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永恆,才有未來,才有現在

作者:Jessie,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我總留戀過去,對未來憂慮,卻對當下敷衍應付。「期待一個更好的未來」,這本是鼓勵人在當下奮發向上的話,可不知不覺地,這句話成了我的止痛膏藥,對於眼下的困境煩惱,彷彿把它往身上一貼,就能好受一些。特別是爆發疫情之後,日復一日地看著確診病例不減反增,成天在家苦悶。這苦悶不得解決,就逃到回憶或未來里。回憶像色彩斑斕的畫,定格在最完美的角度和最想保存的瞬間;而未來又像綴滿五顏六色糖霜的甜甜圈,展示在透明的玻璃窗內,看得到嘗不著。過去總是最美的,未來總是比現在好。於是在莫須有的等待中消耗了當下。

或者有人總在等待一個「最佳時機」,我最好的朋友M,每每問她為什麼不願意深入了解福音,她總說:我現在沒有這樣的感動,也許將來有一天會有,到時候再順其自然地開始吧。」然而為何不是現在?她的姿態是被動地等待,等待那個所謂的「時機」和「感動」來到,等待那個或許只存在於她想像中的「火花」時刻。但死亡和明天,誰也不知道哪個會先來,聰明人總是緊緊抓住機會主動出擊的人,而大多數人都選擇閉上眼睛,想要僥倖蒙對,說服自己是那個幸運的人。

也許也有人說,壓根就沒有永恆。死亡是唯一的真實,人只存於今世,只需要從今世的死亡開始往回考慮。若真是如此,人只存留於今世而死於今世,那生命從起初就已經結束了,因為沒有存在的意義。但聖經卻不是那麼說,《傳道書》說:「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又作「永遠」)安置在人心裡,然而上帝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傳道書3章11節)人既是為永恆而存有,也將會存到永遠,那生命才有存在和進行的意義。那未來和現在才有意義。既是如此,我又何須留戀過去?因為未來有更美的值得期待;同時我也無須一味地追求未來而忽略當下,因為每個當下都是永恆的開始。

每次策劃安排節目,要訂立各部門呈交報告的截止日期時,總從節目當天開始往回推算日期;旅行的時候,我們也總是從返回當天開始規劃路線,盡量安排一條順路省時的旅遊路線。同樣的,知道了永恆的結局,才能對未來規劃,才能知道今天此時此刻該如何度過。R.C.史普羅說:「此時此刻,永遠作數」(Right Now counts Forever)。這句話的前提是先有永恆,才有未來,才有現在;同時也是現在的一切決定著未來,也關乎著永恆。可見人不能單從過去、現在和未來來看待自己和時間,還得從終局,從永恆來看。

對我親愛的朋友M來說,現在的每一刻都和永恆相關,若此時就回到造物主面前,未來就可以期待和盼望,這盼望也將成為她今日活下去的意義,因為有了永恆為結局。而對我來說,也許「對未來保持樂觀」是能稍微舒緩當下苦悶,但痊癒總是需要經過更大的疼痛,並且是當下就進行,不是仰賴美化過的過去,也不是等待將來的某個時機。現在的每一刻都與永恆相關。

哦,時間,生命的列車,從我們身上穿行而過。我們無法看見生命的消逝,卻看得見時間的流逝。未來的我們會如何,取決於是否有永恆的生命,取決於我們今日的決定。但願那創造時間的主,親自與我們同在,直到永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寫給孤獨的你

 

作者:Joanna Wilson,印度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同樣孤單的你:

有沒有想像過那種有人在乎的感覺?知道在學校或公司有人期盼著與你見面,是否會點亮你的一天呢?

我也希望自己的生活是這樣的。老實說,大多數時候,當我想到又要像隱形人一樣在人群中獨自度過一天時,就感到沮喪。不得不接受自己有時就是不合群這個事實也真的很難。這讓我覺得自己怎麼那麼奇怪。

也許你像我一樣,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努力想要融入某些朋友圈並得到他們的認同和接納,卻發現自己仍然非常孤獨;或是孤單到十分渴望有人陪伴、安慰、無條件支持?你是否曾像我一樣,很想知道會否有人在了解我的內心之後仍然可以按照我的本相來愛我?

