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難過的日子裡選擇感恩

 

作者:Radish

有聲播讀:Luke

 

 

我一開始寫下的標題是:“在最糟糕的日子裡選擇感恩”。但,轉念一想,即使在這些看起來糟糕極的日子裡,我也經歷了祂的保守和恩典不是嗎?

今年的感恩節是我們的教會成立十五周年的日子,所以,我們全教會早早地就開始鼓勵大家寫下來到教會所經歷的恩典和祝福。

我是在快大四的時候來到這個教會的,如今已經是第七個年頭了,我很感恩能委身在這裡,並得著諸多的恩典和祝福。

以往,在回顧這七年的時候,我總是習慣性地認為這是我人生“苦難”的七年,似乎從信主開始,我也作為一個“社會人”的身份踏出校園,接受社會的“毒打”。這些年來我總是認為自己很失敗,我對自己並沒有太多的認同感,甚至我在前幾個月的時候被醫生確診為輕度抑鬱和輕度焦慮。

作為一個“陽光型”抑鬱症患者,我展現的外在是熱情的、光鮮的、精緻的。殊不知,即使每天讓自己忙碌到不行的我,在睡前的一個半小時裡也會陷入無盡的空虛、焦慮和迷茫中……這樣的狀態讓我感到害怕,我知道自己生病了,我在網上不斷地尋找出路並進行抑鬱症自我檢測,但都於事無補。

我把在教會一年的全職服侍歸結為自己的失敗,我把前一段六年無疾而終的愛情定義為自己的失敗,我把我這七年的所有工作歷程看作是自己的失敗;我想著自己被社會定義的年齡,以及在這個年齡該有的狀態和成就,我就覺得自己失敗極了……

種種失敗的謊言和沮喪,以及自我不認同感充斥著我這些年的每一個日子,因為我太想成功了,我甘願被這個世界定義著,裹挾著,蒙蔽著,並偷走我的快樂,以及我在基督裡本有的尊貴位份。

我感受不到上帝真的用永遠的愛來愛我,我也看不見我所擁有的那些恩典和恩賜,我只感受到我在這個世界中的挫敗和沮喪。最近一年我甚至無法打開我的聖經閱讀祂的話語,我嘗試過很多次打開聖經,但是,每每開始閱讀的時候我都味同嚼蠟,無法進入祂的話語裡面,我放棄了。

後來某一天,我突然發現我在社交媒體讀到祂的話語都漸漸進入到我的裡面,成為我的力量。於是,我打開聖經開始讀起來,曾經的滋味和感動都慢慢地回來了。就像生病的時候沒有食欲不想進食,直到病好了才有胃口。我發現,我漸漸從疾病中緩了過來。這期間我並沒有經歷更多的艱難和困苦,我知道是那些一直在為我守望的弟兄姊妹,是他們的禱告和關心讓我的心回轉過來,現在想想這是一個多麼大的神跡啊!

教會的一個姊妹一直邀請我去做一個心理沙盤,我拒絕了她快兩年。但是,上周日不知怎麼的,我主動地聯繫她要去做心理沙盤。在這個沙盤中,她借著我的沙盤幫助我梳理那些我所認為的“失敗”,當她把每一個失敗都拎出來的時候,我才發現我對於失敗和成功的定義是錯誤的,甚至在邏輯上就是錯誤的,只是我一直陷在這樣的謊言中,看不到在每一個挫折或挫敗中我所收穫的恩典和成長,以及上帝在這七年中對我永遠不變的愛。

是的,你沒有看錯,我已經把對“失敗”的措辭改為了“挫折”,我不再認為那些是我人生的失敗了,我並沒有失敗,我只是自己把這些挫折看作了失敗而已。我那蒙蔽的眼睛終於被擦亮了,是的,瞎眼的都要看見了!

此前,我甚至準備寫下這七年上帝是如何苦待我的,當我寫到第五條的時候,我寫不下去了,這時候我才意識到上帝並沒有照我的“感覺”那樣苦待我。隨之,我轉念一想,為何不寫下這七年中上帝給我很重要的恩典呢?結果,洋洋灑灑,一口氣我就寫出來了四十條!我驚呼上帝真的一直在用祂的恩典庇護我!其實,之前的某一天當我很難過的時候,上帝話語也安慰著我,我知道祂對我說:祂沒有推卻我的禱告,祂的慈愛也沒有離開過我……

