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創新之舉

讀經: 創世記1章21-28節


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創世記1章28節


最近我發現了一個好地方。一天,我沿著我家附近一條泥土小徑走進一片叢林,發現了一個自製的隱密遊戲場。樹木的枝幹搭成的階梯通往觀景台,有幾棵樹上掛著用舊的電纜軸做成的鞦韆,甚至還有一條吊橋懸於枝幹當中。有人發揮創意,利用一些舊木材與繩索將之轉變為遊戲場地!

瑞士醫生保羅·圖爾尼埃(Paul Tournier)相信人類具有創新的精神,因我們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創世記1章26-27節)。正如上帝別出新意地創造了宇宙(1-25節),創造出能夠自行選擇善惡的人類(3章5-6節),也正如祂吩咐我們「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1章28節),當我們有效地管理大地時,我們也一樣具備發明、冒險與創造新事物的驅動力。這樣的創新之舉可大可小,但最佳的創新是對別人有所助益。我深信,當人們發現並享受那座遊戲場時,它的製作者一定十分開心。

無論是創作新的音樂作品、探索新的傳福音方式,或是讓一段疏離的夫妻關係重燃愛火,各式各樣的創新之舉都會使你我的心跳動,生命充滿活力。現在是否有什麼新的任務或事工正牽動你的心呢?也許上帝正帶領你踏上一趟新的探索之旅。

— 霍薛頓

從聖經中,你看見上帝還有哪些創新之舉?
祂的創新之舉如何激勵我們願意嘗試?

上帝啊,求祢讓我像祢一樣勇於創新,為了愛祢、愛人,請祢差派我前往探索之旅!



全年讀經:
創世記16-17章;馬太福音5章27-48節


靈命日糧 : 創新之舉

讀經: 創世記1章21-28節


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創世記1章28節


最近我發現了一個好地方。一天,我沿著我家附近一條泥土小徑走進一片叢林,發現了一個自製的隱密遊戲場。樹木的枝幹搭成的階梯通往觀景台,有幾棵樹上掛著用舊的電纜軸做成的鞦韆,甚至還有一條吊橋懸於枝幹當中。有人發揮創意,利用一些舊木材與繩索將之轉變為遊戲場地!

瑞士醫生保羅·圖爾尼埃(Paul Tournier)相信人類具有創新的精神,因我們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創世記1章26-27節)。正如上帝別出新意地創造了宇宙(1-25節),創造出能夠自行選擇善惡的人類(3章5-6節),也正如祂吩咐我們「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1章28節),當我們有效地管理大地時,我們也一樣具備發明、冒險與創造新事物的驅動力。這樣的創新之舉可大可小,但最佳的創新是對別人有所助益。我深信,當人們發現並享受那座遊戲場時,它的製作者一定十分開心。

無論是創作新的音樂作品、探索新的傳福音方式,或是讓一段疏離的夫妻關係重燃愛火,各式各樣的創新之舉都會使你我的心跳動,生命充滿活力。現在是否有什麼新的任務或事工正牽動你的心呢?也許上帝正帶領你踏上一趟新的探索之旅。

— 霍薛頓

從聖經中,你看見上帝還有哪些創新之舉?
祂的創新之舉如何激勵我們願意嘗試?

上帝啊,求祢讓我像祢一樣勇於創新,為了愛祢、愛人,請祢差派我前往探索之旅!



全年讀經:
創世記16-17章;馬太福音5章27-48節


靈命日糧 : 棲息之處

讀經: 約翰福音14章1-4節


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約翰福音14章2節


灰沙燕是一種小型的燕科鳥類,常成群在河岸的砂質峭壁掘洞築巢。但隨著東南英格蘭的土地開發,使灰沙燕的棲息地逐漸縮小。當地的環保人士發現,每年春天到來,大批在冬季遷徙外地的燕群回歸時,能供牠們作巢的地方已經越來越少。於是,環保人士發起行動,建構一片巨大的人工沙岸給燕鳥棲息。他們在一家沙雕公司的協助下,將沙子塑模,製造出未來許多年都可供燕鳥棲息的空間。

環保人士的憐憫之舉,生動地描繪出耶穌在離世前安慰祂門徒的一段話。當耶穌知道自己快要離開世界回到父那裡時,便告訴門徒祂將離開,但門徒還不能與耶穌同去,要等到以後才能到那裡(約翰福音13章36節)。接著,耶穌安慰他們,強調祂是「為[他們]預備地方去」(14章2節)。當然,門徒都會感到悲傷,因耶穌說祂即將離開且門徒無法追隨祂,但耶穌勉勵他們,要將祂的離世視為神聖的工作,因為祂是去預備地方接待眾門徒(與我們)。

若沒有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天父家的「許多住處」就不能接待我們(2節)。基督在我們到那裡之前就先做了預備,並確實告訴我們,祂會再來,接那些相信祂的人到祂那裡去。在那裡,我們會與祂同住,喜樂地共享永恆。

— 洪可婷

你何時曾覺得自己不屬於這世界?
對於天國,你最渴盼的是什麼?

耶穌,謝謝祢,為我預備在天上與祢同住的地方。



全年讀經:
創世記13-15章;馬太福音5章1-26節


靈命日糧 : 棲息之處

讀經: 約翰福音14章1-4節


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約翰福音14章2節


灰沙燕是一種小型的燕科鳥類,常成群在河岸的砂質峭壁掘洞築巢。但隨著東南英格蘭的土地開發,使灰沙燕的棲息地逐漸縮小。當地的環保人士發現,每年春天到來,大批在冬季遷徙外地的燕群回歸時,能供牠們作巢的地方已經越來越少。於是,環保人士發起行動,建構一片巨大的人工沙岸給燕鳥棲息。他們在一家沙雕公司的協助下,將沙子塑模,製造出未來許多年都可供燕鳥棲息的空間。

環保人士的憐憫之舉,生動地描繪出耶穌在離世前安慰祂門徒的一段話。當耶穌知道自己快要離開世界回到父那裡時,便告訴門徒祂將離開,但門徒還不能與耶穌同去,要等到以後才能到那裡(約翰福音13章36節)。接著,耶穌安慰他們,強調祂是「為[他們]預備地方去」(14章2節)。當然,門徒都會感到悲傷,因耶穌說祂即將離開且門徒無法追隨祂,但耶穌勉勵他們,要將祂的離世視為神聖的工作,因為祂是去預備地方接待眾門徒(與我們)。

若沒有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天父家的「許多住處」就不能接待我們(2節)。基督在我們到那裡之前就先做了預備,並確實告訴我們,祂會再來,接那些相信祂的人到祂那裡去。在那裡,我們會與祂同住,喜樂地共享永恆。

— 洪可婷

你何時曾覺得自己不屬於這世界?
對於天國,你最渴盼的是什麼?

耶穌,謝謝祢,為我預備在天上與祢同住的地方。



全年讀經:
創世記13-15章;馬太福音5章1-2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