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我們的錨

讀經:希伯來書6章13-20節 

美國教師艾斯特拉·帕夫拉姆在退休後,用畢生的積蓄買了一台巴士。她在車廂中放置了許多電腦和書桌,並駕駛這輛巴士穿越佛羅里達州的棕櫚灘縣,為許多邊緣少年,提供一個做功課和學習一技之長的地方。這些孩子很可能想放棄他們要有更美好將來的夢想,而艾斯特拉正好為他們提供了安穩和盼望。

在第一世紀,接踵而來的苦難和沮喪,威迫著當時的基督徒。希伯來書的作者透過書信,說服基督信徒不要對未來的盼望失去信心 (希伯來書2章1節) 。那盼望,就是相信上帝的救恩和進入天堂的確據;而那盼望,是可以從基督身上和祂的犧牲得到的。耶穌在復活之後,升天以前,向信徒保證他們的未來是有盼望的 (6章19-20節) 。如同錨拋在海裡,是要防止船隻漂流;同樣地,耶穌的受死、復活,以及升天,是要為相信祂的人帶來確據和安穩 [....]

靈命日糧:抬頭看!

讀經:詩篇121篇 

我們家附近有個公園,我喜愛在公園裡的一條小徑散步。其中的一段路,可以看到科羅拉多州著名的風景區,「上帝的花園」中形狀獨特的紅色岩峰,而其背後是海拔4,302公尺高的北美第二高峰派克峰。一路走去,我不時發現自己會低著頭,對著那又寬又平的小徑,想著自己的各種難題。如果附近沒有人,我通常會停下來,給自己打氣,大聲說:「大衛,抬頭看!」

以色列人一年有三個上耶路撒冷朝聖的節期,詩篇的「上行之詩」 (詩篇120-134篇) 是他們在路上邊走邊唱的詩歌。詩篇121篇的開端是:「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1節) 緊接著是答案:「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2節) 。我們的上帝不是冷漠疏離的創造者,而是一直在我們身旁的同伴,無論我們遇上什麼境況,祂都曉得 (3-7節) 。 [....]

靈命日糧:學無止境

讀經:提摩太後書3章10-17節 

雪麗總是手不釋卷,當他人都在看電視或是玩電玩時,她卻埋首於書本當中。

雪麗對閱讀的熱愛,可以追溯到她的童年。她的家人經常探訪開書店的叔公與嬸婆。在那裡,雪麗坐在叔公的膝上,聽他唸書,而叔公把她帶進書本的奇妙快樂世界裡。

幾十個世紀以前,一個名叫提摩太的年輕人,也在學習的道路上得到指引。保羅在最後一封書信中指出,提摩太最早認識聖經是源自他的祖母與母親 (提摩太後書1章5節) 。接著保羅勉勵提摩太持守基督的道,因為他「從小明白聖經」 (提摩太後書3章14-15節) 。

身為基督徒,我們應該樂於學習,並追求屬靈生命的成長。閱讀與研習是學習的主要部分,但我們也需要別人的鼓勵和教導。

誰曾幫助你在信仰中成長?你所學到的可以轉而幫助誰呢?這是讓我們對 [....]

靈命日糧:與你何干?

讀經:約翰福音21章15-22節 

社交媒體有許多用處,有時卻讓人感到沮喪,至少我常有這樣的經歷。即便我定下良好的目標,但別人總是透過社群訊息不斷提醒我,他們已經率先完成那些目標,或者得到更佳的結果,這使我感到氣餒。我常常要面對這種挫敗,所以經常提醒自己,上帝並沒有虧欠我。上帝把任務交付給我,同時也把完成任務所需要的一切賜給我。

這表示我不需要更多的預算或成功的保證;不需要更好的工作環境或轉換工作;不需要別人的批准或許可。我也不需要健康或是更多的時間。也許,上帝會把以上一些東西賜給我,不過我所需要的,都已經擁有了,因為上帝若分派工作,與此同時也會提供所需的資源。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運用祂賜給我的時間和才能來祝福別人,並歸榮耀給上帝。

耶穌與彼得曾談論過這個話題。在加利利海岸做完早餐之後,耶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