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我們的避難所

讀經:詩篇62篇5-8節 

北美州有一個地方,一開始是美洲野牛自由漫步之處。接著,平原區的印第安人跟隨野牛來到那裡,後來移居者帶著牲畜和農作物在此定居。過後,這塊土地在二戰期間珍珠港事件後,被用來作為化學武器生產基地,接著在冷戰期間,又成為處理廢棄武器的地方。但後來有一天,有人在那裡發現了一群白頭鷹,很快地,「洛磯山脈國家野生生物保護區」誕生了。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都會區外緣,這片棲息地包含草原、濕地和樹林,延展大約60平方公里。如今,這是全美國最大的城市保護區,或是說避難所之一,是三百多種動物得安全、受保護的家園,從黑足雪貂、穴鴞到白頭鷹,還有什麼呢?你猜對了,那就是自由漫步的美洲野牛。

一位詩人告訴我們,「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詩篇62篇8節)。上帝是我們真正的庇護所,遠超過地上任何保護區,是我們得 [....]

靈命日糧 : 接通源頭

讀經: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4-5節,5章19節 

一場暴風雨過後,我知道我們房屋的電力已經中斷,因為這個社區經常發生這種令人很不方便的狀況。我雖知如此,但走進房間時仍舊直覺地去按電燈的開關。當然,電燈毫無反應,我仍然被一片漆黑所籠罩。

這種明知電燈沒有接通電源,但仍期望它發亮的想法,鮮活地提醒我一個屬靈真理:很多時候,我們期望能得到力量,但卻沒有倚靠聖靈。

在帖撒羅尼迦前書裡,保羅寫道,上帝使「福音傳到你們那裡,不獨在乎言語,也在乎權能和聖靈,並充足的信心」(1章5節)。當我們接受了上帝的饒恕時,我們這些信徒的生命也立刻連接了聖靈的大能。這大能在我們的生命中培育出仁愛、喜樂、和平與忍耐等品格(加拉太書5章22-23節),且給予我們服事教會的恩賜,包括教導、提供幫助與引導(哥林多前書12章28節)。

[....]

是時候擺脫沒有按計劃讀經的罪惡感了

 

作者: Jon Coombs

翻譯:RuiQi

有聲播讀:以晨

 

 

Jon Coombs 是澳大利亞墨爾本Mooroolbark浸信會的首席牧師。 在超過 15 年的時間裡,他一直通過教會、學校、宣教機構和非營利組織從事著各種形式的事工。 他擁有墨爾本神學院的道學碩士學位,並定期在他的博客joncoombs.com 上寫作。

 

許多年前,我曾立志要在一年內讀完整本聖經。 這意味著每天我要閱讀4-5章經文,就可以在 12 個月內完成創世記到啟示錄的閱讀。 這是我第一次這樣做,完成後我非常有成就感,並且與上帝的關係也更加親近,這種感覺真的很棒!

從那一年起,我就想保持這個習慣,爭取每年都能讀完一遍整本聖經,但我好像再也沒能完成過。

也許你和我一樣。 為新的一年制定了計畫——一年內讀完整本聖經。 但是你可能會發現,剛到 1 月的第三周,你已經落後三天的讀經量了,如果要趕上進度,相當於需要在一天內補讀 12 到 15 章經文。 由此你會開始對自己的計畫產生懷疑,內疚感會隨著沒有繼續跟隨計畫進行而越積越深。

突然間,你發現自己已經在質疑與上帝的關係是否真的像你想像的那樣好了。

從小時候起,我們就在教會或是在基督信仰的家庭中被教導說讀經和禱告是基督徒生活的一部分。 我同意這一點。 聖經本身就提到了讀經和禱告的必要性。

當上帝在出埃及記 24 章中將祂的話賜給摩西時,就是希望祂的子民要回應並服從它。 在申命記 6章4-9 節中,也有重複的命令。

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上帝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
也要系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

