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方式讓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見上帝

 

作者:Justin Y

翻譯:奇奇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我經常會在一天中忘記上帝與我同在的真理,而且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我進行“世俗”活動時——比如在工作、家務、愛好中。

我的愛好之一是聽古典音樂,尤其是在我工作的時候,以防止沉悶的工作讓我疲憊不堪。 偶爾,我的播放清單中會出現一首美妙的曲子——例如,沃恩·威廉的《雲雀升天》——有那麼一瞬間,我被帶到了一個不同的世界,一個充滿宏大而美好景象的世界。 美妙的音樂提醒我,生命遠不止眼前所見,我想起了最初創造這美麗世界的那一位。

像這樣的時刻讓我經歷到雅各在伯特利所經歷的,雖然我不知道,但主就在這裡(創世記28章16節)。 這樣的時刻讓我承認,無論我在哪裡或做什麼,主總是與我同在(耶利米書23章24節;詩篇139篇7-10節)。

被提醒上帝的同在促使我們將屬靈的眼睛轉向天國,並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反思祂堅定不移的愛和信實。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看見”上帝呢? 我們可以為此祈禱,並期待上帝會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四種方式更多地看見上帝:

  1. 在創造中看見上帝

每當我看到一隻小鳥棲息在窗臺上,或者看到陽光從窗外照進來,或者感覺到微風拂過我的臉,我都認為它們是在提醒我想到造物主,以及祂為了我們的快樂而創造這一切的奇妙方式。

聖經說:“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詩篇19篇1節)。 祂使草生長(詩篇104篇14節),按時賜雨(耶利米書5章24節),並規定海浪的界限(約伯記38章10-11節)。

除了提醒我們上帝的存在和祂的大能之外,創造物還教我們將祂視為我們的供應者和幫助者。

耶穌要我們思考上帝是如何餵養空中的飛鳥,如何給野地的百合花穿衣的,這樣我們就不必為自己擔心吃什麼或穿什麼了(馬太福音6章25-33節)。 我們可以向高山舉目,記住創造它們的那一位就是幫助我們的上帝(詩篇121篇1-2節)。

我很幸運能在一所擁有大片草地的大學學習。 每當我對即將到來的考試感到焦慮時,我都會到靠近大自然的地方學習,看鳥兒在草地上跳躍,或樹木在風中搖曳,這些讓我想起宇宙的創造者就在我身邊。 祂是一切智慧和知識的源頭,無論我的考試結果如何,都會沒關係的。

  1. 在世上的恩賜中看見上帝

雖然自然界是上帝給我們的饋贈,但我們有時可能會覺得它不那麼私人化,不像上帝給我們每個人的具體恩賜——我們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我們擁有的技能和才幹 ,以及我們的朋友們和家人。

每當我想到我從上帝那裡得到的恩賜,無論是一杯美味的咖啡還是一大勺可口的霜淇淋,我的心都會充滿感激之情。 這些禮物表明上帝如何親自關心我們,每件禮物都讓我們看到祂良善的另一個方面。

上帝本可以把我們的食物和飲品造得單調乏味,讓我們只為了生存而吃喝,但我們卻享受著祂創造各種各樣的美味(祂給了我們味蕾來享受這些食物!)。所以,在迦拿的婚宴上,耶穌不僅變水為酒,而且還是好酒,就毫不奇怪了(約翰福音2章1-10節)。

如果我們享受蜂蜜的甘甜並從中獲得力量,那想想上帝話語的甘甜程度和我們從中得到的靈性滋養又會怎樣大呢(詩篇 119篇103節)? 上帝的應許使我的靈魂歡喜,給了我面對未來的力量和勇氣。

如果我們享受親密朋友的陪伴,那我們最真誠的朋友耶穌一直陪伴在我們左右是多美好的事呢? 我很幸運自己有善良、有愛心和富有同情心的朋友們與我共同度過高山低谷。 我為他們感謝上帝,感謝祂如何通過朋友們彰顯祂的恩典,但更令我感恩的是耶穌比我想像的更仁慈、更有愛心和同情心。

我們的天父知道如何給我們各樣美好的禮物和賞賜(雅各書1章17節)。 雖然我們可能認為其中大部分是理所當然的,但我們應該更加留意祂給的每一份禮物,並為這些我們每天享用的恩賜而感謝天父。

  1. 在工作中看見上帝

在人類墮落之前,上帝就已經為人類安排了工作(創世記2章15節)。 工作是上帝設計的一部分,這意味著它不僅僅是一種負擔。 我們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有上帝賦予的使命。 例如,當我們從一家餐館點餐時,我們會受到農民、廚師以及其他參與食物生產過程之人工作的祝福。 在上帝的旨意下,祂可以使用我們的工作來祝福他人。

