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唱新歌

讀經:

詩篇144篇1-2、9-15節 

美國雕塑家薩賓.霍華德(Sabin Howard)於2024年完成一個栩栩如生、血淚交織的雕塑作品《士兵的旅程》。在這約18米長的浮雕上,霍華德雕刻出38個立體青銅人像,生動描繪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士兵的生涯。霍華德依序刻劃出士兵與家人心碎地告別,出發時的意氣風發,以及戰爭的恐怖場景。最後我們看到士兵退伍返鄉,他女兒凝視著他翻轉過來的頭盔,預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到來。

霍華德試圖找到貫穿人性的主線,即人類能成為偉大,也能墮落到有如禽獸一般。戰爭便揭露了這個事實。

詩人大衛深知戰爭血淋淋的結果,但他也明白為對抗邪惡而發動戰爭的必要性,因此他讚美這位教導他的手爭戰的上帝(詩篇144篇1節)。然而,他也畏懼戰爭,祈求上帝救他脫離殺人的刀(10節)。詩人大衛希望有一天 [....]

靈命日糧 : 重燃盼望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4-15節 

騰輝很納悶,為何18歲的兒子曉風最近會花這麼多時間待在圖書館?曉風患有自閉症,很少與人交談,通常放學後就直接回家。是什麼改變了他?一番追問之下,曉風終於回答說:「我跟哲文一起讀書。」

哲文是曉風的同學,注意到曉風有學習障礙,便邀他一起唸書。哲文是曉風十八年來的第一個朋友。這段剛萌芽的友誼大大鼓舞心灰意冷的騰輝,因他早已不敢盼望兒子會交到朋友。

因著有人願意關心另一個有需要的人,並在對方身邊提供協助,便能使對方重新燃起盼望。使徒保羅在服事初代教會時,也明白眾信徒要持守對耶穌的盼望,也是如此。信徒要「警醒謹守」(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6節),盼望耶穌再來,就必須彼此扶持(11節),特別是幫助那些面對困難的人。

因此,儘管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活出愛、過著討上帝 [....]

靈命日糧 : 憑信心而跳

讀經:

希伯來書11章1-8節 

在南極洲西部,約有700隻僅6個月大的皇帝企鵝擠在離海平面約15公尺高的冰崖邊緣。最終,有一隻企鵝「憑信心」俯身向前一躍而下,跳入冰冷的水中游走了。很快地,牠身後那成群的企鵝也一隻隻紛紛往下跳。

小企鵝第一次游泳時,通常從冰層跳入海中的高度大約是30-60公分。這群企鵝從約15公尺高的地方往下跳,可說是生死一躍,而攝影師首次捕捉到這個畫面。

有人會說,相信耶穌的人就像這些企鵝一樣,盲目地跳入未知的世界。其實,相信耶穌恰恰相反。希伯來書11章1節說:「信就是對所盼望之事有把握,對未見之事有確據。」(和合本修訂版)

以諾的信心蒙上帝喜悅,正如聖經說:「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6節)。在挪亞時代,人們從未見過大洪水,但挪亞就因著相信上帝,「動了敬畏 [....]

靈命日糧 : 愛慕真理

讀經:

帖撒羅尼迦後書2章7-12節 

傑凱討厭上學。他不喜歡代數、文法及化學,但他喜歡蓋房子。傑凱的父親會在傑凱放暑假時,帶他一起去工作,而他總是樂此不疲。雖然他只有16歲,但卻熟悉水泥磚瓦,也知道如何砌牆。學校和建築工地有何區別?區別在於愛。傑凱不愛上學但熱愛建築,而這份愛激發他學習了許多有關建築的知識。

身為基督徒,我們要「愛真理」(帖撒羅尼迦後書2章10節)。保羅指出,「不法的人」會用撒但的伎倆「行各樣的異能、神蹟」,欺騙「那沉淪的人」(9-10節)。他們為何會沉淪呢?「因他們不領受愛真理的心,使他們得救」(10節)。他們不愛慕真理,而無法認識真理,以致受人欺騙(11節)。

我們有哪方面的知識?這取決於一個關鍵的問題:我們愛慕什麼?我們的熱忱會影響我們心之所向,左右我們的思想。我們所愛的,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