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服事的心

讀經: 加拉太書5章13-18節


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加拉太書5章13節


在默利叔叔去世的時候,各式各樣的悼詞紛至沓來。然而所有的悼詞都有同樣的一個主題:默利叔叔以服事他人來表達對上帝的愛。最能體現這一點的,莫過於他在二戰期間的服役經歷。當時他在軍中擔任醫護兵,是戰場上沒有武器裝備的醫護人員。雖然他英勇的表現使他獲得崇高的軍事榮譽,但最令人難忘的是他的愛心服事,無論是在戰時或戰後,他都帶著憐憫去服事別人。

默利叔叔的無私付出實踐了保羅對加拉太信徒的勉勵:「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加拉太書5章13節)。但要如何才能做到呢?因為人類的敗壞,我們天生就會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而非他人。那麼,這種並非與生俱來的無私付出從何而來呢?

在腓立比書2章4-5節,保羅勸勉信徒:「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保羅講述基督因為對我們的大愛而願意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唯有祂的靈在我們裡面生出基督的心思意念,我們才可以克服自私的天性,願意為別人犧牲自己,反映出耶穌為世人捨命的終極犧牲。願我們都能順服聖靈在我們裡面的工作。

— 柯貝爾

何時曾有人無私地服事你?
你要如何服事人,也許從自己的家庭做起?

慈愛的天父,感謝祢賜下耶穌完美的榜樣,讓祂為我犧牲。請幫助我學習以基督的心為心。



全年讀經:
尼希米記1-3章;使徒行傳2章1-21節


靈命日糧 : 困境與信心

讀經: 馬可福音5章21-34節


女兒,妳的信救了妳。—馬可福音5章34節


在一個週六早上的查經班裡,一位當父親的傾訴了他的苦惱,他任性的寶貝女兒搬回家裡住了,但女兒在家裡的一些行為卻總是讓他感到無所適從。一位姐妹提到自己的健康狀況不佳,慢性疾病和衰老對她的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雖然看過許多醫師,但進展甚微,令她十分沮喪。出於上帝的安排,那天我們正好查考馬可福音第5章。在查考完這章經文之後,大家心中的盼望和喜樂顯而易見。

馬可福音5章記載,睚魯因女兒病危而來見耶穌,再三求祂說:「我的小女兒快要死了,求祢……使她痊愈」(23節)。在前往睚魯家途中,一名身患慢性疾病的婦女摸了耶穌的衣裳,結果病得醫治,耶穌對她說:「女兒,妳的信救了妳」(34節)。睚魯和那名婦女對耶穌的信心驅使他們來尋找耶穌,結果他們都沒有失望。但在這兩個例子中,在他們遇見耶穌得到幫助之前,他們面對的情況卻是每況愈下。

困境面前,人人平等。不論性別或年齡,種族或階級,我們都會面臨讓人苦惱的情況,促使我們尋找答案。與其讓重重難關阻止我們靠近耶穌,不如勇敢地讓挑戰激發我們更深的信心,讓我們倚靠這位只要觸摸祂,祂就會感覺到的主(30節),祂能醫治我們。

— 簡恩德

目前有什麼狀況促使你尋求耶穌?
今天,你內心最迫切的禱告是什麼呢?

親愛的耶穌,祢知道我生命中的每一個困境。即使事態每況愈下,仍求祢堅固我的信心。



全年讀經:
以斯拉記9-10章;使徒行傳1章


靈命日糧 : 等候耶穌

讀經: 馬太福音24章36-44節


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馬太福音24章44節


我朋友保羅正在等待維修人員來修理他家的冰箱,這時他在手機上看到維修公司傳來的簡訊,上面寫著:「耶穌正在路上,預計會在上午11點35分左右抵達。」保羅很快就發現,那名維修人員的名字確實是耶穌(Jesús,西班牙語常見的男性名字)。

那麼,我們可以知道上帝的兒子耶穌何時會再來嗎?在兩千多年前,耶穌以人的樣式來到世上,為全人類承擔罪的刑罰。耶穌說祂會再來,「但那日子、那時辰」卻只有天父知道(馬太福音24章36節)。如果我們確實知道救主什麼時候會再來,那麼我們日常生活的優先次序會有什麼不同呢?(約翰福音14章1-3節)

耶穌告誡我們要為祂的再來做好準備,祂說:「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馬太福音24章44節)。祂提醒我們說:「你們要警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是哪一天來到。」(42節)

基督再來的那日,我們的手機不會收到信息提前告知。因此,讓我們藉著聖靈在我們身上運行的能力,每一天都以永恆的眼光生活,事奉上帝,並且善用每一個機會,向人分享祂愛與盼望的信息。

— 凱辛蒂

想到耶穌即將再來,對你有什麼激勵?
當祂再來時,你會期待什麼?

天父,當我耐心等候時,請幫助我順服祢,追求聖潔,警醒度日,殷切期盼基督再來。



全年讀經:
以斯拉記6-8章;約翰福音21章


靈命日糧 : 上帝的傑作

讀經: 詩篇139篇13-18節


我要稱謝祢,因我受造奇妙可畏。祢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詩篇139篇14節


儘管神經科學界在理解大腦如何運作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但科學家們承認,目前對大腦的瞭解仍處於早期階段。雖然,他們瞭解大腦的構造、某些方面的功能,以及哪些區塊會對環境做出回應、接收感官刺激、產生動作和控制情緒,但是他們尚未明白,這些區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影響行為、感知與記憶。上帝極其複雜的傑作──人類──仍有許多難解之謎。

大衛承認人體的奇妙。他用形象化的語言來頌揚上帝的能力,這能力顯明在上帝掌管整個胎兒形成的自然過程,就像大衛寫道:「我在母腹中,祢已編織我」(詩篇139篇13節,和合本修訂版),他頌讚上帝:「我受造奇妙可畏。祢的作為奇妙」(14節)。古人將胎兒在母親子宮內的生長,視為極大的難解之謎(見傳道書11章5節)。即使大衛對人體的奇妙複雜性所知甚少,但他依然對上帝奇妙的創造與同在感到敬畏和驚奇(詩篇139篇17-18節)。

人體的奧秘和奇妙的複雜性,反映了這位偉大上帝的能力和主權。我們唯一的回應就是讚美、敬畏和驚奇!

— 魏馬文

你身體的精妙設計如何促使你讚美上帝?
今天,你可以用哪些有創意的方式感謝祂?

親愛的上帝,我讚美祢,因祢把我造得如此精巧,祢是何等奇妙的創造主!



全年讀經:
以斯拉記3-5章;約翰福音2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