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名字的力量

讀經: 創世記17章1-8、15-16節


你的名⋯⋯要叫亞伯拉罕,因為我已立你作多國的父。—創世記17章5節


為了激勵在印度孟買的一些街頭兒童,創作歌手雷傑將他們的名字編成一首歌曲,並賦予每個名字獨特的旋律。雷傑教他們唱這首歌,希望能帶給他們一個與自己名字相關的美好記憶。這些缺乏關懷的街頭兒童,很少聽到人帶著愛來叫他們的名字,雷傑用這首歌表達了對他們的尊重與珍視。

在聖經裡名字相當重要,因名字經常反映一個人的性格特徵或新的身分。例如,當上帝與亞伯蘭和撒萊立下愛的盟約時,便為他們改了名字,並承諾將成為他們的上帝,而他們將成為祂的子民。亞伯蘭的意思是「尊貴的父」,後來改名為亞伯拉罕,意為「多國之父」。撒萊的意思是「公主」,後來改名為撒拉,意為「多國之母」(參閱創世記17章5、15節)。

上帝賜下的新名字包括應許他們會擁有自己的孩子。當撒拉生下兒子時,他們滿心歡喜地給孩子起名叫以撒,意思是「他笑了」。撒拉說:「上帝使我喜笑,凡聽見的必與我一同喜笑。」(21章6節)

當我們叫別人的名字時,是確定上帝創造他們的身分和目的,是向他們表達尊重和認可。一個出於愛的暱稱,肯定了那按上帝形象被造的人具有的獨特之處,也可以有同樣的作用。

— 潘艾梅

你怎麼看待自己的名字?你怎麼用名字來反映某位朋友或家人的特質?

上帝啊,感謝祢賜下名字,並按祢的形象造我、愛我。求祢塑造我,使我變得更像祢。



全年讀經:
雅歌4-5章;加拉太書3章


靈命日糧 : 故事還未結束

讀經: 馬太福音6章9-13節


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馬太福音6章10節


英國警匪劇《重任在肩》的最後一集創下破紀錄的高收視率,因為觀眾都想知道劇中主角與犯罪組織對抗的結果。然而,當故事的結局暗示惡人終將獲勝時,許多觀眾都很失望。一位劇迷說:「我希望將壞人繩之以法,我們需要一個正義的結局。」

美國社會學家彼得·伯格(Peter Berger)曾指出,我們都渴求世界有盼望和正義,希望有朝一日能戰勝邪惡,迫使那些罪犯面對自己的罪行。一個任憑壞人橫行無阻的世界,違背了我們對世間有正義的認知。那些失望的劇迷不自覺地表達了人類對恢復正義的深切渴望。

在主禱文中,耶穌指出了罪惡確實存在。罪不僅存在於人與人之間,使我們需要彼此饒恕(馬太福音6章12節);罪更是存在於屬靈層面,我們需要救贖(13節)。但我們擁有勝過罪惡的盼望,有朝一日,那沒有邪惡的天國將會降臨在地上(10節)。到那一天,上帝的公義將完全彰顯,「正義的結局」將會來到,罪惡將永遠被除去(啟示錄21章4節)。

因此,當現實生活中壞人得逞,令人失望沮喪時,讓我們謹記:在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實現之前,我們仍有盼望,因為故事還未結束。

— 霍薛頓

你認為我們為何渴求盼望和正義?
以主禱文來禱告,如何幫助你面對罪惡與失望?

天父,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全年讀經:
雅歌1-3章;加拉太書2章


靈命日糧 : 彼此需要

讀經: 羅馬書16章3-16節


你們親嘴問安,彼此務要聖潔。基督的眾教會都問你們安。—羅馬書16章16節


戴夫·金德雷德(Dave Kindred)是美國知名的體育專欄作家,曾報導過數百項重大體育賽事及錦標賽,並撰寫拳王阿里的傳記。退休後,他覺得生活很無趣,便到當地一所學校觀看女子籃球比賽。很快地,他開始自動請纓為該球隊在網上報導每場賽事。當戴夫的母親和孫子相繼過世,妻子中風時,他意識到他一直追蹤報導這個籃球隊,讓他有一種團隊的歸屬感與使命感。他需要他們,正如他們也需要他一樣。戴夫說:「這個團隊拯救了我。我的生活變得黑暗,……而他們就是光。」

一位傑出的記者怎麼會依靠一個青少年群體呢?其實有一位傑出的使徒,也同樣依靠在他的宣教旅程中所建立的情誼。你可曾注意保羅在他書信的結尾向多少人問安?(羅馬書16章3-15節)他寫道:「問候曾經與我一同被囚的親族安多尼古和猶尼亞;⋯⋯問候在主裡我親愛的暗伯利」(7-8節,新譯本),保羅提到超過25個人,其中大部分的人並沒有在聖經其他地方被提起,但保羅需要他們。

你認識你群體中的人嗎?你可以從自己的教會開始。有誰的生活陷入黑暗呢?在上帝的帶領下,你能成為一道光引人歸向耶穌。也許有一天,你也需要他們的幫助。

— 韋陌格

誰是你能依靠的人?不妨祈求上帝賜你可以信賴的朋友。你要如何成為別人可以信賴的朋友呢?

天父,耶穌是我親愛的朋友!願我也能效法祂,成為別人親愛的朋友。

屬上帝家中的人應當互相關愛、彼此服事,使上帝在凡事上得榮耀。歡迎點擊連結:



全年讀經:
傳道書10-12章;加拉太書1章


靈命日糧 : 活水

讀經: 約翰福音7章37-39節


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約翰福音7章37節


我收到了一束來自厄瓜多爾的花。花束送到我家時,已經凋萎下垂、失去活力。說明書上寫著,將花束插在清涼的水中,便能使花朵恢復活力。但在這之前,必須先修剪花莖,讓它們更容易汲取水分。不過,它們真的能活下來嗎?

隔天早上,我得到了答案。這一束厄瓜多爾的花變得生機盎然,綻放著好些我從未見過的花朵。水的確能夠帶來改變,這讓人聯想到耶穌談到活水的比喻,以及水對基督徒的意義。

聖經記載,有一個撒馬利亞婦人到井邊打水,耶穌向她要水喝,表示祂願意喝這婦人所打的水,進而改變了她的生命。起初,這個撒馬利亞婦人對耶穌的請求感到十分驚訝,因為猶太人向來看不起撒馬利亞人,但耶穌對她說:「妳若知道上帝的恩賜和對妳說『給我水喝』的是誰,妳必早求祂,祂也必早給了妳活水」(約翰福音4章10節)。後來在聖殿裡,「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耶穌這話是指著信祂之人要受聖靈說的」(7章37-39節)。

今天,當我們因生活的重擔而失去活力時,上帝的靈能使你我復甦。祂是住在我們心裡的活水,能使我們重新得力。願我們今天都能暢飲祂所賜的水。

— 雷翠霞

你在生活中的哪方面感到乾涸、枯竭?
是什麼妨礙了你祈求耶穌將這活水賜給你呢?

慈愛的上帝,感謝祢賜下聖靈活水住在信徒心中,讓我們因生活重擔而感到疲憊時,可以重新得力。



全年讀經:
傳道書7-9章;哥林多後書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