這麼多年來,我以為我永遠找不到這麼一個人。我一遍又一遍地問上帝,為什麼我會感到如此孤獨,希望祂會看到我需要朋友,並在某天應允我的祈禱。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意識到,其實在我經歷的所有痛苦之中,上帝一直都與我同在。即使我沒有求助於祂,也沒有認識到祂的良善和愛,但當我的枕頭被淚水浸濕時,祂總是在那裡安慰我。祂願意等著填補我內心的空洞。

後來有一天,上帝引領我去讀這首美麗的詩篇:「義人呼求,耶和華聽見了,便救他們脫離一切患難。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篇34篇17-18節)。

 

 

在上帝的話語中找到安慰

在這裡,大衛的見證讓我們看到,即使是他——一個合上帝心意的人,也遭受了許多艱難和痛苦。但是大衛向上帝呼喊,他相信只有上帝才能在他最難過的時候幫助他。有時,我們需要在如此軟弱的時候來到上帝面前才能經歷祂完全的能力(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我知道是聖靈在引導我閱讀祂的話語,並提醒我上帝總是親近那些向祂呼求的人。當我轉向那些溫暖我心的經文時,我能感覺到被祂的愛包圍。

這之後的日子似乎開始變得不那麼難熬,因為我不斷地想起有一個人為了做我的朋友甘願為我死,這個人就是耶穌。

即使我的生活仍然不免孤獨,但我知道每一天主都在我身邊,祂非常了解我的感受並且無比在乎我所經受的一切——再也沒有比這更令我得安慰的了。每當我一個人獨處,感到自己與世隔絕時,我都會通過低聲或者在心中的默禱與上帝交談。每當我禱告時,我都會感到平靜和滿有確信,因為我知道上帝信實的憐憫和永恆的愛足以讓我不再那麼孤獨。

我知道你會覺得如果能有一個看得見的人來聆聽你訴說更好。但是,讓我跟你分享我的一點發現:你可以在祂裡面找到真正的安慰和陪伴。我越多地讀聖經,越是能感受到與祂更親近。

每一天以禱告開始幫助我不僅僅關注自己,也開始想到他人。當我抱怨自己的處境和孤獨的現狀時,上帝會提醒我,如果我需要朋友,我必須首先自己學會怎樣做別人的朋友,我需要能同理他人。我很感恩上帝之後賜予我幾位可以和他們敞開心扉並且不用刻意偽裝的好朋友。

 

 

找到這段孤獨時光的意義

上帝也改變了我對周圍事物的看法。正如以賽亞書55章9節所說:「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我過去的想法一直是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和尋求他人的接納,但上帝的方式讓我驚奇,祂使我擺脫了焦慮,單單在祂那裡找到了我真正的價值。

我睜開了被蒙蔽的眼睛,並開始看到這些孤獨日子的意義。我因此能夠有時間放在業餘愛好上,例如唱歌、彈吉他和讀書。我還開設了一個Instagram賬號,分享我寫的,關於我與上帝的故事,以鼓勵他人。

由於我熱愛音樂,我發現有一首歌特別帶給我安慰,歌名為「祂比我更了解(Better Than I)」。歌詞特別確切地表達了我內心的感受。歌中說,我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要經歷這些,但上帝比我們更了解這一切。當我們放手讓上帝掌控我們的生活時,就能找到安慰與平安。

通過經文和音樂,我找到了一種使自己不再沉迷於負面情緒轉而以上帝賦予我的才華來榮耀祂的方法。我意識到,我們感到孤獨並不一定總需要通過結識朋友來解決。我們可以花時間去做我們喜歡的事情,並想一想如何通過這些事情祝福別人。

在這些時刻,我看到了上帝是如何改變我的心讓我來信靠祂的。

我在主里找到了安靜與平安,因為知道祂深深地愛我。

和我一樣深陷孤獨的你,我想要鼓勵你。雖然孤獨不是一種美好的感覺,但是上帝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即使我們看不到祂。祂了解我們的一切並深切地關心我們的需要。正如詩篇139篇1-2節所說:「耶和華啊,你已經鑒察我,認識我。我坐下,我起來,你都曉得,你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上帝是唯一一個從內到外了解我們的人。

即使你感覺整個世界都已經放棄了你,也要知道上帝沒有並且永遠不會放棄你。即使他人在我們的人生中來來去去,但上帝永遠都與我們同在,祂希望我們安息在祂的愛、平安和同在之中。

愛你的,一個在最孤獨的日子裡得到了安慰的女孩。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我不要被爭競、苦毒、憤怒、和自憐所纏繞(有聲中文)


作者:Sherrill Wesley,印度
翻譯:秋雨,加拿大
有聲播讀:枝子,中國

你是否曾經落入過攀比的陷阱中?我有過,而且不止一次。
從小到大,雖然我和我的孿生妹妹無論從長相、性格、天分、還是所選擇的人生道路來講都迥然不同,但我卻時常被人拿來與她比較。大家問我的任何一個問題通常都會緊跟著一句“你妹妹在做什麼?”

