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屬天智慧

讀經: 撒母耳記上24章1-10節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 —雅各書3章17節


如果美國16歲的女高中生威摩特(Kiera Wilmot)是在科學課上做實驗,她可能會拿到優等。然而,她卻被指控引起爆炸。她本來計畫事先取得老師同意才做這項實驗,但她的同學卻說服她在教室外做實驗。於是,她用塑膠瓶將一些化學物質混合,結果引起爆炸,她這項無意的行為造成了同學們的惶恐不安,還因此遭到退學。

舊約告訴我們另一個關於同儕壓力的故事。大衛和他的隨從為了躲避掃羅的追殺而躲到山洞裡,剛好掃羅也進入山洞(撒母耳記上24章)。大衛的部下向他建議,這正是上帝賜給他的好時機,能夠處置掃羅,他們慫恿大衛殺了掃羅(4、10節)。他們以為大衛殺了掃羅,就可以不用閃躲,大衛也可以稱王。但大衛卻拒絕傷害掃羅,「因他是耶和華的受膏者」(6節)。

在生活中,有時旁人會建議我們隨心所欲,做一些當下似乎最快樂,或看來最實際的事情。但是屬天和屬世的智慧是有分別的(哥林多前書2章6-7節),「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雅各書3章17節)。當旁人企圖說服我們採取某些行動時,我們可以祈求上帝來引導我們,作出適當的回應。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憑祢意行,主!憑祢意行!
管理我動作,憑主指引;
聖靈充滿我,顯明主恩,
惟望主耶穌,常住我心。
Pollard

真正的智慧是從上而來的智慧。



全年讀經:
約伯記3-4章 使徒行傳7章44-60節


靈命日糧:黃金紋理

讀經: 羅馬書6章1-14節


我們若在祂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也要在祂復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 —羅馬書6章5節


上次我到英國的渡假鄉村旅行時,買了幾個骨瓷馬克杯作為紀念。我雖然小心翼翼地使用這些杯子,但還是有一個掉到水槽裡碎了。最近,我看到了日本傳統金漆陶瓷的修補技藝,不禁想到那個破碎的馬克杯。

如果東西碎了,通常我們能把它修補到可用的狀態便很開心了。但是數百年前,一位日本藝術家決定要修補破碎的瓷器,使它重現美麗的光彩。他利用金粉填補黏合破碎的器皿,修復後的瓷器都滿佈錯綜複雜的黃金紋理。

在最早的人類歷史中,罪進入世界(創世記3章),神學家稱這為人類的「墮落」,墮落無可避免的後果就是破碎。從此,生命便充滿了痛苦,因為我們不斷用破碎的尖利缺口傷害他人,也傷害自己。然而,上帝不願意看見我們支離破碎,祂的修復工作使我們的缺口變為美麗的紋理。

正如日本傳統金漆陶瓷修補技藝家一樣,上帝使用比黃金更貴重的東西,就是祂兒子的寶血來修復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命並沒有黃金般的紋絡,取而代之的是基督的寶血使我們合而為一。我們已經「在祂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羅馬書6章5節),世上沒有比這更美的事了。

— Julie Ackerman Link

祂流寶血傾倒生命,
在加利利獻上所有;
白白賜予豐盛的愛,
我們能以什麼回報?
Anon.

耶穌的寶血付出贖價,使我們從罪中重獲自由。



全年讀經:
約伯記1-2章 使徒行傳7章22-43節


靈命日糧:主必修復

讀經: 歌羅西書3章8-17節


[你們]穿上了新人。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 —歌羅西書3章10節


幾世紀以來,許多人嘗試修復受損及年代久遠的藝術珍品。這些努力確實巧妙地保存了一些藝術家的原作,但有些卻反而破壞了許多偉大的傑作,包括古希臘的雕像,以及至少兩幅達文西的畫作。

在保羅寫給歌羅西教會的書信中,他所描述的修復過程,是藝術界無法達成的。保羅所提的是上帝對祂子民的修復,他寫道:「你們已經脫去舊人和舊人的行為,穿上了新人。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歌羅西書3章9-10節)。這並不是嘗試翻修已故藝術家的作品,而是我們的靈被更新,那位又真又活、創造我們的上帝,藉著祂的兒子耶穌基督,賜給我們新生命。祂的赦免讓我們的生命不再暗淡,而是富有鮮艷的色彩;祂的恩典讓祂在我們生命中的旨意愈加鮮明。

我們的生命就好像主手中的一塊畫布,上帝是技術精湛的畫家,將我們的生命畫成一幅合祂心意的畫。無論我們因罪污損了多少,我們依然有更新與修復的盼望。永活的上帝是那位藝術大師,祂正雕琢我們的生命。

— David C. McCasland

我靈,讚美天上君王,
主前俯伏獻我心,
既蒙赦免,醫治,拯救,
當永遠歌唱頌揚。
Lyte

耶穌精於修復生命。



全年讀經:
以斯帖記9-10章 使徒行傳7章1-21節


靈命日糧:與主相遇

讀經: 提摩太前書1章15-17節


我蒙了憐憫⋯⋯,給後來信祂得永生的人作榜樣。 —提摩太前書1章16節


我的祖父、父親及叔叔伯伯的個性都比較剛硬,可想而知,他們並不喜歡別人和他們談論信仰。當父親被診斷出是癌症末期時,我十分擔心,開始把握每個機會跟他傳講耶穌的愛。可惜他總是拒絕,以婉轉卻堅定的語氣說:「我知道自己現在需要什麼!」

我答應不再跟他談論這個話題,轉而給了他一疊小卡片,內容談到上帝如何赦免我們的罪,讓他隨時可以閱讀。我將父親交託給上帝,迫切為他禱告。甚至有位朋友也為我的父親祈求上帝,能存留他的生命,直到他認識耶穌。

那天下午,我接到了父親逝世的電話,飛奔回家。當哥哥到機場接我時,他說:「爸爸要我轉告你,他已經求耶穌赦免他的罪了。」我驚訝地問:「何時?」哥哥說:「今早爸爸臨終前。」上帝已施恩「憐憫」了父親,猶如祂已憐憫我們一樣(提摩太前書1章16節)。

有時我們傳講福音,有時我們分享生命見證,更有些時候我們只是默默行出基督的樣式,但我們要持續禱告。因為我們都知道救贖最終是上帝的工作,我們並不能為別人做什麼。上帝是滿有恩典的,無論我們禱告的結果如何,我們始終能相信祂。

— Randy Kilgore

耶穌溫柔慈聲懇切在呼喚,
祂呼喚你,呼喚我。
祂耐心在你心門外等候你,
祂等候你,等候我。
Thompson

我們種植澆灌,上帝讓他成長。



全年讀經:
以斯帖記6-8章 使徒行傳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