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百煉成鋼

讀經: 哥林多後書12章1-10節


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鑽石是炫麗而貴重的寶石,但它一開始只是普通的碳:黝黑、骯髒、易燃。然而,經過千百年的高溫和高壓,黑炭變得純淨而堅硬。鑽石的形成是屬靈力量很好的比喻。上帝用強烈的外在力量,除去我們的雜質,並在我們身上顯出祂完全的能力。

使徒保羅說,上帝的能力是在我們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我真希望這並非事實,因為我憎恨軟弱。在化療與放射治療中,我體會了超乎想像的身體虛弱。然後,一件小事竟也讓我的情緒猝不及防地跌入低谷。原本一個剪壞了的髮型應該是無足輕重,但在我掉了三英尺的長髮,頂著光頭將近一年後,頭髮剪壞了對我來說簡直是大事,使我覺得自己的過度反應真是愚蠢。我們當中有些人能製造出堅強自信的幻覺,但是突然失去健康、工作或所珍愛的人,都強而有力地提醒我們,應當完全倚靠天父上帝。

當我們經歷苦難的烈火時,無論是身體上或情緒上的,無論是外來的迫害或內心的屈辱,讓我們謹記,上帝慈愛的目的是要使我們純淨和堅強。

— Julie Ackerman Link

主用試煉烈火,
鑄我百煉成鋼;
教我從祂得力,
不靠自己力量。
Sper

苦難是上帝用以熬煉與堅固我們的爐火。



全年讀經:
詩篇16-17篇 使徒行傳20章1-16節


靈命日糧:預覽結局

讀經: 啟示錄21章1-7節


得勝的,必承受這些為業。我要作他的上帝,他要作我的兒子。 —啟示錄21章7節


我不得不承認,有時候我在開始讀一本書之前,會先看結尾,這樣可以讓我知道書中人物的生死結局。事先知道結果,我便可以輕鬆地欣賞人物角色,享受閱讀的樂趣。

同樣的,閱讀聖經的最後一卷書──啟示錄,對於耶穌基督的跟隨者而言,可以得到鼓勵與安慰。聖經一再呼籲基督徒成為得勝者(約翰一書4章4節,5章4節;啟示錄2章7、11、17、26節,3章5、12、21節)。沒錯,我們可以成為得勝者,從今時直到永恆。

使徒約翰在啟示錄中講述新天新地的顯現(啟示錄21章1節),描繪了已經接受耶穌為救主的人將可看見的最終勝利。那時將不再有死亡、眼淚、悲哀、哭號和疼痛(4節)。主已宣告:「得勝的,必承受這些為業。我要作他的上帝,他要作我的兒子」(7節)。祂要親自與我們同在(3節),並且要「將一切都更新」(5節)。

若今日的試探使你覺得力不能勝,沮喪氣餒,讓上帝帶領你一覽故事的結局,就是那你永遠與祂同在的時刻。

— Randy Kilgore

興起興起為耶穌,爭戰不會久長;
今日雖有干戈聲,明日凱歌高唱;
忠心奮勇得勝者,必得生命冠冕;
並與榮耀大君王,掌權直到永遠。
Duffield

今日的盼望乃謹記結局:我們將永遠與上帝同在。



全年讀經:
詩篇13-15篇 使徒行傳19章21-41節


靈命日糧:警告牌

讀經: 希伯來書3章1-13節


弟兄們,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惡心,把永生上帝離棄了。 —希伯來書3章12節


在烏拉圭的沙灘上,佇立著巨大的泥石手指,部分埋藏入沙堆裡,指尖朝向天空。它被稱為「溺亡者之碑」,當地人則直接稱之為「手」(La Mano),它是智利藝術家馬里奧·伊拉勒撒寶(Mario Irarrázabal)的創作,目的在於警示游泳的人遇溺的危險。現在「手」儼然成為吸引遊客的觀光景點,但其真正的用意仍然是為了提醒泳客注意大海暗藏的危險。

上帝的話語也帶著其警戒的作用。希伯來書提醒著我們有關心靈的危機:「弟兄們,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惡心,把永生上帝離棄了。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裡就剛硬了。」(希伯來書3章12-13節)

這段經文的背景是回顧以色列人於曠野中的不信與悖逆。雖然事件發生在撰寫希伯來書之前數個世紀,但這屬靈原則至今仍適用。我們要彼此勸誡,抗拒罪所帶來的心裡剛硬。

警告牌是為了我們的安全而設。感謝讚美上帝,祂為了保護我們,在祂的話中警示我們,因祂深愛我們。

— Dennis Fisher

謝主聖經賜警示,
護佑保守我一生;
助我留心主訓誡,
為主而活能達成。

為了保守我們,上帝透過聖經賜下愛的警示。



全年讀經:
詩篇10-12篇 使徒行傳19章1-20節


靈命日糧:期盼的生命

讀經: 路加福音6章27-36節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路加福音6章31節


每年在德州奧斯丁市舉辦的圖書節,吸引成千上萬的人前來。他們享受瀏覽叢書的樂趣,參加名作家主持的研討會,以及搜集專業作家的智慧錦囊。有一回,有位撰寫青年小說的作家,對一群有志於寫作的人說:「寫一本你想要在架上找到的書!」不管是對寫作或對生活來說,這都是一項相當有力的建議。試想,若是我們決定活出自己想要他人活出的樣式,會是什麼情況呢?

在路加福音6章27-36節裡,耶穌勸誡祂的跟隨者,追求能夠展現上帝恩慈的生活方式:「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咒詛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27-28節)祂也提到,對於無理的對待,我們應當以寬容與不報復的行為作為回應(29-30節)。耶穌如此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31節)

你認為不可能?是的,倘若我們倚靠自己的能力和決心,的確無法辦到。能力是由聖靈而來,謹記上帝如何對待我們可以幫助我們下定決心,聖經說:「祂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35-36節)。這就是我們渴望看見的生命。

— David C. McCasland

救世主凡事引導我,
我何需別有所求,
主愛憐我何用多疑,
我一生蒙主眷佑。
Crosby

基督徒不僅讓基督住在心中,



全年讀經:
詩篇7-9篇 使徒行傳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