我想比較孿生姐妹是人之常情很難避免,不是嗎?幸好那些言論都是來自心懷好意的親戚和朋友們,因此沒有對我產生什麼負面的影響。藉著上帝的恩典,加上我與妹妹之間良好的關係,我在這些比較中學會發現妹妹的優點與才能,並為她喝彩。

但是幾年前,我陷入到另外一種毫無益處的攀比之中。從學校畢業後我一直沒有找到工作,這離我給自己定下的目標相去甚遠。當我對茫茫的未來越來越感到焦躁不安時,我開始將自己的景況與那些似乎看起來一帆風順的同伴們相比較。上帝啊你何時才能回應我對工作的禱告?何時才能挪去我對自己的灰心與失望?

當禱告尋求上帝幫助的時候,聖靈引導我默想約翰福音21章15-25節的經文。在耶穌對彼得預言他日後的殉道情形(19節)並要求彼得跟從祂之後,彼得注意到另外一個門徒約翰正走在他們身後,便問耶穌:主啊,這人將來如何? ”(21節)。耶穌的回答讓我非常震驚,“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 ”(22節)。

與你何干?

嗚呼哀哉!

我感到這正是主耶穌針對我陷入負面攀比問的問題。我無言以對。似乎一時難以接受慈愛的天父對我愛的管教,但主耶穌知道此時我應該及時剎車,不要再沉迷於自艾自憐了。

“與你何干”這話雖然聽起來刺耳,但主耶穌是想讓彼得明白在約翰身上將要發生的事情與彼得自己的呼召沒有絲毫關係。我感到上帝在問我:“Sherrill,其他人如何完成他們的人生目標與你何干?你只有定睛在我身上才能專心完成我交給你的使命。”

上帝不偏待人

我仔細琢磨上帝的話語,慢慢地意識到自己內心深處的不滿源於錯誤地認為上帝更偏愛我的同伴們。好像上帝的愛與祝福是有限的。祂如果去幫助別人實現他們的人生目標,那麼祂用在我身上幫助我的時間就會減少。這簡直荒謬可笑,我不僅沒能正確理解自身的境況而且竟然相信如此毫無根據的錯誤的觀念。

但真相是上帝對祂兒女的愛是無窮無盡的。正如羅馬書2章11節所說,上帝不偏待人。祂的慈愛充充滿滿地澆灌在祂的兒女身上。無論我如何努力,也測不透耶穌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以弗所書3章18節)

可當我將眼光停留在別人擁有的,放大自己沒有得到的東西上時,我就無法看到上帝在我生命中愛的澆灌;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工作等同與上帝對我的呼召,我就把上帝賦予我生命的目的局限在自己的主觀意識中;因而對耶穌基督塑造我生命的獨特方式視而不見。

於是,我學會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過好每一天。有時是專心為教會的主日學備課,有時是去給父母幫幫忙,或者靜靜地靠在耶穌的腳前聆聽祂的話語,從祂的話語中得著力量去應對下一次應聘工作的失敗。

只要我兢兢業業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我所做的與同伴們的不同也沒有關係。自己定下的計劃無法實現的確讓人傷心。但我知道不管怎樣我仍然在上帝慈愛的手中,我願意全心全意信靠祂。

放下“如果那樣該多好”的想法

當情況變得異常艱難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會重新審視當初所做的決定,如果當時那麼做……如果當時沒那麼做……該多好。

只要有一點兒空間,擔心和懷疑就會趁虛而入變得越來越嚴重。當我的視線開始偏離,聚焦在那些“我沒有的”,以及“當初如果……”上時,我便迅速落入痛苦的漩渦。但是《當轉眼仰望耶穌》這首詩歌的歌詞及時正確地提醒我要“時刻定睛在上帝身上,而不是世上虛空的事上。”

當轉眼仰望耶穌

定睛在祂奇妙慈容

在救主榮耀恩典大光中

世上事必然顯為虛空

當我越來越多地註目耶穌尋求上帝的智慧與引導,我就越明白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我們的信心並非來自我們自身擁有的一切——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而是在於知道誰在掌管一切,誰擁有我們生命的答案。

