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慷慨的上帝

讀經: 以弗所書3章14-21節


上帝能……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以弗所書3章20節


幾年前,當我們一家住在芝加哥時,有很多好處。例如,幾間似乎有意一較高低的好餐廳,不只是食物美味更是分量充足。有一間義大利餐館的分量超大,我跟太太各自點了半份喜歡的義大利麵還吃不完,剩下的還夠帶回家當隔天的晚餐!這麼慷慨的分量,讓我們覺得彷彿是在祖母家裡,享受她用愛灌注的豐盛佳餚。

當我讀到天父將祂豐盛的恩典充充足足地賞賜給我們(以弗所書1章7-8節),並且祂能「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3章20節),我也深深感到一種滿溢的愛。我感到很慶幸,因為我們的上帝不是個小氣、吝嗇賜恩的上帝。相反地,祂是那位對浪子寬宏大量的上帝(路加福音15章),並且祂天天「以仁愛和慈悲」為我們的冠冕(詩篇103篇4節)。

有時候,我們會認為上帝沒有照我們的心意供應我們。但即使上帝什麼都不給我們,光是赦免我們的罪,並向我們應許美好的天家,就已經對我們夠大方了!所以,現在就因我們慷慨的上帝而歡欣吧!

— Joe Stowell

主啊,求祢時時提醒我,
祢一直都對我極其慷慨與寬容。
幫助我對周遭的人也如此慷慨與寬容,
以致他們能認識祢且也因祢歡欣。

讚美真神萬福之源!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32-33章 約翰福音18章19-40節


靈命日糧 :牙痛的教訓

讀經: 希伯來書12章3-11節


你們所忍受的,是上帝管教你們,待你們如同待兒子。 —希伯來書12章7節


魯益師(C. S. Lewis)在他的經典著作《返璞歸真》中寫道:「我幼時常患牙痛,要是告訴我母親,她會給我一點止痛藥,讓我當晚可以安穩睡覺。可是我常常沒有馬上去找母親,總是要等到疼痛難忍時才去告訴她。……因為我知道她除了給我止痛,第二天一早還會帶我去看牙醫。……我要牙痛立刻停止,可是想要止痛就不得不看牙醫,一勞永逸地把牙齒治好。」

同樣地,當我們有困難或倍受困擾時,可能不會每次都馬上尋求上帝。當然,我們知道祂可以立即舒緩我們的痛苦,但我們也知道祂更關切的是處理我們問題的根源。我們也許會害怕祂揭露我們尚未預備好去處理,或不願意去面對的問題。

在這種時刻,我們當提醒自己,上帝「待[我們]如同待兒子」(希伯來書12章7節)。祂的管教也許令人痛苦,卻是明智的,且祂的雙手充滿慈愛。祂愛我們,以致不忍心看我們依然故我;祂希望我們能愈來愈像祂愛子耶穌的樣式(羅馬書8章29節)。當全然相信上帝慈愛的旨意,勝於我們恐懼的情緒。

— Poh Fang Chia

主,感謝祢顯露我隱而未現的過犯,
是因為祢待我如同愛子。
幫助我降服於祢的潔淨工作,
直到我的身上顯出耶穌的美好。

上帝管教的手是慈愛的手。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30-31章 約翰福音18章1-18節


靈命日糧 :心之所願

讀經: 詩篇73篇1-3,21-28節


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 —詩篇73篇25節


我的朋友瑪麗告訴我,在教會敬拜中,有時她沒有開口唱某些歌詞。她說:「如果我一邊唱『我只渴慕耶穌』,心中卻渴望很多其他的東西,好像不太誠實。」我很欣賞她如此坦白。

從詩篇73篇25節看來,亞薩似乎是個屬靈且只渴慕上帝的人。他說:「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但他在這篇詩一開始卻不是這樣說的。起初,他承認自己也想要周遭的人所擁有的富裕:「我見惡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懷不平」(3節)。然而,當他親近上帝時,便意識到自己所懷的不平是愚昧無知的(21-22、28節)。

即使我們認識上帝,也常會因為他人得享財富和安逸而心煩意亂。魯益師曾寫道:「其實對上帝來說,我們心中的想望並非太強,而是太弱……我們太容易被(不足以與上帝相比的事情)取悅。」

有時,心中的想望會使我們分心,無法專注於上帝至好的福分,那麼我們從這篇詩中可以學習到什麼呢?這樣說吧!我們知道即使有時我們會禁不住嫉妒他人所擁有的,上帝卻仍然引導我們,將我們的目光再次轉向祂。讓我們與詩人一樣說,祂「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26節)。

— Anne Cetas

主,我們真心相信祢是我們滿足的源頭。
但我們既軟弱又有罪,
而且容易分心,忽略祢至好的福分。
求祢教導我們如何親近祢,讓祢常與我們同在。

每日吸取上帝的智慧,可以消除心中的不平。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8-29章 約翰福音17章


靈命日糧 :重大決定

讀經: 約書亞記24章2,13-18節


你們……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 —約書亞記24章15節


最近,我問姐姐瑪麗安是否還記得我們什麼時候搬進老家。她答道:「你當時差不多九個月大,我還記得爸爸媽媽一邊熬夜打包、裝箱,一邊聆聽收音機。那天是1944年6月6日,他們聽的正是諾曼地戰役的實況報導。」

今天是二戰諾曼地登陸70週年紀念日,也就是著名的D日。在軍事用語中,D日表示開始行動的那一日。隨著時代的演進,如今D日也意指作出生命重大決定或承諾的時刻。

以色列人的領袖約書亞,在年邁的時候向百姓提出挑戰,要他們作出生命的重大決定。他們經過多年的征戰,得到了上帝所賜的應許之地,約書亞勸百姓忠心地服事那位自始至終對他們信實的上帝(約書亞記24章)。他說:「你們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15節)

當我們決定跟隨救主的那一天,是我們生命中最大的轉捩點。此後的每一天,我們可以歡喜快樂地重申我們事奉祂的承諾。

— David C. McCasland

主,每天可以向祢說「我願意」是何等殊榮。
謝謝祢願意愛我、赦免我。
求祢引導我今天的每一個決定,
並幫助我能忠心地事奉祢。

選擇跟隨耶穌是我們人生最重大的決定。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5-27章 約翰福音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