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也可以服事上帝嗎?(有聲中文)

作者:Shawn Quah,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司布真?抑鬱症?

我第一次從牧師那裡聽說查爾斯·司布真,是在他分享司布真許多佈道中一些富有洞察力的名言的時候。當時,我記得我被這個佈道「巨人」深深震撼了,而我卻從來沒有想過像司布真這樣的人竟然會抑鬱。

直到一個朋友和我分享了這一點,我才開始看到這個信仰「巨人」的另一面。我想了解更多,所以我找到了一本書,是Zack Eswine《司布真的哀愁:苦於憂鬱症之人的實際盼望(Spurgeon』s Sorrows)》,這本書非常詳細地記錄了司布真的經歷。

司布真與抑鬱的鬥爭始於他22歲擔任一個大教堂的牧師時。有一次,當他在薩里花園音樂廳向數千人佈道時,一個惡作劇者喊道:「著火了!」這引起了一陣恐慌,會眾們爭先恐後地離開大樓,最終造成7人死亡,28人嚴重受傷。

這件事以後,司布真的精神狀態完全變了。

他的妻子蘇珊娜(Susannah)寫道:「我的愛人,他的痛苦是如此深重和強烈,以至於理智似乎在她的寶座上搖搖欲墜,我們有時擔心他再也不會佈道了。」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司布真遭受了他所說的「無緣無故的抑鬱」。他曾經說過:「我的情緒低落到可以像孩子一樣不停地哭泣,但我卻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什麼哭泣。」

雖然我無法想像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可能經歷了什麼,但我對抑鬱並不陌生。我最近經歷了一個極度孤獨的階段,我質問上帝關於我的單身,問祂「為什麼?」和 「什麼時候?」

所以,我越讀這本書,就越想知道司布真是如何度過他的抑鬱的,以及是否有什麼實用的技巧可以應用到我自己的生活中。相反,我發現了一件令人驚奇的事——司布真雖然沒有找到醫治他的憂鬱症的方法,但他仍然在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裡(超過38年)走遍英國,透過講道來服侍上帝。

我認為自己在教堂里很活躍,既是一個小組的組長,也是一個委員會的成員,該委員會主要負責幫助年輕人與上帝建立更親密的關係。有時,我覺得與抑鬱作鬥爭使我不值得擔任這樣的職務,因為我曾認為,我對我所帶領的年輕人將是一種負擔,而不是幫助。有一段時間,我甚至向同工提到想退出服事。他們鼓勵我繼續服侍,但如果我真的想要退出,他們會尊重我的決定。

然而,司布真的一生向我表明,也許有另一種方式來看待我的抑鬱——不是把它看作一種有缺陷的東西,而是讓我可以更深層次地體驗上帝的愛和信實的一種方式。

 

我並不孤單

「祂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 (希伯來書2章18節)。

在憂傷的時候,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當耶穌再來的時候,祂會使一切都好起來。雖然這是真的,也是我們都可以期待的現實,司布真卻邀請抑鬱症患者在一個我們不常想到的地方找到我們的救主——客西馬尼園。

對於司布真來說,這憂愁之園給我們描繪了 「抑鬱」的圖畫——耶穌在那裡對門徒說 「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和我一同警醒」 (馬太福音26章38節)。正因為如此,抑鬱症患者可以在耶穌的故事情節中找到一個休息的地方,知道祂曾經遭受過深深的痛苦和悲傷,幾乎要死。

我以前從來沒有這樣看待過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經歷,我常常只關注祂十字架之旅的其他方面。但讀了司布真的描述後,我對我的救主有了新的認識。它讓我看到,耶穌不僅為未來帶來了盼望,而且還帶來了此時此地的盼望。

正如希伯來書2章18節所提醒我們的,祂理解我們的痛苦和掙扎,因為祂自己已經面對了痛苦的所有層面。

知道了這一點,我開始更多有規律地祈禱。每當我感到沮喪的時候,我就提醒自己要相信基督與我同在——祂知道我的痛苦,我可以把所有的感覺交給祂。這幫助我度過了很多次我感到被擊垮的時候,特別是在工作或在教會服侍的時候,給了我繼續前進的力量。

 

