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樹根橋

讀經: 耶利米書17章5-10節


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 —耶利米書17章7節


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Cherrapunji)有許多河流山川,當地的居民想出一種獨特的方法渡河。他們在河流兩旁栽種印度橡膠樹,讓樹根慢慢生長,最後形成了天然橋梁。這些「樹根橋」要花上10到15年才能長成,而一旦長成,即極為穩固,可以使用幾百年之久。

聖經將信靠上帝的人比為「樹栽於水旁,在河邊扎根」(耶利米書17章8節)。這棵樹因為樹根得到充分滋潤,即便在炙熱高溫下仍可存活,而在乾旱天氣中仍能結出果實。

信靠主的人,就像一棵根基穩固的樹木,在最惡劣的環境中,仍然屹立不搖,充滿活力。相反地,若把信心寄託在人的身上,則時常生活在飄搖不定中。聖經將他們比為沙漠中的杜松,生長在乾旱與無人居住的鹼地(6節)。背離了上帝的人,他們的屬靈生命正是如此風雨飄搖。

我們扎根在何處?在耶穌裡面嗎?(歌羅西書2章7節)我們是不是那引導人歸向上帝的橋梁呢?若我們認識基督,就能見證這真理:「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耶利米書17章7節)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耶穌基督是我一切,
生命喜樂珍寶,
是我每日生活力量,
離祂我必跌倒。
Thompson

扎根在上帝裡的人,再大的試煉也屹立不倒。



全年讀經:
詩篇20-22篇 使徒行傳21章1-17節


靈命日糧 :美好形象

讀經: 希伯來書10章19-25節


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 —希伯來書10章 24節


某天,女兒在車上試戴我新買的太陽眼鏡,她還給我時說:「媽,這不是太陽眼鏡,只是時髦的鏡片。」她取笑我說:「我猜,妳買這副眼鏡,是因為妳覺得戴起來很好看吧。」

我不得不承認,女兒太瞭解我了。當時我根本沒考慮紫外線的問題,更沒有想到是否能遮擋陽光。我只是覺得自己戴了這副眼鏡看起來容光煥發。

大多數人都想擁有美好的形象,讓自己看起來事事順心,沒有掙扎或恐懼,也沒有邪念或悲傷。

然而,在屬靈的旅程上,維持完美的外表對自己和屬靈同伴都毫無益處。常與主內的弟兄姊妹彼此分享與擔當,才能利己利人。只要多一點坦誠,我們不難發現其他人也在類似的困境中掙扎。當我們的心與上帝更加契合,就更加清楚自己的軟弱與不足,那麼上帝就可以更全面地使用我們去幫助別人。

求上帝除去我們所有的矯飾,讓我們「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希伯來書10章24節)。

— Cindy Hess Kasper

何必戴上如意面具,
認為苦難非主旨意;
何不表露真實自我,
讓人信主毫無疑慮。
Sper

基督徒互相扶持,靈命成長堅固。



全年讀經:
詩篇18-19篇 使徒行傳20章17-38節


靈命日糧 :深陷困境

讀經: 詩篇16篇1-11節


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 —腓立比書4章11節


哲學家波伊提斯(Boethius)是公元六世紀的義大利人,他在宮廷擔任政治要職。後來,很不幸地,他失寵於君王,更被控叛國罪,關在監獄。在等候判決的日子,他要求得到寫作工具,好讓自己把這段時間的反思記錄下來。而對於後世,這些作品成為了不朽的經典心靈著作。

當波伊提斯坐在牢房裡,想著慘淡的未來時,他文思泉湧,寫了一段體現堅信基督的話:「無事可使人痛苦,除非自怨自艾;反之,若知足則處處是樂土。」他明白,要如何面對處境轉變的心態和知足,是出於個人的選擇。

使徒保羅也認為不管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如何看待環境才是最重要的。同樣地,保羅在監獄中也寫道:「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腓立比書4章11節)。這兩位前人都能做到知足,因為他們最終的滿足是來自永恆不變的上帝。

你是否感覺自己深陷困境,無法擺脫纏累?上帝能使你心得滿足。只有與主同在,才能獲得永恆的滿足,因為在祂「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祂「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篇16篇11節)。

— Dennis Fisher

救世主凡事引領,
助我不自怨自艾;
心靈滿足又喜樂,
得恩賜激勵他人。

即使一無所有,只要有主就一無所缺。



全年讀經:
詩篇16-17篇 使徒行傳20章1-16節


靈命日糧 :竭力盡忠

讀經: 哥林多後書11章23-31節


我若必須自誇,就誇那關乎我軟弱的事便了。 —哥林多後書11章30節


根據一項統計顯示,全球總共累積了超過14兆「常飛旅客」哩數。這一切皆源自1980年代初期,航空公司為了吸引乘客再次光顧,於是開創了獎勵忠實旅客的計畫。累積的飛行哩數可換取機票、贈品或免費服務等等;自此以後,當大家計畫旅行時,除了考慮價格、班次,也考慮到可以得到的回報。

使徒保羅是第一世紀的旅行常客,但他並非為了賺取哩數或回報。他的目標是盡己所能接觸最多的人,然後把信耶穌得永生,以及罪可得赦免的好消息傳給他們。當哥林多人質疑他的權威,他便回信敘述自己傳福音所付出的代價:「被棍打了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遇著船壞三次;一晝一夜在深海裡」(哥林多後書11章25節)。上帝賜給保羅恩典和忍耐,讓他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傳講耶穌,絲亳不考慮個人利益和回報。

當我們服事主時,不論遭遇逼迫或是受到讚賞,願我們專心仰賴祂,對祂忠心到底,並對祂犧牲的愛心存感恩。

— David C. McCasland

主我屬祢,懇求光照,
傳講主愛,竭力盡忠,
潔淨自己,豐盛喜樂,
毫無保留,順服於主!
Bennett

因主大愛激勵我,使我能盡忠到底。



全年讀經:
詩篇13-15篇 使徒行傳19章21-4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