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除去雜念

讀經: 加拉太書5章13-26節


我說: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加拉太書5章16節


這個春天,雜草像是從侏羅紀公園長出來似的,佔據了我們家後院。其中一株雜草大得驚人,我在嘗試把它拔除時,還有點害怕會傷及自己。當我正在找鏟子要除草時,發現女兒居然給雜草澆水。我驚叫:「妳為什麼給雜草澆水?」她露出頑皮的微笑,答道:「我想看看它能夠長多大!」

我們通常不會刻意培育雜草。但當我細想時,我察覺到有時在屬靈生活中,我們的確會澆灌「雜念」,餵養那些阻礙我們靈命成長的慾望。

對此,保羅頗有見地。在加拉太書5章13-26節中,他提到了順從情慾及順從聖靈有何不同。他表示,單靠遵守律法並不能建立我們所嚮往的那種「心無雜念」的生活。他囑咐我們要「順著聖靈而行」,這樣才不會助長雜念。他還補充說,我們若持續與上帝同行,就不會有衝動想要「放縱肉體的情慾」(16節)了。

或許,我們要花一生的時間才能全面瞭解保羅的教導。但我喜歡他簡單的指引:我們若滋養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慾,就會助長對我們有害的東西;相反地,我們若培育與上帝的關係,就會結出聖靈的果子,得以過敬虔的生活(22-25節)。

— 何安德

在你的屬靈生活中,有哪些方面需要摒除「雜念」?
你如何順服上帝並與祂同行?

天父,在生活中,我有時會助長雜念。請幫助我改變,使我與祢親密同行,好叫祢使我的生命結出聖靈的果子。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2章;路加福音19章28-48節


靈命日糧 : 強大而美善

讀經: 詩篇118篇13-14、22-29節


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詩篇118篇22節


年輕的校園牧者感到很煩惱。我坦率地問他有沒有禱告尋求上帝帶領,像保羅說的那樣不住禱告,祈求上帝幫助,他聽了顯得很困惑。他在回答時承認:「我不確定禱告還有沒有用。」他皺著眉說:「我也不確定上帝是否垂聽,你看看這個世界就知道。」那位年輕的領袖正以一己之力「建立」福音事工,很可悲地,他失敗了。為什麼?因他拒絕了上帝。

耶穌是教會的房角石,但祂也常被人拒絕。事實上,最先拒絕祂的是祂家鄉的人(約翰福音1章11節)。今天,很多人仍然拒絕祂。他們拼命地把生活、工作,甚至是教會,都建立在不穩固的基礎上,例如自己的計劃、夢想及其他不可靠的東西。然而,唯有這位美善的救主才是我們的力量及拯救(詩篇118篇14節)。誠如聖經所說:「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22節)

假如我們的生活是一座房子,耶穌就是最重要的房角石。在信徒努力為祂所做的一切事上,祂都提供了唯一正確的準繩。因此,我們可以如此禱告:「耶和華啊,求祢拯救!耶和華啊,求祢使我們亨通!」(25節)結果會如何呢?「奉耶和華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26節)願我們稱謝祂,因祂強大而美善。

— 雷翠霞

當你為上帝工作時,你有何夢想或計劃?在制定計劃時,你如何能以基督為房角石,並為了祂而建造一切?

主耶穌,我要頌讚祢,因祢是最重要的房角石。只有建基於祢,祢的教會及我的人生才會屹立不倒。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23-24章;路加福音19章1-27節


靈命日糧 : 選擇放手

讀經: 羅馬書13章11-14節


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羅馬書13章14節


奧古斯丁在自傳《懺悔錄》描述他歸向耶穌那漫長又曲折的過程。有一次,他騎馬前往皇宮,準備向國王發表恭維的演說。當他正在苦思要如何奉承討好國王時,他留意到一個醉醺醺的乞丐正開心地與人說笑。他突然意識到自己靠著欺騙諂媚才能得到短暫的快樂,而這醉漢無需付出太多努力就能擁有。於是,奧古斯丁停止追求世上的成功。

可是他仍然受情慾的奴役。雖然他知道自己若不脫離罪惡,就無法歸向耶穌,但他仍荒淫無度,無法自拔。所以他禱告說:「請賜予我貞潔……但不是現在。」

在信仰的旅程中,奧古斯丁一路跌跌撞撞,在救贖與罪惡之間苦苦掙扎,直至最後他無法繼續忍受。他受到其他基督徒的啟發,翻閱羅馬書13章13-14節:「行事為人要端正,……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

上帝用這些激勵人心的話語,徹底粉碎奧古斯丁生命中情慾的枷鎖,並把他「遷到祂愛子的國裡;⋯⋯在愛子裡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歌羅西書1章13-14節)。後來,奧古斯丁成為一名主教,雖然仍會受名利與情慾的誘惑,但他最終知道自己犯罪時要仰望誰。他已悔改歸向耶穌,你呢?

— 韋陌格

是什麼阻礙你將生命的主權交給耶穌?
如果你選擇放手,你的人生將會有何改變?

天父,求祢不讓任何事物阻隔在祢我之間。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21-22章;路加福音18章24-43節


靈命日糧 : 過度節省

讀經: 出埃及記16章21-30節


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出埃及記16章4節


梅英姑媽是出了名的節省。在她去世後,她的侄女們抱著苦樂參半的複雜心情,一邊緬懷姑媽,一邊整理她的遺物。她們在某個抽屜裡找到一個小塑膠袋,裡面裝有各式各樣排列整齊的短線。只見袋子的標籤上寫著:「線太短了,無法使用。」

為何一個人會保留並分類整理那些明知無法使用的東西呢?也許是因為這人曾飽嘗極度貧困的滋味。

當以色列人逃離埃及的奴役時,他們揮別了艱苦的生活。但他們轉眼就忘記上帝在領他們出埃及時,所施行的神蹟奇事,並且開始抱怨食物短缺。

上帝要以色列百姓信靠祂。在沙漠中,上帝提供嗎哪做為他們的食物,並且告訴摩西:「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份」(出埃及記16章4節)。上帝也指示他們到第六天要多收一倍,因為在安息日不會降下嗎哪(5、25節)。有些以色列人聽從,但也有些不聽,結果可想而知(27-28節)。

無論是在富足或缺乏的時候,人們都會想緊抓不放,拼命囤積,極度地想要掌控一切。其實,我們不需要將所有的事情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也不需要過度節省或囤積任何東西。上帝才是我們的倚靠,因祂應許:「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希伯來書13章5節)

— 葛庭墨

你有時會用什麼方式試圖掌控一切?
過去,上帝曾如何向你顯明祂的信實?

天父,求祢幫助我聽從祢的話,凡事信靠祢!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19-20章;路加福音18章1-2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