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形象,重新開始

indentity - renew start
在RBC Ministries的通訊中曾經登載過關於自我形象的文章。後來有位讀者來信,提到文章對建立自我形象很有幫助。他這樣寫道:有個問題長時間困擾著我,但是這篇文章對該問題源頭的探討,我以前從未接觸過。我查過心理學的書,也跟很多人談過,在大學裏也上過心理學的課程。但直到現在,我才知道該從哪裡著手,努力解開我的困惑。

過去,我一直覺得自己太敏感,太容易感到被冒犯,並深受其害。我看到這對別人的影響,尤其是對自己的父母,我真不希望在自己家裡重演這一切(其實我覺得歷史已經重演了)。

但就在一年前,我把自己的生命交託給主,再次把自己交在祂的關愛之下。從那以後,自我形象低落的問題,就越來越輕了。因為我努力多為主活,少為自己活。

從去年十一月起,我把「降服於上帝」當作生命的指導原則。現在,如果說自我形象的問題全都沒了──那是撒謊!對於自我形象,我仍然有掙扎;但不同的是,現在我從救主身上看到了希望。我求祂作我生命的主,引導我的每一步,塑造我,成為合祂心意的樣式。而上帝一直都在我身上動工!

這個過程或許比我希望的還要久,但是主知道我的需要。的確,「治死老我」,「捨己,背起十字架來跟從」主,非常不容易。有時候我會被驕傲卡住,有時候被人誤會,喉嚨就發癢,想打人、罵人、大叫,甚至想大哭;但我竭力說:「主啊,感謝祢;我讚美祢,讓我遇到這事。我知道『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

這真的有效耶!最近有幾天,剛開始很糟糕,但主把它們完全扭轉過來,讓我心裡感到和煦而慈愛的暖流和亮光,接著我就能笑起來,開始想到別人,而不再光想自己了。

感謝讚美主!對我來說,這個神蹟,比叫瘸子起來、拿起褥子行走還要大!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到上帝面前,祂在我們的生命中最為重要。我們聽從上帝的教導,相信祂的慈愛和能力,這位朋友的經歷也會在我們身上再現。

本文摘自探索叢書《自我形象-聖經怎麼說》一書內容。

自我形象,如何看待

indentity - handle
聖經鼓勵人要認識自我價值的起點在於上帝;但學校、各個團體所談的自我價值、自我形象,卻很少提及信仰,也不談上帝。許多課程或活動,或以減少輟學、避免未成年人懷孕為目的,或以避免吸毒、酗酒、幫派等惡習防止人們自毀前程為宗旨。但這些課程或活動,大部分都建立在這樣的信念之上:良好的自我形象是人類普遍而基本的價值,可以大力提高。鼓勵年輕人相信:「你不是廢物。你很特別。不要讓別人利用你。做你自己。要愛自己。相信自己,跟著感覺走。盡情揮灑,展現自我。維護自己的利益,沒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

這些努力對於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當然有幫助。無可否認,有不少年輕人,因為有人信任他們、或至少因為有人教他們要有自信,不但沒有輟學,而且人生有所成就。

但是聖經卻教導說,不只要用人,更要用上帝的眼光,來看待生命的價值。然而,要達到這種「自我形象」,卻不容易。聖經並非只談愛自己的重要性,聖經更是說,懂得在何時否定自己、感到懊悔,是具有長遠益處的,而且這關係到最終的幸福。

首先,聖經講確立自我形象的方法,和直覺大相逕庭。這是因為,上帝看萬事,遠比人清楚。上帝知道,我們只有學會愛自己、恨自己,以及治死老我的重要性,然後才能快樂。

很有意思的是,聖經早就假定人是愛自己的。耶穌大概也同意這一點,因為祂說:「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章39節)。我們自己的經驗,便可以印證這一點。習慣上,人總是先顧自己的身體,吃飽、穿好。人會自然而然地關注、保護自己的權益。遇到有人想佔便宜,我們自然會生氣。人在乎自己到一個地步,甚至稍不如意,就會對別人、對自己生氣。

然而我們有時沒有注意到,我們之所以會為長相而不滿,或為失敗而氣餒,原因就在於天生愛自己。要不是因為愛自己,那麼長相如何,根本不必在乎,也不用介意別人怎麼看自己,更不用關心自己內心是否受了傷害,更不必花時間去照鏡子,去煩惱內心受傷。要不是因為愛自己,我們也根本不會有生不如死的感覺。

本文摘自探索叢書《自我形象-聖經怎麼說》一書內容。

自我價值,基準何在?

