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懸於虛空

讀經: 約伯記26章5-14節


上帝將北極鋪在空中,將大地懸在虛空。 —約伯記26章7節


由國家地理學會所出版的世界地圖有這樣的註解:「地球的質量是66億兆噸。」究竟是什麼東西支撐這全部的重量?什麼也沒有,我們居住的星球懸於虛空,以每小時一千英里的速度自轉,同時也按著一定的軌道,繞著太陽公轉。然而,我們每天都忙忙碌碌,擔心健康問題、人際關係和經濟壓力,很容易就忽略了這件事。

舊約人物約伯在患難中反覆地思量上帝的創造,他驟然失去了健康、財富和家人,在極度的傷痛中尋找合理的解釋。他說:「上帝將北極鋪在空中,將大地懸在虛空」(約伯記26章7節)。約伯驚嘆雲朵沒有因為水的重量而破裂(8節),且在地平線劃出「光明、黑暗的交界」(10節),但這些只不過是上帝作為的一點點(14節)。

這些受造之物無法給予約伯任何答案,但穹蒼和大地卻讓他看見創造天地萬物的主,惟有這位上帝才能帶給人幫助和盼望。

那位以「權能的命令」托住宇宙的主(希伯來書1章3節;歌羅西書1章17節),祂也掌管我們每天的生活。那些看似無法解釋的遭遇和患難,全都有我們天父的大能和慈愛托住。

— David C. McCasland

讚美我主,無限大能;
世間萬物,因祂而立;
我的生命,由主掌管;
求祢助我,時刻謹記。

思想上帝創造大能,必見祂的保護大能。



全年讀經:
以斯帖記6-8章 使徒行傳6章


靈命日糧:貪婪

讀經: 哥林多後書9章6-15節


上帝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能多行各樣善事。 —哥林多後書9章8節


每年,當我拿出蜂鳥餵食器時,這些忙碌的小鳥便開始爭奪最好的位置。雖然這「筵席」一共有四個位子,但這些鳥兒卻總是想搶奪鄰居正在使用的位子。其實每一個位子的食物來源都相同,都是來自蓄滿糖漿的餵食容器。因為四個餵食的位置都是一樣的,我不禁因為牠們的貪婪而搖頭。

然而,這也讓我反省:為什麼輕易看到鳥兒的貪婪,卻看不到自己的呢?在「上帝的筵席」中,即使我知道所有的好東西都來自相同的源頭──上帝,且祂的供應永不斷絕,但我還是常常想擁有別人的位置。其實,既然上帝能在我們敵人面前為我們擺設筵席(詩篇23篇5節),為什麼還要擔心別人會佔據我們在生命中想要的位置呢?

我們的主有能力使我們「凡事常常充足」,好叫我們「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章8節)。當我們知道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好好地運用上帝賜給我們各樣不同的恩賜,彼此服事(彼得前書4章10節),我們就會停止去爭奪別人的位置,且能對自己所處的位置心存感恩,繼續因上帝的名來服事他人。

— Julie Ackerman Link

主,謝謝祢賜我如此榮幸,
能透過服事他人來服事祢。
求祢幫助我們,無論身在何處,
都能心懷滿足地服事,彰顯祢榮耀!

不滿始於注視他人,知足源自定睛上帝。



全年讀經:
以斯帖記3-5章 使徒行傳5章22-42節


靈命日糧:避難磐石

讀經: 詩篇94篇3-23節


但耶和華向來作了我的高台,我的上帝作了我投靠的磐石。 —詩篇94篇22節


有一年休假時,我沿著大湖岸邊漫步。當我走近一堆巨石旁邊時,看到巨大的岩石中間有個小凹壁,一棵小植物正在此扎根生長。這株植物顯然汲取了足夠的陽光和水分,又獲得額外的保護,因為即使是狂風暴雨,也不能傷害其嫩葉。

這株植物的安全棲息地,不禁令我想起這首耳熟能詳的聖詩:「永久磐石為我開,讓我藏身在禰懷。」這些詩句表達了我們面臨惡人攻擊時的心聲。這些惡人心懷傲慢、冷酷無情,也不敬畏上帝(詩篇94篇4-7節)。當我們被那作惡的人攻擊時,千萬不要忘記詩人的見證:「但耶和華向來作了我的高台,我的上帝作了我投靠的磐石。」(22節)

上帝是我們的磐石,是可靠和強而有力的。祂是我們的避難所,當災難來臨時,祂能使我們安然度過。詩人提醒我們:「你要投靠在祂的翅膀底下」(詩篇91篇4節)。在上帝保護之下,我們不怕惡者攻擊。當困難來到時,我們可以信靠上帝的扶助。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感謝主恩永不變,
讓我藏身在祢懷;
無須孤身經風暴,
因祂永是我高臺。

萬古磐石是我的避難所。



全年讀經:
以斯帖記1-2章 使徒行傳5章1-21節


靈命日糧 :苦中作樂

讀經: 耶利米哀歌3章1-3、 25-33節


主雖使人憂愁,還要照祂諸般的慈愛發憐憫。 —耶利米哀歌3章32節


名列「名人堂」的棒球捕手加里·卡特(Gary Carter)是一位基督徒。在19年的棒球生涯中,他因為全心信靠上帝而得著力量和耐力,得以應付日復一日的比賽。57歲時,他因腦癌蒙主恩召。在他逝世後不久,作家安德魯·克拉文(Andrew Klavan)在《華爾街日報》寫了一篇追思文章,述說卡特如何影響他一生。

在1980年代末期,克拉文正處在人生的最低潮,甚至想自殺。這時他聽到卡特在比賽結束時的訪談。卡特所屬的紐約大都會球隊贏了比賽,得力於卡特這位老捕手在比賽的關鍵時刻奮力奔跑。記者問卡特,他疼痛的雙膝怎能完成任務?卡特回答說:「有時你必須苦中作樂。」這句話幫助了克拉文脫離憂鬱。他下定決心宣告:「我也能那樣做!」受到鼓舞後,他找到希望,後來更相信了基督。

卡特的這句話令人感到安慰,這是源於耶利米哀歌的真理。我們雖然面對悲傷、痛苦和困難,但不必陷入自憐。那位容許苦難臨到的上帝,也會照祂諸般的慈愛廣施憐憫(耶利米哀歌3章32節)。有了上帝的慈愛扶持我們,如有必要,我們也能苦中作「樂」。

— David C. Egner

生命路上雖有苦難,
上帝必會與我分擔;
使我能夠超越痛苦,
幫助需要關心的人。
Branon

上帝若不免除你的苦難,必賜恩典助你承受。



全年讀經:
尼希米記12-13章 使徒行傳4章23-3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