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死亡邊緣

讀經: 路加福音9章1-6節


門徒就出去,走遍各鄉宣傳福音,到處治病。 —路加福音9章6節


蘿倫(Lauren Kornacki)很高興自己上了暑期心肺復甦術課程(CPR),但她沒想到這麼快就將所學的用在至親身上。當她父親在維修他的汽車時,支撐車子的千斤頂突然滑脫,1500公斤重的車子頓時壓在他身上。二十二歲的蘿倫英勇地將車子抬起,並把父親從車子底下拉出來!過後,她就用心肺復甦術維持父親的生命跡象,一直到醫療人員抵達。

蘿倫徒手抬起車子,把父親從死亡邊緣拯救出來,這的確很了不起。但有一件事遠比這更偉大,那就是耶穌透過祂的死和復活,將我們從罪的魔爪拯救出來。當耶穌差遣十二個門徒做祂的工,祂要他們去宣講上帝渴望拯救人的福音(路加福音9章1-6節)。門徒並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完成這些事,當他們傳講耶穌的信息時,耶穌會親自把人們身上罪的重擔抬起。他們靠著耶穌的能力和權柄講道和醫治,證明了耶穌的確將上帝的國度帶到地上。

今天許多人仍背負罪的重擔,但我們偉大的上帝可以將我們從重擔底下救出來,並且差派我們去告訴世人,祂能使他們重獲自由。

— Marvin Williams

想想看:
你認識的人中誰是背負罪的重擔,
正需要耶穌的拯救呢?
你可以用哪些實際行動傳達耶穌的愛呢?

從罪中被拯救之人,最能幫助別人得救。



全年讀經:
約伯記34-35章 使徒行傳15章1-21節


靈命日糧 :前事不忘

讀經: 耶利米書6章13-20節


訪問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間;這樣,你們心裡必得安息。 —耶利米書6章16節


有句話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就是記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當成今後行事的依據。可惜,我們卻總是喜歡緬懷當年的好時光,而非記取這些經驗,去尋找未來的方向。我們沉湎於懷舊之情而不願改變,渴望一切能回到像以前一樣。

當上帝呼召耶利米成為「列國的先知」時(耶利米書1章5節),耶利米只是一個來自耶路撒冷附近小鎮的祭司。他被指派一個非常艱難的任務,主要是向轉離上帝的猶大人,宣告上帝對他們的審判。耶利米清楚地表示,他是傳遞上帝的信息,而非自己的意思(7章1-2節)。

主耶和華說:「你們當站在路上察看,訪問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間;這樣,你們心裡必得安息。他們卻說:『我們不行在其間。』」(6章16節)

上帝勸祂的百姓回顧過去,如此他們才能向前邁進。尋訪遠古路徑的目的,是為了尋找那一條「美善的路」,其中充滿上帝的信實、饒恕以及呼召。

上帝可以透過我們的過去教導我們,藉此讓我們知道與祂同行的道路最美好。

— David C. McCasland

我不知將來會如何,
也不知會發生何事;
但我知主信實同在,
因我早已經歷多次。
Anon.

上帝往日的引導,給了我們面對未來的勇氣。



全年讀經:
約伯記32-33章 使徒行傳14章


靈命日糧 :成長圖表

讀經: 彼得後書3章10-18節


你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 —彼得後書3章18節


如果有一天我們搬離現在的家,我會把食物儲藏室的門拆下帶走!那扇門很特別,因為上面記錄了我的孩子多年來的成長。每隔幾個月,丈夫和我都會讓孩子們背靠著門,用鉛筆在那門上畫下他們的高度;根據我們的成長圖表,我女兒在短短一年內長高了四吋!

孩子們的成長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但有另一種成長卻需要一些努力,就是屬靈成長,使我們變得更像基督。使徒彼得鼓勵信徒在耶穌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彼得後書3章18節)。他說信心的成熟能幫助我們預備迎接基督的再來。他希望耶穌回來時,能夠看見信徒過著無可指責的生活,與上帝和好(14節)。彼得也視屬靈成長為一種防禦,能抵擋那些曲解上帝話語、使人迷失的教導(16-17節)。

即使是在我們感到沮喪,覺得自己與上帝疏離的時候,我們應當謹記:祂會幫助我們在信心上長進,讓我們更像祂的兒子。祂的話語應允我們,「那在[我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立比書1章6節)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親愛的上帝,我祈求聖靈,
陶造我成為合祢心意的人。
給我力量,好使我能達到,
我在耶穌裡面看見的聖潔。

靈命成長需要乾糧──上帝的話語。



全年讀經:
約伯記30-31章 使徒行傳13章26-52節


靈命日糧 :倚靠日

讀經: 約翰福音15章1-13節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 —約翰福音15章5節


在美國,7月4日是公定假期。戶外燒烤熱烈、海灘人潮洶湧,大城市、小城鎮也充滿遊行、煙火匯演,處處都有野餐和愛國的慶祝活動。這一切都是為了紀念1776年的7月4日,有13個北美洲英屬殖民地宣布獨立。

「獨立」對不同時代和年齡的人都具有吸引力。「獨立」代表「不受別人的控制或影響、不須倚靠別人的支持或幫助」,難怪青少年都嚷著想獨立;很多成人也力求在經濟上獨立,不依賴人;年長者也想保持生活獨立,日常生活不用仰賴他人。雖然一個人是否真正獨立是另一個議題,但能獨立聽起來很棒。

盼望政治獨立或個人的獨立是一回事,但追求屬靈的獨立卻是有問題的。 其實,我們需要承認並接受自己有深切的屬靈依賴。耶穌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約翰福音15章5節)

我們不能靠自己,必須完全且永遠倚靠為我們而死,使我們得自由的主耶穌。每一天都是我們的「倚靠日」。

— Bill Crowder

我時刻需要祢,親愛恩主,
無人似祢柔聲,使我安舒。
我需要祢,需要祢,每時刻需要祢!
求主現在施恩惠,我來就祢。
Hawks/Lowry

倚靠全能的上帝,就能得到最大的力量。



全年讀經:
約伯記28-29章 使徒行傳13章1-2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