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轉換場地

讀經: 哥林多後書5章1-10節


我們……是更願意離開身體與主同住。—哥林多後書5章8節


在2020年冠狀病毒開始傳播時,我的朋友喬安因中風去世。起初,她的家人宣布追悼會將在教堂舉行,但後來決定最好還是在殯儀館舉行,以控制參加人數。於是,家屬在網上發布地點更新的消息:「喬安.沃納斯──轉換場地」。

是的,她轉換了場地!她的場地從地上轉換到天上。多年前,上帝改變了她的生命,她滿懷愛心地事奉上帝近五十年。即使她在醫院裡瀕臨死亡時,仍牽掛著身陷困境的親朋好友。現在她與上帝同在,她已經轉換場地了。

使徒保羅渴望在另一個地方,與基督同住(哥林多後書5章8節),但也覺得對他所服事的人來說,繼續留在世上會更好。保羅寫信給腓立比人說:「可是為了你們,我更需要活在世上」(腓立比書1章24節,新譯本)。當我們為喬安或至親好友悲傷時,我們可能也會說這些話,向上帝呼求:我需要他們在我身邊,他們的親友和他們服事的人也需要他們!但上帝知道他們和你我需要轉換場地的最佳時機。

靠著聖靈的能力,我們現今「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哥林多後書5章9節),直到我們面對面見到祂,而那個時候確實是好得無比!

— 施安妮

現在你可以怎樣表達你對上帝和他人的愛?
今天你可以怎樣事奉祂呢?

上帝,我將自己重新獻給祢。請用祢愛的靈充滿我,讓我的生命為祢發光。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3章;約翰福音5章25-47節


靈命日糧 : 上帝的創造

讀經: 詩篇8篇


祢的名在全地何其美!—詩篇8篇1節


在2022年7月12日,科學家正等待著新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傳來宇宙深處的首批影像,這座配備尖端科技的天文望遠鏡能捕捉到人類前所未見的宇宙樣貌。就在眾人都引頸期盼之際,突然傳來一張震懾人心的照片,那是船底座星雲的彩色天文圖像,以嶄新的樣貌出現在世人眼前。一位NASA天文學家引用知名無神論者卡爾.薩根的話說:「在某個地方,某些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正等著我們。」

有時,人們可能對上帝視而不見。但詩人大衛舉目望天時,清楚知道自己看見了什麼,他稱頌上帝:「祢將祢的榮耀彰顯於天」(詩篇8篇1節)。薩根說的沒錯,宇宙間「某些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正等著我們」,但他卻沒有像大衛那樣清楚認識上帝,大衛宣稱:「我觀看祢指頭所造的天,並祢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祢竟顧念他?」(3-4節)

當宇宙深處的影像呈現在我們眼前時,我們滿心驚異,不單單因著尖端科技,更因為我們正在見證上帝手所造的工。尤其令人訝異的,是在浩瀚的受造物之中,上帝竟要你我「管理[祂]手所造的」(6節)。確實,「某些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正等著我們」,上帝正等著在耶穌再來的時候,將相信耶穌的人帶到祂面前。還有比這更震撼人心的事嗎?

— 畢愷騰

當你看到宇宙深處的影像時,你有何想法?
你如何體會到上帝就在其中?

上帝啊,祢手所造諸天的榮耀和美善使我驚異不已,感謝祢在這一切奇妙的創造中顧念我。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24-25章;約翰福音5章1-24節


靈命日糧 : 謊言與真理

讀經: 約翰福音8章31-32節、36、42-47節


魔鬼⋯⋯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約翰福音8章44節


希特勒相信,謊言越大就越有影響力。悲哀的是,他成功地證明這個理論。在從政初期,他聲稱樂意支持別人的抱負。他掌權時,說自己的政黨無意迫害任何人。後來,他還透過媒體,把自己塑造成父親和道德領袖的形象。

在我們的生命中,撒但也是企圖用謊言來操縱我們。只要有機可乘,牠就會攪動我們心中的恐懼、憤恨和絕望,因為牠「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約翰福音8章44節)。如耶穌所說,撒但不會說真話,因為牠心裡沒有真理。

仇敵魔鬼有哪些謊言呢?這裡有幾個例子。第一,禱告根本沒用。這是錯的,因禱告大有能力,正如聖經上說「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各書5章16節)。第二,我們遇到困難就注定走投無路。這也是錯的,因「上帝凡事都能」(馬可福音10章27節),而且祂「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第三,上帝不愛我們。這還是錯的,因為沒有任何事「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馬書8章38-39節)。

上帝的真理遠比謊言更強而有力。只要我們倚靠耶穌的大能,遵行祂的教導,我們就「必曉得真理」,拒絕謬誤,而且真理必叫我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8章31-32節)

— 史珍妮

你最容易相信哪些謊言?
你要如何以聖經真理改變你的錯誤觀念?

親愛的耶穌,祢是道路、真理和生命。求祢幫助我,能發現自己誤信的謊言,並緊緊抓住聖經的真理。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22-23章;約翰福音4章31-54節


靈命日糧 : 喜樂與智慧

讀經: 傳道書8章14-17節


我就稱讚快樂,原來人在日光之下,莫強如吃喝快樂。—傳道書8章15節


每年春天,芬芳四溢的櫻花在日本綻放,淡雅和鮮豔的粉紅色花朵交相輝映,讓當地居民和遊客陶醉其中。花期不長的櫻花使日本人養成一種敏銳的意識,即良辰美景當前,就該盡情品味。愈是「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愈是應該珍惜把握,好好欣賞。他們將這種刻意享受某種稍縱即逝之事物的態度,稱為「物哀」。

一般人都會期盼快樂的感覺能持續愈久愈好。然而,現實生活往往充滿艱辛,因此我們必須培養一種能力,那就是透過對慈愛上帝的信靠來看待人生苦樂。我們無須過度悲觀,也不需要刻意營造出不切實際的陽光形象。

傳道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值得學習的處世態度。雖然有人認為,這卷書所呈現的盡是負面的想法,但這位寫下「凡事都是虛空」(1章2節)的所羅門王,同時也鼓勵讀者從生活簡單的事情中尋找快樂。他說:「人在日光之下,莫強如吃喝快樂。」(8章15節)

無論身處順境或逆境(3章11-14節,7章13-14節),只要祈求上帝幫助我們「明白智慧」,並學習觀看「上帝一切的作為」(16-17節,和合本修訂版),就會滿有喜樂。因為我們知道,這世上的一切都只是暫時的。

— 洪可婷

你現在正處於人生的哪個「季節」?
你要如何從中得到喜樂?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是我生命中美好與喜樂的源頭。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9-21章;約翰福音4章1-3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