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拆毀那牆

讀經: 讀經:以弗所書2章14-18節


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上帝相和⋯⋯,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羅馬書5章1-2節


五十年前,對住在東德的人而言,「那牆」代表著柏林圍牆。在1961年8月13日,柏林圍牆豎立,分隔了東德與西德。此後,這道重軍把守、佈滿鐵絲網的水泥牆,幾乎無人能夠穿越。但在1989年,阻隔東德與西德的那牆被拆毀了。

另一道牆也必須被拆毀,就是阻隔人與上帝的牆。當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裡,首次悖逆上帝時,這道牆就已經建立(創世記3章)。從那以後,我們也不斷地悖逆上帝。你看得見那道無法穿越的牆嗎?以賽亞書59章2節說:「你們的罪孽……使祂掩面不聽你們。」

然而,藉著主耶穌的死與復活,卻使得人與上帝的和好變為可能(哥林多後書5章17-21節)。任何人,只要接受那為我們捨命的耶穌,那道橫亙在他們和上帝 之間的牆就會轟然倒塌,他們也就能夠與上帝和好。不僅如此,基督的死也摧毀了人與人之間的牆,如:猶太人與外邦人之間的牆、為奴的與自由者之間的牆、男人 與女人之間的牆(加拉太書3章28節)。

不要再猶豫不決了,放下心防,別讓你心中的「牆」,攔阻你接受上帝的救恩。CHK

幔子已裂開,天門已敞開,
唯有藉著主,天路能看見。
人神之間墙,轟然已倒塌,
現在所有人,皆可進裡面。Wesley
聖經記載人類因罪墮落,上帝藉基督完成救贖。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2-54章


靈命日糧 :懷疑與信靠

讀經: 讀經:約翰福音20章24-31節


我的主,我的上帝!-約翰福音20章28節


一個偶爾對信仰產生懷疑的基督徒,能否有效地服事主?有些人認為,一個成熟且成長的基督徒,決不會對信仰產生懷疑。但是,就如同某些經歷可以堅固我們的信心一樣,有時生活中的某些經歷,也會導致我們對信仰產生懷疑,暫時失去信心。

當聽到耶穌復活的消息時,起初門徒多馬對此心存懷疑。他說:「我非看見祂手上的釘痕……我總不信」(約翰福音20章25節)。耶穌基督並未因此責備多馬的 懷疑,反而滿足他的要求,伸出手讓他看手上的釘痕。當多馬驚見這位復活的救主時,喊著說:「我的主,我的上帝!」(20章28節)在這事件之後,新約對多 馬並沒有其他的記載。

然而,一些早期的教會聲稱,多馬後來進入印度,成為一名宣教士。他在那裡傳福音、行神蹟,並且建立了許多教會,其中有許多教會至今仍然存在。

一時的懷疑,並不一定會成為一生的不信。請讓上帝帶領你更加明白祂的真實;更新你的信心。你仍然能夠為祂成就大事!HDF

當疑雲升起、信心動搖;
請記住主愛、溫柔褓抱;
祂曾為我們,成就救恩;
祂總是回答,我們禱告。D. De Haan
剔除懷疑,堅信真理。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49-51章


靈命日糧 :親眼見祢

讀經: 讀經:約書亞書3章1-11節


我向祢舉手,我的心渴想祢,如乾旱之地盼雨一樣。-詩篇143篇6節


當我站在摩押山丘,第一次看到應許之地時,心中有些失望。我望著耶利哥城,問導遊說:「現在的景象,和當初以色列人看到的,是否大相徑庭?」我剛度過了約 旦河以東的荒漠,原本以為眼前的景觀會不同。不料她說:「不是的。這幾千年來,一直都是這個樣子啊!」於是,我再問:「那麼,當時他們看見了什麼?」導遊 回答:「全球最大的綠洲!」

忽然我明白了。我雖然橫越寸草不生的沙漠,但卻是乘搭載滿了沁涼礦泉水的冷氣巴士。對這樣的我來說,綠洲實在是沒有一點特別之處。但是,以色列人卻用四十 年的時間,在又乾又熱的曠野裡流浪。對他們而言,這一抹遠方的綠色,意謂著那可以振奮人心、維持生命的水呀!他們每天被燥熱的溫度烘烤,我卻待在舒適的車 中;他們疲憊不堪,我卻是精力充沛;他們花了四十年的時間才到達這裡,而我只花了四個小時。

就像綠洲的情景一樣,我們通常只會在乾旱與困境當中,才會察覺到上帝的美善。我心想,有多少時候,我們屬靈的敏銳度因環境安逸而變得遲鈍,因此看不見祂的美善。上帝所賜下的福分往往在疲累和饑渴之時,更顯然易見。願我們的心時時渴慕祂。(詩篇143篇6節)JAL

親愛的主啊!願我們對祢的渴慕,
就像鹿渴慕那沁涼、能甦醒人心的水一般。
求主讓我們不因安逸的環境和世俗的成就,
而看不見祢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為。
耶穌是滿足心靈飢渴者的唯一甘泉。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46-48章


靈命日糧 :尋找拯救

讀經: 讀經:路加福音19章1-10節


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加福音19章10節


馬奎利在1810-1821年,擔任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的州長。在這期間,他有一套辦法,讓在新殖民地的每個人都有歸屬感。當時的新移民大約可分成兩類:一 是自由殖民者、官員、軍官和士兵;另一些則是被流放的罪犯,他們是有條件地被釋放,或被赦免的囚犯。當時,其他移民都排斥這些前罪犯,避開他們,不和他們 來往,然而,州長馬奎利卻堅持應當對這些人一視同仁。

雖然撒該是耶利哥城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稅吏,但耶穌仍然關心撒該,並沒有摒棄他,或將他排除在上帝的拯救計畫之外(路加福音19章1-10節)。撒該因職 業而遭到人們的排斥和痛恨。他渴望見到耶穌,所以爬到樹上,只為一睹耶穌的風采。耶穌經過的時候,看見了撒該的渴望。耶穌告訴他快從樹上下來,因為救主要 到他家作客。雖然有些人私下議論耶穌跟罪人在一起,但祂的愛心關懷卻改變了撒該的生命。撒該認罪悔改,並償還了所詐取的錢財。救恩臨到了他家。

耶穌的使命只有一個:祂殷勤地找尋靈魂失喪的人,無論他們是屬於哪個社會階層,祂都要賜他們上帝的救贖計畫。我們是上帝的跟隨者,也當肩負起同樣的使命。MW

求主助我展現憐憫,
對待世上迷失罪人;
隨時分享福音佳訊,
為主贏得飢渴靈魂。Sper
我們要與基督肩負一樣的使命。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43-4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