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額外恩典

讀經:以弗所書2章1-10節 

當我們在教會為一個特別活動進行佈置時,負責的一位姐妹因我經驗不足而大發牢騷。等她走開後,另一位姐妹走近我,說:「別管她。她就是我們所說的,那種需要額外恩典的人。」

我一笑置之。自此之後,每當與人發生衝突時,我就會給對方貼上這個標籤。多年後,我坐在同一間教會的會堂裡,聽到那位「需要額外恩典」的姐妹去世的消息。牧師在悼念這位姐妹時,分享了她如何在幕後殷勤服事上帝,並且樂善好施。我聽了十分羞愧,祈求上帝饒恕我過去給她和其他人貼上標籤,論斷他們,還說他們的閒話。其實,我與其他的基督徒一樣,都需要額外恩典。

在以弗所書2章,使徒保羅提到,所有的信徒「本為可怒之子」(3節)。然而,上帝卻賜給我們救恩,這份恩典是我們不配得到,也永遠無法賺取的,「免得有人自誇」(9節)。的確, [....]

靈命日糧 : 患難中的信心

讀經:彼得前書4章7-11節 

在1965年6月,6名東加(或湯加)王國的青少年從他們的島嶼國家出發,展開探險之旅。但第一晚他們就遇到風暴,桅杆和船舵都被摧毀。他們沒食物也沒水,在海中漂流好幾天,到達了無人居住的阿塔島,15個月之後才被人發現。

為了生存,男孩們在阿塔島上互助合作,建立一個小菜園,挖空樹幹來儲存雨水,還搭了一間臨時健身房。其中一個男孩不慎摔斷了腿,其他人就想方設法用樹枝和樹葉固定傷肢。他們規定所有的紛爭都必須和解,每天以唱歌、祈禱做為一天的開始和結束。當男孩們健康地回到家鄉時,他們的家人都又驚又喜,因他們早已為這些男孩舉辦過葬禮。

在初代教會時期,相信耶穌的人很可能會被孤立。他們會因為自己的信仰而受到迫害,而且常被迫與家人分開,讓他們感到漂泊無依。使徒彼得鼓勵這些遭逼迫的信徒, [....]

靈命日糧 : 每個哀傷

讀經:啟示錄21章1-6節 

十九世紀美國詩人艾蜜莉.狄金生(Emily Dickinson)寫了一首關於哀傷的詩歌﹕「對於看到的每個哀傷,我瞇著眼睛探究衡量;看是否像我的一樣悲涼,或是有的沒那麼難擔。」詩歌反映了人們以獨特的方式,背負他們人生中各樣的傷痛。狄金生在詩歌的結尾,提到她找到了唯一的安慰。她看到在各各他那「釘痕的安慰」,看到自己的傷口反映在救主身上,她總結﹕「帶著猜測和迷茫,祂身上的創傷,有些竟和我的如此相像。」

在啟示錄裡,救主耶穌被形容為有如「羔羊站立,像是被殺過的」(5章6、12節),祂的傷口仍然清晰可見。耶穌為了背負祂子民的罪和絕望而甘願受傷(彼得前書2章24-25節),好讓他們能有新的生命和盼望。

啟示錄還提到將來有一天,救主會擦去祂兒女「一切的眼淚」(21章4節)。耶 [....]

《詩篇》靈修16 | 有耶和華在,我們的生命超級豐盛!

讀經:詩篇第16篇

1 上帝啊,求祢保佑我,因為我投靠祢。

2 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祢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

3 論到世上的聖民,他們又美又善,是我最喜悅的。

4 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他們所澆奠的血我不獻上,我嘴唇也不提別神的名號。

5 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份,我所得的祢為我持守。

6 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

7 我必稱頌那指教我的耶和華,我的心腸在夜間也警戒我。

8 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祂在我右邊,我便不致搖動。

9 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

10 因為祢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祢的聖者見朽壞。

11 祢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祢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

 

有耶和華在,我們的生命超級豐盛!