在感恩節快來的時候,牧師鼓勵我們向上帝要一個感恩節的禮物,我向上帝要了工作的禮物,我真的滿懷期待,我會在感恩節的時候收到上帝賜給我的工作,可是在感恩節的前一天我就知道我的兩個很有把握的工作機會全都黃了。我的心很失落、混亂,覺得自己之前所有的付出和準備都付諸東流。然而當我讀祂的話語時,祂說祂不是使人混亂的上帝,祂是使人安靜的上帝(哥林多前書14章33節)。

當下,我並不太明白祂的話語,當我第二天在感恩節那天醒來的時候,我的心卻被出人意料的平安所充滿,我那焦灼的心真的安靜了下來,可是安靜下來我要做什麼呢?哦,原來我只有安靜下來才能感恩和讚美,我要感恩,我要讚美,因為祂的慈愛高及諸天,祂的信實上達穹蒼……

當我感恩的時候,我頭頂的烏雲,心裡的憂傷,真的全都慢慢灑落了。我知道也許正在面臨困境的你很難感恩和讚美,祂也都知道的!也許,我現在依然表現得很笨拙,但我能為自己做出這樣的改變和調整感恩。

無論怎樣的艱難和困苦,讓我們在這個感恩的季節一些數算上帝的恩典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我如何在求職過程中經歷上帝的美善

 

作者 Angelina Havaris

翻譯:Verena Chi

我於四月畢業,獲得創意寫作和英語語言文學榮譽學士學位。因為我生活在一個規模不大的市郊,我知道我不太可能立刻在本地找到與我所學領域相關的工作(這裡的編輯和新聞實習職缺非常罕見,而且遠距離的工作機會競爭很激烈),所以我優先考慮能找到一份能夠累積一般工作經驗的工作,而不是提升我職業技能的工作。

在我去別的地方參加一場短期夏令營時,我的內心對我返家後的生活有了一個粗略的想法:我會開始找工作、整理需要的資料、發簡歷、接受面試,然後很快就會被錄用。我一直認為大多數雇主都偏好雇用應屆畢業生,因為他們更容易培訓,通常要求或期望也較少,而且我的許多朋友在畢業後都收到了全職工作的邀請。

然而,找工作比我想像中要困難。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我一直不斷地尋找、發簡歷,有時候一天會發出三到四份簡歷。但就算是試圖要找到入門級的工作,難度也相當高。職缺公司會開出像是“具備兩年某領域經驗”或“強烈建議精通(我從未聽說過的)某軟體”等各項要求,讓就職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伴隨著助學貸款的償還壓力,以及讓生活能夠開始並更有效率的渴望,我感到壓力與日俱增。如果我永遠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我何時才能開始存錢? 我的未來怎麼辦呢?

但是,儘管找工作很困難,在這個尋找的季節中還是有許多祝福。我這麼說並不是在淡化這些掙扎。請相信我,我真的很想趕快找到工作,不過我無法忽略上帝在我不確定的景況下時所賜給我的祝福。

1.我擁有更多的閒置時間

剛開始,我常開玩笑說我太閑了。 但事後看來,我什麼時候才能再有這麼多閒置時間呢?

現階段我尚未就職於給薪的工作並不代表我沒有能力工作。畢竟,工作不只是我們負責的職務或在人面前的職業。在創世記中,我們看到亞當的任務就是在伊甸園工作並照顧這個園子(創世記1章15節),也就是管理和照顧上帝所賜給我們的一切。

工作也可以是做志願者或培養新愛好及技能。

舉例來說,我就在利用這段時間精進寫作技巧以供日後發表。我也一直在練舉重,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強壯。擁有大量的空閒時光也代表著在跟朋友相處時我可以更有靈活度,能夠在朋友們方便的時間約見他們。

我不認為擁有充足的時間意味著我們應該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把日程排滿。身為信徒,我們被呼召一切都要為主而做(歌羅西書3章23節)。對我來說,這表示要善用上帝所賜給我的一切。透過努力成為更優質的作者,我可以磨練上帝賜給我的其中一項恩賜。透過努力讓身體變得更強壯,我可以使用上帝賜給我的身體來培養勤奮的特質。透過與朋友共度時光,我可以與他們更親近,並享受良好友誼帶來的祝福。

2.我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事情

在求職過程中,我很容易專注在自己所沒有的之上,像是得不到任何申請公司的回應、得不到面試機會、沒有工作及穩定的收入來源。我很難不將自己與朋友、同齡人、甚至是我原本的期望做比較,而且真的會想知道為什麼我沒有達到我期望的標準。我會因為在校期間沒有早點申請工作或參加更多課外活動感到自責……然而,我知道比較和苛責自己只會招致對他人的嫉妒和自我厭棄。

