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同有一位主

讀經: 羅馬書10章8-13節


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羅馬書10章13節


在我童年居住的社區,餐廳的用餐條例深受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社會風氣和種族文化影響。廚房裡的工作人員,如廚師和像我這樣的洗碗工人,清一色都是黑人,然而在餐廳內用餐的顧客全都是白人。雖然黑人也可以點餐,但卻必須到後門取餐外帶。這樣的政策加劇了那個時代對黑人的不平等待遇。時至今日,儘管我們經歷了歲月的淬煉,取得很大的進展,但我們在彼此相待方面,仍有成長的空間,因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所創造的。

在聖經中,像羅馬書10章8-13節這類的經文,讓我們明白上帝歡迎所有人進入祂的大家庭,而且沒有後門,沒有人會被輕視。所有人都是以同樣的方式進入上帝的家,即相信耶穌受死,使我們得到潔淨和赦免。聖經將這生命轉變的經歷稱為「得救」(9、13節)。你自己或其他人的社會地位、種族身分,都無法決定我們是否能得到救恩,正如「經上說:『凡信祂的人,必不至於羞愧。』猶太人和希臘人並沒有分別;因為眾人同有一位主,祂也厚待一切求告祂的人」(11-12節)。你相信聖經中關於耶穌的信息嗎?歡迎你加入上帝的大家庭!

— 簡恩德

在你的生活中,什麼能表明你已經相信聖經所說,
藉著耶穌,罪能得到赦免?
你知道有誰需要聽見基督的福音?

天父,祢如此愛世人,甚至差耶穌來拯救我們,我的心為此歡喜快樂。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6-8章;提摩太前書5章


靈命日糧 : 不灰心沮喪

讀經: 哥林多後書4章16-18節


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哥林多後書4章16節


我已經不記得媽媽早年健康的模樣了。多年來,她因罹患糖尿病,血糖非常不穩定。後來出現了併發症,致使她的腎臟受損,必須終身洗腎。神經病變和骨折導致她不得不使用輪椅,後來她的眼睛也開始退化,視力模糊。

儘管媽媽的身體越來越衰弱,但她的禱告生活卻越發火熱。她會花好幾個小時為別人禱告,盼望他們能認識並經歷上帝的愛。聖經中寶貴的話語,讓她感到越咀嚼越甘甜。在媽媽的視力退化之前,她曾寫信給我的阿姨,信中提到了哥林多後書4章16節:「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

使徒保羅知道我們很容易灰心沮喪。在哥林多後書11章,他自述在生活中常經歷危險、患難和匱乏(23-29節),但他將這些「苦楚」視為暫時的。他還鼓勵我們,不要注重那看得見的,而是要注重那看不見的事物,因那才是永遠長存的(4章17-18節)。

不論我們遭遇何事,這位慈愛的天父每天都會持續地更新我們的內心,祂必與我們同在。藉著禱告,你我隨時可以來親近祂。祂應許賜給我們力量、盼望和喜樂,這應許至今仍然真實可信。

— 凱辛蒂

什麼事會讓你感到灰心沮喪?
在這樣的時刻,哪些聖經經文特別能帶給你鼓勵?

親愛的天父,謝謝祢一直深愛著我,並保證祢會與我同在。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5章;提摩太前書4章


靈命日糧 : 交託上帝

讀經: 詩篇37篇1-6節


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詩篇37篇5節


俗話說:「天助自助者。」但上帝更樂意幫助那些相信並倚靠祂的人。在2018年5月,美國演員喬納森·魯米(Jonathan Roumie)便體會了這個道理。他在《上帝所揀選的人》這部電視劇裡扮演耶穌的角色,其內容根據四福音改編而成,播出後廣受好評。此前,魯米在洛杉磯居住了八年,一貧如洗,三餐不繼,工作也沒有著落。他不知該如何解決困境,於是向上帝傾心吐意,將自己的事業交託給祂。魯米說:「我只是向上帝禱告『我交託!我交託!』」當天稍晚時,他發現郵箱裡有四張支票。三個月後,他被選中扮演《上帝所揀選的人》中耶穌的角色。魯米發覺到上帝幫助那些相信祂的人。

詩人鼓勵我們將萬事都交託給上帝,而不是對「作惡的」人產生嫉妒和心懷不平(詩篇37篇1節)。當我們的日常生活都以上帝為中心,「倚靠[祂]而行善」又「以[祂]為樂」(3-4節),並將我們所有的願望、困難、憂慮,以及生活中的一切都交託給上帝時,祂必會帶領並賜我們平安(5-6節)。身為基督徒,讓上帝決定我們應如何生活,至關重要!

讓我們全然交託且信靠上帝。當我們如此行,上帝會親自動工,為你我成就那必要且最美好的事。

— 魏馬文

你生活中的哪些部分沒有讓上帝掌管?
對你而言,何謂將生命全然交託給祂?

親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願意將一切都交託給祢,經歷祢所賜的生命和平安。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1-2章;提摩太前書3章


靈命日糧 : 陷入險境

讀經: 箴言27章8-12節


通達人見禍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箴言27章12節


在1892年,一個霍亂患者無意中透過易北河,將疾病傳播到德國漢堡的全部水源。在短短幾個星期,就有一萬名市民死亡。早在此事發生的八年前,德國的微生物學家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已經發現:霍亂是透過水傳播的。科赫的發現促使歐洲各大城市的官員紛紛投資過濾系統,以保護水資源。然而,漢堡當局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他們以成本高昂和質疑科學的可信度為藉口,漠視明確的告誡,使他們的城市迅速陷入險境。

聖經箴言這卷書有多次談到,我們當中有些人能看到問題出在哪裡,卻不願採取對策。在27章12節說:「精明的人預見危險,小心防備」(新普及譯本)。當上帝幫助我們看到前面有危險時,採取行動以應對危險乃是常理。我們可明智地做出改變,或採用上帝所預備的適當防範措施,做好準備。我們一定要做些什麼,什麼都不做絕對是不智之舉。然而,我們所有人都可能會錯過警告標誌,以致陷入險境,有如「無知的人盲目前行,深受其害」(12節,新普及譯本)。

上帝藉著聖經以及耶穌的一言一行,教導我們當走的路,並告誡我們一定會面對的困難。如果我們愚昧無知,便會盲目地向前衝,進入險境。但上帝會以祂的恩典帶領我們,但願我們能聽從祂的智慧,並且做出改變。

— 郭惟恩

你何時曾拒絕聽從上帝的智慧?
你如何才能更好地學習回應上帝的告誡?

親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聽從祢,遠離險境。

上帝會幫助你我敬畏祂,好使我们得到智慧,活出美好的人生。 點擊閱讀: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65-66章;提摩太前書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