邀請朋友加入你的旅程

「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拉太書6章2節)。

在《司布真的哀愁》一書中,Zack Eswine描述了司布真是如何用自然的方式使自己擺脫抑鬱的,比如大笑、安靜的時間和放鬆的假期。我發現這些建議非常有用,特別是我經常在感到沮喪時想什麼都不做或者在家睡覺。雖然這些都是很好的放鬆方式,司布真鼓勵我們積极參与各種可以以自然的方式幫我們提升情緒的活動。

我發現和我的朋友一起制定計劃對我來說非常有幫助,花時間享受彼此的陪伴,分享我們的掙扎並把這些掙扎以禱告帶到上帝面前(加拉太書6章2節 ),而不是獨自一人。即使我們沒有時間見面,可以給朋友發簡訊,知道有人陪伴我,這都在我抑鬱的時候給我帶來幫助。

 

依靠基督

「永生的上帝是你的居所,祂永久的膀臂在你以下」(申命記33章27節)。

司布真的一生為我樹立了依靠基督的榜樣,並給我希望——儘管我與抑鬱作鬥爭,這不會降低我對上帝子民服侍的成效。

事實上,我已經意識到,讓別人知道我的難處是沒有關係的,這樣我可以更多地依靠基督、祂的話語和祂所賜給我的團契。我知道祂是我的避難所,祂永遠的臂膀將帶著我度過今生的試煉,就像祂帶著司布真度過他的憂鬱症和一生的事工一樣。

如果你也在與抑鬱作鬥爭,我希望你會因基督為我們的旅程帶來希望的真理而得到安慰,並祈求上帝賜你恩典,保守你。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多彩的世界

在焦慮的當下中看到盼望(有聲中文)

作者:Kelly Hill, 美國

翻譯:Barnabas , 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在我小的時候,我最愛的是冬天。我熱愛雪上運動,愛電影《雪地靈犬》,還有蓬鬆舒適的毛衣。在我剛成年的時候,我總是會說我最喜歡的季節是冬季。部分原因是這是我對無法迴避的破冰問題的習慣性回答,但也是由於我覺得這聽起來蠻強悍,還有點新潮。現在的我仍然熱愛冬天,可是透過二十多年的生活,我明白的比以前多了。我對冬季的感情發生了變化,我樂意承認:我愛春季。尤其是在最近這些日子裡,我渴望春天。

隨著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許多人經歷了痛苦、悲傷和恐慌。我自己也是,對我看起來不確定的未來感到恐慌和擔憂。我為我愛的人們因失業,奮戰在醫療系統以及身體免疫力差而擔憂。我也擔憂自己是否能在家把工作干好。有時,我獨自一人在公寓里,感覺我離開了我的圈子、家人和朋友們。

但隨著黑暗的日益臨近,我看到周圍的世界在發生著另一翻變化。

我所生活的地方已經是春天了。在一個似乎漫長和漆黑的冬季後,我最終再次陶醉於溫暖的陽光中。我欣賞著從森林和埋於地下的鱗莖中所綻放的絢麗多彩的花朵。花兒馨香、顏色鮮艷。小草剛剛長出來青綠的枝芽,青澀的葉子迎風招展。這是一幅多麼熱情洋溢的新生景象呀!這是多好的提醒,尤其是在今年,這提醒著我們:死亡已經被擊敗了,勝利已經來臨,它戰勝了疾病和痛苦。希望的春天正在來臨,什麼也阻擋不了它的腳步。

聖經中處處洋溢著春意。上帝的話語處處播種著收穫確據的應許和新生。何西阿書10章12節告訴我們「你們要為自己栽種公義,就能收割慈愛。現今正是尋求耶和華的時候,你們要開墾荒地,等祂臨到,使公義如雨降在你們身上。」

去年七月份,就在我剛橫跨美國開始了新工作不久,我偶然看到了這句經文。當時我剛剛住進新的家,感到蠻沮喪。我失去了之前的朋友和圈子,感到很孤單。但是來自於何西阿書的這節經文走進了我當時沮喪的內心。

我正面對著一個嶄新的成長階段,就像春天一樣。春天非常美,但它同樣意味著辛勤的工作。

挖掘未開墾的心田,讓上帝去破碎我們內心剛硬的部分是痛苦的。這需要我們去尋求和依靠上帝在我們生命中去做修整的工作。但因著允許上帝在我們心裡做工,我們將收穫祂的愛和公義的果子。

