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奔向耶穌

讀經: 約翰福音20章1-10節


兩個人同跑,那門徒比彼得跑得更快,先到了墳墓。—約翰福音20章4節


班恩和朋友們去巴黎旅行的時候,參觀了一間著名的博物館。雖然班恩沒有學過藝術,但瑞士畫家尤金.博南得(Eugène Burnand)的一幅著名畫作卻讓他肅然起敬。這幅作品名為《復活的早晨使徒彼得和約翰跑向墳墓》,畫中只有奔跑的彼得和約翰。無需言語,他們臉上的表情和雙手的姿勢就表達了他們的情緒,能讓觀眾深刻體會他們的感受,同感他們的興奮與激動。

這幅畫根據約翰福音20章1-10節的記載,描繪出兩位門徒奔向耶穌空墳墓的景況(4節)。這幅傑作生動地刻劃了這兩位門徒矛盾的強烈情緒。雖然在那個時候,他們的信心尚未完全成熟,但他們奔跑的方向卻是正確的,最終復活的耶穌也向他們顯現(19-29節)。

兩位門徒複雜的情緒與歷世歷代以來尋找耶穌的人一樣。雖然我們沒有親眼看到空墳墓,或看見偉大的藝術作品,但我們依然可以清楚看見福音的美好。就算我們仍感困惑、懷疑或茫然,但聖經真理能激發我們渴盼、尋求並奔向耶穌和祂的愛。明天,當我們歡慶復活節時,願我們能牢記上帝的信實:「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利米書29章13節)

— 簡恩德

若你還不認識耶穌,你要如何開始認識祂,
明白祂對你的愛?如果你已經是基督徒,
你要如何與人分享耶穌的愛?

耶穌,求祢帶領我,今天就奔向祢慈愛的懷抱。

上帝的愛讓我們能夠根除怨恨,綻放饒恕。願我們都專心尋求祂。歡迎點擊連結: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10-12章;路加福音9章37-62節


靈命日糧 : 紅色小斑點

讀經: 路加福音22章39-44節


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路加福音22章44節


走進蘇格蘭現代國家畫廊(Scottish National Gallery),在許多名為《橄欖樹》的畫作中,我被一幅筆觸強烈、色彩鮮豔的作品所吸引,那是荷蘭畫家梵谷的作品。許多歷史學者相信,這幅畫的靈感,是來自耶穌在橄欖山客西馬尼園的經歷。這幅畫有一點特別吸引我的目光,就是在那些古老的樹當中的紅色小斑點。

這座山因為山坡上長滿了橄欖樹,所以被稱為橄欖山。耶穌已知道自己將被門徒猶大背叛,在那一晚,祂上橄欖山去禱告。祂知道自己遭到背叛,將因此被釘十字架,所以極其傷痛。禱告時,祂的「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路加福音22章44節)。在客西馬尼園中,耶穌顯然極度痛苦,因為祂正準備面對公開受刑的苦難和羞辱。在兩千多年前的第一個受難日,祂為世人犧牲,流出自己的鮮血。

梵谷這幅畫作中的紅色小斑點提醒了我們,耶穌「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馬可福音8章31節)。雖然受苦是祂完成救贖計劃的一個環節,卻已不是整個計劃的焦點。耶穌戰勝了死亡,讓我們對苦難改觀,使苦難在上帝為你我設定的美好計劃中,成為一小部分獨特的風景。

— 夏莉珊

紀念耶穌所受的苦難,對你而言有何重要性?
當你受苦時,耶穌的榜樣如何使你得幫助?

耶穌,感謝祢願意為世人受苦,甚至流血捨命。感謝祢,讓我能因此而得到永生。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7-9章;路加福音9章18-36節


靈命日糧 : 接受挑戰

讀經: 約翰福音13章3-15節


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馬太福音20章28節


雖然迪安只有13歲,但他毅然接受了一項服務別人的挑戰。他和媽媽聽說有人號召孩子們在暑假期間,免費幫忙50個家庭除草。他們的主要目的是協助退伍老兵、單親媽媽、身心障礙人士,或任何需要幫助的人。這項服務的創始人本身已在美國為2500個家庭除過草(50個州各50個家庭),他設立這項服務的目的,是要教導人們敬業樂業和回饋社區的重要性。儘管天氣炎熱,而且青少年在暑假還有許多可以參加的活動,但迪安卻仍選擇為他人服務,並且完成這項挑戰。

耶穌也呼召基督徒接受服事他人的挑戰。耶穌在為世人捨命的前一晚,與眾門徒共進晚餐(約翰福音13章1-2節)。祂非常清楚自己即將面對的苦難和死亡,但祂仍起身離席,在腰間綁上毛巾開始為門徒服務,洗他們的腳(3-5節)。耶穌對門徒說:「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14節)

耶穌是謙卑的僕人,是我們的榜樣。祂關懷眾人,醫治盲人和病患,宣揚上帝國度的福音,並為世人流血捨命。因為耶穌基督愛你,所以你可以求問祂,本週祂要你去服事哪些人。

— 施安妮

對你而言,上帝的慈愛與憐憫,
最重要的意義是什麼?
你如何用自己的恩賜和才能去服事人?

親愛的上帝,求祢使我明白,我如何像祢愛我一樣去愛他人。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4-6章;路加福音9章1-17節


靈命日糧 : 不是一點點

讀經: 馬太福音16章21-28節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馬太福音16章24節


每次要搬去新的地方,我們多少都會捨棄一點東西。但如果要在位於南極的特雷亞斯鎮(Villas Las Estrellas)定居,就真的得先捨棄身上的某個東西了。這個地方長年酷寒、四周荒涼,最近的醫院遠在一千公里之外,若有人患上闌尾炎而闌尾破裂,就會有生命危險。所以每個居民搬到此處之前,都必須先切除闌尾。

很極端吧?然而,與成為上帝國度的子民相比,這並不算什麼。在耶穌的時代,由於許多人是用自己的方式跟隨耶穌,而不是照耶穌的心意(馬太福音16章25-27節),於是耶穌便重新定義成為門徒是什麼意思。祂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24節)。這包括要準備捨棄任何與祂或上帝國度有抵觸的事物。當我們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時,就是宣告自己願意承受社會和政治的打壓,甚至願為了跟隨基督而犧牲生命。除了捨己和背起,我們也要持守真心跟隨祂的意願。這是我們在跟隨耶穌時要保持的態度,好讓我們能時時倚靠祂的引導來服事祂,甚至願意捨棄一切。

跟隨耶穌所包含的意義,絕不只是捨棄我們生命中的一點東西而已。跟隨耶穌意味著,靠著祂的幫助,我們的整個生命,甚至包括我們的身體都單單順從祂、降服於祂。

— 魏馬文

對你而言,何謂跟隨耶穌?
祂要你如何為祂獻上自己的生命?

親愛的耶穌,求祢幫助我,讓我捨棄任何與祢和祢的國度有抵觸的事物。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1-3章;路加福音8章26-5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