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我決定獻給天父三份禮物(有聲中文)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亞
語音播讀:Zel,新加坡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

編者按:新的一年,我們可能都在準備新年想要達成的目標,打卡的地方,以及完成的夢想。有沒有想過新的一年,除了制定(不一定能完成的)讀經計劃,我們還能做點什麼與上帝相關的事情呢?比如說,給祂獻上點什麼禮物?畢竟我們12月份才慶祝了祂給我們的大禮——主耶穌基督。可能你會說,想過了,可是上帝什麼也不缺,送什麼好呢?希望下面這篇文章可以給你我一點啟發。若是想到什麼好主意,歡迎給我們留言或投稿哦?新的一年,我決定要獻給上帝的禮物是什麼?

去年聖誕前夕的清晨剛起床,看見很早就支起來的聖誕樹上掛着三個明晃晃的黃色紙飛機。拿起來一看,原來是三個女兒寫給我和丈夫的聖誕禮物清單,各列了五份她們最想要的聖誕禮物。這一定是她們在前一晚寫好后,折成飛機,要媽媽接收並準備的。

互送禮物是聖誕節必做環節之一。每個人都滿懷期待那帶着愛意、精心準備的禮物。只是,既然上帝在第一個聖誕節把最好的禮物送給了我們,我是否應當也回贈祂什麼禮物呢?經過一番思考後,我決定,在新的一年裡,我要送給祂三份禮物。

第一份禮物:讚美

記得在一個清晨禱告,我問天父該如何讚美祂。於是祂將我帶到詩篇100篇。當我讀到第三節時,「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上帝!我們是祂造的,也是屬祂的;我們是祂的民,也是祂草場的羊。」一股力量、喜樂充滿了我,讓我自然而然地想要讚美上帝。是啊,我的天父是奇妙、偉大的造物主,我是祂的傑作,是祂珍愛的女兒,是祂愛惜的羊,祂對我不離不棄,並且「祂的慈愛存到永遠,祂的信實直到萬代」(詩篇100篇5節)。後來,這篇經文成了我非常珍惜的一段經文,並成為我隨時的幫助。每當我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我都會引用這段經文大聲讚美天父,以此來得力量。當我在稱頌祂時,我也堅固了自己屬祂的身份。

其實去年的十二月對我來說是挺艱難的一個月份。那時我和丈夫投資的一間很大的咖啡廳可能因租賃方的裝修、改建工程,無法續租,也不能保障兩年後項目完成後的新地點。這是一個租賃方非常不合理的決定。我記得會談后回家的路上,我機械式地開着車,大腦一片空白。因連着幾天趕提案,很累,對這個決定也很不解。然而約伯的話卻在這時來到嘴邊,「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約伯記1章21節)我不想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壞消息打倒,於是我默念着詩篇100篇,不斷地重複我是屬祂的,並決定將一切交給上帝。雖然很不解,但我知道我不用背負這個重擔,把一切交託給祂,我只管支取來自天父的平安。因祂是良善、信實的上帝!

第二份禮物:尊榮

記得有一天,我家老大老二神神秘秘地躲在房間里搗鼓着什麼。幾個小時后,她們得意洋洋地拿着她們的作品給我看,而當看到她們作品那一刻我有點“想哭”,因為那是一件小姨送的很貴的名牌上衣,如今被她們又剪又縫地變了個樣。當然孩子們並不知道它本身的價值,所以下手毫不留情,把它當成了實驗品。如果知道,應該會珍惜愛護。

我們對待上帝,是否也有同樣的態度?當我們活在祂的恩典中,時時可以親近祂時,我們有沒有認真思考過救恩的代價——天父付出重大的代價,將獨生愛子降卑為人,成為我們的贖罪祭,我們才得以恢復和天父的關係,成為祂的兒女。當我們知道一個物品的價值時,我們就會用正確的態度來對待它。同樣地,當我們明白救恩的代價時,我們自然會用尊敬、頌讚、順服的態度來尊容祂,用口中的言語、心裡的意念和每日的行為來蒙天父的悅納。

第三份禮物:委身

其實家庭、工作和生意已經讓我很忙了,可總覺得自己在打擦邊球,沒有擊中目標。我是否只是把自己的事情擺在第一位,卻蜻蜓點水般地碰了碰上帝的工作呢?後來,我發現我需要一個突破,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像彼得那樣踏水而行。其實,我琢磨着去教堂實習有一段時間了,不過一周實習兩天,還要完成課程的要求一直讓我望而卻步。但當牧師談到這個話題時,我又感到心裡一動,明白聖靈已輕輕提醒我多次了。當不知道如何安排生活中的一切時,上帝會供應,而我只需服從。所以新的一年裡,我會直接參与教會宣教的工作。當然,並非在教會工作是唯一服侍的方式,我只是傾聽了內心的聲音,並選擇服從。

其實對於這樣的決定,我感到蠻興奮的,而委身於上帝的工作應該是最讓我們興奮的。當我們行在祂對我們的計劃中,活出祂的命定時,那種滿足無以取代。一路與上帝同行,會是經歷、見證祂的奇妙旅程。誰說基督徒的生命是乏味的呢?活在祂的命定里是最棒的生命!

