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懷疑與信靠

讀經:讀經:約翰福音20章24-31節  

一個偶爾對信仰產生懷疑的基督徒,能否有效地服事主?有些人認為,一個成熟且成長的基督徒,決不會對信仰產生懷疑。但是,就如同某些經歷可以堅固我們的信心一樣,有時生活中的某些經歷,也會導致我們對信仰產生懷疑,暫時失去信心。

當聽到耶穌復活的消息時,起初門徒多馬對此心存懷疑。他說:「我非看見祂手上的釘痕……我總不信」(約翰福音20章25節)。耶穌基督並未因此責備多馬的 懷疑,反而滿足他的要求,伸出手讓他看手上的釘痕。當多馬驚見這位復活的救主時,喊著說:「我的主,我的上帝!」(20章28節)在這事件之後,新約對多 馬並沒有其他的記載。

然而,一些早期的教會聲稱,多馬後來進入印度,成為一名宣教士。他在那裡傳福音、行神蹟,並且建立了許多教會,其 [....]

靈命日糧 :親眼見祢

讀經:讀經:約書亞書3章1-11節  

當我站在摩押山丘,第一次看到應許之地時,心中有些失望。我望著耶利哥城,問導遊說:「現在的景象,和當初以色列人看到的,是否大相徑庭?」我剛度過了約 旦河以東的荒漠,原本以為眼前的景觀會不同。不料她說:「不是的。這幾千年來,一直都是這個樣子啊!」於是,我再問:「那麼,當時他們看見了什麼?」導遊 回答:「全球最大的綠洲!」

忽然我明白了。我雖然橫越寸草不生的沙漠,但卻是乘搭載滿了沁涼礦泉水的冷氣巴士。對這樣的我來說,綠洲實在是沒有一點特別之處。但是,以色列人卻用四十 年的時間,在又乾又熱的曠野裡流浪。對他們而言,這一抹遠方的綠色,意謂著那可以振奮人心、維持生命的水呀!他們每天被燥熱的溫度烘烤,我卻待在舒適的車 中;他們疲憊不堪,我卻是精力充沛;他們花了四十年的時間才到達這裡,而 [....]

靈命日糧 :尋找拯救

讀經:讀經:路加福音19章1-10節  

馬奎利在1810-1821年,擔任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的州長。在這期間,他有一套辦法,讓在新殖民地的每個人都有歸屬感。當時的新移民大約可分成兩類:一 是自由殖民者、官員、軍官和士兵;另一些則是被流放的罪犯,他們是有條件地被釋放,或被赦免的囚犯。當時,其他移民都排斥這些前罪犯,避開他們,不和他們 來往,然而,州長馬奎利卻堅持應當對這些人一視同仁。

雖然撒該是耶利哥城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稅吏,但耶穌仍然關心撒該,並沒有摒棄他,或將他排除在上帝的拯救計畫之外(路加福音19章1-10節)。撒該因職 業而遭到人們的排斥和痛恨。他渴望見到耶穌,所以爬到樹上,只為一睹耶穌的風采。耶穌經過的時候,看見了撒該的渴望。耶穌告訴他快從樹上下來,因為救主要 到他家作客。雖然有些人私下議論耶穌跟罪人在一 [....]

靈命日糧 :囚禁中的安慰

讀經:讀經:以賽亞書39章5節-40章5節  

在1675年2月10日,居住在麻州蘭卡斯特的50個殖民家庭,正擔心害怕,因為他們可能遭到美洲原住民的襲擊。當時該村的清教徒牧師約瑟•羅蘭生,正在 波士頓請求政府的保護,他的太太瑪莉與孩子則留守家園。破曉之時,這些居民果然遭到攻擊,一些人被殺害,瑪莉與其他倖存者則被俘虜。

在被囚禁期間,瑪莉經歷了這些原住民的仁慈與殘酷。當原住民知道這些新移民的信仰後,他們給了她一本沒收來的聖經。後來,瑪莉在回憶錄中寫到:「上帝是良善的,在我痛苦中賜予這麼多安慰與適當的經節。」直到5月2日被俘虜得釋放前,上帝的話語是她最大的安慰。

當猶大國即將被外國政權俘虜時(以賽亞書39章5-7節),百姓們必定深感絕望。但即使當時他們正籠罩在被擄的陰影中,上帝的話語仍帶來安慰,因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