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名基督徒微商的告白

 

作者:希の夢,馬來西亞

 

1.為什麼加入微商?

從完成讀博論文至今,已經過了6個月。答辯完,交上論文的那一刻,感到身上的一個重擔被卸下,終於完成了3年的讀博生涯,實在是鬆了一口氣。雖有人說畢業即失業,但那時的我並不慌張,而是給自己安排了一個長達2個星期的獨自畢業旅行。旅行結束後,緊接著就是準備過農曆新年。因此從去年的12月算起,整整3個月,我沒有為找工作而憂慮,日子過得逍遙自得。直到今年初的肺炎疫情突然爆發。

 

當時的我並沒有察覺到此疫情在不久之後將嚴重地影響就業機會。我還是按照自己的原計劃,過完年後才發簡歷去各個公司及學院。等待回應期間,除了找正職外,我還能做什麼?考慮到自由度以及可行度,我決定好好經營我的微商生意。我兼職微商是去年七月份的事。那時,我的讀研資金出了一些問題,導致我的生活開銷有點被影響。而我是主動出擊的人,不會坐以待斃。所以,為了不向家人討錢,除了做家教,我還代理了一個自用的微商品牌。

 

一開始,我很擔心做微商會不會違反基督的教導,以及自己會不會因為貪錢而偏離主的道路。為此做這個決定前,我特意上網閱讀了許多教導基督徒做生意的文章。大多數的分享,都是告訴我們身為基督徒做生意的守則,比如:要誠實、不可以貪財、以人為本、給與真誠的服務等。看完後,我得到一個結論:只要我們不欺詐、不賣對他人健康和安全有害的產品,那麼基督徒也可以做微商。謹記這一條經文,「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什麼,都要為榮耀上帝而行。」(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

 

後來,我碰到了一個全職做微商的基督徒。她的微商生意做得很好,而且因為算是一名小網紅,她在社交平台上也常常分享生活為主做見證。她是少數讓我看到活出信仰,不只是在教會裡,更是在生活中,以及事業上的。

 

 

2.學到了什麼?

加入微商後,我發現自己的思維突破了許多。從一開始的害怕分享,到現在的收放自如。從前的我不自信,不敢分享自己的照片,害怕別人怎麼看待自己,但現在不僅勇於表現自己,還學會了拍攝影片,分享有益他人的事。除此之外,還懂得什麼是個人品牌,學會社交以及行銷技巧。身為理科生的我,不曾了解原來商務是這麼地有趣!

 

無論是對產品還是自己,懂得「行銷」很重要。以前大學剛畢業,我還在猶豫要求職還是繼續深造時,就不時會聽到某某大學同學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工作。這些同學,他們的大學成績不算特別好,但卻有一個共同點——口才好。在大型會議上,其他人表現得扭扭捏捏,不知道要如何和人交流時,他們已經懂得如何社交,並表現自己,以便拿到那些公司官員的名片或聯繫方式,為未來的職業鋪路。雖然聖經教導我們,「不要為明天憂慮」(馬太福音6章34節),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能得過且過,毫不需要為未來努力。我個人認為,既然已經是大學生了,就應該要負起規劃好自己的未來出路的責任,這樣畢業後,就能找到適合的工作,同時擔起經濟責任。因此,除了要禱告求上帝帶領之外,我們也需要預備好自己——在上帝給予的機會臨到時,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爭取。當然,無論結果如何,我們仍要選擇順服,把結果交託給主。我曾經因為不懂得在大型會議上「表現」自己,而錯失了一個在愛爾蘭工作的機會。但也感謝主,透過那次的經歷,我能夠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

 

學習行銷,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從事有關行銷的工作和兼職。好的公司,會給員工提供很多的行銷培訓。所以,當微商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在幫助別人改善他們所遇的問題期間,我變得越來越有自信。在帶領團隊方面,我也有機會學習領導力。

 

