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存心忍耐

讀經: 希伯來書12章1-3節


你們要仔細想想這位忍受了罪人如此頂撞的耶穌,你們就不致心灰意懶了。—希伯來書12章3節,和合本修訂版


多年前,我還在神學院進修的時候,我們每週有一次的敬拜聚會。有一次,當我們這些學生正唱著《偉大的主》時,我看見有三位深受學生愛戴的教授,也熱烈地同聲歡唱。他們的臉上散發喜樂的光采,這是他們對上帝的信心所帶來的喜樂。多年後,他們三位陸續患上了絕症,同樣的信心使他們能忍受病痛,進而鼓勵別人。

直到今日,我還記得老師們揚聲歌唱的情景,這也鼓勵我在試煉中繼續前行。對我而言,在眾多激勵人活出信心的見證中,他們也包括在內。他們提醒了我們當如何回應希伯來書作者的呼籲,要仰望耶穌,「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12章2-3節)。

當試煉來臨時,無論是迫害或挑戰,常教人難以前行,但我們有這些人為榜樣,他們相信上帝的話語,並信靠祂的應許。我們可以靠主「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1節),心中謹記耶穌和歷代信徒都堅忍地奔跑了天路。希伯來書的作者勸勉我們要思想耶穌,免得疲倦灰心(3節)。

如今,我的老師們已經喜樂地回歸天家,他們很可能會說:「這信心的旅程是值得的!別放棄!」

— 黃嘉仁

誰曾激勵你繼續奔跑天路?
他們的榜樣如何鼓勵你在試煉困境中繼續忍耐?

親愛的耶穌,請幫助我定睛仰望祢。當我疲憊灰心時,我要感謝祢為我樹立了榜樣。



全年讀經:
創世記31-32章;馬太福音9章18-38節


靈命日糧 : 上帝的工人

讀經: 創世記39章19-23節


耶和華與約瑟同在,耶和華使他所做的盡都順利。—創世記39章23節


在一個中東的難民營裡,瑞薩收到了一本聖經,讓他開始認識並相信耶穌。他第一次奉基督的名禱告時,如此祈求上帝:「求祢使用我成為祢的工人。」後來,他離開了難民營,上帝應允了他的禱告,在他意想不到的情況下,使他得到一個救援機構的工作,再次回到難民營,服事那群他所認識且關心的人們。他在那裡開辦體育社團、語文班、提供法律諮詢,如他所說:「我樂意從事任何能給人們帶來希望的活動。」他用這些項目去服事人,與人分享上帝的智慧與慈愛。

在閱讀聖經時,瑞薩從創世記中有關約瑟的記載,聯想到自己的處境。瑞薩注意到,當約瑟被關在監獄的時候,上帝如何使用約瑟讓上帝的工作得以進行。上帝與約瑟同在,施恩幫助他,使監獄長很放心地把各項事務交給約瑟辦理,自己則一概不聞不問,因上帝使約瑟「所做的盡都順利」(創世記39章23節)。

上帝也應許與你我同在。無論我們正面對有形或無形的禁錮、艱難困苦、流離失所、心碎悲痛或憂愁哀傷,我們依然能相信上帝絕不會離開我們。就像上帝讓瑞薩能服事難民,讓約瑟能在獄中管理大小事,上帝每時每刻都在你我身旁。

— 潘艾梅

你何時曾像瑞薩與約瑟那樣,經歷上帝的拯救?
約瑟的經歷如何讓你更深地信靠上帝?

施拯救的上帝,祢從不離棄我,即使在我面臨最艱難的境遇時也是如此。求祢賜我盼望,好讓我看見祢在我生命中的作為。



全年讀經:
創世記29-30章;馬太福音9章1-17節


靈命日糧 : 簡單的要求

讀經: 約翰福音21章17-24節


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約翰福音21章22節


當我對一個女兒說:「請在睡覺前把客廳整理好。」她馬上就會指著她姐姐或妹妹問:「為什麼她不用做?」

我幾個女兒還小的時候,家裡經常會有這種小小的反抗,而我總是如此回答:「妳不需要管她們,我是讓妳去做。」

在約翰福音21章,我們也在門徒當中看見這種人的本性。彼得三次不認主(參閱約翰福音18章15-18、25-27節)之後,耶穌挽回了他,並對他說:「你跟從我吧!」(21章19節)這是一個簡單但困難的要求。耶穌是在解釋彼得將會繼續跟從祂,甚至殉道(18-19節)。

彼得還沒時間領悟耶穌所說的這番話,就轉身看見跟在後面的那個門徒,問耶穌:「這人將來如何?」(21節)耶穌回答說:「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然後又對彼得說:「你跟從我吧!」(22節)

我們常像彼得一樣,總想知道別人的信仰光景,卻忽視上帝在我們身上的作為。在彼得即將殉道時(在約翰福音21章耶穌預言了彼得的殉道),他解釋了基督這個簡單的命令,說:「你們既作順命的兒女,就不要效法從前蒙昧無知的時候那放縱私慾的樣子。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彼得前書1章14-15節)。遵從這個教導,足以使我們每一個人專心仰望耶穌,不看別人。

— Matt Lucas

是什麼原因,讓你想要比較自己與他人的屬靈光景?
今天,你如何專心仰望耶穌?

天父,求祢不斷塑造我,使我活出聖子耶穌的樣式。



全年讀經:
創世記27-28章;馬太福音8章18-34節


靈命日糧 : 來禱告吧!

讀經: 尼希米記1章4-11節


[我]就坐下哭泣,……在天上的上帝面前禁食祈禱。—尼希米記1章4節


美國總統林肯曾私下向朋友透露:「有好幾次,我都覺得自己已走投無路了,四面楚歌,只能跪下禱告。」在艱苦的南北戰爭期間,林肯總統不僅自己花時間熱切禱告,他還呼籲全國人民一同禱告。在1861年,他制定「全國謙卑禁食禱告日」。到了1863年,他再度發表禁食禱告日的宣言:「國家和人民都有責任倚靠上帝至高無上的力量:謙卑痛悔地承認自己的罪惡和過犯,同時確信真正的悔改能得到憐憫與赦免。」

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70年後,波斯塞魯士國王下詔,所有想要返回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都可以回歸故土。當以色列人尼希米擔任亞達薛西王的酒政時(尼希米記1章6、11節),得知那些返回耶路撒冷的人「遭大難,受凌辱」(3節),「就坐下哭泣」,悲傷了好幾天,禁食禱告(4節)。他為自己的同胞熱切禱告(5-11節)。後來,他也要以色列百姓一同禁食禱告(9章1-37節)。

在幾世紀後的羅馬帝國時代,使徒保羅也同樣勸勉信徒,要為執政掌權者禱告(提摩太前書2章1-2節)。直到如今,上帝仍然垂聽我們為萬國萬民的懇求!

— 柯愛莉

你認為上帝為何要祂的百姓為每一個人禱告?
除了為親朋好友代禱之外,你還可以為誰祈求?

親愛的天父,我們陷入困境了。求祢幫助我們,醫治我們。



全年讀經:
創世記25-26章;馬太福音8章1-1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