身為信徒,我們在遇到困難和無法理解的事情時可以做選擇,那就是靠上帝喜樂(腓立比書4章4節)。喜樂並不代表強迫自己喜歡目前的處境;相反,喜樂是幫助我們將注意力轉向上帝,敬拜、讚美祂的良善和信實。

儘管我現在還沒有工作,但我很感謝上帝在用很多方式供應我。我很慶倖可以一邊找工作,一邊住在父母家裡。我感謝我的朋友和家人們以及為他們那麼支持我感恩。我很感恩過去幾年裡自己所獲得的經歷和機會。

所以,呼召我們要喜樂是緊隨著:“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借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腓立比書四章六節)”的要求,我一點都不奇怪。當我們因上帝的良善和信實而喜樂時,會説明我們認識到我們可以選擇不焦慮,而是向上帝提出我們的請求。祂是至高無上的信實主,會照顧我們的每一個需要。

3.我和上帝更親近了

這個求職的過程提醒我,當生活忙碌時,我往往會忽略與上帝相處的時間。儘管我知道無論我的情況如何,與上帝密切同行都很重要。

所以最近,我在透過花時間讀聖經並在禱告時誠實地向上帝傾訴,更刻意地與祂建立關係。不是因為我相信與祂親近可以說服祂給我所想要的東西,而是因為我知道與祂擁有更加親密的關係,本來就對我有益。

這也讓這段困難的時期變得稍微容易忍受些,因為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面對。正如詩篇73篇28節所說:“但我親近上帝是與我有益;我以主耶和華為我的避難所,好叫我述說你一切的作為。”

在基督徒圈裡,常常只有在經歷掙扎過後才會彼此分享,而不是在我們仍處在掙扎中就與對方分享。儼然這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似乎上帝之後的供應才是祂良善的唯一實際證據。然而儘管我現在還沒有找到工作,但這並不能改變上帝是美善的事實。

如果有什麼是在我求職過程中,能夠幫助我思想上帝良善的事,那就是即使我常因找不到工作感到沮喪和失落,但我每天也都重新燃起持續信靠上帝的盼望。

一直以來我最喜歡的讚美詩之一是《祢的信實廣大 (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當我根據自己的情況反思歌詞時,確實感到很有共鳴:

祢的信實廣大

祢的信實廣大

每早晨賜下新豐富恩惠

我一切需要祢手豐富預備

祢的信實廣大  顯在我身

 

上帝的供應不僅體現在物質資源上。是的,祂確實給了我們物質上的東西,例如工作,但祂的供應也延伸至我們情感和精神健康上。雖然我不知道自己一周後、一個月後是否能找到工作,但我看到上帝的美善是不變的,在找工作的過程中祂一定會持續地祝福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脫口而出之前請三思

 

作者:Kelly Purcell

翻譯: Eric

有聲播讀:佳音

 

 

今年早些時候,我在回紐西蘭的旅途中偶遇一位以前教過的學生。她告訴我,她現在非常喜歡表演,並且加入了一個樂隊,樂隊已經發行了一首讚美詩歌。

當我告訴她我為她感到驕傲時,她說:“你還記得你曾對我說過的話嗎?我仍然記得你說,我將會在聚光燈下為耶穌挺身而出。”雖然我完全不記得自己說過,但她的回答讓我不禁思考,“還有多少人把我曾對他們說過的話銘記在心?

我們並不知道我們的話語會對別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但聖經告訴我們,這些話對我們和他人的生命都很重要。

所羅門王在箴言中多次談到了言語如何帶來生或死、毀滅或醫治(箴言18章21節; 12章18節)。使徒雅各寫了整整一章來講解言語。他說“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雅各書3章2節),並解釋說我們的舌頭雖然很小,但很有力量,能“污穢全身”(5-6節)。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確保我們的話語充滿智慧並于人有益呢?住在我裡面的老師(聖靈)使我想到了用“5W和H”發問來思考——什麼、何時、何地、如何、為什麼、誰——並總結出六種方法:

  1. 說什麼

真理是智慧言語的根基。箴言12章22節說,“說謊言的嘴,為耶和華所憎惡”,在以弗所書中,我們兩次被告誡要說誠實話(以弗所書4章15節,25節)。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誠實,但實踐起來卻可能很困難,尤其是當我們做錯事並害怕被發現、蒙羞,甚至受到懲罰時。