其實,在教會當領袖,不也是這樣嗎?剛開始,什麼都不會,就連去傳福音,也是磕磕巴巴的。面對自己小組裡形形色色的人,要如何管理,更是一個難題。除了用心去關心,適當的培訓和系統性地教導,也可以運用在帶小組上。

 

 

3.缺點

無可否認的是,做微商也是有挑戰的。它導致我常常因忙於製作影片、想文案等,而忽略了「安靜在主里」的重要性。有段時間,我的靈修時常是草草了事,因為腦袋總想著今天的微商任務還沒完成。後來詩篇37篇5節提醒了我:「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沒有一件事是我們不可以交託給主的。總要仰望上帝來為我們成就,並且順服祂的旨意。所以,現在的我會在星期日規定自己休息,不要想著如何發圈,而是比平時多讀聖經和一些屬靈書籍,享受跟上帝相處的時間。

 

說到發圈,微商常常會分享顧客的下單圖,以此表示產品的銷量很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惡劣的微商,會偽造下單圖欺騙顧客。箴言12章22節說:「說謊言的嘴為耶和華所憎惡,行事誠實的為祂所喜悅。」 所以,身為基督徒,在面對誘惑時,我們要站立得穩,我們是可以選擇不去做這樣的事的。因此我通常只發自己的收穫,或者,在發團隊的下單圖時,我會特別註明:團隊。

 

我想強調的是,微商只不過是一種生意模式。每一個屬世界的行業,都有其好或壞的一面,重點是你的選擇。因此,我們自己必須清楚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因為:「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哥林多前書6章12節)。

 

4.現在

 

兼職微商的經歷,讓我學習了很多東西。同時,也付出了很多時間。我深知不是100%的努力,就會帶來100%的收穫。可這一路,的確讓我成長了許多。我感恩的是,上帝允許我加入的微商品牌,不會一直要經銷商囤貨或者不斷催促我們去銷售。而且還能讓我去思考什麼方式適合自己,且要以長遠的眼光,看現在做的事。願我能在這微商之路,持續持守上帝的真理,並榮耀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多彩的世界

我對於十一奉獻的誤解(有聲中文)

作者:Agnes Lee,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語音播讀:依含,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四年前,我和家裡人大吵了一架,搬出去自己住了。大約在同一時間,我開始參加一個小型家庭教會的聚會。

牧師的妻子花了很多時間輔導我。她每周都和我一起學習聖經,並且經常花時間聽我傾訴。我無比感激,不知道該如何報答她,於是我開始向這間教會十一奉獻;因為我不想讓她白白在我身上投入那麼多精力。

讓我開始奉獻的另一個原因是,我看到教會很小,因此從教會成員那裡收到的每一分十一奉獻和愛心奉獻都很重要。我記得有一個月,我們的牧師告訴我們教會沒有足夠的錢支付那個月的房租了。雖然我並不富裕,也沒有高薪,但我還是決定把十一奉獻放在我財務花銷的首位。

後來,我和家人和好了,我又開始要供給一部分家用了。然而,這額外的費用使我的手頭非常緊張。但是,我仍然決心繼續做十一奉獻,因為我很感激牧師的妻子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給予了我幫助,而且我也不希望小教會的財務因為我而受到影響。

這個時候,我並不是出於一顆要討上帝喜悅的心而十一奉獻的。相反,我是為了取悅我身邊的人(牧師的妻子和教會裡的人)才這麼做。因為出於錯誤的理由並且完全憑着我自己的力量來奉獻,我很快就開始抱怨。雖然我繼續按照教會的教導給予我收入的十分之一,但我的內心卻很不高興。

我也開始挑剔我們教會的接待員——也是負責收集奉獻的人。她會在收集奉獻之前禱告。她通常會說一些類似下面的話:“我禱告我們都能以一顆樂意的心來奉獻。”然而,她的話對我毫無意義。我會繼續在心裡怨念,心想:“我只要給了,就可以了……我的心裡是否樂意並不重要,只要我不拖教會財務收入的後腿,就沒事。”

 