所以,在新的一年裡直至往後的日子,我都要慢慢地過好每一天,每一分鐘,盡情享受上帝的同在。我也相信,當我獻上這三份禮物時,天父的臉上一定有會心的笑容。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中同行)

上帝的愛帶我走出抑鬱(有聲中文)

作者:佳音,中國
語音播讀:Zel,新加坡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

我曾經是一個抑鬱症患者,醫院的確診書上寫的是重度抑鬱和焦慮。我深深體會過抑鬱的痛苦,就好似那種在黑暗裡拚命奔跑卻跑不出來;找不到目標和方向,如無頭蒼蠅似的到處亂撞,同時還伴隨着無與倫比的痛……然而我們的痛苦在常人眼裡卻好似一個笑柄。我的眼神里寫滿了憂傷,神情麻木,臉部肌肉僵硬,甚至都不會笑。我不知道我為什麼活着,總是想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難道是為了受折磨嗎?我寧願我從來都沒有出生過!我夜夜難眠,迷茫充斥着我整個靈魂,生活沒有一點盼望和方向,我覺得沒人愛我,沒有人懂我,也沒有人能幫我。

我的原生家庭很不幸福,母親雖是基督徒,但因父親的極力攔阻,所以母親很少去教會,也信的不明不白。自我有記憶以來,父母不是冷戰就是熱戰。我從小就活在他們的爭吵聲與暴怒中,終日精神緊張。因為我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們會向我突然爆發。

耳濡目染之下,我也學到了父母的壞習慣。因為這樣,長大了,發現身邊沒有一個朋友。我想改,卻怎麼也改不了。於是我開始恨我的父母,也恨自己!我彷彿陷入了死循環,找不到出口。漸漸地,我想到了死。我嘗試過好多次自殺:喝葯、跳樓、上吊,然而這些都沒能奪走我的生命。但也因為發生這一系列的事情,最終我被學校開除了。

輟學之後,我到阿姨店裡打工。她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在了解了我的情況后,她告訴我有一位師傅,特別厲害,去找他看看我就會凡事順利了。可去找那個師傅需要錢,所以我就和母親說了這件事。但母親卻拒絕了我。就在當天,平時不敢當著爸爸的面提起基督的媽媽,竟邀請了幾位基督徒到我們家禱告!他們在屋內,一同為我和家人禱告。不但如此,我父親竟然還說:「先不要進去打擾他們,他們在禱告呢!」奇迹發生了!就在那天晚上,父親竟也因着好奇打開了電腦,聽起了牧師的講道!

父母認識主后,上帝改變了他們。我的父親開始對生活越來越有盼望,他變得溫柔,會對我們笑,甚至每周日和母親一起去教堂敬拜。因着上帝的愛,他們也開始學着用上帝的愛來愛我。從他們身上,我彷彿看到了光,開始對未來的生活有了盼望!

後來我也開始接觸這位上帝,上了大學后也加入了團契。但其實我仍對上帝心存懷疑,「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一位上帝?而且還愛我?」

由於從小就對父母的愛和安全感缺失,我一直都很渴望有人愛我。於是我就在本校找了一名男朋友。因為對方也是基督徒,所以我便認為我們的交往沒問題。但主內的家人知道后,有的勸我不要這麼早進入戀愛,要謹慎;有的則勸我離開他,說他不靠譜等。可我早就陷入愛情的漩渦,對他人的勸告聽不進去。

然而前男友只是個挂名基督徒,跟對方相處久了,也對對方越來越失望。他花我的錢,事事需要我照顧,扛不了責任。我就感覺自己像是養了個孩子一樣。可一直到我攢夠了失望想要離開他時,我才發現自己已不能自拔。原來我已經跟世界脫離了聯繫,也遠離了上帝,世界里只有他。這個時候,我才想起曾經在黑暗中給我一束亮光的上帝。祂在我最脆弱的時候敲開了我久閉的心門,讓我再次經歷到了祂的救贖之愛。在我最破碎的時候,是團契的姊妹不懈地關心我,照顧我,幫助我,鼓勵我。從她們身上我可以很清楚感受到上帝的愛。於是我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前男友。