作者:希の梦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這首詩,是大衛所做的金詩,其中,“金”字,代表像火煉的金子一樣寶貴。大多時候,大衛是在向上帝尋求保護時做的金詩。詩篇中一共有6篇大衛的金詩,除了今天這一篇,還有第56到60首。同時,詩篇16篇也被稱之為彌賽亞詩篇,意思就是在新約聖經中,常常被引用來表明耶穌復活的詩。

祈求耶和華的保護(1-2節)

大衛一開篇就祈求耶和華的保佑,說明他在面對困難或仇敵的攻擊時,他立刻想到要投靠上帝,這凸顯出他對上帝的信心大過問題的難度。當我省察自己過往的禱告時發現,我總是以:“哦主啊,我碰到了XX麻煩/困難,我好煩/好累,應該怎麼辦?”為禱告的開始,然後不等上帝的帶領,就自主行動找方法解決。若相信耶和華是無所不能的上帝,我們可以一開口就祈求上帝的保佑,表明我們相信祂知道我們的事,並且掌管這一切。

接著,大衛像是提醒自己一般,強調“他的心”曾說過:“耶和華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他明白上帝是他一切幸福的源頭,更是承認自己是屬於上帝的,上帝對他擁有絕對的主權。但同時自己也是需要時時被提醒。無可避免的,在遇到患難時,我們會驚慌失措,六神無主。然而,我們可以像大衛一樣,自己提醒自己,耶和華是我們的主呢!我們必能安然度過。

把耶和華當成唯一(3-4節)

上帝最喜悅聖民,因為那是一群專心仰賴他並忠於他的百姓,是上帝眼中的善和美。同時,大衛也警告:若以別神代替耶和華,便是行了上帝眼中看為惡的事,是上帝最恨惡的事。這樣的人,他們的愁苦必加增,離棄上帝事奉偶像的,就必然沒有喜樂。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愁苦,並不是因為上帝的懲罰,而是自己心裡有偶像。當我們看重一些人或事物超過上帝在我們心中的地位,那些人或事物就會成為我們心中的偶像。然而,這些隨時都會改變,唯有上帝是亙古不變的。大衛連提都不會提別神的名號,而是真心地以耶和華為主、為上帝,這便是“一個人在小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會忠心”(路加福音16章10節)。求主開我們心靈的眼睛,讓我們單單依靠主,單單愛祂,將心中的中心位置給祂。

耶和華使我豐盛(5-6節)

大衛在這裡直接宣告說:“耶和華是我的產業”,這是何等美好的看見。這產業是我們所擁有的(我杯中的分),而且上帝會為我們持守。此外,上帝將“用繩量好的迦南地賜給我們為產業”,可以理解為上帝的祝福很豐盛,所以大衛說:“我的產業實在美好”。當我們擁有了上帝,上帝是不會虧待我們的,不只是在屬靈上,物質上也會豐盛。

時時刻刻紀念耶和華(7-8節)

雖然知道上帝會使我們過得很豐盛,但大衛說:“稱頌指教我的耶和華,我的心腸在夜間也警戒我” (7節)。世界的誘惑太多,我們必須稱頌指教我們的上帝,以至於我們的心腸在夜間也要警戒。閱讀這節的時候,我想到了身子是聖靈的殿(哥林多前書6章19節)。我們若活出上帝喜悅的生活,身體自身也會給予我們預警。在這裡使用了“警戒”,意思是反面的提醒,耶和華其實為我們的生活行事立了界線。《彼得前書》5章8節說:“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若我們在生活上不警醒,便是留破口給仇敵來拿下我們。比如熬夜、睡眠不足會使我們鬱悶煩躁,更別說是在面對挑戰時,我們仍能保持不被動搖的決心。所以,我們不單要稱頌,更要 “常常擺耶和華在面前”,要將祂放在右邊(8節),尊主為大,以便隨時獲得上帝的扶持。

肉體勝過死亡的信心(9-11節)

當我們擁有了上帝為產業,我們的心得以歡喜,靈也快樂,肉體更是能安然居住(9節)。若此刻的我們沒有這三樣,其實表明了我們沒有以上帝為中心地活著。事實上,以上帝為產業,是可以享受上帝復活的生命,因為祂通過大衛告訴我們“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11節)。在新約的《使徒行傳》第二章當中,也引用了這首詩,表明耶穌的復活為我們世人帶來了永恆的盼望。所以,耶和華不會把我們撇棄在幽暗的陰間裡,祂就在我們的身邊保護我們。但若我們離開了賜「福樂」的上帝,就會失去上帝所賜的「福樂」。

讓我們一起禱告:

耶和華我們的上帝,我感謝祢,感謝祢透過大衛的詩篇再次教導我們,我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祢曾經是大衛的主,是他的產業,也是他喜樂的源頭,如今我也是如此信!謝謝祢讓我的生命永遠有盼望!我要單單依靠耶和華,祢是我生命的所有,是我的至寶。謝謝祢保護我、帶領我,讓我被愛又滿足!以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反思問題:

1.我們該如何以耶和華為產業?

2.我們該如何經歷上帝的喜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