程從婚前就沒有改變過:在約會時我們就對此進行了多次「練習」,這對我們婚後生活很有幫助。

 

我們(現在仍然在這樣做)首先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這樣我們就可以冷靜下來,而不是為自己辯解。然後我們努力弄清楚對方的意圖,弄清楚為什麽對方沒有表達出這個意圖 (或被我誤解),以及下次我們如何做得更好。

 

就我而言,我已經學會了不壓抑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而是會在最快的時機與我的丈夫分享,即使我覺得對方不是故意忽視我的感受。

 

我們決心不讓分裂的思想滋長,即使有時是為了「和平」(當然了這是虛假的和平)。有了這些堅定的信念,我們兩個都不會帶著憤怒或生氣的心情去睡覺,每天晚上睡覺前我們都會試著和對方和解和擁抱。

 

通過頻繁表達愛意來加深親密度

我們把初吻留到了婚禮上,現在我們結婚了,我們希望每天早上上班前和回家後都能擁抱對方。

 

 

每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們也會借此機會感恩對方所做的一切微小但重要的事情:在家裏做的家務,在外表上的努力(例如,我超感激他讓我每天都覺得自己很漂亮)和值得稱贊的性格品質( 例如,定期肯定我的丈夫是多麽忠誠、負責任和有愛心)。

 

作家Patrick Morley在他的《夫妻靈修》一書中寫道,男人主要需要價值感,而女人主要需要親密感。因此,我對我丈夫對我們家的貢獻和他的服侍行為的感激給了他對價值感的需要,而他對我愛的表達給了我對親密感的需要。

 

盡管在約會期間克製住彼此身體上的吸引並不容易,但選擇等待到結婚後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彼此,並學習其他的表達愛和感情的方式。

 

現在我們已經結婚了,身體上的親密是錦(關系和靈裏的親密)上添花了,我們可以在余生中享受彼此的陪伴並學習如何更好地溝通和愛對方。

 

 

3.更用心地參與對方的生活

在我們結婚的第一周,我突然有了把我丈夫納入我社交計劃的願望。就像我裏面一個開關關閉了——現在,「我的時間」變成了「我們的時間」,盡管我可以隨心所欲地使用我自己的時間,但我的生活不再只是我一個人的了。

現在,讓我的朋友和家人們以我們兩個為一體來看待我們,而不再是兩個單獨的個體,對我來說是意義非凡的。

 

起初,我的丈夫並不理解我的觀點,因為他仍然把他的朋友視為他自己的朋友。然而,我們的生活和時間越是交織在一起,他就越開始把他的朋友視為我們的朋友,以及安排如何一起參加某些社交活動,讓我們更多地進入彼此的圈子。

在彼此討論了這個問題之後,我們決定分享我們的線上日程表,這樣我們就可以邀請對方參與我們的社交活動。雖然我們不能參加對方的所有活動,但我們努力讓彼此融入我們的生活,這是非常值得感恩的。

 

我們也盡自己最大努力熱情對待彼此的朋友。這樣做,我們就是在告訴對方,「如果他們對你很重要,他們對我也很重要」。

我明白這種「我們」不能被強迫,而是配偶之間自願相互給予的東西。每對夫婦表達這句話的方式不同,但目的是讓我們的配偶知道,「你現在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希望我的圈子將你視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因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起。」

另一件讓我感激的事情是,我的丈夫會在他下班的時候主動給我發短信——現在我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這樣我就知道他什麽時候回家了。晚飯後,在我們各自去完成自己晚上的任務之前,我們會約定一個時間再回到一起,在睡覺前可以有彼此陪伴的時間。

 

 

雖然這聽起來有點程序化,但這樣做可以確保我們能夠有時間彼此陪伴。彼此陪伴和兩個人同時在家是不一樣的。在同一時間睡覺也幫助我們保持健康的作息,也讓我們在每天結束前一起交流和禱告。

解決沖突的方法,身體上的親密,互相監督——這是我們認為對婚姻來說非常重要的三個方面。雖然婚後第一年我們已經看到了許多令人鼓舞的成果,但我們都知道,這些方面是我們必須共同努力和成長的。

當我們依靠聖靈獲得持續的力量、智慧和指引時,盼望擁有一個一生喜樂的婚姻就是可能的,因為我們是上帝所配合的(馬太福音19章6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