剛分手時,空虛、孤獨、無助,以及對這個世界的恐懼仍會不時地包圍着我。但慈悲榮耀的上帝卻常常適時地透過祂的話語安慰我,「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后書 5章17節 )。不止如此,約翰一書4章9節的經文,「愛里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里含着刑罰,懼怕的人在愛里未得完全」也給予了我莫大的信心。

漸漸地,我才明白,原來我之前經歷的一切都是因為罪。但我被上帝的話語擊中,又被上帝的愛包圍,才讓我真正知道上帝就是愛。現在的我再也不會胡亂去找一個男朋友來愛我。正如雅歌2章7節說,「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啊,我指着羚羊或田野的母鹿囑咐你們:不要驚動、不要叫醒我所親愛的,等他自己情願。」是的,在我孤獨的時候,我不再依賴從人的身上找尋安慰和安全感,而是選擇信靠上帝,且願意靜候愛情自發。同時,也努力親近上帝,預備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配偶。現在的我也不再恨我的父母,因為我明白了,其實我們都是罪人,都有犯錯的時候。而且在上帝的帶領下,我可以學着去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並以上帝的愛來愛他們。

耶穌基督為了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祂愛我,為我舍己。這讓我明白了我是值得被愛的,且是深深地被愛着!所以,若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也跟曾經的我有一樣的掙扎,我想告訴你,我們的阿爸父是寧願萬人得救不願一人沉淪的阿爸父,祂非常非常地愛我們,祂現在就在你的心門外叩門,只等你願意為愛你的阿爸父打開心門,去品嘗祂那永恆且甜蜜無比的愛!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中同行)

我真的能改變世界嗎?(有聲中文)

作者:Tay Boon Jin,新加坡
翻譯:雨後晴思, 中國
語音播讀:美君 , 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50句鼓勵人改變世界的名言」
「153句關於改變世界的金句」
「一個人的力量」

如今,像這樣鼓勵人們改變世界的網站不勝枚舉。最常被引用的一句名言出自美國第35任總統肯尼迪。 他說,「一個人就可以改變世界,每個人都應當去嘗試。」

儘管大多數時候這些引言沒有給出上下文,但不難理解它們在說什麼。 貧窮、戰爭、犯罪、歧視和肆意破壞環境,這些還只是我們經常在新聞里看到的長期問題中的一些。

人們迫切地想解決這些問題。然而社會所面臨的問題似乎太過龐大和複雜,而解決問題所需的資源也過於巨大。因此,「我能改變世界嗎?」這句話成了空談,無法實現。

當然,我們都讀到過一些個體是如何給世界帶來巨大影響的。然而我們可能很難相信,我們自己也能取得他們那樣的成就。

問題的根源

如果從上帝為我們描繪的宏觀藍圖來看, 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面對所有問題的根源就是罪。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人能夠真正而永久地改變這個世界。墮落的世界讓人們的努力徒勞無功;罪一直在持續影響着我們。事實上,我們每個罪人都或多或少地要對現今的問題負責。

而上帝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那就是主耶穌基督。上帝愛世人,祂差遣獨生愛子以羞辱的方式來到世界,為我們受罰(約翰福音3章16節)。如果上帝有解決方法,那麼我們唯一能夠真正做出的改變,就是用所傳的道和生命的見證,把人帶到耶穌面前。

當上帝重塑我們並把我們帶回到祂的面前時,我們對世上生活的看法也會隨之改變。一個人可能依然貧窮,但他不會再以所擁有的財富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了。一個人可能居住在戰亂地區,但他相信上帝會保守他內心有平安。

話雖如此,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所面對的社會問題不是真實存在並在各個層面影響着我們的。也不是說基督徒要拒絕所有形式的社會公益和人道主義工作。只是說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我們做事的動機。

正如耶穌在馬太福音25章31-40節教導的:「當人子在祂榮耀里,同着眾天使降臨的時候,要坐在祂榮耀的寶座上。萬民都要聚集在祂面前。祂要把他們分別出來,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把綿羊安置在右邊,山羊在左邊。於是,王要向那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里,你們來看我。』義人就回答說,『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什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什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里,來看你呢?』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教導祂的門徒們應當以非常實際和具體的幫助,來回應這個世界的需要。然而耶穌這麼說並非是出於期望門徒能改變世界。相反的,他讓我們去服侍別人(即便是最不起眼的人),是希望我們通過服侍他人來服侍耶穌祂自己。 耶穌的教導應當成為我們行善的動機。我們應當活出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生命,這樣世界也會被耶穌吸引。