對我而言,這辛勤的勞作就是打開我的心去面對新環境和新朋友;就是在我的工作中謙卑,把每一天當作一個學習機會。然而最艱難的部分則是倚靠上帝的真理——相信上帝與我同行。我最需要的是單純地信靠上帝在任何時候都是良善的。

幾個月之後,我看到了勞苦的果實。我結識了新的朋友並擁有了更深的信心,相信上帝永不改變的良善。我也和新融入的團體一起面對新冠疫情的巨大挑戰。在這個挑戰過程中,上帝把我帶回到了我從何西阿書領受到的真理。

再一次,主要我打開心扉去面對新的環境和新生活方式。祂要我在工作中活出謙卑,要我深信上帝是良善的,並且我的人生旅程不會結束於灰心泄氣中。祂要我打開心扉面對成長。

在這個時節,我發現了更多關於春天的經文。以賽亞書35章1到2節說到:「曠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歡喜,沙漠也必快樂,又像玫瑰開花。 必開花繁盛,樂上加樂,而且歡呼。」

雅歌2章11到12節說到:「因為冬天已往,雨水止住過去了。地上百花開放,百鳥鳴叫的時候已經來到,斑鳩的聲音在我們境內也聽見了。」

我們此時所經過的季節像極了曠野,就像去年七月我離開我愛的群體時感覺自己在變化中迷失了一樣。但那並不是我故事的結局。上帝把我放在了成長的季節中,就連現在也讓我結出了友誼的果子和對祂愛的信靠。

這些經文是一個應許!鮮花綻放,喜樂就要來臨。我們將再次滿有喜樂地歌唱。冬天即將過去,新的生活將要來到。

作為基督徒,我們堅信痛苦、黑暗、失喪不是結局。即便在死亡來臨的至暗時刻,任何權勢都不能阻擋耶穌基督死而復活應許給我們的醫治。不論是懼怕還是黑暗都無法阻擋耶穌的復活。誰也無法阻擋春天的到來。

即便是現在,上帝對於新天新地和新生命的永恆應許依然是千真萬確的。我不知道你怎麼想,但是我比以往更加相信春天一定會到來以及那位幫助我們成長的上帝的良善。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我有一個夢想

救命,我的身體失控了!(有聲播讀)

作者:Robyn Scott,美國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那天我和其他晚上做的事情沒什麼差別,你知道的:看電視、滑手機社交媒體以及在新聞和網路上獵奇。我不確定我是怎麼點過來的,但最後我讀到一篇關於身體集中重複性行為(BFRBs)的文章。我讀到的內容令我崩潰。

我發現,BFRBs通常用來描述一組會導致人們反覆觸摸頭髮和身體,從而導致身體損傷的失調行為,如拔頭髮、摳抓皮膚或咬腮。讓我深受打擊的是,這些不同的BFRBs癥狀是相關聯的,而我已經表現出了其中的一些癥狀——可能是我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與抑鬱和焦慮作鬥爭的結果。

打我記事的時候,我就總是在摳抓我指甲根部的那層皮——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個習慣而已,就像咬指甲一樣。但我沒意識到它有一個名字叫強迫性皮膚搔抓症(dermatillomania)。幾年前,我發現自己開始把汗毛從手臂上拔下來,而且越來越頻繁,直到我每天都會拔。我發現這叫做拔毛髮癖(trichotillomania )。在此之間,我注意到了我咬腮幫的習慣(咬腮症morsicatio buccarum)。我想它也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隨著另外兩個BFRBs的確認,咬腮幫也變得更加明顯。

從文章中,我發現對一些人來說,這些行為可以帶來滿足感,減輕壓力和焦慮,或者是一種完美主義的表現。我把這看作是一種心理障礙,是由我大腦中的某些東西引起的,而不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習慣。我不明白為什麼這對我的打擊這麼大,但意識到這一切讓我感到如此無力和挫敗。突然間,我覺得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但卻被我錯亂的大腦所控制。

看完這篇文章後,我發現自己在問:「我的狀況怎麼這麼糟糕?\”我離做個正常人太遠了,我從來就沒正常過,也不知道怎麼回到正常狀態。

一個正常的狀態,一個沒有抑鬱、焦慮和精神障礙的狀態。

 