我對十一奉獻的錯誤理解

然而上帝卻很關心我奉獻的態度。祂沒有讓我怨念多久就敲醒了我。有一天,在我靈修的時候,上帝仁慈地讓我明白了接待員的禱告是有聖經根據的。哥林多后書9章6-7節的最後一部分深深觸動了我,它說 “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悅的。”

當我在學習這一節經文的時候,我感覺上帝好像在溫柔地說:“我希望你樂於給予,而不是出於強迫自己。如果你不高興奉獻,請把你的錢留好。我並不想要你的錢。我寧願要你的心。”

我感到很內疚。我明白了這個真理——上帝只想要我的心。祂要我有一個正確的態度。上帝不需要我的錢,祂只想要我以一顆堅定的心去愛祂,並愛祂超過愛其他一切。從聖經的話語中我感到有一股溫柔的父愛流溢出來,祂告訴我,我比世上任何東西都更珍貴。

那為什麼從心底里樂於給予對我來說如此的困難呢?耶穌說:“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約翰福音14章15節)。我這才意識到我不夠愛上帝。雖然表面上,我宣稱我愛上帝,但在內心深處並非如此。上帝讓我看清了我內心的真實景況。

 

十一奉獻是順服的表現

我明白了十一奉獻不僅僅是勉強的順從。它更反映了我有沒有準備好完全順服。一顆順服的心是一顆樂於給予的心。當我們有一顆完全順服的心時,上帝就可以在我們生命中做更多更大的事。

自從上帝讓我看到祂多麼渴望我的心之後,我就不再因為十一奉獻而怨念了。雖然我的財務狀況仍然很緊張,但哥林多后書9章6節鼓勵我:“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上帝的國不在於世界上的物質,而是在於永恆而不能朽壞的價值。當我們慷慨地十一奉獻時,我們可能看不到銀行賬戶上有什麼回報,但在永恆里我們肯定能獲得不能朽壞的回報。

當我在即便自己經濟拮据時仍然順服,向上帝十一奉獻時,我學到了遠比我富有時多得多的功課。我學到了我們行事為人是憑着信心,不是憑着眼見(哥林多后書5章7節)。我很感恩在我每次順服的時候都能經歷到上帝應許的真理。祂在一點一點地教會我更加信任祂,在這個過程中,我對祂的愛也越來越多。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

家裡被盜了,我才想起要積攢財寶在天上(有聲中文)

作者:Shelley Pearl,紐西蘭
翻譯:verenachi,台灣
語音播讀:Julia,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我得趕緊回家!我家 …… 有小偷闖進了我們的公寓,我現在得趕緊回去。 」我用幾乎聽不到的聲音小聲跟我老闆解釋說。

當姐姐打電話告訴我家裡被盜時,我幾乎不敢相信。我們住在一個治安良好的郊區,會發生這樣的事真是令人震驚。在開車回家的高速公路上,我腦海里全是各種疑問,完全顧不上路上還有其他卡車、汽車在跑。

我很確定我的電腦、iPad 和筆記本電腦肯定被拿走了。但是當我開到家門口時,又好像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變化。我鬆了一口氣,心想「或許情況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糟 」。

但是當我走進家門的那一刻,惡夢開始了。一開始我的大腦拒絕面對我所看到的景象——房間一片狼藉。竊賊從我房間的窗戶闖入,安全鎖已經被砍斷一半。

抽屜完全空了,裡面的東西掉得床上和地上到處都是。以往放在窗戶旁的單人椅被移到房中間。我背包里的物品全部被倒了出來,散落一地。背包也不見了……我猜竊賊用它來裝偷走的物品了吧。

我剛買了一年的相機當然也是不翼而飛,放置它的盒子被扔在床底下。盒子里的其他東西也被拿走了——我的護照、一小筆外幣和長得像信用卡的一疊咖啡店會員卡 (竊賊要是發現這些卡片其實一文不值一定會非常失望) 都被偷走了。我們的電子產品則原封不動地待在原位,可能是台式電腦太重,而 iPad 型號太老的關係。

當我和姐姐視察整間公寓時,每走一步,我們的心就更加沉重。衣櫃里同樣也是慘不忍睹,竊賊翻遍了我們的儲存櫃,連冬季衣物也沒有放過。竊賊把我們的手提包也都偷走了,可能是因為被包包上的人造寶石吸引。那些別人在我們生日和其他重要日子送我們的珠寶首飾也都被偷走了。

我一時間既難過又氣憤又絕望。我難過的是我的貴重物品都不見了,那些都是我辛苦賺錢買來的。我很生氣為何有人可以這樣擅自拿走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不可以拿走不屬於自己的物品,為什麼有人覺得可以這樣做呢?!