當我們回顧那些信心偉人的生命時,我們看到無數上帝的僕人離開家園去國外傳播福音。他們這麼做並非是覺得自己能改變世界,乃是因着上帝的呼召。有些人至死都未見到福音的果效;有些人甚至為傳福音而捨命。

最近,上帝給我機會去另一個國家幫助那裡的一個貧困社區。從第一次接觸他們,我就開始思考該如何滿足他們的需求。一堆想法湧入我的腦海:減輕貧困,讓孩子們都可以去上學並完成學業,引導青少年找到清晰而美好的人生目標,甚至為成年人提供就業機會。這些都是很好的目標,但我很快意識到它們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我為自己並不能提供他們所需的幫助而失望。

然而這時我想起了耶穌的話:即使是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的一點點努力也絕不是沒有意義的。於是我開始考慮如何幫助到每個個體: 我為穿着拖鞋上學的孩子們提供鞋襪,為早上太餓而輟學的孩子提供早餐,為失業的父母提供工廠空缺職位的信息。

當他們為我在這些問題上消除了他們的憂慮、滿足了他們的需要而感謝我時,我就藉此機會向他們傳講上帝才是那個供應者。他們當中有些人甚至會和我一起感謝上帝。

因此,讓我們繼續努力為別人提供實質與精神方面的幫助吧。讓我們真心地相信上帝會做成使百姓成聖的偉大工作,並使他們的生命更加榮耀祂。最後,也讓我們被這個真理激勵:當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上帝會恢復世界的完美!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起來慶賀)

當我不再拿自己跟周圍的人比較時(有聲中文)

作者:Hilary Charlet, 美國
翻譯:漱翎,中國
語音播讀:楊瀾,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有誰還記得曾經的撥號上網嗎?每月的定額短信套餐呢?還有翻蓋手機、小霸王遊戲機、跳跳蛙平板學習機和桌游?

一轉眼,現在已經是Xbox、Wi-Fi以及各種各樣在線視頻的時代。我們這一代人,這麼年輕就已經經歷了如此大的技術變革。很難想象未來的科技會把我們的生活變成什麼樣,當然未必總是朝好的方向。

現在我們還有各種社交媒體:臉書,推特,Instagram,Snapchat。我侄女還有一大堆我聽都沒聽過的APP。

如今發個照片或個人狀態只要幾秒鐘時間,但是卻能給他人留下深遠的影響。我們發東西之前有沒有仔細考慮過?發出去的東西會鼓勵到別人還是打擊別人?我們是因為苦毒,怨恨才發這些內容,還是出於愛和盼望並希望帶給別人喜樂呢?

我每天都會看到很多的更新狀態:訂婚、結婚、懷孕、生子、確定戀愛關係、新工作,度假等等。我喜歡通過這種方式跟朋友們保持聯絡,因為他們住在美國的各個角落。這樣的方式讓我很容易了解到他們的生活動態。

這當然是社交媒體帶給我們的好處,那麼壞處有哪些呢?

陷入網絡的黑洞

我們的評論越來越刻薄,並且開始妒忌別人的生活,拿自己的現實生活和別人屏幕上曬出來的生活作比較,不停較勁。

看到同齡人都結婚了,我們就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還有沒有可能遇到另一半。看到別人出國度假,再看看自己只能周末跟朋友和家人開車去周邊轉轉,我們怎麼能開心得起來呢?這樣的對比讓我們很難珍視自己身邊的美好時光。

我們變得太過於關注別人,而忘了要活在當下,也忘記為我們已經擁有的一切感恩。我們忘記了其實自己已經非常蒙福。雖然每個人的福分不一樣,但這無從比較。

如果你在讀這篇文章,那說明你還活着。但誰給我們保證說我們能活到明天呢?因此我們難道不應該為每一個嶄新的早晨而感恩嗎?

