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真財寶

讀經: 讀經:路加福音18章18-30節


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彼得前書1章7節


還記得去阿拉斯加度假的時候,我們拜訪了當地著名的一座金礦。導遊帶我們參觀了一圈,示範淘金熱年代裡淘金的技巧之後,我們就試著自己淘起金子來。我們每 個人都拿了一個鍋子,還有一袋砂石。先把東西倒進鍋裡,再從水槽裡加水,然後就搖啊搖的把淤沙給攪動起來,好讓比較重的金子可以沉在下面。雖然才剛看過專 家的示範,但大夥兒都沒什麼進展。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怕把貴重的金子給扔了,所以連不值錢的石頭都不肯丟掉。

這就讓我想起錢財這些身外之物,還真的會妨礙我們去尋找那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這個道理,就應驗在耶穌所遇到的一個有錢人身上。對那個人來說,地上的財產, 比天上的財寶還更加重要(路加福音18章18-30節)。所以耶穌才會說:「有錢財的人進上帝的國是何等的難哪!」(24節)

當然,這不是說金錢就一定邪惡;但如果我們把積攢金錢當成人生目標的話,那金錢就會妨礙我們去領受真正的財寶。積存財富的人不聰明,因為能夠支持我們度過試煉,得著上帝稱讚、榮耀、尊貴的,不是黃金,而是真實的信心(彼得前書1章7節)。JAL

我寧願有耶穌,勝得金錢,
我寧屬耶穌,勝過財富無邊;
我寧願有耶穌,勝於華宇,
願主釘痕手,引導我前途。Miller
仰望耶穌,就不會被地上財寶蒙蔽,看不到天上的寶藏。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40-42章


靈命日糧 :吃飽喝足

讀經: 讀經:約翰福音6章25-29節


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翰福音6章35節


有位住在新加坡的朋友告訴我,傳統華人問安的方式不是說「你好嗎?」而是「吃飽了嗎?」這種問安的方式,大概源自於食物匱乏的年代,很多人吃了上頓沒下頓。所以好不容易有東西吃的時候,當然得要吃個飽。

耶穌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約翰福音6章1-13節)。行完神蹟之後,群眾跟著祂,想要繼續吃餅得飽(24-26節)。主告訴他們,不要為那會壞掉的食物 勞心費力,而是「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27、35節)

身為基督徒,我們當然應該幫助那些衣食短缺的人;但是我們更需要向每一個人分享福音,因為唯有認識主基督,我們內心所渴望的平安、赦免和盼望,才會全都得到滿足。

耶穌基督就是生命的糧,祂邀請你我來到祂面前,享受祂所預備的盛宴,讓我們的心靈可以吃飽喝足。DCM

親愛的耶穌,謝謝祢,
呼喚我們這些飢渴疲乏的人:
「到這裡來,我必使你們得飽足。」
感謝祢讓我們的飢渴得到了真正的滿足。阿們!
唯耶穌能滿足每人心中的渴慕。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7-39章


靈命日糧 :樂意事奉

讀經: 讀經:詩篇100篇


你們當樂意事奉耶和華。-詩篇100篇2節


九年前的今天,當時《靈命日糧》的總編輯,我的好朋友科特•狄漢(Kurt De Haan)在午餐時間去慢跑,卻再也沒有回來。在那個陽光燦爛的週四中午,他心臟病突發,離開了我們。時至今日,我們還有好多同事都還保留著和他有關的紀念品。

比方說,在我辦公室牆上就貼著他留給我的最後一張便條。這張小紙條常常提醒我,身為總編的科特是何等細心,為的就是要把上帝的話語清楚、準確地傳達出來。另一位同工,放著科特朝她扔過來的最後一個紙團,讓她想起科特是何等的熱愛人生和享受生命。

每次我們聊起科特,並懷念他的時候,都會談到他是個融合追求卓越與詼諧幽默於一身的人。他努力工作,且熱愛生命。他忠心教導上帝的話語,也喜樂地活出了精彩的一生。

想起科特,想起他的榜樣,既發人深省,又是一種挑戰。一方面提醒我們,人們正在看著我們,他們看得出,我們是否「樂意事奉耶和華」(詩篇100篇2節); 另一方面也讓我們反省,我們對耶穌的愛,是否透過我們的善行表現出來(以弗所書2章10節)。懷著喜樂的心,盡心盡力地事奉主,正是我們所當做的。JDB

親愛的耶穌,求祢幫助我活出
祢所賜的喜樂和平安,
讓我的同事和親友都能看見那喜樂。
求祢助我彰顯真理和公義。
基督為先,喜樂無邊。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3-36章


靈命日糧 :新的常軌

讀經: 讀經:希伯來書4章9-16節


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祂沒有犯罪。-希伯來書4章15節


有位受過創傷及哀慟輔導訓練的牧師說,人在遭遇創傷時最大的挑戰,並不是眼前的哀慟,而是日後生活的調適。因為過去習以為常的事,如今再也無法正常,所以 輔導員的難題,就是如何去幫助受難者建立起「新的常軌」。這個「新的常軌」,或許是沒有健康的身體;少了親密的關係;丟了滿意的工作,或是失去了摯愛的 人。但正因為打擊是如此之重,所以會逼得我們即便心不甘、情不願,還是得從此過著不一樣的生活。

當你我面對人生「新的常軌」時,往往會以為無人能了解我們的感受。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耶穌之所以會來到世上,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為了要經歷人生百態, 以便成為體恤人們軟弱的大祭司:「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祂沒有犯罪。」(希伯來書4章15節)

我們的救主,祂一生完美無瑕,然而祂也瞭解這個淪喪世界的痛苦。祂忍受過哀慟,祂經歷過創傷。當你處在黑暗幽谷,不得不接受「新的常軌」時,祂早已預備好,隨時要來鼓勵你,與你同行。WEC

天父,在生命最黑暗的時刻,
謝謝祢對我們不離不棄。不論高山或低谷,
求祢時刻同在,指引我們。
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在人生哀慟的曠野,耶穌賜你一片盼望的綠洲。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0-3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