indentity - pattern
人自然的傾向,是把人生幸福、自我形象建立在各種不同的價值觀之上,比如:

˙長相漂亮 ˙頭腦聰明
˙口袋多金 ˙肌肉發達
˙相貌出眾 ˙天資聰穎
˙養尊處優 ˙能力超群
˙尋歡作樂 ˙引人注目
˙家財萬貫 ˙呼風喚雨

因為自己長相、頭腦、財富、力氣不如人,就覺得自己差勁,這是天大的謊言。然而不可思議的是,絕大多數的人,卻相信這樣的謊言。以為只有臉蛋漂亮、衣著光鮮、反應敏捷、存款多多才算是真有價值。

此外,孩子從小是否受到照顧,能否得到關愛,也和孩子的體格、聰慧,甚至父母的社會地位有關。所以,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對自己的感覺,就取決於他們如何符合這個自私、多變世界的標準。其實不然,這些東西,都有自身的價值,但只有在最高準則的指引之下,我們才可以在適當的時候,以感恩的心來增加財富、修飾儀容、增強能力、擴張影響力。上帝賜給我們的一切,必須善盡其用。做人打扮整齊,衣著搭配協調,當然沒錯,起碼也能讓自己覺得神清氣爽一些。

那麼,我們追求的是金錢、還是誠信?在乎的是外表好看、還是行動良善?首先關心的是取、還是捨?我們的行為是隨波逐流,還是超越環境、順從內心引導、有目標和道德?一切和品格有關的問題,對自我形象,有極大影響。但影響最大的,乃是上帝在我們心中陶冶出來的品格。

那麼,怎樣才能陶冶出這種品格呢?對此問題的價值觀回答有許多種,但使徒保羅寫給羅馬人的信特別有幫助,因他把「健康的自我形象」與「人跟上帝的關係」聯繫起來,這一點很有道理。保羅在第12章談到,建立上帝所喜悅的自我形象,有三個步驟:(1)放棄自己的權利,相信上帝,讓祂在我們身上成就一切事。(2)要抵擋社會壓力,不屈從物質主義。(3)用上帝的思想言語來更新自己的意念。

本文摘自探索叢書《自我形象-聖經怎麼說》一書內容。

服侍心得

作者:默默

前幾天我去鄰近市區參加一個教堂的獻堂兩周年聚會。我在房間裡休息的時候,有一位來自河南的年輕弟兄與我談論他們教會領袖的一些問題。這期間他談得最多的就是,如果有個好的領導者,教會就會開拓許多事工,而不好的領導者卻會攔阻很多事工。我很理解這位弟兄的熱情,也能看到他內心的迫切。這讓我回想起自己的服侍……原來每個服侍之人都要經歷摩西血氣時期、曠野磨礪時期,才能進入真正的服侍。

服侍是我們經歷上帝、認識上帝,並學習跟隨祂的課堂;服侍更是我們享受與上帝同在、同工的良機,是上帝賜予的恩典!

神學畢業之後,我帶著滿腔熱情和雄心壯志來到教會服侍。在這三年的時間裡,上帝讓我明白了一些事情。首先,上帝給予我們服侍的機會,並不是期待我們給祂一個結果,而是期待我們在這些服侍中經歷祂、認識祂並越來越像祂!其次,服侍本身是屬靈的、屬於天國的建設,所以,服侍是被上帝降伏之人的專利!最後,服侍是我們對上帝愛的回應,而不是枷鎖。從很多人的服侍中,我看到的是痛苦、埋怨、疲憊和軟弱。我們都不否認服侍主會經歷“瑪拉”——如同以色列人在曠野時所經歷的那樣(出埃及記15章22-23節)——但我這裡說的痛苦和埋怨是把服侍當作命令來執行。其實,這樣的服侍不是服侍。我們的主耶穌買贖我們,並不像奴隸主買贖奴隸。我們曾為奴隸,然而上帝卻以父的心買贖我們這些奴隸來做祂的兒子!當我們回到家裡,我們應該歡天喜地,帶著感恩快樂的心回應父神,而不是以奴隸的心態來對待這位充滿愛憐的父親。

我最想分享的是:服侍——也就是愛上帝——是我們最大的享受。一個能從生命深處來服侍上帝、愛上帝的人,是真正在基督裡擁有自由的人,他的生命充滿著喜樂和馨香!因為我發現,一個承受生命之恩的人,如果無法愛他的主,這才是最大的痛苦、最大的枷鎖。

讚美、禱告、講道、探訪……這些都不是服侍的目的!重要的是我們在其中與主相遇,從而享受祂、並活出基督的樣式。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
——馬可福音12章30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