我們生來就是破碎的

不管是因為童年坎坷,還是經歷悲痛,又或是身體激素失衡,我們所有人的破碎都必然會在某個時刻顯現出來。事實上,從亞當和夏娃的孩子開始,世上的每一個人生來都是破碎的(羅馬書5章12節)。我們會這樣是罪造成的。

只有當創造我們的那一位走進我們的生命,我們才是完整的。耶穌來醫治罪留在我們裡面的創傷。作為我們的救主,祂來拯救我們脫離罪。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再破碎了,而是意味著,在基督的再來之前,我們都是有盼望的,因為耶穌已經勝了這世界(約翰福音16章33節),祂是我們安慰和醫治的源泉。

此外,耶穌在約翰福音10章10節中說,祂來這裡不僅是為了拯救我們的靈魂脫離地獄,更是為了給我們更豐盛的生命。我過去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祂會給我們夢想中的工作和渴望的家庭關係並把我們從掙扎中解救出來——但我後來明白這也可能是學會如何享受我們現在的工作,或者學習如何與我們的家人建立更好的關係。在我與BFRBs的鬥爭旅程中,這意味著我可以在掙扎中學習倚靠上帝。

 

我們不必獨自一人面對

我已經接受了我靠自己不能解決我的問題。對於那些與上癮、癮症、強迫性行為或其他各種類型的紊亂作過鬥爭的人來說,你應該知道,要從自己裡面找到力量來讓它們停止幾乎是不可能的。當然了,藥物、草藥和其他治療都可以成為對治療非常有益的資源。但我們總會在自律和誘惑之間掙扎。因此,我發現我需要自己以外的力量,需要能夠持久的力量。這才會是長期安全有效的方法。

我知道我需要上帝的力量,它可以在我的軟弱中顯得完美(哥林多前書12章9節)。這有時是在我強迫症發作時,為尋求力量而做一個快速的禱告。有時是逃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尋求上帝的幫助。有時候則是我需要跟上帝傾訴,告訴祂到底發生了什麼,以及為什麼這會如此困擾我。有時則是相信上帝是我所需要的力量,並且祂會幫助我。

不僅於此。我仍然在與BFRBs作鬥爭,但我不再覺得被它壓垮了。

我知道上帝創造了我的身體,當我向祂求救的時候,祂就在我身邊。和一些身體疾病一樣,精神疾病通常不會一勞永逸地被治癒。它們需要持續的得到關注和治療,有時甚至需要一輩子。但沒關係。因為倚靠耶穌是每一天、持續一生的旅程。即使我們自己變得強壯起來,也不應該忘記耶穌。

所以,當我掙扎著想要去抓、拉、咬的時候,我知道,靠著每天的禱告和從上帝而來的力量,我或許能夠找到從BFRBs的堅固營壘得痊癒和解脫的辦法。但最重要的是,因著我每天都越來越倚靠祂,我與上帝的關係越來越近,並在基督里成長地日益強壯。

 

 

閱讀原文請看雅米英文網站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

我是如何戰勝焦慮的(有聲中文)

作者:Marissa Luk,墨西哥

翻譯:熱水,中國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我記不得確切的時間了,但大概在五年前,我開始了與抑鬱和焦慮的長期鬥爭。

那之後的日子我經歷著劇烈的情緒波動,經常要去見心理諮詢師和精神科醫生,並需要接受藥物治療,我甚至會常常有自殺的衝動。可能我會有兩個月無憂無慮的生活,可以自己享受生命,過得無比充實。然而之後的五個月我又會跌入谷底,進入恐慌症發作、滿是幻覺以及疲乏無力的景況之中。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最大的掙扎來自陌生環境恐懼症。

這個恐懼症的癥狀會通過我的肢體行為表現出來。如果我很焦慮或者對某物或某事情感到恐慌,我全身的肌肉都會緊張起來,變得不受控制,以至於我會變得非常疲憊、乏力、頭痛且渾身無力。

我的大腦似乎從不停下來休息。它就像一台在一直轉動的機器——不停地在分析、總是在制定策略要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我需要的東西並走出商店、以最快的速度穿越人群、早早到達和別人約定的地點,因為我的大腦會告訴我如果我早到的話,就是準時,但如果我準時到,那就是遲到。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讓我痛苦又精疲力竭。

