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你是被愛的

讀經: 申命記33章1-5、12節


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同耶和華安然居住。—申命記33章12節


為了表達自己的哀傷,小女孩艾莉在一塊木板上寫了這些話:「坦白說,我很難過。沒有人想跟我玩,我還失去了唯一會聽我說話的人。我每天都在哭泣。」然後,她將這塊木板放在公園裡。

有人在公園裡看見這塊木板,就把粉筆放在木板旁邊,讓人們把想要對艾莉說的話寫下來。附近一所學校的學生們寫了許多鼓勵的話:「我們愛妳。」「上帝愛妳。」「妳是被愛的。」這所學校的校長說:「這是我們能伸出援手的一個小舉動,也許能幫她填滿內心的空虛。艾莉道出所有人的心聲,因為在某些時候,我們都曾經(或將要)經歷憂傷與苦難。」

「你是被愛的」這句話讓我想起摩西在離世前,對以色列便雅憫支派的美好祝福:「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同耶和華安然居住」(申命記33章12節)。摩西是上帝賦予能力的領袖,他戰勝仇敵、領受十誡、敦促百姓跟隨上帝,還說他們是上帝所愛的。我們也是上帝所愛的,正如聖經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約翰福音3章16節)。

每個基督徒都是被上帝所愛的,當上帝幫助我們確信這一事實的時候,我們就能像艾莉的新朋友們那樣去關愛別人。

— 施安妮

你要如何學習相信上帝確實愛你?
你將如何與人分享這份愛?

親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能確信祢深愛著我,並將祢的愛傳遞給我周遭的人。



全年讀經:
約伯記14-16章;使徒行傳9章22-43節


靈命日糧 : 未來充滿盼望

讀經: 以賽亞書41章17-20節


我要使沙漠變為水池,使乾地變為湧泉。—以賽亞書41章18節


美國新奧爾良市在2005年經歷卡崔娜颶風的重創後,開始了緩慢的重建。下九區是受創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在遭遇浩劫後的近十年間,當地居民一直無法獲得基本物資。於是當地居民伯內爾.科特隆(Burnell Cotlon)決定改變這種狀況。2014年11月,他在下九區開了災後的第一間雜貨店。科特隆回憶道:「當我買下這棟房子,大家都覺得我瘋了!但第一位顧客卻激動落淚,因她從沒想過這個社區還能重新建立起來。」科特隆的母親說,她兒子看到了她沒有看到的,很欣慰兒子能把握這次的機會。

上帝使先知以賽亞在面對災難、絕望的處境中,看到了意想不到、充滿盼望的未來。上帝看見「困苦貧窮人尋找水,卻尋不著」(以賽亞書41章17節,和合本修訂版),就應許「要使沙漠變為水池,使乾地變為湧泉」(18節)。當上帝的百姓不再飢渴,而是再次經歷繁榮昌盛的時候,他們就會知道「這是耶和華的手所做的」(20節)。

直到如今,上帝仍是使萬物更新的主宰,在祂為你我預備的未來,被造的萬物都得釋放,不再被捆綁(羅馬書8章21節)。當我們相信上帝的美善時,祂會幫助我們看到充滿盼望的未來。

— 白茉妮

你何時曾親眼目睹災後重建的景況?
你如何參與上帝使萬物復興的工作?

上帝啊,祢能使萬物更新,請幫助我活出生命的見證,讓人知道在祢裡面可以得到盼望和美好的未來。



全年讀經:
約伯記11-13章;使徒行傳9章1-21節


靈命日糧 : 朝聖之旅

讀經: 希伯來書11章13-16節


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希伯來書11章16節


每年有超過兩億不同信仰的人參與朝聖。從古至今,對許多人來說,朝聖者的任務是前往某個聖地接受祝福。朝聖者的目的地不外是廟宇、大教堂、神社,或其他可以求得祝福的地方。

但英國凱爾特族的基督徒對「朝聖」卻有不同的看法。他們的朝聖是在荒野漫遊,或是在海上漂流,隨遇而安。對他們而言,朝聖就是在陌生的環境中學習信靠上帝,若有任何的祝福,都是在朝聖的旅途中得到,而無需到達某個特定的地點。

希伯來書11章對凱爾特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經文。因為在基督裡的生活,就是拋開世俗的生活方式,像異鄉人一樣長途跋涉進入上帝的聖城(13-16節),這樣的人生旅程就有如朝聖之旅。朝聖者在艱難、杳無人跡的路途中倚靠上帝,相信上帝的供應,從而使自己能像古時的信心偉人那樣信靠上帝(1-12節)。

這實在是寶貴的一課,或許我們並非真的去某個地方朝聖,但對基督徒來說,人生旅程就是邁向上帝天國的朝聖之旅,處處是黑暗的森林、無路的絕境,以及許多磨難。在我們的朝聖之旅中,願我們都不會錯失上帝的供應所帶來的祝福。

— 霍薛頓

在人生旅途中,你要如何敞開接受上帝諸多的恩惠?
你要如何提醒自己,這個世界並不是你真正的家?

親愛的上帝,祢讓我經歷生活中的種種考驗,感謝祢讓我明白,這些都是祢使我信心增長的機會。



全年讀經:
約伯記8-10章;使徒行傳8章26-40節


靈命日糧 : 互相學習

讀經: 路得記2章11-12節,3章1-6節


自從妳丈夫死後,凡妳向婆婆所行的,……這些事人全都告訴我了。—路得記2章11節


早在人們用Zoom視訊會議平台進行通訊的好幾年前,一位朋友就要我用視訊與她討論一個項目。從我發給她電子郵件的語氣中,她察覺到我不知道如何進行視訊會議。於是,她建議我去找一個青少年來幫忙,好讓我弄清楚要如何設置視訊通話的平台。

她的建議指出跨世代之間建立關係的重要性,從路得和拿俄米之間的互動,我們可以看到這一點。路得常被人讚揚是個忠誠的媳婦,因她決定離開自己的家鄉,陪同拿俄米返回伯利恆(路得記1章16-17節)。她們到了伯利恆之後,路得對拿俄米說:「容我往田間去,……拾取麥穗」(2章2節)。一開始是路得照顧拿俄米,後來是拿俄米促成路得嫁給波阿斯。路得照著拿俄米所說的去做,促使波阿斯採取行動,贖回逝世親屬的產業,並娶路得為妻(4章9-10節)。

我們當然應該重視那些給年輕一代的忠告,因這些都是老一輩人的經驗和智慧。但路得和拿俄米提醒我們,這種交流可以是雙向的。不管是比我們年輕或年長的人,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讓我們努力建立起滿有愛心又忠誠的跨世代關係,這將會使我們和他人都蒙祝福,並幫助我們學習新的事物。

— 潘愷蘭

你曾經從比你年輕的人身上學到什麼?
今天你要如何跟另一代的人溝通互動?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賜給年輕人和年長者智慧,求祢教導我能看重不同代之間的交流。



全年讀經:
約伯記5-7章;使徒行傳8章1-2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