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但願飛去

讀經: 讀經:詩篇55篇4-22節


但願我有翅膀像鴿子,我就飛去得享安息。(詩篇55篇6節)


大衛哀嘆說道:「但願我有翅膀像鴿子,我就飛去得享安息」(詩篇55篇6節)。換成是我,我可能會在山裡蓋間小木屋,或是駐守在森林裡的火警瞭望塔。不過,當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時,我也渴望能有一對翅膀,飛到可安歇之處。

在詩篇中,大衛毫無保留地敘述自己的處境:因為老友的背叛,他是四面楚歌,生活中充斥著暴力、爭競與衝突(詩篇55篇8-14節)。驚惶,苦痛與戰兢的感受幾乎將他淹沒(4-5節)。他怎會不想飛離這樣的處境呢?

但是,大衛無法逃脫自己所需要面對的命運。他只能將這樣的景況交託給上帝:「至於我,我要求告上帝,耶和華必拯救我。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聲悲歎,祂也必聽我的聲音。」(16-17節)

不論我們處在甚麼樣的景況中,如:難以承擔的事工、婚姻的困境、面臨失業,或是極度的孤獨。我們總能將這些重擔卸給上帝。祂既已挪去了我們罪的重擔,又豈不能振作我們被憂傷纏累的靈?我們相信上帝賜下永恆的生命,又豈不能將我們現在的景況交託給祂?「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祂必扶養你,祂永不叫義人動搖。」(詩篇55篇22節)DHR

當你掛念世事如同挑重擔, 當你背負十架覺得苦難堪, 若數主的恩典疑惑就消除, 必能叫你快樂立時讚美主。 Oatman
上帝在乎你和我,一切憂慮卸給祂。


全年讀經:
民數記28-30章


靈命日糧 :未允禱告

讀經: 讀經:羅馬書11章26-36節


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以賽亞書55章9節)


使徒保羅最大的渴望,就是他的猶太同胞能接受他所遇見的救主彌賽亞。他說道:「我是大有憂愁,心裡時常傷痛...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羅馬書9章2-3節)。然而,在他所到的各個城市,他的同胞排斥他,也拒絕他所傳的基督。

在保羅最為優美的一封書信──羅馬書中,有一段重要的經文(羅馬書9-11章),表達了他盼望以色列人得救的懇切禱告,卻未蒙應充,讓他心中愁苦萬分。然而,保羅意識到,令人如此沮喪的發展,其實有額外重要的意義:因為猶太人拒絕耶穌,使福音得以轉向外邦。保羅的結論是:基督並未棄絕猶太人,相反的,他們和外邦人一樣有機會認識基督。以此角度而言,上帝不僅讓猶太人成為選民,更是廣開福音的門,普及全人類。

當保羅後退一步,觀看全局,他的心不再滿是憂傷,文思泉湧、揚聲頌歌,高聲讚揚上帝的大能:

深哉,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

祂的判斷何其難測!

祂的蹤跡何其難尋!(羅馬書11章33節)

只要看到上帝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成就祂的計劃,我們就不再因生命中的疑惑,或不蒙應允的禱告而哀淒感嘆。

最後,那未蒙應允的禱告,讓我們經歷使保羅噤聲的奧秘:上帝極度深遠的意念,遠超過我的心思。PY


禱告帶來力量,讓我們行走卻不疲乏。──章伯斯


全年讀經:
民數記25-27章


靈命日糧 :與眼立約

讀經: 讀經:約伯記31章1-4節 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8節


我與自己的眼睛立了約。(約伯記31章1節, 新譯本)


我們有個朋友是位電腦高手。一天晚上,我們全家拜訪他的住處。我注意到他貼在電腦螢幕上的一節經文:「我與自己的眼睛立了約」(約伯記31章1節,新譯本)。很顯然,他很清楚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的潛在危機:在電腦資訊發達的時代,淫穢的畫面是很容易取得的。

朋友引用約伯的話作為警語。此節經文的現代中文譯本是:「我曾經嚴肅地保證,絕不用淫念的眼睛看女孩子。」約伯和我們一樣,立定心志,要遠離情慾的試探。約伯思想他在上帝面前所立的約,說道:「上帝豈不是察看我的道路,數點我的腳步呢?」(4節)聖經很明確地告訴我們,沒有一件事能向上帝隱瞞,而且,我們都必須向祂交帳(希伯來書4章13節)。這就是為甚麼信徒必須要遠避淫行。儘管有人會在道德的界線上有所爭辯,聖經卻告訴我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她犯姦淫了。」(馬太福音5章28節)

如果你已經與你的眼睛立約,想想聖經的教導可以如何幫助我們持守此約。在你的電腦螢幕、電視或汽車儀表板上貼上經文,並且牢記:「上帝召我們,本不是要我們沾染污穢,乃是要我們成為聖潔。」(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7節)JBS

每當心起淫念, 意欲行為放蕩, 謹記上帝召你, 要你聖潔至善。 Sper
目光逗留,淫念則起。


全年讀經:
民數記21-24章


靈命日糧 :不完美

讀經: 讀經:創世記27章6-23節


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一位著名的演員曾說,在電影裡,他喜歡扮演「有缺點」的角色,因為這種不完美的角色,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我們大多數人都贊同,因為我們自身的不完美,我們能容易理解有缺點的人。

在聖經裡,上帝就放入了許多這樣不完美的人。他們欺詐、軟弱、無誠信和易怒。以雅各為例,他為了得到長子的祝福而欺騙自己的父親(創世記27章1-29節)。基甸對上帝缺乏信心,因此兩次要求印證,要確認上帝能信實地做到祂所應許的事(士師記6章39節)。此外還有彼得,恐懼自身的安危,甚至拒絕承認他的摯友──主基督(馬可福音14章66-72節)。

不過,當我們讀到這些人的其他事蹟,可以看到他們得到上帝的幫助,就能夠克服自己的弱點,最終被上帝所用。惟有不倚靠自己而倚靠上帝,如此的美事才會發生。

與這些數千年前的人物一樣,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缺點。但是藉著上帝的恩典,我們就能超越自身的不完美,因為祂曾應許祂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CHK

主的力量顯完全, 在我軟弱祂剛強; 恩典能力祂賜下, 缺點繳械快投降。 Sper
知己之弱才會投向上帝之強。


全年讀經:
民數記18-2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