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陷入泥沼

讀經:詩篇40篇1-5節 

糟糕,我們完全被困住了!當我在父母的墓前擺放花圈時,丈夫把車子移到路邊,讓其他車輛能通行。由於已經連續下了好幾週的雨,停車的地方都被水浸透、路面一片泥濘。當我們準備離開時,卻發現車子動彈不得,車輪空轉,在泥沼中愈陷愈深。

除非推車,否則我們無法離開這裡,但丈夫的肩膀曾受過傷,而我也剛出院。我們需要幫助!我看到遠方有兩個年輕人,於是著急地向他們大力揮手呼喊,而他們也爽快地伸出援手。感謝主,憑著他們的力氣,總算把我們的車推回路上。

在詩篇40篇裡,我們看到信實的上帝回應大衛的呼求。大衛說:「我耐心等候上帝,祂就傾聽我的呼求。祂把我從絕望的深坑中拉出來,救我脫離泥濘沼澤」(1-2節,當代聖經譯本)。無論這裡指的是真正的深坑或是艱難的處境,大衛知道他隨時都可以呼求上帝 [....]

小英的英雄夢

作者:活水之木, 北京
Striving-to-be-somebody

從小,父母就教育小英要好好讀書,出人頭地。還記得小時候,小英的志願就是像隔壁家的大哥哥一樣,去英國牛津大學讀書(儘管那時候她還小,總愛把「牛津大學」說成「蝸牛大學」)。後來,小英不負眾望,考上了重點中學。那時,她心中的『英雄』,就是考上重點大學的學長學姐。

經過一番拼搏,小英如願考上了北京一所重點大學的商學院。這所大學聚集了全國各地的精英。在這裡,她遇到了更多的『英雄』——有跨專業考上重點大學研究生的學習尖子(註1);有手握幾所美國常青藤大學offer的留學達人;有同時得到國家部委(註2)和大型國營企業垂青的學長;更有本科剛畢業就進入投資銀行,年薪上百萬的學生幹部……看到這麼多『牛人』(註3),小英不禁暗暗期望自己畢業時也能成為學弟學妹眼中的「英雄」。

然而,小英畢業的時候正好遇上金融危機。在許多次失敗的應聘經歷之後,為了留在北京這個國際大都市,她最終選擇了一家並非世界500強的「二流」企業。每天午休的時候,小英都會到公司樓下的小花園逛一逛,舒緩工作壓力。看著那些既不如牡丹高貴、也不如玫瑰豔麗的小花,她時常感慨:「也許我和我負責的中小企業客戶,就像這些小花。我們不是一流的,甚至可能是不入流的。這樣的我們,也能美麗地綻放嗎?」每逢想到這裡,小英不禁感到十分沮喪。「我從重點中學、重點大學畢業,現在卻在一家『二流』公司,服務那些也許永遠都成不了世界500強的中小企業。這樣下去,我還有什麼價值?我的工作又有什麼意義?!我與學生時代見到的那些『英雄』相比,實在相差太遠了!」

這種感覺一直壓在小英的心頭,直到有一天,她認識了主耶穌。她問主:「主啊,祢怎麼看待我和我的工作?我註定一輩子都無法成為眾人眼中的英雄嗎?」但當小英這樣發問之後,她轉眼仰望十字架,心中有了另一番思考。

主耶穌貴為上帝的獨生子,「本來有上帝的形象,卻不堅持自己與上帝平等的地位,反而倒空自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既然有人的樣子,就自甘卑微,順服至死,而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2章6-8節,新譯本)。主耶穌為了拯救罪人而獻上了自己的生命,讓本來與上帝隔絕的我們,能藉著祂,回到上帝面前。主耶穌無疑是全人類的英雄!

然而,耶穌服事的人,不僅有議員、財主等達官顯貴、『成功人士』,而且還有妓女、痲瘋病人等無權無勢、甚至被人瞧不起的弱勢群體。弱者的生命,主同樣看為寶貴。而且聖經也說,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因此,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尊貴的。

想到這裡,小英豁然開朗:「既然主耶穌沒有以金錢、工作、地位等條件把人劃為三六九等,我為什麼要以這些標準來判斷自己和客戶的價值呢?哪怕我一輩子只能在一家小公司服務小客戶,在主的眼中,我和我的客戶也都是寶貴的!我若能本著聖經的教導、用耶穌的愛去服務客戶,便是在服事主呀!」

小英想,雖然自己未必能成為世上眼中的『英雄』,但如今她有了一個更美的夢想,那就是效法基督。正如耶穌所說,「不是要受人服事,而是要服事人」(馬可福音10章45節,新譯本)。原來,上帝眼中的『英雄』,不是精英中的精英,而是像耶穌一樣甘心服事的人。

「我願意用耶穌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和他人,
效法主耶穌的樣式,
謙卑柔和地用愛心服事、關心他人,
做個合上帝心意的孩子。」

這是小英的祈禱,也是你的祈禱嗎?