老實說,我曾常常因為拿自己跟別人比較而痛苦。我從來不知道自己這一生要做什麼,直到我開始寫博客,我才發現這就是我喜歡做的事情,雖然會有人覺得我的想法很傻很天真,但我不介意。因為在這之前,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我很羨慕那些從小就知道自己“長大了”要幹什麼的人。

尋找目標

離大學畢業只有兩周了,我的很多朋友都已經找到工作,我卻還沒有。我既緊張又期待,因為我心裡感受到上帝已經為我預備了工作,這將會是一份我從未料想過的工作,它具有挑戰性但同時也會使我的靈命有所成長。

畢業之後,我一共做過六份不同的工作。這些工作讓我坐過飛機,地鐵,寶馬,Uber,去過很多地方。它們讓我走出我的舒適區,帶我到新的領域。

第一份工作讓我離家4個月,去了美國東海岸。在我到東海岸接受培訓之前,我沒見過組裡任何一個同事。我們一起在50多個地方舉辦活動,每個地方又都會遇見新的面孔。之後我又為這家公司做過其它崗位的短期工作。但每次要一起工作的人,我事先都不認識。我有兩個選擇,要麼膽怯退縮,因為我對要接觸的人,要去工作的地方一無所知;要麼就接受上帝對我的帶領,並且好好學習和經歷。後來,我周圍的朋友都開始為他們的第一份工作滿兩周年慶祝,而我還沒找到穩定的工作。但我卻也為此感到高興。

如果上帝帶我到某個地方,那麼一定是因為祂需要我去那裡。如果他把一些人放在我的生命里,那一定是因為我需要他們,或者是他們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需要我。我儘力學習所有我能學的,擁抱我的每一個經歷,並儘可能地去愛我身邊的人。

我不想浪費時間思考為什麼上帝沒有在我需要的某些事情上幫助我,因為祂已經在其他事情上對我祝福滿滿。相反,我決定要順服祂的旨意,在祂放置我的位置上努力,並對未來有耐心、喜樂和期待。

終於,我不再拿自己跟別人比較了。我的經歷,我的處境,我的未來,以及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都不再拿來比了,而是完全專註在上帝對我的計劃上,專註在我生命當下的每時每刻。

我的計劃VS上帝的計劃

但這並不代表我從此不再有自己的渴望和期待。去年我在密歇根州呆了幾個月。我當時跟一個當地人約起會來,而且我非常確信自己有一天會嫁給他。

我猜上帝當時一定覺得十分好笑。祂知道這個人(是的,同一個人)會不止一次地讓我心碎,祂也知道這會讓我非常痛苦。上帝知道我會因此陷入拿自己跟別人比較的深坑,時間久到我自己都不願承認。祂也知道經過這些試煉,我會學習去更多地仰望祂和倚靠祂。

當我向上帝禱告求祂使我和那個男人的戀情能順利進展時,上帝知道,其實需要進展的是我跟上帝的關係。當我對這些都一無所知的時候,上帝卻對一切都了如指掌。祂知道我為自己選的如意郎君其實正在追求別人,有時候是在跟我交往的同時,有時候是在我們“分手”期間。

直到一天晚上,終於真相大白了。我竟然不知道要如何反應和怎麼處理。因為,這真的讓我受傷了。我隨即開始自我懷疑,反思為什麼自己不夠好,不能成為別人的第一選擇,到底我哪裡做錯了,我要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個更好的女朋友呢……

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實際上卻與自己真正需要的相隔萬里。那時候的我非常渴望一段合上帝心意的戀情,但是上帝讓我看到,我與祂的關係才是我那時候,也是我此時此刻所真正需要的。所以我要把我的眼目從那個人的身上轉回到我的心和我的靈魂該去的地方,回到我天父的懷抱中。我要重新認識到,我永遠都是我天父的第一選擇。

當我不再拿自己跟周圍的人比較時,我身上的枷鎖就斷開了。我感到充滿喜樂、希望,既興奮又自由。

你在上帝的計劃之中

無論上帝現在把你放在何處,是高山還是低谷,祂都與你同在。祂想讓你從社會給你貼的標籤和灌輸給你的謊言中掙脫出來。祂不想讓你沉迷於一個虛擬的世界,因為在你眼前的世界中有那麼多真實的人需要你的光和你的愛。

如果此刻你在等候,請繼續耐心的,在期盼中等候上帝。因為祂對你的生命有個非常美好的計劃。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擁有美好的東西,請停止這樣的想法。

請用你的全心相信,你是被愛的。你非常棒。上帝會用超乎你想象的方式使用你的。

不要讓社交媒體上的信息欺騙你,讓你覺得你的生活不如別人的有價值。不要因為他人的言語和行為而質疑自己的身份——你是上帝寶貴的孩子。不要浪費時間羨慕別人的人生。

為上帝賜給你新的一天而感恩吧!因為祂給你今天一定是有原因的,但一定不是為了讓你去糾結你的人生還缺什麼。

當你停止比較的時候,你就會獲得自由,去成為上帝原本創造你時的模樣。擁抱這個模樣,讓自己的生命成為愛、希望與火焰,去照亮身邊每一個你接觸到的靈魂吧。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起來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