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心中看重的

讀經: 出埃及記20章1-6節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出埃及記20章4節


博物館通常是收藏有保存價值的物品,但美國有些相當奇特的博物館。在威斯康辛州的米德爾頓市有一間國家芥末博物館,對我們這些覺得一種芥末就很夠用的人來說,這地方令人驚嘆,其中竟然有來自世界各國6,090種不同的芥末。在德克薩斯州的麥克萊恩地區,你會很驚訝地看到鐵絲網博物館,或許更讓你吃驚的是竟然有人認為柵欄有收藏價值!

這說明了我們選擇看重哪些事物。某位作家說,有些事比花整個下午逛國際香蕉博物館還糟,當然也有人不認同。

我們看著覺得好笑,但不得不承認,我們都有自己的博物館,我們的心裡看重某些東西,甚至將之當成我們的偶像。上帝教導我們:「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出埃及記20章3節);「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5節)。但我們還是這麼做了,我們創造自己的偶像,可能是財富、慾望或成功,或是其他我們會偷偷收藏的「寶貝」。

讀這段經文時,我們很容易會忽略這個重點。的確,當我們創造這些罪惡博物館時,上帝會讓我們承擔後果。但祂也說:「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6節)。上帝明白我們的「博物館」其實是微不足道的,祂知道我們只有愛上帝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

— 馮得恩

你偷偷藏著哪方面的罪呢?
你要如何倚靠上帝除去這個罪?

親愛的上帝,我願讓祢成為我生命的中心。求祢幫助我,擺脫我心中的偶像。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5-27章;約翰福音16章


靈命日糧 : 不同季節

讀經: 傳道書3章1-14節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道書3章1節


冬季時,動植物大多會處於放慢或停止生長的狀態,有位作家就用「過冬」這個詞,來描述我們在生命的「冬季」時,必須休息調養。我發現這個比喻對我有極大的幫助,因為在我父親因癌症過世後,我有好幾個月都萎靡不振。我不喜歡被迫放慢腳步,因此我抵抗生命的「冬季」,祈求能快快恢復到夏季般蓬勃的生命。但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傳道書有句名言:「天下萬務都有定時」──栽種有時,拔出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3章1-4節)。多年來,我反覆研讀這些經節,但直到自己經歷「過冬」時,才開始理解其中的意涵。我們雖無法掌握人生四季,但每個季節都有期限,當它們完成任務後就會成為過去。就算我們經常無法釐清自己正處於哪個季節,但上帝仍在這些日子裡,在我們身上完成重要的工作(11節)。我哀慟的日子雖尚未結束,但結束時,跳舞的日子就會回來了。如同動植物不抵抗冬季一樣,我也必須休息,讓冬季完成更新的工作。

一位朋友為我禱告說:「主啊,在這艱難時期,求祢在薛頓身上做美好的事。」這比我自己的禱告更好,因在上帝手中,每個季節都有祂的美意。願我們在每個季節,都降服於祂更新的工作。

— 霍薛頓

你何時曾期盼某個季節能早早結束?
在你如今的生命季節中,上帝對你的旨意是什麼?

天父,感謝祢用每個季節使祢得榮耀,也讓我得益處。歡迎上網閱讀探索叢書《當上帝說「不」時》。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3-24章;約翰福音15章


靈命日糧 : 勇敢作門徒

讀經: 約翰福音13章36-38節,21章18-19節


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馬太福音10章38節


公元155年,初期教會的主教坡旅甲(Polycarp)因相信基督而面臨被燒死的威脅。但他如此回答:「86年來,我一直是主基督的僕人,祂從來沒有虧負我。這位君王拯救了我,現在我怎麼可以褻瀆祂呢?」在我們為相信耶穌而面對極端的試煉時,坡旅甲的反應對我們可說是一大激勵。

在耶穌基督受難的幾個小時前,彼得勇敢地向基督宣示效忠,說:「我願意為祢捨命」(約翰福音13章37節)。彼得顯然還不夠認識自己,但耶穌卻很瞭解他,便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38節)。但耶穌復活後,曾經否認耶穌的彼得卻開始勇敢地服事耶穌,並最終透過他自己的死來榮耀耶穌(參閱21章16-19節)。

你是坡旅甲還是彼得呢?坦白說,我們大多數的人會像喪失勇氣的彼得,不敢在言語和行為上表明自己是耶穌的門徒。這些情況會發生在教室、會議室、休息室或在任何地方,但一次的懦弱膽怯,並不表示我們是永遠的失敗者。若我們失敗了,就必須藉著禱告認真悔改,轉向那位為我們受難、復活的耶穌。祂會幫助我們忠實地信靠祂,即使在困難的處境中,仍每天勇敢地為祂而活。

— 簡恩德

你何時需要額外的勇氣,承認自己是耶穌的門徒?
有什麼能幫助你為祂做見證?

天父,原諒我因害怕而退縮,在言語行為上背叛了祢。我需要祢賜下力量,使我勇敢作耶穌的門徒。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1-22章;約翰福音14章


靈命日糧 : 上帝可及之處

讀經: 詩篇139篇1-12節


我往哪裡去躲避祢的靈?我往哪裡逃躲避祢的面?—詩篇139篇7節


在經過一名警官的搜身之後,我走進郡立監獄,填寫了訪客日誌,在擁擠的大廳坐下等候探視。我默默地禱告,看見周圍許多成年人坐立不安、連連嘆息,而年幼的孩子們抱怨怎麼等那麼久。一個多小時後,一位武裝警衛唸了一串名字,包括我的在內。他帶領我們這組人進入會客室,讓每個人都坐在被安排好的座位上。當我的繼子坐在厚玻璃窗另一邊的椅子上,拿起對講機時,一陣很深的無助感幾乎把我淹沒。但是在我哭泣時,上帝安慰我,讓我知道我的繼子仍然在祂伸手可及之處。

在詩篇139篇中,大衛對上帝說:「[祢]認識我。⋯⋯祢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1-3節)。大衛宣告這是一位全知的上帝,接著讚美上帝親身的照顧與保護(5節)。大衛因上帝長闊浩瀚的所知與深切地親自看顧而感動不已,不禁兩次發出無需答案的感嘆:「我往哪裡去躲避祢的靈?我往哪裡逃躲避祢的面?」(7節)

當我們或至親陷入令人深感絕望且無助的景況時,上帝的手仍舊強壯穩定。即使我們認為自己已經遠遠離開上帝,無法得到祂慈愛的救贖,但其實我們依然在祂伸手可及之處。

— 鄧書琪

知道上帝的大能廣袤無邊,對你的信心有何影響?
在你感到絕望無助時,祂如何安慰你?

慈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不忘記祢願意向我施恩,我和我所愛的人總是在祢伸手可及之處。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9-20章;約翰福音13章21-3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