有一次,一個學生下課後在他的桌子上留下了一塊甜點。我猜想他已經回家了,不想因此招來螞蟻,於是我就拿起來吃了。幾分鐘後,當他回來找時,我措手不及,所以我說:“我以為你不會回來,所以我把它扔掉了。我不想讓它招螞蟻。”即使內心自責,我仍然與聖靈爭論,心想我說吃了它還是扔掉它也沒有什麼分別,反正它都沒了。

然而,第二天,我內心的譴責如此強烈,我告訴了那個學生真相。我向他道歉,請求原諒,並答應再給他買一塊甜點。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謙卑的力量,我相信通過說誠實話,我是在向他傳達無論謊言多麼“小”,說出實話都很重要,這讓我們得釋放。

當我們選擇說誠實話時,我們就在承認上帝是真理的上帝(約翰福音14章6節;約翰福音 17章17節;提多書1章2節),我們敞開自己來尋求上帝的糾正和從祂而來的智慧,這些對我們的靈命是有益的。

然而,在說真話時我們必須有辨別力,有時我們什麼都不說就算有智慧。

例如,約伯的朋友開始做得不錯,與約伯七天七夜坐在地上,一個人也不向他說話,因為約伯極其痛苦。(約伯記2章13節)。然而,當他們終於開口時,他們卻說了太多,以致約伯說:“惟願你們全然不作聲,這就算為你們的智慧!”(約伯記13章5節)。最後,上帝也責備了他們,說:“我的怒氣向你和你兩個朋友發作,因為你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約伯記 42章7節)。

這表明說真話就是要用上帝的話語來衡量我們的話語,並按照聖經的指示溫柔地、充滿愛心地說話。

  1. 何時說

我們怎麼知道何時該沉默,何時該說出來?箴言書 12章18節 將智慧的話語與“浮躁的話語”進行了對比,同樣,雅各書 1章19節 說:要慢慢地說。

我承認,每當我疲倦或心情不好時,我都會說一些非常不明智的話。

那時,我會急切喊出我冷靜時不會說出的話。這教會了我在情緒失控(例如憤怒)時要保持沉默 。在說任何話之前先停下來,離開房間或深呼吸,這讓我有時間整理我的想法並審視我所選擇的話語。

我曾有一個朋友,連續好幾個月每當我們在公共場合見面時,她都不怎麼理睬我。我還注意到,每當我們交談時,她都不會主動問我怎麼樣,也不會問我生活近況。這樣單方面的談話令我受傷,但我決定什麼都不說,心想也許這只是我的看法或我的不安全感導致的。但後來,我意識到我需要說點什麼。如何直面矛盾和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與她的交談不容易,所以我祈求上帝給我一個合適的機會。

一周後,我看到她獨自坐著,我感覺到是時候了。在我分享完我的感受後,她淚流滿面。結果我發現,她正在經歷著工作難處和個人的掙扎。我就為她禱告,我們和解了。如果我在感到非常受傷的時候過早跟她表達我的感受,那會增加她的情緒負擔。但是,如果我最終什麼都不說,那我將會錯失一個幫助她並為她禱告的機會。

我們可以在不同的場景下說同樣的話。我們說話的時間和地點決定了我們的言語是否有智慧。

  1. 在哪裡說

互聯網為我們提供了很多表達意見的空間。我們可以躲在螢幕後面說任何我們想說的話,這可能會導致我們在人背後說出不當的話。

我曾多次上網就有爭議問題表達自己的擔憂和觀點,而這給我帶來了很多誤解也造成了我和他人的關係緊張。我接受了智慧的建議,開始意識到我的話並沒有產生我預期的效果,我認識到對於我所熱衷於討論的重要話題最好是和他人面對面討論。

在我們的交流中,占 55%的是肢體語言,38%是語調,只有7%是話語本身。這意味著當我們選擇在互聯網上用帖子或寫評論來發表意見時,很可能只有 7% 的預期含義會傳達給對方。

這就引出了第四點。

  1. 如何說

我相信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重要的不是你說的內容,而是你怎麼說”。

這就是為什麼歌羅西書 4章6節教導我們,我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箴言 16章24 節告訴我們良言如同蜂房,使心甘甜,使骨得醫治。如果你想讓一頓飯變得美味,你就希望它味道調得很好。如果你正在服用苦藥,你可以試著將它和一些可口的東西一起服下。同樣,當我們用仁慈和恩典來調和我們的言語時,就可以更好地被對方接受,進而帶來生命成長。

反思上帝對我說話多麼有恩慈,也幫助我能夠用恩慈說話。

當聖靈使我為罪憂傷時,當我讀到祂話語中的誡命,或者當我感覺到上帝讓我對一些事情有負擔時,祂從來都不是用嚴厲或威脅的話,而是用溫柔和鼓勵來對我講。這提醒我,是上帝的慈愛,而非祂的怒氣和對懲罰的恐懼領我們悔改(羅馬書2章4節)。

  1. 為什麼說?