無論環境如何變化,永恆上帝永不改變的慈愛給予我們內心奪不走的平安與喜樂,也將我們從與他人之間攀比的束縛中釋放。

無論我們處在生命的哪一個階段都會遇到讓我們眼目失焦的境況——但我努力將眼光鎖定在上帝身上以及祂對我人生的呼召上,時刻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希伯來書12章2節)。這樣我就可以走在祂為我預備的道路上,牢記上帝長闊高深的愛,不被爭競、苦毒、憤怒、和自憐所纏繞。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2021

4步幫你操練自我接納(有聲中文)

作者:筱珊,台灣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噁心!」,「好醜!」這是孩童時期的我看見鏡子里自己的反應。

在模糊的兒時記憶里,其中那最深刻的片段,不是開心的回憶、不是與父母的親密,而是那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傷害。

記得,有好長一段時間,我總是避免照到鏡子,甚至,可以說是「害怕照鏡子」。才7歲的我,並不曉得這是嚴重的自我否定,只知道自己似乎在學校被同學討厭了(長大後才發現是霸凌),父母也因忙碌而忽視了我,祖父母更是明顯地重男輕女…..接著,就是強烈地感到自己不討任何人喜歡、越來越自我封閉。

直到,我深深地希望自己消失在這世界,不希望任何人看見我,也不希望自己看見自己。這樣的感受,對那時仍是孩童的我來說,十分諷刺。我找不到自己活在這世界上的理由。

 

 

故事的發展情節,應該會是:極度自我否定的小女孩,長成人格扭曲、憤世嫉俗、反社會人格,類似這樣的套路(笑)。的確,故事這樣發展了,但在內心被黑暗吞噬殆盡的前一刻,我期待已久的白馬王子,終於在我25歲時出現了!那就是這世界真正的救贖者——上帝。我25歲那一年,朋友告訴我:「上帝愛著你很久很久了」,聽到這句話,我那快要窒息的生命,終於得到一絲鬆綁,接著,就是我踏上被上帝恢復和醫治的漫長旅程。

我相信,此刻上帝正使用我的經歷,來幫助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接下來,就讓我用生命來分享,我是如何真實地操練自我接納的:

 

1.接受「上帝愛你」這個真理

若可以的話,我真想親自來到你面前,用我真切的眼神、肯定的口氣,告訴你這個真理!唯有我們先從上帝領受那無條件的愛,才有力氣來學著愛自己!

請你閉上眼睛,讓我們一起來禱告,領受上帝的愛:

上帝,我不曉得如何愛自己、如何接納自己,求禰幫助我,從禰那裡領受愛!求禰讓我真實地明白,禰愛我不是因著我的外表、能力、地位、作為,而是單單因為我就是值得被愛的,我要宣告,我是那無條件被上帝所愛的,禱告奉耶穌基督之名,阿們!

 

2.自我察覺,發現謊言

詢問自己為何不喜歡自己?覺得自己哪裡不好?那是怎樣的感受?你在害怕什麼?可以藉由禱告引導,求上帝給你勇氣,探討自己無法自我接納的最真實的原因。

如:上司交代的事情沒做好,覺得自己沒能力,很沮喪,害怕被覺得沒能力、失敗、害怕被嘲笑,害怕沒有加薪升遷的機會。

探討原因/謊言:沒有加薪升遷的機會>上司不認同我>我害怕不被認同>我要做好工作才會被認同>我要做得好才能討人喜歡(找到最根源的謊言)

 

3.坦誠軟弱,並同理軟弱的自己

禱告,向上帝說出那個讓你不能自我接納的原因/謊言,接納自己任何的情緒表現。

如:上帝,我承認自己就是不足、無法面面俱到、做好每一件事,我很害怕我做的不好,不被認同,不討人喜歡…

然後就像同理一個受傷的孩子那樣,同理自己軟弱的一面,也請告訴自己:「你可以軟弱的,沒關係,這並不丟臉」。

 

 

4.再次用真理告訴自己「上帝愛我」

用真理幫助自己,抵擋謊言,讓自己真實地回到上帝的真理裡面,被擁抱和醫治。

「唯有基督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

然後你就經歷了一次自我接納。

自我接納的學習,是一個過程,需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操練,請你像看待剛學步的幼兒那樣看待自己,給自己一些時間練習;倘若再次跌倒、又陷入自我否定之中,也請告訴自己「跌倒是正常的」,然後鼓勵自己,如同拉起那幼小的學步兒,再次陪他從頭練習,相信我,你會越走越好的!

最後,讓我分享一段經文,哥林多後書12章9節,願上帝的愛和恩典幫助你更多接納自己:

「祂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最棒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