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恰當時機

讀經:希伯來書9章11-22節 

指揮站在台上,雙眼巡視交響樂團及詩班的每一位成員。詩班員們整理手中的歌譜,找到最舒適的站姿,調整拿著歌譜的高度,讓自己仍可以看見指揮。交響樂團的成員也把樂譜放在譜架上,以最舒服的姿勢坐定了下來。指揮等待著、觀察著,直到所有人都預備好。這時,他將指揮棒向下一揮,韓德爾「彌賽亞」序曲隨即充滿了整個大教堂。

蕩氣迴腸的音樂讓我感覺自己也沉浸在聖誕節的氛圍中。上帝在最恰當的時間,將指揮棒向下一揮,為彌賽亞的降生掀開序幕,基督來到世上「作了將來美事的大祭司」(希伯來書9章11節)。

每年的聖誕節,當我們以宏偉壯麗的音樂歡慶基督降生時,便讓我想到我們這些上帝的子民,如同交響樂團的團員和詩班員一樣,每個人都準備就緒,等待上帝再將指揮棒向下一揮,迎接基督的再來。到那日,我們將會 [....]

靈命日糧:奉耶穌的名

讀經:約翰福音14章12-21節 

我最喜愛的一本相簿,收集了一次家庭聚餐的照片。這本相簿保存了父親、我們幾兄弟夫婦,以及孩子們,在那次感恩聚餐的情景。

那時,父親已經有多次的中風,因此說話能力大不如從前。然而,在禱告時,我卻聽見他以堅定的口吻說:「我們奉耶穌的名禱告。」大約一年後,父親離開人世,與他所信靠的上帝同在。

耶穌教導我們要奉祂的名禱告。在祂被釘十字架的前一晚,祂應許門徒說:「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什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翰福音16章24節)。但這個奉耶穌的名祈求的應許,並不是一張讓我們滿足私慾的空白支票。

那天晚上,耶穌告訴門徒祂必成就奉祂之名所做的禱告,好叫父因兒子得榮耀(約翰福音14章13節)。到了較遲時候,耶穌懷著極度的痛苦禱告:「我父啊, [....]

靈命日糧:聖誕精神

讀經:提摩太前書1章12-17節 

狄更斯的小說《小氣財神》於1843年12月19日發行後,便不斷地再版。小說的主角史古基,是一個吝嗇刻薄的守財奴,他說:「每個嘴上老是說『聖誕快樂』的笨蛋,都得丟進鍋裡和布丁一起煮。」然而,就在某個聖誕夜裡,史古基徹底地改變了,成為一個慷慨且快樂的人。狄更斯以他絕妙的幽默感與洞察力,深刻地描繪出全人類對於內在平安的極度渴望。

使徒保羅年輕的時候,曾經帶著復仇的心理來反對耶穌、逼迫門徒。他「殘害教會,進各人的家,拉著男女下在監裡」(使徒行傳8章3節)。可是當那一天他遇見了復活的基督,生命從此大不相同(使徒行傳9章1-16節)。

保羅在寫給他屬靈的兒子提摩太的信裡,提到這個改變他生命的事件,他說:「我從前是褻瀆上帝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我主的恩是格外豐盛,使我在 [....]

靈命日糧:吾與吾友

讀經:撒母耳記上18章1-4,23章15-18節 

君士坦丁堡主教金口聖若望(347-407)曾這樣描述友誼:「友誼能使我們愛上某個地方或某個季節,⋯⋯正如花兒美麗的花瓣灑落在四周,朋友也會讓所在之處溢滿芬芳。」

約拿單與大衛詮釋了真友誼的甘甜。聖經記載了他們倆人之間親密且契合的關係(撒母耳記上18章1節)。他們不斷對彼此表示忠誠以鞏固關係(1撒母耳記上18章3節,撒母耳記上20章16,42節,撒母耳記上23章18節),彼此表達關懷以增進友誼。約拿單贈送禮物給大衛(撒母耳記上18章4節),並且幫助大衛度過很多難關(撒母耳記上19章1-2節,撒母耳記上20章12-13節)。

在撒母耳記上23章16節,我們看到了他們友誼的高峰。當大衛被約拿單的父親追殺而逃亡時,聖經說:「掃羅的兒子約拿單起身,往那樹林裡去見大衛,使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