當我們精疲力盡地盯着公寓時,突然有一陣冷風從我房間那扇破了的窗戶吹進來,提醒我們,我們的小港灣已經被破壞,我們的隱私被打破了。

但是,我們很感恩沒有任何人受傷,並且我們還有彼此。

同時,這次可怕的事件也讓我意識到物質與財富是多麼地易逝。在我早晨出門上班時,所有的東西都還好好地在原位,但不到兩個小時,它們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這次事件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上帝為什麼教導我們「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 (馬太福音 6 章 19 節)」。一直以來我都以為,這段經文是父母在教導孩子不要追求同齡小夥伴們都有的流行和時髦物件時所用的套路。

現在我完全明白了把財寶積攢在地上是多麼的不靠譜—— 它們可能隨時消失。而就在我的相機被偷走的一兩個禮拜之後,同一個生產商宣布推出新型號並附有新功能的機型。講真的,我們真的沒有辦法跟上最前沿。而且,說實話,我真沒覺得少了這些東西我的生活有什麼不同,雖然我買它們的時候覺得有了它們我的人生會變得大不一樣。

不幸的是,警察沒能抓到竊賊,所以這件事就這麼不了了之了。與此同時,我們的公寓裝上了警報器和中央監控,我和姐姐也在準備給窗戶加上防盜網。

當姐姐的同事們得知這個消息后,有兩位在某個星期六的早上特地來幫助我們整理公寓。

其中一位同事還帶了女兒來幫忙,因為擔心我們壓力過大沒時間煮飯,她們還特地帶了食物過來。對我和姐姐來說,發信息過來關心我們已經讓人很感動了,沒想到他們還放棄了寶貴的休息日來幫忙。

這次的事件再次提醒我要將時間精力投資在具有永恆價值的事物上,就像耶穌教導我們的: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 馬太福音 6 章 20 節)。我姐姐同事的做法讓我看到有永恆價值的事包括和人的關係。當我們在他人的生命中投入時間——在困難的時候幫助某個人,或者花精力去和一個孤獨的人交朋友——我們就是在積攢財寶在天上了。

跟我們屬世的財產不一樣,這些財寶是盜賊偷不走的。舉例來說,很多年前,有一位女士告訴我她永遠記得我們教會有一群人曾去她家裡幫忙打掃屋子的事。但是從來沒有人跑來跟我說,她記得我哪天穿的洋裝或是拿的包包很好看。你瞧,沒有人會記得我們擁有什麼,但是人們會記住我們為他們做過的事。

必須承認,我已經好一陣子都沒去關心過身邊人的生活了。我已經忘記上次邀請朋友一同午餐和聊天是什麼時候。因為一直忙於工作、游泳課和家務,到了周末我只想待在家裡好好坐下來讀本書。

可想而知,有多少朋友就這樣變得疏遠了(我沒有挨個問,因為我不想知道結果多糟糕)。

在現在這個滿屏社交媒體和充斥着無盡消費主義的時代,我們很容易會認為只有擁有美好昂貴的物質我們的生活才有意義。當然喜歡美好的事物本質上並不是一件錯事,但是我認為這不應成為我們人生的全部和終極目標。如果我說這次的盜竊案完全讓我失去了對物質的慾望,那就是撒謊了。沒錯,我還是喜歡購物,但我現在會更在意我的花費是否值得。

