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不會出軌

讀經: 申命記5章1-11節


以色列人哪,我今日曉諭你們的律例典章,你們要聽,可以學習,謹守遵行。—申命記5章1節


多年前,一列載有218名乘客的火車在西班牙西北部發生出軌事故,造成79人罹難,超過66人受傷送院。駕駛司機無法解釋肇事原因,但人們從監控錄像中找到了真相。原來是火車行駛過快,以致在彎道處失控脫軌,釀成這起死傷慘重的事故。當局設定車速限制是為了保護列車上每個人的生命安全。儘管這位司機在西班牙國家鐵路公司有30年的駕駛經驗,但不知出於什麼原因,他無視當局立下的最高車速規定,導致許多人失去了寶貴的性命。

在申命記第5章中,摩西回顧了上帝與祂的子民起初所立的約,其中便有許多規定。摩西鼓勵新一代的以色列民,將此視為他們與上帝的盟約(3節),接著他重申了十誡(7-21節)。藉由重述這些誡命,並從上一代人的悖逆中汲取教訓,摩西呼籲以色列民要敬虔、謙卑並謹記上帝的信實。上帝已為祂的子民設立行事為人的準則,讓他們不致出軌,毀了自己或他人的性命。若他們忽視上帝的智慧,將需要承擔後果。

今天,在上帝的帶領下,讓我們將所有的聖經真理,視為我們的喜樂、導師和人生的護軌。當聖靈引導我們時,我們可以在祂智慧的保護下,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會出軌,並將自己的生命全然獻給祂。

— 魏馬文

你認為上帝的哪些誡命看似嚴格而非讓人得自由?
這些誡命如何表明祂對你的愛?

親愛的上帝,請幫助我順服祢,以此表達我對祢的愛。



全年讀經:
詩篇54-56篇;羅馬書3章


靈命日糧 : 甲板底下

讀經: 哥林多前書12章12-14、21-27節


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哥林多前書12章22節


我朋友米克在一艘醫療船(Africa Mercy)上工作,這艘船主要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免費醫療服務。每天都有數百名病患登船就醫,否則他們的疾病將無法獲得治療。

電視台的工作人員會定期登船,拍攝醫護人員如何為腭裂和畸型足患者進行治療矯正。偶爾他們也會到甲板底下採訪其他船務人員,但很少人會注意到米克負責的工作。

米克是一名工程師,對於自己被分配的工作是處理船上的污水,他承認有點驚訝。醫療船每天都會產生多達四萬公升的廢水,因此處理有毒物質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如果米克沒管理好船上的水管和水泵,船上的生命救援行動將無法進行。

人們很容易為那些在福音事工中「甲板上」的人鼓掌,卻忽略了在甲板底下辛勤工作的人。當哥林多教會的信徒高舉那些擁有特殊恩賜的人時,保羅提醒他們,在福音事工裡,每個信徒都有各自的角色(哥林多前書12章7-20節),而且無論是醫治人或幫助人,每個恩賜都舉足輕重(27-31節)。其實,越不起眼的角色,就越應當得到尊榮(22-24節)。

你是處於「甲板底下」的人嗎?你不必覺得自己無足輕重,因為你的工作不僅受上帝的認可,對所有人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

— 霍薛頓

你若將自己的恩賜與他人比較會如何?
今天,你能肯定哪個「甲板底下」的信徒所付出的努力?

上帝,謝謝祢看重我。無論別人是否注意到我,謝謝祢總是看見我。



全年讀經:
詩篇51-53篇;羅馬書2章


靈命日糧 : 安靜之處

讀經: 路加福音5章12-16節


耶穌卻退到曠野去禱告。—路加福音5章16節


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綠堤鎮(Green Bank)是一個人口稀少的小鎮,位於崎嶇的阿帕拉契山脈中。這個小鎮與該地區的其他數十個小鎮相似,但卻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那就是綠堤鎮的142位居民都不能使用無線網路或智慧型手機。這是為了防止無線網路或手機訊號發射站的電磁波,對綠堤天文台造成干擾。因為這台全球最大的無線電波望遠鏡,需要沒有任何干擾,才能接收星系運行自然產生的無線電波。結果,就科技方面而言,綠堤鎮可說是北美洲最「安靜」的地方。

有時,安靜的環境能讓我們邁步向前,在我們與上帝的關係中更是如此。耶穌正是我們的典範,祂退到安靜、隱蔽之處向天父傾心吐意。路加福音5章16節記載:「耶穌卻常常退到曠野去禱告」(新普及譯本)。或許這節經文的關鍵詞是常常。耶穌經常如此行,祂為我們樹立了完美的榜樣。如果這位宇宙的創造者都意識到要倚靠天父,你我豈不更需要?

退到安靜之處,在上帝面前得著更新,能使我們在祂裡面重新得力,邁步向前。今天,你能在何處找到這樣的地方?

— 柯貝爾

哪些事會使你在禱告時分心?
有一個特定的安靜之處,如何幫助你專心禱告?

天父,有時生活周遭的噪音震耳欲聾,使我無法單單專注於祢,親近祢。求祢幫助我找到安靜之處,享受祢美好的同在。歡迎上網閱讀探索叢書《與天父談話》。



全年讀經:
詩篇49-50篇;羅馬書1章


靈命日糧 : 打持久戰

讀經: 出埃及記5章1-9節


耶和華對摩西說:「現在你必看見我向法老所行的事。」—出埃及記6章1節


當泰明的國家發生政變時,軍隊開始恐嚇基督徒,並殺害他們農場的牲畜。在失去生計後,泰明的家人分散到不同的國家。九年來,泰明一直住在難民營裡,遠遠離開家人。他知道上帝與他同在,但在這段分離期間,他的兩個家人過世了,使他開始感到絕望。

千百年前,以色列人也面對殘酷的逼迫,上帝便指派摩西帶領他們離開埃及,而摩西勉強同意了。但他去見法老時,法老卻說:「我不認識耶和華,也不容以色列人去」(出埃及記5章2節),而且這埃及君王還對以色列人加強施壓(6-9節)。以色列百姓因此責怪摩西,而摩西則抱怨上帝(20-23節)。

最終,上帝拯救了以色列人,讓他們得到渴盼已久的自由,但卻是按照祂的方式和時間。上帝用的是打持久戰的方式,使我們認識祂的特質,讓我們為更偉大的事做好準備。

泰明善用在難民營裡的歲月,取得了印度新德里一所神學院的碩士學位。他現在是一位牧師,服事自己的同胞,即那些像他一樣已找到新居所的難民。他說:「成為難民的經歷磨煉並造就我成為一位僕人領袖。」在泰明的見證裡,他引用了出埃及記15章2節摩西寫的詩歌:「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我的拯救。」如今,上帝也是你我的力量與拯救!

— 葛庭墨

對於你目前的景況,你會想問上帝什麼問題?
你如何相信上帝會信守承諾,拯救你脫離困境?

天父啊,我知道我可以永遠倚靠祢,當我忽視這一真理時,求祢赦免我。



全年讀經:
詩篇46-48篇;使徒行傳2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