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從心裡發出

讀經:馬太福音15章12-20節 

有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進行了一項名為「挪亞方舟行動」的救援任務。或許動物愛好者覺得這名稱聽起來十分有趣,但協會的工作人員卻感覺是一場惡夢。有人舉報,位於紐約長島的一棟房屋經常發出動物的吠叫聲與惡臭。工作人員抵達現場後,發現有400多隻動物缺乏妥善照顧,生活在非常髒亂的環境中。後來工作人員逐步把這些動物全都移走。

我們或許不會把數百隻動物關在髒亂的環境裡,但耶穌指出,你我可能會讓各種罪惡的思想與行為盤據於心中,這些邪情私慾都需要被揭露並被移除。

當耶穌在教導門徒什麼能使人潔淨與不潔時,提到使人變得污穢的,不是因為吃飯前沒有洗手,或吃了不潔之物,而是一顆邪惡的心(馬太福音15章17-19節)。我們內心的惡臭,最終會從我們的生命滲透出來。耶穌還列出一些「從心裡發出」的惡 [....]

跟耶穌學習領導力:如何面對破碎與失去

翻譯:奇奇

由啟發亞太事工部與其領導力發展總理事Abel Cheah牧師和聖三一教會的Bukit Bintang 牧師共同撰寫

 

隨著世界開始從後疫情的強制休眠中醒來,我們才剛剛開始面對我們所失去的以及意識到生活中所存在的破碎。

作為基督的追隨者,我們被呼召要將基督的光照在人前(馬太福音 5章14-16節),尤其是在這種黑暗時期。

 

 

但對於我們許多受託要去帶領和照顧他人的人來說,為對方帶去光和希望從未如此困難,因為我們面對的是整個社會層面對管理機構的憤怒以及深深的錯位和失落感。

在這一切之中,我們並非沒有指引和方向。耶穌是世上最偉大的領袖,他最早在公開事工中所說的一些話語為我們提供了如何在破碎的時節行動和生活的榜樣。

以下是耶穌的 3 條教導,可以幫助我們在失落中帶領和陪伴對方:

 

 

1.「心靈貧乏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5章3節,新譯本)

 

在耶穌事工的起頭,祂宣稱了對「心靈貧乏」之人的祝福並給了他們一個身份:他們是有福的,他們是天國的子民。在一個被宗教領袖以是否遵守律法來衡量屬靈狀況的社會中,耶穌通過告訴他們承認心靈貧乏而得祝福來駁斥了這一評價體系。

「心靈貧乏」就是承認我們在生活中迫切需要上帝。就如同財富賦予了我們選擇的能力一樣,「心靈貧乏」意味著接受「除了上帝的恩典,我別無其他選擇」。

知道這一點,我們就了解到成為領袖最重要的並非是擁有職位、權威或控制權,而是成為一個好的管家和擁有謙卑的品質。

這意味著拯救他人和解決他們的問題並非是我們的責任。相反,我們要變得絕對依靠聖靈來帶領我們的決定和滿足我們的需要。

心靈貧乏的領袖會得到豐富的恩寵,因為那些空手而來並敞開心扉的人已經做好充分的準備接受上帝的祝福了。

 

 

2.「哀痛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馬太福音5章4節)

 

八福並不是站在虐待狂的角度說「上帝喜歡看到我們哀慟」。而是講述了上帝對我們深深的愛,以及祂與我們這些因受試煉、自己的錯誤行為、或經歷失去和失望而哀傷的人同在。

在哥林多後書7 章 10 節中,我們得知,「因為依照上帝的意思而有的憂傷,可以生出沒有懊悔的悔改,以致得救;世俗的憂傷卻會招致死亡。」

心碎的人會得到祝福——對於那些在悔改中轉向上帝以及那些選擇分擔他人痛苦的人,他們會因心碎而得到祝福。上帝應許會給他們安慰。

你或許因著服侍那些受到傷害的人而哀痛。你是否因著你自己的家庭、團隊或所在的社區的破碎而哭過?你經常陪伴那些面對死亡、失去和哀傷的人嗎?