讀經的習慣就是不斷重複上帝的話語。

這是為了幫助我們敬拜上帝。 幫助我們聽到祂的聲音(耶利米書 33章3節)。

這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多地瞭解我們作為祂子民的身份(彼得前書 2章9節)。

這是為了幫助我們理解我們是一個大故事的一部分(詩篇 139篇16節)。

讀經不是為了讓我們感到內疚

作為一名牧師,我應該常在主的話語中,因為我需要為我所帶領的會眾負責,所以當我無法跟上讀經計畫時,就會感到加倍內疚。

但讀經計畫的重點並不是讓我們感到內疚。 我們並不是因為讀經而得救或與上帝和好的,我想我們都知道這一點。 然而,我們很容易以這種方式去思考,因為我們的心傾向於通過自己的表現、任務以及我們所參與的屬靈活動來確定我們和上帝的關係。

保羅在腓立比書 3章2-11 節中提醒我們,我們不是靠自己和我們的自信才得以與上帝和好。 相反,是通過我們對耶穌基督的信仰,祂在十字架上所做的比我們對讀經計畫和連續讀經天數的堅持要更有價值。

當我們確實因為沒有讀經而感到內疚時,也有可能是我們受到了聖靈的催促,但我懷疑也可能是我們把期望放在了錯的地方。 這樣的期望將讀經變成一種應當履行的責任,而不是與上帝同行的喜樂。

在福音的好消息中,可以發現上帝不是要我們履行責任,而是有信心和想要主動通過聖經尋求更認識祂。 因此,當我們確實沒趕上讀經計畫時,也不要愧疚,我們應當繼續閱讀,知道這並不會動搖我們信仰的基礎。

讀經的重點不是要我們遵循一系列規則

關於讀經,並沒有明確的規則。 沒有人可以要求或規定你一定要讀哪一部分或固定數量的內容。 重要的是去讀它。讀一節經文或讀一整本書,無論怎樣,目標就是去讀它。

我喜歡設置讀經計畫,因為它幫助我一點一點地閱讀聖經,説明我有目標地閱讀,並給我清晰的規劃和帶領。

我們可能會有點選擇困難,因為聖經本身提供了太多可供選擇的選項。 當我們想讀上帝在早期歷史中的作為時,我們可以看看舊約早期的書。 當我們想聽聽耶穌的生平和祂自己的話時,我們會去看《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或《約翰福音》。 當我們需要安慰,或正掙扎在自己的情緒中,或者只是想安息在上帝的話語中時,也許我們會選擇去讀《詩篇》或《箴言書》之類的書卷。

當我們隨便打開聖經,看看哪一頁在對我們說話時,就有點像開盲盒。但也許更好的方法是選擇一卷書並從頭至尾仔細閱讀。 這樣,我們將能夠更全面地瞭解上下文,理解章節之間的聯繫,而不是曲解單獨的經文或段落的意思。

我對於讀經計畫的感受是雖然不容易堅持但卻是充滿喜樂的。它幫助我看到了聖經的全域,向我展示了上帝如何在人類歷史上做工。 它使我更能效法基督和祂的道路(羅馬書 8章29節)。

閱讀聖經對於我們與上帝的關係以及瞭解和敬拜祂都至關重要。 當我們閱讀祂的話語時,我們會發現聖靈以我們無法想像的方式在改變我們的心。 我們會發現自己改變了,並意識到上帝呼召我們成為祂的跟隨者。

我一直非常鼓勵大家去制定讀經計畫。 但我不鼓勵因為沒有完成計畫而產生的內疚感。 盡你所能的去閱讀,按照自己的步調制定計劃,並在此過程中敬拜上帝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離別之言

讀經:撒母耳記上12章1、19-24節 

約翰·帕金斯(John M. Perkins)在他生命接近尾聲之時,給了他的美國同胞一個重要的信息。這位提倡民權運動及種族和解的牧師說:「悔改是歸向上帝的唯一途徑。你們若不悔改,都必滅亡!」

從聖經中我們看到,耶穌以及其他人也說過這樣的話。耶穌說:「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路加福音13章3節)使徒彼得說:「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使徒行傳3章19節)

在舊約,我們讀到有個人也說了類似的話,這人渴望他的同胞能回轉歸向上帝。身為先知、祭司及士師的撒母耳,在告別「以色列眾人」時(撒母耳記上12章1節),勸導他們說:「不要懼怕!你們雖然行了這惡,卻不要偏離耶和華,只要盡心事奉祂」(20節)。這就是撒母耳勸人悔改的信息,即離開罪惡,並且全心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