我們如何說會暴露出我們內心的動機。在我們說話之前檢查我們內心的動機非常重要。

在福音書中,我們看到在宗教領袖向耶穌提問時,祂就看出了他們的意圖(內心)。法利賽人被描述為“商議怎樣就著耶穌的話陷害他”(馬太福音22章15節)。其實他們並不真的想知道問題的答案,而耶穌責備了他們的邪惡動機(18節)。

我們有時也像這些法利賽人一樣,言在此而意在彼。我們可能會奉承別人以獲得我們想要的東西,或者誇大事實以獲得同情。

唯一能暴露我們內心並讓我們注意到這一點的是聖靈。

當我誠實面對自己並接受聖靈的提醒時,我就可以認識到我內心的真實想法,並在我說話之前努力把心態擺正。

哥林多前書16章14節說“凡你們所作的,都要憑愛心而作”,而第13章特別描述說,如果我們言語中沒有愛,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換句話說,就是嘈雜和刺耳的噪音!)。實際上,使徒保羅是在說,如果我們不能用愛心說話,那就別勞煩張嘴了!

每當我糾正學生時,上帝都會提醒我,我是出於關心並想要塑造他們的品格而這樣做,而不是要威脅他們來獲得我預期的結果。我會確保我與學生平等對話並解釋要他承擔後果的原因是什麼,然後我問他們是否理解,下次會不會有改變。我仍然會注重事情的結果,但我這樣做是為了看到他們內心的真正變化,而不是簡單地改變他們的行為。

  1. 誰能做到?

到現在為止,你可能會覺得,一直智慧地說話是不現實的,也是無法實現的,因為誰能真正做到這一切呢?

你有這種感覺太正常了!我說這些並不是要讓我們感到氣餒,而是要讓我們更親近耶穌。

耶穌是世上唯一完全的人,祂也是唯一能賜給我們說話和行事智慧能力的那一位。

祂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是祂的義,而不是我們的義,使我們在父面前完全(哥林多後書5章21節)。

這是我們智慧地使用言語的最重要方面——我們聽誰的話?我們向誰尋求智慧?我們花在讀經上的時間越多,越多允許聖靈對我們說話,我們就越能變得像基督一樣(哥林多後書3章18節)。

在我教導他人或為他們禱告之前,我祈求聖靈充滿我,通過我說話。當然,我仍然會犯很多錯誤,但我感謝上帝的恩典,祂的恩典是夠我用的,並且總是讓我操練節制和正直(提多書2章11節)。

當你仔細思考“5W 和 H”問題並想知道從哪開始做起,我發現最簡單的方法是先考慮“何時”和“在哪裡”。這是一個快速評估,允許你在情緒沒有爆發前暫停下來並找到合適的空間。

每當有疑問時,只要聽——聽正說話的這個人,而且要安靜下來,聽聖靈微小的聲音。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經濟緊張時如何堅持十一奉獻?

 

作者:Agustinus Ryanto

翻譯:奇奇

有聲播讀:Luke

 

 

我從小就被教導說,十一奉獻是回饋上帝以幫助發展祂教會的一種方式。 當我上高中時,我就開始十一奉獻了。 每個月我都會拿出十分之一的零花錢,裝進一個特殊的信封裡,上面寫著我的會員號。

即使我高中畢業後搬到另一個城市,我仍然繼續遵守十一奉獻。 當時,給出十分之一感覺很容易,因為當時我沒有太多的需求和想要的東西。

七年來,我忠實地十一奉獻,但當我搬到雅加達工作時,我開始陷入困境。 雅加達的生活成本比我以前住的城市高很多。 我必須支付住宿、交通、食物以及贍養父母的費用。 我工資的十分之一現在可以支付我一周的各樣開支,有時候還會更多。

在沒有與教會朋友討論這個問題的情況下,我擅自決定在工作的第四個月停止十一奉獻。

雖然嚴格意義上講我的工資足以支付我的開支,但我覺得保留這十分之一作為我的應急基金是明智的選擇。

我讀到的文章和我聽到的關於我們沒有義務進行十一奉獻的對話進一步證實了我的這一決定,捐得樂意才是重要的(哥林多後書 9章7節)。 這讓我覺得,如果我感到不情願並且無法以“喜樂的心”來奉獻,那麼最好不要十一奉獻。

我“節省”下來的十一奉獻本應該用在其他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更換記憶體和存儲空間不足的舊手機。 然而相反,我卻把錢花在了一些我不需要的事情上,比如買火車票去某個地方旅行,這樣我就可以暫時遠離雅加達的快節奏生活。

我的一切 …..但不包括我的錢?