我的工作涉及管理一間大約有十名員工小企業的財務。 從表面上看,與其他“偉大”的職業相比,我的這個監控現金流的工作似乎沒有多大的影響力,但我知道是主以祂無限的智慧按照祂的計畫將不同的工作分配給我們每個人的。 即使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也在向自己宣講這一點,並祈禱我能在工作中更多地看到上帝,並把工作看作是在榮耀祂而不僅僅是一種賺取收入的手段。

正如 A. W. Tozer 所說:“決定一個人的工作是神聖還是低俗的,不在於他做的是什麼,而是他為什麼而做。”

我知道在我的工作中,我最終是要對上帝負責的,所以我要把每一件細小的工作都做好——像開支票或覆核計算——這些都不應被我忽視。

雖然工作常常因人的墮落而變得辛苦和沉悶(創世記3章7-19節),但我們可以放心,每一項全心全意為主做的工作都會有回報(歌羅西書3章23-24節)。 無論我們做什麼工作,無論大小,有償或無償,我們知道我們在主裡的勞苦都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書15章58節),我們都可以向祂求祂為各樣善事所給我們預備的恩典(哥林多後書9章8節)。

  1. 在試煉中看見上帝

試煉和苦難是基督徒生活的一部分(使徒行傳14章22節),無論是身體疾病、經濟困難、逼迫,還是經歷小小的不便。 這些受苦的時刻都在提醒我們,這個世界不是我們永久的家,我們的家是最終與上帝的同在。

每當我感覺不舒服時,無論是偏頭痛、噁心還是胃反酸,我都會因著這個真理被安慰。因為我知道在天國,我榮耀的身體既不會生病也不會感到痛苦。 雖然這些常見的疾病有時確實讓人感到沮喪,但它們教會了我要更加謙卑,更加倚靠上帝所給我的力量。

每一次試煉都是一次讓我們再次相信上帝,並在我們的軟弱中依靠祂全備恩典的機會(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在我們經歷許多苦難時,祂鼓勵我們不要灰心,因為在永恆中我們有極重無比的榮耀和我們暫時看不見的獎賞(哥林多後書4章16-18節)。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刻意地尋求上帝時,願我們能體驗到與祂相交的喜樂。 看哪,祂常與我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章20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永不改變的上帝

讀經:雅各書1章2-8、12-18節 

在一幀著名的照片上,一片灰色的背景,地面上有一個清晰可見的鞋印。這是太空人巴茲.艾德林(Buzz Aldrin)於1969年留在月球表面的鞋印。科學家說,即使經過了許多年,這個鞋印可能還在原地,繼續保持原樣,一點都沒變。因為在月球上沒有風也沒有水,不會造成任何侵蝕,因此,人們在月球表面留下的足跡會一直存留。

若我們深思上帝永恆的存在,更會令你我驚嘆連連。雅各寫道:「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雅各書1章17節)。雅各藉此勸勉那些面對困境的眾信徒:「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2節)。原因是什麼呢?因為那偉大且永不改變的上帝深愛著我們。

在遭遇困境時,我們應當謹記上帝恆久的供應 [....]

《诗篇》灵修13 | 我因祢的救恩快乐

讀經:詩篇13篇

大衛的詩,交於伶長。

1 耶和華啊,祢忘記我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祢掩面不顧我要到幾時呢?

2 我心裡籌算,終日愁苦,要到幾時呢?我的仇敵升高壓制我,要到幾時呢?

3 耶和華我的上帝啊,求祢看顧我,應允我,使我眼目光明,免得我沉睡至死,

4 免得我的仇敵說“我勝了他”,免得我的敵人在我搖動的時候喜樂。

5 但我倚靠祢的慈愛,我的心因祢的救恩快樂。

6 我要向耶和華歌唱,因祂用厚恩待我。

《詩篇》靈修13 | 我的心因祢的救恩快樂

作者:聖夏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在聖經《撒母耳記上》的記載中,我們知道大衛因被掃羅嫉妒而遭到其追殺。經文的大多數篇幅都是記載大衛被追殺的過程,而有關大衛被追殺時的心情我們卻不得而知。但是在詩篇中,我們可以瞭解大衛被追殺時背後的故事,通過大衛的禱告,讓我們看到一代君王是如何靠著上帝走過人生的艱難時刻。

在詩篇13篇的1-2節中,詩人形容自己是被上帝“忘記的”,“掩面不顧的”;自己的狀態是“心裡籌算,終日愁苦的”,“是被升高的敵人壓制的“。詩人的禱告,是通過向上帝描述自己心中的艱難和外在形勢的嚴峻開始的。同時詩人大衛也向上帝發出幾個一連串“到幾時呢”的反問,表明詩人覺得自己已經忍耐多時,向上帝發出質疑和埋怨,詢問上帝的拯救什麼時候降臨。