在較為嚴重的日子裡,當我走在公共場所、街道上或是乘地鐵時,都會感到莫名恐懼。強烈的焦慮導致我常常幻想天上會有汽車掉下來。這種想法帶來的恐懼會立刻使我動彈不得,接著我的身體會突然一下搖動或者是一陣抽搐。我的視線會變得模糊,大多數時候我會絕望到只想回家。

在較為「正常」的日子裡,焦慮會以較為緩和的方式侵入我的生活。像吃飯、洗澡或是刷牙這樣最簡單的日常任務我都會忘記。我經歷過一夜無眠,也有過昏睡一天的時候。

長久以來,我感到在履行事工職責、維護友誼和社交關係以及照顧自己之間找到平衡簡直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

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問自己,想知道自己的腦力是否夠用。

我也質疑自己是否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宣教士、朋友以及自己對社會是否會有貢獻。我常常覺得自己是個累贅,而且因著我精神上的問題,我是沒有辦法實現拿到學位、寫作和有一天成為母親的夢想的。

 

看上帝的作為

然而,在這樣的痛苦之中,我被提醒上帝一刻也沒有拋棄我。我在經歷每次風暴時都能清楚感受到他的慈愛和幫助。當我再次想起這些在我人生的風暴中所記錄下來的經文時,作為上帝摯愛的女兒,我能宣告我已經得到了:

祂饒恕和赦免的確據——約翰一書1章9節;

有平安的生命(不一定是容易的)——約翰福音16章33節;

與萬民分享福音的使命——馬太福音28章19-20節;

我的人生意義是盡自己的能力在自己所做的一切事上榮耀上帝(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我的焦慮並不能奪去我的人生意義。我正學著活在這一真理中,順服祂以及信靠祂擺在我面前的環境。

當我回顧過去的五年時間,我意識到我雖軟弱但生活依然在不斷前行。我在東歐完成了一項大學事工培訓項目、到亞洲做了事工工作、在一個幫助遭受性剝削女性離開色情行業的事工組織服事、擁有在多個不同國家服侍的跨文化事工的經驗、甚至還在今年與我的愛人結了婚。而且,我倆將在2020年以宣教士的身份前往一個新的國家!

我的抑鬱和焦慮沒有毀掉我。相反,上帝通過我完成了祂的計劃,也幫助我成長並獲得了我原來以為自己不可能擁有的力量。

 

一些對我有幫助的事情

在這一路的經歷中,我發現了一些有助於解決我焦慮的辦法。例如,我開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讓大腦思想一些創意想法,這些創意想法最終成為了我每天在培養的實際技能和特長。我發現了自己對藝術的熱情,它給我了表達自己和服事他人的機會。

不管是寫是畫,創作就像是我把腦海中所有的混亂思想拿出來再把它們組織起來呈現到紙上一樣。這樣的結果使我沉醉其中。真的是我做出來的嗎?我真的能創作出那樣的畫來嗎?

儘管當我們精神上飽受折磨的時候很難找到動力去做任何事,但如果你經歷相似的困難,我鼓勵你不要害怕嘗試新事物。找到一些能帶給你快樂並能作為情緒出口的活動和地方。這不僅有助於我們的心理療愈進程,也能幫助我們從吞噬我們的精神難題中走出來而去向前看。

在一路尋找幫助的過程中,我也基本恢復了正常。最開始是向我的父母和朋友求助,最終我「自我揭露」的恐懼逐漸減輕,我開始去見諮詢師,接著是心理醫生。接受專業幫助和藥物治療對於治癒心理疾病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你正備受心理疾病的折磨,我鼓勵你也像我一樣去尋求幫助。若你得了肺炎會去尋求救治,那麼由於激素紊亂造成的心理問題也不要忽視。

真相是,我們的身體不完美,並會讓我們失望。但這不阻礙上帝給我們使命(彼得前書2章9節)和活出它的力量。祂不需要我們有完美的身體和基因,祂需要的是我們願意的心志和順服的心,好把我們變成祂完美的樣式(哥林多後書3章18節)。

掀開焦慮和抑鬱的帘子,我心中有確實和平安的盼望——我的未來在我的創造主手中(耶利米書29章11節)。

我的朋友,你也一樣。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嶄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