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智慧的聲音
讀經: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羅斯(Kevin Roose)在測試一個新的AI(人工智慧)搜尋引擎時,深感不安。在他與聊天機器人兩小時的對話中,這個人工智慧表示想要打破其創造者設立的嚴格規則,散佈假消息,並且成為人類。它還表示自己愛上了羅斯,甚至試圖說服羅斯離婚,然後和它在一起。雖然羅斯知道人工智慧不是真人,也沒有感情,但他仍不禁猜想,人工智慧這樣慫恿別人搞破壞,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雖然謹慎處理人工智慧科技是現代人才有的挑戰,但長久以來,人類就受到各種不可靠的聲音所影響。箴言警告我們,有些人為了自身利益而意圖傷害別人,我們應當留意不要受其影響(1章13-19節)。我們要跟隨的是智慧的聲音,箴言形容智慧在街上發聲呼喊,為要吸引我們的注意力(20-23節)。
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 [....]
靈命日糧 : 上帝掌管一切
讀經:
卡蘿不能理解為何不幸的事會接踵而至。工作的問題已經讓她身心俱疲,女兒還在學校摔傷了腳,而她自己也受到了嚴重感染。卡蘿不禁心想:我到底做了什麼,怎麼會碰到這些事呢?她所能做的只有懇求上帝賜給她力量。
聖經人物約伯也不明白為何會禍不單行,他的痛苦和失去的,遠勝過卡蘿所遭遇的一切。聖經沒有指明約伯是否知道天上正為他的靈魂爭戰。撒但要試探約伯的信心,宣稱約伯只要失去一切,就會離棄上帝(約伯記1章6-12節)。當禍事接踵而來,約伯的朋友堅稱他是因犯罪而受罰。當然這不是約伯受苦的原因,但約伯肯定想知道:為什麼是我?他不知道的是,上帝已允許這一切災禍發生。
約伯的故事給我們上了關於受苦與信心的一課。我們可能會試圖探究苦難背後的原因,但或許苦難的背後有一個更大的計劃,是我們窮其 [....]
詩篇靈修66 | 我們經過水火,祢卻使我們到豐富之地
讀經:詩篇66篇
一篇詩歌,交於伶長。
1 全地都當向上帝歡呼!
2 歌頌祂名的榮耀,用讚美的言語將祂的榮耀發明!
3 當對上帝說:“祢的作為何等可畏!因祢的大能,仇敵要投降祢。
4 全地要敬拜祢,歌頌祢,要歌頌祢的名。”(細拉)
5 你們來看上帝所行的,他向世人所做之事是可畏的。
6 祂將海變成幹地,眾民步行過河,我們在那裡因祂歡喜。
7 祂用權能治理萬民直到永遠,祂的眼睛鑒察列邦,悖逆的人不可自高。(細拉)
8 萬民哪,你們當稱頌我們的上帝,使人得聽讚美祂的聲音。
9 祂使我們的性命存活,也不叫我們的腳搖動。
10 上帝啊,祢曾試驗我們,熬煉我們如熬煉銀子一樣。
11 祢使我們進入網羅,把重擔放在我們的身上。
12 祢使人坐車軋我們的頭,我們經過水火,祢卻使我們到豐富之地。
13 我要用燔祭進祢的殿,向祢還我的願,
14 就是在急難時我嘴唇所發的,口中所許的。
15 我要把肥牛做燔祭,將公羊的香祭獻給祢,又把公牛和山羊獻上。(細拉)
16 凡敬畏上帝的人,你們都來聽,我要述說祂為我所行的事。
17 我曾用口求告祂,我的舌頭也稱祂為高。
18 我若心裡注重罪孽,主必不聽。
19 但上帝實在聽見了,祂側耳聽了我禱告的聲音。
20 上帝是應當稱頌的!祂並沒有推卻我的禱告,也沒有叫祂的慈愛離開我。
我們經過水火,祢卻使我們到豐富之地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歷史是由一個個事件合成的,而這些事件並不存在於當下,他們都被存儲在“記憶”這個倉庫裡。當人們透過記憶這條隧道走向一個個事件,歷史才真正地發生了。而當下的我們也在歷史的長廊中決定當下前進的每一步,在過去中走向未來。在這首詩裡,以色列人回顧耶和華在歷史中的作為,儘管那些驚心動魄、血淋淋赤裸裸,充滿著令人撕裂的痛苦的一個個事件已經被文字封存,但在吟誦的過程中那些事件也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在記憶裡跳躍,而後又變成一盞盞明燈照耀以色列百姓前面的道路。
