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笨蛋

作者:Helen Maria Veronica,印尼
signs-416441_640

我從不相信我能做好一件事。自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的成績單上總有很多科不及格。我上過私人補習班,成績卻沒有提高。就連我的老師也說我是個笨蛋,這讓我很受傷。漸漸地,我變得容易氣餒、覺得自己任何事情都做不好。也許是因為上補習班對我沒有明顯的幫助,我父母決定讓我在家裡學習,由我媽媽教我。我總覺得,是上帝將我創造成一個笨蛋的。

每當我的朋友取得好成績時,我就會嫉妒他們。為什麼上帝不把我創造得像他們一樣聰明?我開始偷偷地觀察並模仿他們。我聽說聰明人喜歡吃魚、雞蛋等高蛋白的食物,我就跟著吃。我看見一個聰明的朋友用特別的方式擦去前額的汗水(他說這樣做有助於大腦工作效率提高),我也去模仿。模仿朋友的好處是我變得更勤奮,也更願意吃有營養的食物。我的成績有了一點起色,但沒辦法保持穩定,距離聰明人的水準還很遙遠。雖然我很努力學習,但我總是認為自己是個笨蛋,而且會一直這樣下去。我甚至覺得再怎麼努力都是沒用的…既然上帝已經把我創造成一個笨蛋,我還能說什麼呢?

有一天,我聽人家說,每天讀聖經會變得聰明、更有智慧。當然,我想要試試看。於是,我自發性規律讀聖經。儘管我是由於好奇而開始讀聖經,上帝卻有豐富的恩典,祂藉著這個機會親自教導我。在馬太福音11章28節中,「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感到無比震驚:上帝竟然在意我所經歷的痛苦!雖然很多人說我是笨蛋,但上帝邀請我到祂面前。我並不需要自己單獨背負這些重擔!

上帝也糾正了我關於『笨蛋』的觀念。箴言1章7節說:「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上帝創造我們每一個人都不笨,祂賜予我們能力,讓我們可以去學習,變得更像祂。當我們『藐視智慧和訓誨』—不願意學習或接受教導—時,我們才變成愚笨的人。敬畏上帝的人知道自己是有限的,所以我們願意接受上帝的帶領去學習新的東西。每當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時候,這節聖經經文都給我極大的鼓勵。

我逐漸明白,這幾年間由於我的思想充滿了對上帝和身邊人的失望和抱怨,我看不見上帝的良善以及祂給予我的成長機會。當我固定讀聖經的時候,上帝幫助我從祂的角度去看我的問題。自從思想被更新後,我便毫無包袱地學習。我知道上帝對我的生命有個極好的計畫,我相信我會在上帝認為合適的時候看見祂奇妙的作為。我很有動力去學習,因為我相信上帝已經給了我學習的能力!上帝沒有把我創造成一個笨蛋!後來,很神奇的是,我的成績有了顯著的提升,有一次竟然還拿到了全校第一名!

有人說:「對於不能改變的事情,要學會接受它;對於不能接受的事情,就去改變它。」有時候,我們覺得事情沒辦法改變,便想要放棄。比如說,我們沒辦法改變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以及別人如何對待我們。在這些沒辦法改變的事情上,我們可以學習依靠上帝的應許:「萬事都互相效力……效法祂兒子的模樣。」(羅馬書8章28-29節)。有時候,我們也有充分的理由叫自己不要放棄,因為那些使我們沮喪的事情是可以、也需要被改變的。例如,我們錯誤的思想、壞習慣、知識的缺乏。讓我們感謝上帝,祂雖然照著我們的樣式接納我們,但祂不會任由我們停留在原來的狀態中。相反,祂會通過祂的話語不斷糾正我們的思想,並鼓勵我們不斷成長。

(本篇文章譯自透心糧印尼文網站)

靈命日糧:奇妙充滿

讀經:約翰福音13章31-35節 

在《凱蒂之愛》這本書裡,作者凱蒂·戴維斯提到了她移居烏干達,並領養了幾個當地女孩的美好回憶。有一天,其中一個女兒問她:「媽媽,如果我讓耶穌住進我心裡,我會不會爆炸?」一開始,凱蒂說不會。當耶穌進入我們的心裡時,這是一種屬靈的經驗。

然而,在凱蒂更深入去想這個問題後,她解釋道:「當我們決定將我們的生命和心交給耶穌時,我們的內心會滿溢出愛與憐憫,會與哀哭的人同哭,與喜樂的人同樂。」簡而言之,認識基督會使我們更關懷世人。

聖經激勵我們「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馬書12章15節)。因著聖靈在我們的心裡工作,我們能夠持續以愛回應周遭的人。當我們接受耶穌基督,聖靈就會住在我們的心中。使徒保羅如此形容:「既然信祂,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以弗所書1章13 [....]

靈命日糧:記念上帝

讀經:申命記8章11-18節 

非洲國家迦納的國歌,第一句歌詞是「上帝保佑我們的家園迦納」。其他非洲國家的國歌歌詞也提到:「啊!烏干達,願上帝看顧你」、「上帝保佑我們」(南非)及「創造主啊,引導我們的信念」(奈及利亞)。他們的建國之父以國歌為禱詞,求告上帝賜福他們的土地及子民。在許多非洲國家和世界各國的國歌中,都提到上帝是創造者和供應者。歌詞當中也反映了受種族、政治、社會階級分隔的人民的盼望,他們嚮往得到和解與改變。

然而今日,許多國家領袖及人民卻忘了上帝,也沒有活出這些盼望,特別在生活安逸時更是如此。為什麼要等到戰爭、疾病、風暴、恐怖分子攻擊,或選舉暴力事件發生時,我們才記得要尋求上帝呢?摩西曾警告當時的以色列人,當生活順遂時不要忘記上帝,要跟隨祂的道路(申命記8章11節)。傳道書12章1節也敦促我們, [....]

靈命日糧:輕聲細語

讀經:列王紀上19章1-12節 

我喜歡在密西根湖拍攝夕陽的景色。有時候,夕陽呈現一片柔和的色調;有時則是明亮大膽的色彩。有時見到太陽緩緩地沉入湖面;有時則看見一輪火球閃爍著落日的光芒。

這些畫面都展現了上帝奇妙的創造。然而,無論是欣賞照片或身歷其境,我都喜歡具有強烈色彩的畫面。對於上帝在世上的作為,我也是如此。我比較喜歡看到禱告得到奇蹟似的回應,對上帝日常的供應則覺得平淡無奇。但這兩者皆是上帝的作為。

以利亞或許也有類似的個人偏好。他對上帝透過他來施展大能已習以為常。當他向上帝禱告時,上帝就會彰顯神蹟奇事,首先祂施行神蹟擊敗巴力的眾先知,接著又降雨終結了長年的乾旱(列王紀上18章)。但後來,以利亞卻感到害怕而開始逃跑。上帝在他的路程中差派天使供給他食物,加添他的力量。四十天後,以利亞抵達了何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