註1: 尖子,指頂尖;出類拔萃者
註2: 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下屬的各部和各委員會
註3: 牛人,網路用語:與『牛』一樣,作為形容詞表現此人非常厲害,用來誇讚別人。或者做了一般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別人對此人表達的一種驚訝,佩服。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靈命日糧:追求智慧

讀經:箴言3章1-18節 

每年春季,美國的大學都會舉辦畢業典禮,慶祝學生完成學業,成功取得學位。畢業生離開校園後,隨即進入充滿挑戰的世界。這時,僅僅靠著理論和知識是不足夠的,成功的祕訣是要將所學的知識,智慧地應用出來。

聖經裡所談到的智慧,是比財富更值得追求的寶藏(箴言3章13-18節) 。智慧的源頭是上帝這位獨一全智的真神 (羅馬書16章27節) 。從耶穌的思想與言行,我們清楚地看到「一切智慧和知識的寶庫都蘊藏在基督裡面」(歌羅西書2章3節,新譯本) 。智慧來自研讀與應用聖經;當耶穌受試探時,祂就將聖經所教導的應用出來(路加福音4章1-13節) 。換句話說,真正有智慧的人會嘗試從上帝的觀點看待生命,也會選擇按照上帝的智慧來生活。

按照上帝的智慧過生活有什麼益處呢?箴言告訴我們得智慧就 [....]

隱形的掌舵者

作者:黃怡箏, 台灣
invisible steerer
每年五六月都是畢業生快樂又憂愁的季節,一方面是終於脫離學生的束縛,可以成為獨立自主的大人,另一方面也需要開始學習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任,因此對於未來感到憂愁與害怕,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去?我自己就是一個例子,從小到大都乖乖地念書,對於人生毫無頭緒,從來沒認真想過自己的未來要做什麼?只求有工作可以溫飽就好,但是因為我認識耶穌,上帝對我們生命有最美好的計畫,因此當我回首學生時代的種種經歷,彷彿看見祂隱形的大手,在引導我人生的每個階段。

在大學時參與學校團契,當中我學習到跟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屬靈生命一步一步的成長。本來我的個性是比較內向的,然而,隨著年紀的增長,我開始承擔責任,主動關心、幫助學弟妹。有時分享上帝的話語,或述說信仰的經歷。對於沒自信心的我一開始需要很大的勇氣,有時候也難免受挫,但看見學弟妹從一路的跌跌撞撞,到長大成熟,處處是神親自動工的痕跡。感謝上帝願意使用我,參與在別人生命成長的過程中!

除此之外,在校園中傳福音以及參與短宣活動,接觸到更多人,在每次與人攀談的過程中,讓我瞭解與體貼人心中的想法與需要,然而看見聖靈在人的心動工,使他願意聽福音,甚至信主,都讓我覺得很感動!惟有主動與人建立關係,才能把耶穌的愛分享給他,讓耶穌的愛進入到他的生命,但不是靠自己,當我們願意跨出那一步的時候,上帝就開始工作了。

此外,我就讀於社會人文科系,時常關心社會議題,這些經歷讓我更多看見人心的需要,清楚明白惟有耶穌才是使人得救的唯一方法,因此我決定畢業後也要從事可以接觸人生命的工作。感謝主讓我成為一位社工師,可以接觸許多人的生命,學習用愛服事他們,像在服事主一樣。

耶穌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加福音19章10節),約翰福音3章16節:「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因為上帝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不認識上帝的人就像活在黑暗裡,上帝的心意就是要救祂的子民出黑暗入光明,得著永生。身為基督徒,就是讓耶穌在我們裡面活著,活出生命的見證。因此,雖然現在我還是不確定上帝對我一生的呼召是什麼?就如詩篇25篇12節提到:「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不管在哪裡,祂的心意就是要祂的兒女在世上作光作鹽,成為上帝與人中間愛的管道,祂會磨練塑造我們、並且把我們擺放在最能發揮此效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