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與人分享

讀經:路得記2章15-20節 

莉亞端著她的漢堡套餐走向一張空桌。當她吃著漢堡的時候,她留意到一個年輕男子坐在離她不遠的餐桌。他的衣服髒兮兮,頭髮也亂糟糟,他緊抓著一個空紙杯,顯然是餓壞了。莉亞該怎麼幫助他呢?直接給他一些錢似乎並不明智。如果買一份套餐給他,會讓他感到難堪嗎?

此時,莉亞想起聖經中路得的故事。富有的地主波阿斯,邀請路得這個來自摩押的窮寡婦繼續在他的田裡撿麥穗。波阿斯還吩咐僕人善待路得,說:「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麥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並要從捆裡抽出些來,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嚇她」(路得記2章15-16節)。在那個女性必須完全依賴男性才能存活的文化中,波阿斯展現了上帝慈愛的供應。最後,波阿斯娶了路得,贖回她夫家的土地並讓她夫家的名不至在族中被刪除(4章9-10節)。

最後, [....]

靈命日糧 : 必然追尋!

讀經:詩篇23篇 

我還記得幾年前的一件事。那時,有個人走在我前面的街口,我看見他手上抱著好幾個袋子。突然間,他絆倒了,所有的東西散落一地。有幾個人扶他站起來,幫他撿拾散落的物品。但是他們少撿了一樣東西──他的錢包。我撿起錢包,然後拼命追趕那個陌生人,希望把這重要的物品還給他。我大喊:「先生!先生!」終於引起他的注意。我剛追上他,他就轉過身來。當我把錢包遞給他時,他那驚訝、寬慰和無比感激的表情,讓我永遠都忘不了。

我原本只是跟在那個人的後面,沒想到竟然需要追趕他。其實,我們熟悉的詩篇23篇最後一節,也有追趕的含義。詩人說:「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6節)。雖然「隨著」一詞翻譯得很貼切,但原本的希伯來文有更強烈的意思,甚至具有侵略性,字面上的意思其實是「追尋或追趕」,就像狩獵者對獵物緊追 [....]

靈命日糧 : 殷切期盼

讀經:路加福音2章25-32、36-38節 

在聖誕節之前一個忙碌的日子裡,我家附近的郵局人滿為患。一位年邁的婦人緩緩走向寄信櫃台,櫃台服務人員很有耐心地看著她緩慢移步,跟她打招呼:「您好,年輕的女士!」他的話表達善意,但有些人也許覺得話中的含意是「年輕」比較好。

聖經裡年邁信徒的榜樣卻讓我們看見了盼望。當約瑟與馬利亞帶著嬰兒耶穌來到聖殿獻給主(路加福音2章23節;參閱出埃及記13章2、12節),兩位年邁的信徒成為重要的角色。

首先是多年來一直等著要見到彌賽亞的西面,他把耶穌抱在懷裡,稱頌上帝說:「主啊!如今可以照祢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祢的救恩,就是祢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路加福音2章28-31節)

接著是「年紀已經老邁」的女先知亞拿,她在西面跟馬利亞、約瑟談話時進前來 [....]

靈命日糧 : 天天倚靠

讀經:馬太福音6章6-13節 

在某個週六早上,我們家幾個年紀較小的孩子決定早起為自己做早餐。而我和妻子經過了精疲力竭的一週,打算至少睡到早上七點。在好夢正酣時,我突然聽到砰然一聲巨響!我跳起來衝到樓下,只見一個破碎的碗與撒了滿地的麥片,而我們五歲的小孩喬納斯正拼命地想把地上的黏稠物清掃乾淨(但在我看來更像是在塗抹)。我的孩子們在飢腸轆轆之時,選擇了不尋求幫助。他們沒有選擇倚靠我們而是靠自己,最後的結果當然是早餐泡湯了。

從人的角度來看,孩子們應該從事事依賴逐漸成長為自主獨立。但在我們與上帝的關係中,成熟卻意味著從獨立自主轉變為凡事倚靠祂。我們藉著禱告學習越來越倚靠上帝。耶穌教導祂的門徒(以及我們所有相信祂的人)向天父上帝禱告,說:「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馬太福音6章11節),這正是一個教導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