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愛如烈焰

讀經: 雅歌8章5-7節


[愛情]所發的電光,是火焰的電光,是耶和華的烈焰。—雅歌8章6節


詩人、畫家暨版畫家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與妻子凱薩琳共享45年的美滿婚姻。從婚禮當天開始,夫妻倆便一起工作,直到1827年威廉逝世為止。凱薩琳會為威廉的素描上色,他們的忠誠堅貞,讓他們挺過貧困的歲月,克服種種挑戰。甚至在威廉離世前的最後幾週,雖然健康狀況不佳,他仍繼續藝術創作,最後一幅素描作品就是他妻子的面容。四年後,凱薩琳逝世時,手裡緊握著她丈夫的一支畫筆。

布萊克夫婦刻骨銘心的愛情,呈現出雅歌所描述的那種愛情。雖然雅歌描述的愛情確實適用於婚姻關係,但早期的基督徒相信,這也是指耶穌對祂的追隨者那永不止息的愛。雅歌描述愛情「如死之堅強」(8章6節),這是一個出色的比喻,因為人類自古以來所知的事實,即死亡是最終而且無可逃避的結果。這堅強之愛「所發的電光,是火焰的電光」(6節),而且不像我們所熟悉的火焰,這些火焰是不會熄滅的,連洪水暴雨都不能將之澆熄。一如雅歌強調:「愛情,眾水不能熄滅。」(7節)

我們當中有誰不渴望真愛呢?雅歌提醒我們,無論何時我們遇到了真摯的愛,上帝都是那愛的終極源頭。而且在耶穌裡,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認識一份深刻而不滅的愛,一份燃燒如烈焰的愛。

— 郭惟恩

你曾在何時經歷堅強的愛?耶穌的愛如何使你得激勵?

親愛的上帝,請幫助我接受祢的愛,並將祢的愛分享給他人。



全年讀經:
創世記49-50章;馬太福音13章31-58節


靈命日糧 : 愛如烈焰

讀經: 雅歌8章5-7節


[愛情]所發的電光,是火焰的電光,是耶和華的烈焰。—雅歌8章6節


詩人、畫家暨版畫家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與妻子凱薩琳共享45年的美滿婚姻。從婚禮當天開始,夫妻倆便一起工作,直到1827年威廉逝世為止。凱薩琳會為威廉的素描上色,他們的忠誠堅貞,讓他們挺過貧困的歲月,克服種種挑戰。甚至在威廉離世前的最後幾週,雖然健康狀況不佳,他仍繼續藝術創作,最後一幅素描作品就是他妻子的面容。四年後,凱薩琳逝世時,手裡緊握著她丈夫的一支畫筆。

布萊克夫婦刻骨銘心的愛情,呈現出雅歌所描述的那種愛情。雖然雅歌描述的愛情確實適用於婚姻關係,但早期的基督徒相信,這也是指耶穌對祂的追隨者那永不止息的愛。雅歌描述愛情「如死之堅強」(8章6節),這是一個出色的比喻,因為人類自古以來所知的事實,即死亡是最終而且無可逃避的結果。這堅強之愛「所發的電光,是火焰的電光」(6節),而且不像我們所熟悉的火焰,這些火焰是不會熄滅的,連洪水暴雨都不能將之澆熄。一如雅歌強調:「愛情,眾水不能熄滅。」(7節)

我們當中有誰不渴望真愛呢?雅歌提醒我們,無論何時我們遇到了真摯的愛,上帝都是那愛的終極源頭。而且在耶穌裡,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認識一份深刻而不滅的愛,一份燃燒如烈焰的愛。

— 郭惟恩

你曾在何時經歷堅強的愛?耶穌的愛如何使你得激勵?

親愛的上帝,請幫助我接受祢的愛,並將祢的愛分享給他人。



全年讀經:
創世記49-50章;馬太福音13章31-58節


靈命日糧 : 只是我告訴你們

讀經: 馬太福音5章43-48節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馬太福音5章44節


「我知道他們在說些什麼。只是我告訴你⋯⋯」小時候,我聽媽媽說過此話不下千遍。通常都是與同儕的壓力有關,她常教導我不要隨波逐流。現在我已經不再是小男孩了,但從眾的心理卻依然存在。當前的例子就是這一句話:「你應該只和支持與肯定你的人來往。」儘管許多人都這麼說,但我們還是必須要問:「我們這樣做是否像基督呢?」

在馬太福音第5章,耶穌多次使用這個句子「只是我告訴你們⋯⋯」作為開場白。祂非常清楚這世界不斷灌輸我們什麼觀念,但祂期盼我們能活出不同的生命,所以祂說:「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44節)。後來,在新約聖經中,猜猜使徒保羅用「仇敵」一詞來形容誰?沒錯,就是我們!正如羅馬書5章10節說:「我們還與上帝為敵的時候⋯⋯」(當代譯本修訂版)。但耶穌絕非說一套,做一套,祂以行動證明自己說過的話。祂愛我們,甚至為你我捨命。

若基督在這世上時,只親近那些「支持與肯定祂的人」,將會如何呢?我們還可能得到救恩嗎?感謝上帝,祂不偏愛任何人。因上帝如此愛世人,所以上帝要我們這些蒙恩的人,靠著祂的力量去愛人!

— 博約翰

你曾在何時對人不友善,卻仍得到對方的關心?
今天你可以用什麼具體的方式去愛你的仇敵?

天父,我好想只親近那些愛我的人,但這並不合祢的心意,求祢幫助我能像祢一樣去愛人,甚至愛我的仇敵。



全年讀經:
創世記46-48章;馬太福音13章1-30節


靈命日糧 : 只是我告訴你們

讀經: 馬太福音5章43-48節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馬太福音5章44節


「我知道他們在說些什麼。只是我告訴你⋯⋯」小時候,我聽媽媽說過此話不下千遍。通常都是與同儕的壓力有關,她常教導我不要隨波逐流。現在我已經不再是小男孩了,但從眾的心理卻依然存在。當前的例子就是這一句話:「你應該只和支持與肯定你的人來往。」儘管許多人都這麼說,但我們還是必須要問:「我們這樣做是否像基督呢?」

在馬太福音第5章,耶穌多次使用這個句子「只是我告訴你們⋯⋯」作為開場白。祂非常清楚這世界不斷灌輸我們什麼觀念,但祂期盼我們能活出不同的生命,所以祂說:「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44節)。後來,在新約聖經中,猜猜使徒保羅用「仇敵」一詞來形容誰?沒錯,就是我們!正如羅馬書5章10節說:「我們還與上帝為敵的時候⋯⋯」(當代譯本修訂版)。但耶穌絕非說一套,做一套,祂以行動證明自己說過的話。祂愛我們,甚至為你我捨命。

若基督在這世上時,只親近那些「支持與肯定祂的人」,將會如何呢?我們還可能得到救恩嗎?感謝上帝,祂不偏愛任何人。因上帝如此愛世人,所以上帝要我們這些蒙恩的人,靠著祂的力量去愛人!

— 博約翰

你曾在何時對人不友善,卻仍得到對方的關心?
今天你可以用什麼具體的方式去愛你的仇敵?

天父,我好想只親近那些愛我的人,但這並不合祢的心意,求祢幫助我能像祢一樣去愛人,甚至愛我的仇敵。



全年讀經:
創世記46-48章;馬太福音13章1-3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