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為何懼怕

讀經: 詩篇118篇1-7節


有耶和華幫助我,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詩篇118篇6節


記得我還是個小男孩時,學校操場經常發生霸凌事件,而像我這樣的孩子在遭受霸凌時,幾乎沒有反抗的能力。我們在那些惡霸面前因害怕而畏縮,更糟的是還得要面對他們的冷嘲熱諷:「你感到害怕嗎?你很怕我,不是嗎?這裡沒人能保護你。」

事實上,大多數時候我是真的很害怕,而這是有原因的。我曾經有挨打的慘痛經驗,因此我不想再經歷這種事。那麼,當我恐懼驚惶的時候,我該怎麼辦?我能相信誰呢?當你只有八歲,而那個欺負你的孩子,年紀比你大,比你更高更壯,你自然會感到恐懼害怕。

但以色列的君王大衛在遭受攻擊時,卻以信心來回應,而非恐懼害怕,因他深知自己並非獨自面對那些威嚇。他寫道:「有耶和華幫助我,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詩篇118篇6節)當我年紀還小的時候,或許無法體會大衛那種程度的信心。但我現在已經是個成年人,在這與主同行的多年歲月裡,我深知祂遠勝於任何使我驚懼的威脅。

在生活中,我們確實會面對威脅或恐嚇,但不必害怕。這位宇宙的創造者與你我同在,我們有祂便已足夠。

— 柯貝爾

今天有什麼事令你感到害怕?無論你正面對什麼,
現在就向上帝祈求祂的同在、安慰與保護。

天父,謝謝祢與我同在,讓我在恐懼時刻可以信靠祢,並靠著祢的恩典渡過難關。歡迎上網閱讀探索叢書《當恐懼壓頂時》。



全年讀經:
雅歌6-8章;加拉太書4章


靈命日糧 : 化憐憫為行動

讀經: 歌羅西書3章12-14節


就要存憐憫的心腸。—歌羅西書3章12節,新譯本


詹姆士·沃倫(James Warren)的工作並不是製作長凳。但某一天在丹佛市,他注意到一位女士坐在地上等公車,他覺得這樣實在有失尊嚴。於是,這位28歲的人力顧問開始利用廢棄木材製作長凳,並放置在公車站,而且很快就被人使用。當他知道全市9,000個公車站很多都沒有候車座椅,他就作更多長凳,並且刻上兩個英文字(Be Kind),意思是善待他人。沃倫說:「我只是盡力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一點。」

這種行動也可被描述為憐憫。正如耶穌所展現的那樣,憐憫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強烈感受,能激發我們採取行動來滿足他人的需要。當一群有急切需要的人來尋求耶穌時,祂「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馬可福音6章34節)。馬太福音14章記載,耶穌將心中的憐憫化為行動,醫治眾人的疾病(14節)。

在歌羅西書3章,保羅呼籲眾信徒應心存憐憫(12節)。這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正如沃倫所說:「這使我感到滿足,好像輪胎充飽氣一般。」

我們的周遭有很多人需要幫助,上帝會讓我們看到這些需求。這些需要能激發我們將憐憫付諸行動,而當我們向人展現基督的愛時,這樣的行動也會使他人得到鼓勵。

— 雷翠霞

你曾在何時因憐憫去援助那些受傷或需要幫助的人?
你的憐憫讓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慈愛的上帝,當我看到有人痛苦需要幫助時,請軟化我的心,讓我能以基督的憐憫來關懷他們。



全年讀經:
雅歌4-5章;加拉太書3章


靈命日糧 : 所有的答案

讀經: 約翰福音14章15-26節


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祂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約翰福音14章26節


美國職業賽車手小戴爾·恩哈特(Dale Earnhardt Jr.)追述了他得知父親去世時的可怕時刻。2001年,賽車界的傳奇人物老戴爾·恩哈特(Dale Earnhardt Sr.)在代托納500英里比賽結束時的恐怖車禍中喪生,當時小戴爾也參加了這場比賽。小戴爾說﹕「當時我心裡有一種無法形容的聲音在嘶喊,那是一種震驚、悲傷和恐懼的咆哮。」同時,他也知道以後自己只能獨自參賽﹕「我只能靠自己了!」

小戴爾解釋說﹕「有爸爸就像有一張小抄在身上,有爸爸在一起就像可以知道所有的答案。」

耶穌的門徒已習慣了向祂求問所有的答案。在被釘十字架的前夕,耶穌向門徒保證不會撇下他們。耶穌說﹕「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約翰福音14章16-17節)

耶穌也將這種安慰賜給所有願意相信祂的人。祂說﹕「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裡去,與他同住。」(23節)

凡選擇跟隨基督的人就有聖靈在他們裡面,教導他們「一切的事」,並提醒他們耶穌所教導的一切(26節)。我們不知道所有事情的答案,但擁有那位知道所有答案的聖靈。

— 葛庭墨

有什麼艱難的問題正困擾著你?
你如何感覺到真理的靈(聖靈)在這方面引導你?

天父,幫助我向祢尋求我需要的答案。幫助我全然信靠祢,並在祢裡面得到真正的平安。



全年讀經:
雅歌1-3章;加拉太書2章


靈命日糧 : 化破碎為美好

讀經: 以賽亞書65章16-22節


從前的患難已經忘記,⋯⋯看哪,我造新天新地。—以賽亞書65章16-17節


著名藝術家藤村誠(Makoto Fujimura)在他一本談到藝術和信仰的著作中(Art + Faith: A Theology of Making),描述了日本古代的金繕修復藝術。採用這種修復方法的藝術家會用天然漆,將破碎的茶具等陶器的碎片黏合在一起,並在裂縫處灑上金粉。藤村誠解釋道﹕「『金繕修復』不是修補或黏合破損的容器。相反地,這項技術使破損的陶器比原來的更漂亮。」這項技術始於幾個世紀前,那時一名軍閥最喜歡的杯子破了,後來被修復得十分精美,於是金繕修復就成為一種受人推崇和喜愛的藝術。

先知以賽亞描述上帝巧妙地復興這個世界。雖然我們因叛逆和自私而破碎,但上帝應許會「造新天新地」(以賽亞書65章17節)。祂的計劃不僅是要修復舊有的世界,更是要使這世界煥然一新,將我們的破碎塑造成一個閃耀美麗的世界。這個全新的創造將是如此驚人,以至於「從前的患難已經忘記」,「從前的事不再被記念」(16-17節)。有了這個新的創造,上帝不必忙於遮蓋我們的錯誤,而是釋放祂的創造力,讓醜陋的變成美麗的,讓死去的重獲新生。

當我們審視自己破碎的生命時,無需感到絕望,因為上帝正進行祂美好的復興計劃。

— 郭惟恩

你認為有哪些事物需要修復或復興?
這應許的「新天新地」如何帶給你盼望?

親愛的上帝,求祢復興我,並讓我的世界煥然一新。

主耶穌會帶領我們脫離死亡,進入榮耀、復活的生命。 點擊閱讀:



全年讀經:
傳道書10-12章;加拉太書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