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哈利路亞!

讀經: 啟示錄11章15-18節


祂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示錄11章15節


韓德爾只花24天就完成了神劇《彌賽亞》的交響樂創作,令人嘖嘖稱奇。這可能是當今世上最負盛名的一部音樂作品,每年在世界各地被人演奏成千上萬次。這部宏偉的作品在演奏近兩小時之後,就會進入全劇的最高潮,也就是這部神劇最知名的片段《哈利路亞合唱曲》。

在小號與定音鼓帶進大合唱之後,合唱團的各聲部陸續加入、層層堆疊,吟唱啟示錄11章15節的經文:「祂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這段凱歌宣告了我們將在天國永遠與耶穌同在的盼望。

在神劇《彌賽亞》中,許多歌詞都出自聖經的啟示錄。這卷書記載了使徒約翰在人生將盡之際所見的異象,其中以基督再來為敘事的高峰。在啟示錄中,約翰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述同一個主題,就是那位復活的耶穌將要再臨,那時眾人要歡欣喜樂地高聲頌揚(19章1-8節)。那時普世都將歡騰,因耶穌要敗壞黑暗與死亡的權勢,建立一個和平的國度。

將來有一天,在天上的所有人都將聚在一起,成為陣容龐大的合唱團,一起揚聲讚美耶穌的威榮,並頌讚祂永遠掌權(7章9-10節)。在那之前,讓我們繼續好好地生活、工作、祈禱,並且帶著盼望等候耶穌再臨。

— 夏莉珊

耶穌將再臨治理全地,如何使你今天得著盼望?哪些歌曲能激勵你,讓你想到耶穌的威榮呢?

耶穌啊,願祢快來,掌權治理全地。



全年讀經:
箴言25-26章;哥林多後書9章


靈命日糧 : 我的歸屬

讀經: 詩篇133篇


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詩篇133篇1節


逾越節是猶太人的傳統節日,是為了慶祝並紀念上帝偉大的救贖。在一次逾越節餐宴接近尾聲時,教會的會友們歡樂地圍成圓圈一起跳舞。貝瑞站在一旁,滿臉笑容地看著,他告訴我他特別喜愛這樣的聚會,說:「現在這些是我的家人,是我所屬的群體。我找到一個可以付出愛與被愛的地方……找到了我的歸屬。」

貝瑞年幼時在精神與身體上都曾遭受殘酷的虐待,奪走了他童年的歡樂。然而,當地的教會歡迎他並帶領他認識耶穌。貝瑞看到他們的合一與喜樂,也深受吸引而開始追隨基督,且感受到自己被愛、被接納。

在詩篇133篇,大衛王用了幾個強有力的比喻,描述上帝子民的合一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且影響深遠。他說這好比被澆上貴重的膏油,直流到衣襟(2節)。塗抹膏油在古代十分常見,有時會用來表示歡迎到訪的賓客。大衛也將信徒合一比擬為降在山上的甘露,能帶來生命與祝福(3節)。

膏油會釋放香氣,帶來滿室馨香;甘露會讓乾涸之地獲得滋潤。合一也具有美善的功效,比如可以讓那些孤單的人感到受歡迎。讓我們在基督裡尋求合一,好讓上帝透過你我賜下美好的福分。

— 潘艾梅

在你所處的群體中,你曾看到合一發揮何種功用?在你的教會中,你如何幫助那些你不認識的人?

耶穌啊,求祢幫助我能向人表達祢的愛,不只是對那些可愛的人,也包括那些不容易相處的人。



全年讀經:
箴言22-24章;哥林多後書8章


靈命日糧 : 不分裂的家

讀經: 以弗所書2章17-22節


一城一家自相紛爭,必站立不住。—馬太福音12章25節


在1858年6月16日,亞伯拉罕‧林肯以伊利諾州共和黨新提名參議院候選人的身分,發表了著名的演說《自相分爭之家》,特別提到了美國不同派系之間因奴隸制度而產生的緊張關係。這番言論在敵友雙方陣營都掀起了波瀾。在演說中,林肯引用了耶穌在馬太福音12章25節所說的話,提到一個自相分爭的家必站立不住。林肯會使用這個比喻,是因為它不但廣為人知且淺顯易懂,可以打進聽眾的內心,讓他們意識到國家當前的危機。

自相分裂之家必站立不住,反過來說,一個團結合一的家才能站立得穩。原則上,這也是上帝的家應有的樣式(以弗所書2章19節)。上帝的家雖然是由背景各異的人們所組成,但我們都是藉由耶穌在十架上的犧牲,得以與上帝、與人和好(14-16節)。基於這個真理(參閱以弗所書3章),保羅教導眾信徒說:「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4章3節)

如今,當緊張的關係加劇,威脅到原本合一的群體,例如我們的家人或主內弟兄姐妹的時候,上帝會賜給你我所需的智慧與能力,使我們能靠著聖靈的幫助保持合一。這將會使我們在這分裂、黑暗的世界中成為明光照耀。

— 簡恩德

上帝會如何使用你在群體中締造和平?在面對緊張的關係與摩擦時,哪些經文能幫助你?

耶穌,求祢賜我智慧、勇氣與力量,讓我能在生活中與眾人和睦相處,力求與人和好。



全年讀經:
箴言19-21章;哥林多後書7章


靈命日糧 : 被大魚吞下

讀經: 約拿書2章1-10節


耶和華吩咐魚,魚就把約拿吐在旱地上。—約拿書2章10節


邁克正在潛水捕龍蝦,沒想到卻被一條座頭鯨一口吞下。在黑暗中,邁克感覺到魚嘴的強大肌肉擠壓著他,以為自己就要命喪於此。其實鯨魚對他根本沒興趣,30秒後,鯨魚將邁克吐出去。邁克也奇蹟似地一根骨頭都沒有折斷,只是身上有大片的瘀青,以及被大魚一口吞下的奇特經歷。

類似的事早有先例。約拿就曾被「一條大魚」吞下肚,在魚腹中待了三天,才被大魚吐到陸地上(約拿書1章17節,2章10節)。但兩者卻有不同之處,邁克是遭鯨魚誤吞,而約拿被大魚吞下是因他恨惡以色列的仇敵,不願他們悔改。當上帝要約拿去尼尼微宣講真理時,他竟坐船朝相反方向而去。最後上帝差派了一條如鯨魚般的大魚,要將約拿喚回。

我明白約拿為何憎恨亞述人。亞述人在過去不斷侵擾以色列人,甚至在五十年內他們會將北國的以色列民擄走,並讓他們消滅殆盡。約拿不願意看到亞述人罪得赦免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

但這也顯示約拿忠於上帝的選民,更勝過忠於那位萬民的上帝。上帝愛以色列人的仇敵,想要拯救他們;祂也愛我們的仇敵,想要拯救他們。讓我們靠著聖靈的幫助,放下仇恨,將耶穌的福音帶給他們吧!

— 韋陌格

你知道有誰需要來跟隨耶穌嗎?
你要如何更愛他們?

耶穌,求祢教導我能像祢一樣去愛我的仇敵。歡迎上網閱讀探索叢書《佈道:透過關係傳福音》。



全年讀經:
箴言16-18章;哥林多後書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