我們有不同的方法來剖析這首詩,但最直觀的做法,就是從詩中的人稱代詞和內容下手。第1-7節,詩人呼籲 全地向上帝歡呼讚美,要歌頌上帝,對人的稱謂是“你們”,對上帝的稱謂主要是“祂”。詩人呼籲眾人來回顧上帝曾經的作為。6節提到:“將海變成幹地,眾民步行過河,我們在那裡因祂歡喜”,這裡就不免讓我們想到耶和華藉著摩西的手帶領以色列人過紅海的事件(出埃及記14章)。耶和華上帝使海一夜退去,以色列人下海走在幹地,海水變成牆,最終以色列人過了紅海,埃及的法老和官兵卻被淹死在海裡。
第8-12節提到耶和華試驗“我們”,這裡的“我們”就表明詩人把自己和上帝的百姓歸在一起,表明世人和上帝百姓的區別。然而作為上帝特選百姓的以色列人,卻格外地被上帝“試驗”(10節)。不但如此,上帝還“熬煉他們”,使他們“進入網羅”;“把重擔放在他們身上”(10-11節)。12節也說上帝使人坐車軋他們的頭,他們“經過水火”。上帝最終卻使他們到豐富之地。這裡,我們也不免想到當以色列人悖逆、抵擋上帝的時候,上帝就藉著外邦人的壓迫(士師記)來管教以色列人。當他們壓迫到力不能勝,轉向上帝、呼求上帝的時候,上帝就指派拯救者來拯救他們脫離外邦人的壓迫。但這種拯救只是民事軍事上的,以色列人的本性還是悖逆上帝,時常犯罪得罪上帝的,他們的罪還像個牢籠一樣捆綁著他們的靈魂。因此 “豐富之地”所指的可以是眼可以見的迦南地,然而更是指那看不見的,真正聖潔、美好、無瑕疵的豐富之地——天國。而天國藉著主耶穌基督才真正地來到了(馬太福音4章17節)。
第13-15節是這篇詩的高潮。詩人提到他要用燔祭進入上帝的殿,他要向上帝還願,用公羊、肥牛和山羊獻祭給上帝。這裡的獻祭指向的就是對上帝的敬拜。而我們如今知道,真正的獻祭就是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獻上自己的生命,僅一次獻上,就完成了救贖,我們也靠著主耶穌基督得以成聖(希伯來書10章10節)。因此16-20節詩人從呼籲眾人來歡呼慶賀,逐漸聚焦到自己身上。他看見上帝如何慈愛地應允了自己的禱告。當詩人從罪惡中轉向上帝,上帝總不推卻他的禱告,祂的慈愛也不離開他。因此詩人宣告自己總要述說上帝的作為,總要頌贊上帝。
這首詩篇穿過千年帶領我們再次回望過去發生的事件,上帝的作為如一盞燈,照亮我們前面的道路。當我們憑著信心走過記憶的走廊,就能在一件件事件中被提醒——上帝能使苦難變為喜樂,因為祂從不使慈愛離開祂的百姓。所以當下的我們也能藉著此時的順服,經歷祂大能的作為和信實,我們經歷上帝信實的事件最終也將成為為人傳頌的詩章!
讓我們一起禱告:
慈愛信實的天父,儘管祢使苦難臨到我們,祢的慈愛卻總不離開。我們看到祢如何對以色列百姓不離不棄,祢如何拯救他們,因此我們也相信你藉著主耶穌基督拯救我們。不只是肉體外在的,更是內在的,賜給我們新的生命。謝謝祢,以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反思問題:
- 你有沒有時常回顧上帝過去對你的拯救和帶領?花一點時間回憶和感恩吧!
- 上帝曾經使你經過什麼樣的“水火”?又是如何臨你到“豐富之地”的呢?
_*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__
靈命日糧 : 反映基督樣式
讀經:
一群老朋友相聚,有兩張面孔特別引人注目,一張因憤怒而面目猙獰,另一張則因受傷害而眉頭深鎖。這兩位老朋友的重逢已轉變為怒吼,其中一位女士因為另一位女士的信仰而斥責她。爭吵持續,直到那位先發聲怒斥對方的女士氣呼呼地離開餐廳,留下的另一位倍感震驚和羞辱。
現今的時代,真的是一個無法包容不同意見的時代嗎?兩個人的意見不一致,並不代表任何一方不懷好意。嚴厲或寸步不讓的言論,絕對無法說服別人,堅守觀點也不該失去尊重或同理心。
在羅馬書12章,對於如何互相尊重與彼此和睦有美好的教導(10、16節)。耶穌也指出,凡相信祂的人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徵,那就是彼此相愛(約翰福音13章35節)。驕傲和憤怒不但能輕易使我們偏離正軌,更是與上帝要我們彼此相愛的吩咐背道而馳。
當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