我停止十一奉獻已經五年了。 但當我遇到一位朋友時,卻改變了這一切。他在雅加達工作了幾年後最近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並搬到了一個較小的城鎮。

我們正聊得很開心,他突然問:“順便問一下,你還定期十一奉獻嗎?” 我被這個問題問得措手不及。 儘管我們談論的是金錢和財務話題,但我本以為我們不會觸及十一奉獻的事。

我猶豫著說:“我還在奉獻,但不是百分之十。”

“為什麼?” 他突然變得嚴肅起來,探過身子來問。 “那麼這就不叫十一奉獻了。 你知道十一奉獻的意思是要給‘十分之一’,對嗎?” 他繼續開玩笑地說。

“住在雅加達要貴得多。 而且我覺得既然我的工資不是那麼高,這些錢就可以用來做其他事情。”

雖然談話發生了嚴肅的轉變,但我很慶倖我的朋友似乎很耐心聆聽我要說的話,並且他沒有做出任何論斷,也許是因為我們曾在同一教會裡聚會很多年,他知道我曾一直忠實於奉獻。

“此外,”我繼續說道,“十一奉獻對我們來說不是一項義務。 如果我們強迫自己奉獻,是沒有意義的。” 當我為自己的決定辯護時,我甚至引用了經文:“保羅在羅馬書12章1節說,那蒙上帝喜悅的祭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應該將身體獻上,當做活祭,這才是真正的敬拜。”

“但 ……如果你連自己所擁有的百分之十都無法獻上,你又如何能獻上你的一生呢?”

我的朋友問。

我不知道該如何回應。 理性上我也這麼覺得:連一小部分錢都給不了,我怎麼能付出一切,包括我的生命呢?

重新思考十一奉獻

十一奉獻的概念(意思是“十分之一”或百分之十)來自瑪拉基書 3章10節。 雖然這是舊約的命令,但我相信它對我思考奉獻時仍然有參考意義。 如果我們有 100 個,我們只給出 10 個,我們還有剩餘的 90 個可以使用。 通過定期放棄我們所依戀的東西,最終可以幫助我們不把安全感放在我們的財物上(馬太福音6章21節)。

自從與我的朋友見面後,我就決心重新履行十一奉獻,儘管這不是一下子就發生的事。

我解決的第一件事是我對奉獻的心態。 上帝並沒有強迫我要給祂一定數量的錢,但給予是我對所收到的一切祝福的愛和感恩表達。(羅馬書 8章32節,箴言 3章9-10節)。 我可能沒有很高的薪水,但我擁有我需用的一切。 我所擁有的一切實際上都屬於上帝,那為什麼我不願意把它交還給上帝呢?

事實上,因為我在一個非營利組織工作,所以我的薪水來自於其他人的慷慨給予,他們被上帝感動而無償奉獻以支持這項事工。

我做的第二件事是密切關注我的財務狀況。 我準備了一個試算表來跟蹤我的每月預算和開支。 當我制定這個表格並記錄我所有的線下和線上交易時,我很快就看到了我需要在哪些方面更多控制自己的支出。

做出這些改變後,我不再感到錢不夠花了。 從這個過程中,我瞭解到奉獻給上帝我能夠得到如下這些益處(箴言 11章24節):

在學習每月做預算和財務管理之中操練自律。

瞭解能夠支持我當地的教會是多麼幸福的事。

被鼓勵全心全意地委身於上帝,不再依賴我的收入,而是倚靠祂。

十一奉獻是個人的決定,取決於我們每個人的心,這意味著它並不在於數額多少,而在於我們是否有為上帝事工奉獻的意願。

上帝已經給了我一切,所以祂得到最好的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我決定帶著喜樂的心繼續這樣做。

問題反思:

  1. 是什麼阻礙了你慷慨奉獻?
  2. 雖然上帝沒有“要求”我們奉獻,但你認為實踐奉獻重要嗎?
  3. 你認為做哪些事可以幫助你邁出慷慨奉獻的第一步?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