大衛的禱告為我們提供了禱告的範本,讓我們知道真實、蒙上帝聆聽的禱告是要在上帝面前坦白自己當下的情緒。我見過“報喜不報憂”的禱告,在禱告中聲稱一切都好,好似遠在他鄉的遊子,對父母報平安的消息。各樣的事情、各樣的情緒在一句“都挺好”中煙消雲散。也見過所謂“屬靈”的禱告,好像在上帝面前坦白自己的負面情緒,就被定為“不屬靈”,只有正面的、積極的、喜樂的才是屬靈的、合上帝心意的。

 

然而上帝稱大衛為合自己心意的。通過大衛的禱告,我們才知道什麼是正確、合上帝心意的禱告。不論是悲傷的、痛苦的、難過的、艱難的、還是喜樂的,甚至是埋怨上帝的禱告,只要是我們心裡真實的感受,上帝都願意聆聽,並且看為寶貴。願我們可以學會敞開自己的心,邀請上帝在我們的生命中動工,甚至擔當我們的重擔,而不是看似為上帝“分擔”重擔,什麼都要自己扛。讓我們試著對上帝說:“我不好,我今天確實很不好”,誠實地向祂禱告。

 

在3-4節,詩人連續3次用“免得”來闡明自己可能會有的結果,向上帝訴說自己的軟弱和擔憂。當我們陷在困境中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覺得被上帝拋棄,覺得上帝不公義。然而大衛向我們顯明,我們還有其他的方法走出自己的情緒,重新獲得力量。就是認識自己的軟弱,承認自己的軟弱,向上帝尋求幫助,將眼光轉向上帝。祂說:疲乏的,祂賜能力;軟弱的,祂加力量(以賽亞書40章29節)。上帝知道我們的軟弱,且喜悅我們向祂尋求幫助。

當大衛目光轉向上帝的時候,我們看到了與最初完全不同的禱告。在5-6節中,我們看到大衛形容自己因上帝的“慈愛”和“救恩”而“快樂”。或許我們會覺得這個過程,轉變得太快,有些不可思議。

但是我想只要是經歷過的人就會明白大衛為何會有這樣的轉變,發出這樣的讚美和感恩。雖然環境沒有改變,但是當我們禱告之後,上帝確實會賜我們信心的眼光,讓我們看到祂會帶領。如果不是上帝的揀選,大衛可能還是那個被父親忽視,一輩子只能作個牧羊人的碌碌無為之輩,而不會是以色列最偉大的君王。上帝曾經揀選他,因此現在也不會放棄他。我想這就是大衛對上帝的信心的來源,也是對上帝揀選的回應。

 

有的時候,我們的眼光要改變,我們的思想也要改變,比起我們所看到的環境,我們心裡的不滿,我們更要相信上帝,相信祂的信實,相信祂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什麼才是最好的時間。就像大衛一樣,用信心的眼光與上帝同行,等待祂的作為。如果上帝在你還不認識他的時候,就愛你、揀選你、帶領你走到今天,我想接下來的日子,祂也不會放棄你,因為上帝愛我們,就愛我們到底,正如祂愛大衛一樣。

 

讓我們一起禱告:

慈愛的天父,謝謝祢愛我,揀選我。就像祢看顧大衛一樣,謝謝祢也一直看顧我。天父,因此我也要像大衛一樣信靠祢,因祢而喜樂,稱頌讚美祢。不因環境不好就不相信祢。因為祢是信實的上帝。以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反思問題:

  1. 你曾誠實地來到上帝面前傾訴嗎?現在就來真誠地禱告吧!
  2. 上帝的愛和揀選如何激勵祢喜樂,並且稱頌讚美上帝?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愛你的鄰舍

讀經:利未記19章9-18節 

這只是青年團契一個有趣的遊戲,卻讓我們學到一個功課:與其換鄰舍,不如學習愛你毗鄰而居的人。在進行活動時,所有的人坐成一大圓圈,只剩一個人站在中間。那站著的人要問一個坐著的人:「你愛你的鄰舍嗎?」坐著的人可以回答「愛」或「不愛」。他有機會決定是否要更換坐在他身旁的人。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也希望能選擇「鄰舍」嗎?尤其是如果我們有一位很難相處的同事,或者總是愛擾人清夢的鄰居。不過,在一般情況下,無論鄰居(或同事)如何令人難以忍受,我們都必須學習與他們相處。

古時候,當以色列百姓進入應許之地時,上帝給了他們重要的指示,讓他們明白上帝的子民應該如何生活。上帝告訴他們:「要愛你的鄰舍好像愛自己」(利未記19章18節,新譯本),包括不要搬弄是非、不可佔鄰舍的便宜,以及若對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