有一種哀慟會迎來痊癒而不是毀滅。那就是將我們帶回到上帝面前讓我們可以尋求祂醫治和寬恕的哀慟。

接受上帝恩典和安慰的跟隨基督的健康領袖可以幫助其他人明白苦難發生的意義。那些接受上帝安慰的人也可以成為他人的安慰(哥林多後書1章3節)。

 

 

3.「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馬太福音5章5節)

 

這一條也許是迄今為止最令人驚訝的祝福。在這個充滿各種混亂和困苦的時代,對於要解決問題的人來說,溫柔並不容易。溫柔通常並不是行動計劃者們的選擇。

但我們必須記住:溫柔並非是軟弱。溫柔是溫和和節制的結合,是聖靈的果子,賦予我們基督的品格。

要了解什麼是溫柔,看看這個詞的詞源會很有幫助。這個詞在希臘文中有 3 種常見用法,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溫柔為何是一種受控制的力量:

首先,醫生用它來描述藥效和合適的劑量——太多會中毒,但恰到好處,就會痊癒。

其次,水手用它來描述風的力量。微風令人耳目一新,但颶風卻具有破壞性。溫柔意味著剛好,不強也不弱。

第三,農民用它來描述遏制野馬。一個農夫會因為馬的固執而遏制他們的力量。當馬的野性被遏制,力量受到控制,能夠帶騎手上戰場時,就是溫柔了。

在以上三個例子中,溫柔都是一種需要有自制地而且被智慧使用的力量。

表現出溫柔需要勇氣、力量和謙卑。它從共情的傾聽開始,引導我們為他人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實踐溫柔使我們能夠溫和而堅定地引導彼此度過艱難時期,一同工作,互相幫助。

面對破碎,我們可以像耶穌一樣服侍:以降服的姿態、痛悔的心和溫柔的態度。

 

一些問題反思:

1、依靠聖靈帶領意味著什麼?這如何改變我傳達願景、戰略和目標設定的方式?

2、「上帝希望我們有柔軟的心和有力的腳。然而我們很多人的問題在於,我們的心剛硬,腳卻軟。」 ——Jackie Pullinger 我若選擇以一顆為他人破碎的心來做領袖會怎樣?

3、我如何做到「有控制地行使權力」?我在哪裡可以與他人分享權力和影響力的話題?

 

由當地教會帶領時,Alpha是有效的傳福音方式。通過關注基督教信仰的基本要素,Alpha使其幾乎可以在任何情況下被使用,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他們朋友的生命被福音所改變。教會現在可以通過各種視頻會議平台在線進行 Alpha 課程學習。要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https://asiapacific.alpha.org/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祂掌管未來

讀經:詩篇90篇12-17節 

根據心理學家梅格·潔伊(Meg Jay)的研究,我們的大腦在想到未來的自己時,有如想到一個全然陌生的人。為什麼呢?這可能與被稱為「同理心差距」的心理狀況有關。我們可能很難去同情和關心那些我們素不相識或從未謀面的人,甚至是未來的自己。因此潔伊的工作是要幫助年輕人想像未來的自己,並採取一些行動來關心他們。這包括協助他們按自己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而制定可行的計劃,好讓他們能追求自己的夢想並繼續茁壯成長。

在詩篇90篇,詩人提醒我們審視自己的年日,不要只看到現在,而是要看到一生的日子,因此我們要祈求上帝教導我們「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12節)。謹記我們在世上的年日是有限的,可以提醒我們迫切需要倚靠上帝。我們需要上帝的幫助,好讓我們學習如何得著滿足喜樂,不僅是現在, [....]

靈命日糧 : 奇妙的拯救

讀經:約翰福音11章38-44節 

美國部落客(或博主)林凱文(Kevin Lynn)曾經犯案累累,生活幾乎崩潰。在他最近的一篇文章中,他回憶道:「那晚我已經拿著槍抵在頭上,但上帝很奇妙地進入我的房間,也進入了我的生命。在那一刻,我真的找到了現在我所認識的這位上帝。」上帝的介入拯救了林凱文的生命。藉著這奇妙的經歷,上帝使他明白自己是個罪人,又讓他體會到上帝慈愛的同在。對於這次與主相遇的經歷,林凱文希望能讓全世界的人知道。於是他藉著YouTube平台,設立了一個專有的頻道,坦誠地與人分享自己和其他人的生命得著轉變的歷程。

當耶穌的朋友兼跟隨者拉撒路去世之後,許多人認為耶穌來得太遲了(約翰福音11章32節)。因為耶穌到達時,拉撒路已經被葬在墳墓裡四天了。然而,耶穌將這痛苦的時刻轉變為奇蹟,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正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