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一路平安

讀經: 讀經:約翰二書1章1-11節


若有人到你們那裡,不是傳這教訓,不要接他到家裡,也不要問他的安。-約翰二書1章10節


在1962年,約翰‧格倫創造了歷史,成為第一位環繞地球一周的美國人。當時在火箭升空時,地面控制中心對他說:「約翰‧格倫,願上帝使你一路平安。」

使徒約翰曾在他的第二封書信中用過這句話:「若有人到你們那裡,不是傳這教訓,不要接他到家裡,也不要問他的安」(約翰二書1章10節)。當中的「問他的安」即「願上帝使他一路平安」之意。

約翰一直被人稱為「愛的使徒」,何以要求信徒在對人說祝福的話時,抱持警惕的態度?當時,四處傳揚福音的宣教士,仰賴各地的基督徒提供食宿。使徒約翰提醒信徒,聖經真理很重要。若這些宣教士所傳講的教義與眾使徒所教導的不一致,信徒就不要支持他們的事工,不要提供住宿或財務上的援助。

這原則也適用於今日的信徒。我們以恩慈待人,因為上帝以恩慈待我們。當有人要求我們資助一項事工時,我們必須求上帝賜智慧來判斷。那引導人明白真理的靈(約翰福音16章13節)將會告訴我們,該不該支持他的事工。HDF

主啊祢知我心,
我願祢國昌盛;
求祢賜我智慧,
好讓使命達成。
聖靈藉著聖經,使人辨明真理或謬誤。


全年讀經:
利未記19-20章,馬太福音27章51-66節


靈命日糧 :向上帝呼求

讀經: 讀經:詩篇142篇


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腓立比書4章6節


信主多年,我還不能完全了解禱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禱告對我來說是一個謎。但有一點我非常清楚:當我們迫切需要時,禱告會從我們的嘴和心底深處油然而生。

每當我們一籌莫展而驚惶失措;被逼到超出忍耐極限;離開自己的安逸窩;或面臨挑戰和威脅時,我們才會出於本能而又不由自主地禱告:「主啊,救救我!」這是我們自然的呼求。

作家尤金·畢德生寫過:「禱告的言語是在困厄時期,嚴峻考驗下煉就而成的。當我們無法自救而必須向上帝求助時;不滿自己處境而尋求解脫時;不滿於自己而祈求有所改變時,我們用的禱告詞是樸實而不加修飾的話語,而這些話語就成了最自然的禱告。」

人總在生命遭逢困厄時,才開始禱告,而我們也會繼續禱告,因為人生總會面臨各式各樣的困難。禱告不須特別準備,也不用斟字酌句,更不拘於形式。不論身處順境或逆境,在最需要的時候,禱告會從心裡湧流出來,成為我們每次面對人生境遇的自然反應(腓立比書4章6節)。所以,能透過禱告將所有的事情帶到上帝面前,是何等大的特權啊!DHR

耶穌是我親愛朋友,
背負我罪擔我憂;
何等權利能將萬事,
帶到主恩座前求。Scriven
只要禱告,就能得到上帝的幫助。


全年讀經:
利未記17-18章,馬太福音27章27-50節


靈命日糧 :次等?

讀經: 讀經:創世記29章16-30節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羅馬書5章8節


當利亞想著新婚丈夫醒來那一刻的情景,她必定是徹夜難眠的。她知道丈夫雅各想見到的並不是她,而是拉結。雅各成了這個騙局的受害者,而且當他得知拉班的「偷樑換柱」已成定局時,他又和拉班訂下新的約定,爭取那早就許配給他的拉結(創世記29章25-27節)。

你是否曾經覺得自己微不足道或是次等的?利亞的感受正是如此。從她為頭三個兒子所起的名字就可以看出(31-35節)。呂便是「有兒子」的意思,因她認為上帝看見她的苦情,給她兒子;西緬是「聽見」,因上帝聽見她失寵;利未是「聯合」,她相信自己生了三個兒子,丈夫必會愛她。這三個名字都顯示出利亞感受到丈夫並不愛她。每生一個兒子,她都滿心期盼能得到雅各的愛,贏得他的心。然而,利亞的心態漸漸地轉變了,因為她幫第四個兒子起名猶大,代表「讚美上帝」的意思(35節)。雖然她始終覺得丈夫對她並無愛意,但她終於了解到上帝卻非常愛她。

若是依靠我們所做的事情,我們絕對無法「賺取」上帝的愛。事實上,聖經告訴我們:「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羅馬書5章8節)。在上帝的眼中,我們都值得這份天堂裡最棒的禮物──上帝獨生子耶穌基督。CHK

神遣愛子救主為我捨命,
祂為何要愛我?
為我釘十架在加略山頂,
祂為何要愛我?Harkness
最能表明上帝的愛,莫過於十架。


全年讀經:
利未記15-16章,馬太福音27章1-26節


靈命日糧 :一點犧牲

讀經: 讀經:馬可福音10章17-27節


上帝凡事都能。-馬可福音10章27節


當我們正準備慶祝復活節時,我開始思考:耶穌為了讓我和上帝和好,所做出的犧牲。為了體會並思想耶穌的作為,我做了一點犧牲。我禁止自己做一些平常喜愛的事情,每當我渴望著喜愛的美食、飲料和娛樂的時候,這就提醒著我:耶穌為我做了更大的犧牲。

由於不想讓自己失敗,於是我選擇放棄那些對我誘惑力不那麼大的事情。然而,即便如此,最後我還是失敗了。這讓我明白,即使在這些小事上,自己也不能完美,這讓我體會到復活節是多麼地重要:如果我們靠自己的能力就能夠完美,那耶穌也就不必為我們捨命了。

往猶大的路上,耶穌遇見一名年輕的財主,他試圖以好行為來獲得永恆的生命,然而耶穌基督知道人無法靠善行得救,祂說:「(救贖)在人是不能,在上帝卻不然」(馬可福音10章27節)。

雖然捨棄某些事物並不能使人成為良善,但這確實也提醒著我們,除了上帝之外,沒有一人是良善的(18節)。記住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是良善且完美的上帝做了犧牲,才成就了救恩。JAL

我曾捨命為你,
我血為你流出;
救你從死復起,
使你罪過得贖。Havergal
基督為你我犧牲生命。


全年讀經:
利未記14章,馬太福音26章51-7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