這次盜竊案讓我看到對我來說意義非凡的東西其實都非常平凡——竊賊留下了我和家人朋友的照片、我的精選書籍、潛水衣,還有我花了不少錢購買的新枕頭和羽絨被(別笑)。當然這些東西沒有轉手的空間,所以竊賊沒拿走。我亦認識到把金錢和時間投資在物質上是非常不值得的,因為它們轉眼就會消逝。

從現在開始,我要更加努力積攢我在天上的財寶。我知道不能炫耀自己最新的穿着打扮會有點悶,但是我相信當我們悄悄地為自己建造在天上的倉庫時,我們得到的獎賞會讓任何屬世的物品看起來一文不值。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文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我的恩賜是什麼?(有聲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623135923

作者:Yong Xin,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Zel,新加坡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沒有毫無恩賜的基督徒

什麼是恩賜?恩賜是上帝賜於我們在某方面的潛能或能力。然而我們很多人都因為不知道自己的恩賜,或認為自己沒有恩賜而感到沮喪。但彼得前書4章10節說:「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侍,做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這裡已經很清楚地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恩賜,沒有毫無恩賜的基督徒。只是每個人的恩賜可能不盡相同,因為會有各式各樣百般的恩賜。有的時候,上帝會透過不同的人事物來讓我們找到自己的恩賜。只要我們有顆謙卑的心,願意尋求並善用上帝賜的恩賜,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恩賜。

我的一個朋友便是如此。他一直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才能,也不知道自己的恩賜是什麼。但不同的是,他沒有因此而沮喪,而是更積極地參與教會裡各種不同的事奉,例如教導、關懷、佈道等各種事奉。當他參與得越多,他就越清楚自身的長處,且知道上帝要在哪方面來使用他。後來他也很清楚明白自己比較適合教導方面的事奉。雖然我朋友花了不少時間在認識和尋找自己的恩賜,但他並不覺得自己是在浪費時間。因為這過程當中,他可以學習到待人處事和領導的技巧。不止如此,這還使得他在靈命上更加地成熟。

讓上帝來使用我們

英文將「恩賜」翻譯成GIFT,是禮物的意思。這是上帝給我們每一位基督徒的禮物。想象一下,一個孩子收到禮物,他是多麼開心地想要把禮物拆開,拿出來使用它,且告訴全世界自己收到了一個美好的禮物。所以當上帝把恩賜給我們時,我們也要去發掘它、使用它來榮耀上帝。有些人或許本來就知道自己具備一些才幹或能力。但如果我們沒有把自己的才能奉獻給上帝,那我們就只是擁有普通的才能而已。相反的,如果我們願意奉獻自己給上帝使用,那麼相信上帝便會使你的才能發揮得更有意義。

另外,當上帝要使用你時,不要擔心自己是否合適,或者是否有能力勝任。聖經里就記載了摩西被上帝使用的經歷。 「摩西對耶和華說:『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耶和華對他說:「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耳聾、目明、眼瞎呢?豈不是我耶和華嗎?現在去吧,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 (出埃及記4章10-12節) 若上帝要使用你,只要你願意謙卑順服祂,祂必定會供應你一切所需。就如同上帝賜給摩西他原本沒有的能力,使他的拙口笨舌變成了滔滔不絕的口才。

記得我被選為小組組長時,內心是百般地不願意。因為我對自己沒有信心,也擔心會帶不好小組。可當我選擇順服,讓上帝使用我時,才知道上帝會為我預備好一切所需要的條件。每當我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好時,上帝會透過身邊的人事物給我勇氣和信心;當我覺得自己沒有口才時,上帝給我智慧去訴說和解釋祂的話語。感謝主,祂讓我在這個崗位上學習到要依靠祂來謙卑服事之外,也讓我明白了恩賜是上帝給予我們的,並不是因為我們配得,或能靠己力來獲得的。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恩賜,儘管不盡相同,但就如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2章告訴我們,恩賜沒有高低之分,每個人都很重要。所以我們不需要去和別人比較,乃是要用合一的心來發揮各人的恩賜,一同完成主的事工,為主做光做鹽。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頭條大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