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最大的驚喜

讀經:

約翰福音20章11-18節


我已經看見了主!—約翰福音20章18節


在經典的體育奇幻電影《夢幻成真》中,主角雷.金塞拉(Ray Kinsella)看見他已故的父親,以年輕的棒球好手出現。他第一次看到這麼年輕的父親,他對妻子說:「我只見過多年以後的他,而那時他已被生活折磨得疲憊不堪。看到他……我該對他說什麼?」這個場景讓我們想到:當我們看到已故的至親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會有什麼感覺呢?

當抹大拉的馬利亞第一次見到從死裡復活的耶穌時,她就有這樣的經歷。那時,她在空墳墓旁哭泣,她轉過身「看見耶穌站在那裡,卻不知道是耶穌」(約翰福音20章14節)。為何她不認得耶穌?也許是因她滿眼淚水、視線模糊,或是因為一大清早「天還黑」(1節)。更有可能是,她最後一次見到耶穌時,耶穌被打得血肉模糊,最後被折磨致死。她從沒想到會再看到活生生的耶穌,復活的耶穌充滿生機,以至抹大拉的馬利亞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領悟這個偉大的真理。

耶穌就站在那裡,祂是「復活的是不朽壞的」(哥林多前書15章42節)。在馬利亞聽見耶穌呼喚她的那一刻,她認出了耶穌,耶穌不只是她最好的朋友和老師(約翰福音20章16節),更是復活的生命之主。上帝總能施行令人意想不到的奇妙作為,而耶穌為我們勝過死亡更是最大的驚喜!

— 龐雅各

上帝曾如何為你施行意想不到的奇妙作為?
今天你如何與人分享祂對你的愛?

阿爸天父,我讚美祢,因祢使耶穌從死裡復活!
今天請幫助我活出祢所賜予的生命!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7-9章;約翰福音1章1-28節


靈命日糧 : 扎根於基督

讀經:

以弗所書3章14-21節


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以弗所書3章17節


備受愛戴的慕安得烈牧師(Andrew Murray,1828-1917年)曾經分享,在他的祖國南非,橘子樹會受到各種病蟲害的侵擾。在外行人的眼中,橘子樹看起來一切正常,但有經驗的樹木專家卻能發現導致樹木逐漸死亡的根源。要拯救生病的樹唯一的方法是將樹幹、樹枝砍下來,嫁接到另一棵樹上。如此一來,這棵樹就能夠茁壯成長並結出果實。

慕安得烈用這個比喻,講述使徒保羅寫給以弗所教會信徒的書信。使徒保羅在羅馬坐監期間寫下這封信,精闢地概述了耶穌基督的福音。他對眾信徒懷著牧者之心,他祈求上帝藉著基督的靈,使眾信徒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好讓基督因他們的信心住在他們心裡(以弗所書3章16-17節)。使徒保羅盼望眾信徒的「愛心有根有基」,並能體會上帝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17-18節)

身為基督徒,我們應當深深扎根於上帝愛的沃土中,其中的養分能堅固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當我們被嫁接到耶穌這真葡萄樹上時,祂的靈會幫助我們結果子。我們也許會經歷風暴、面對挑戰,但若我們扎根於耶穌那生命與愛的源頭,就能抵禦這些風暴。

— 潘艾梅

被嫁接到耶穌這真葡萄樹上,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你要如何確保自己能從上帝那裡獲得足夠的養分?

慈愛的上帝,請幫助我扎根於祢的愛中,
好讓我能結果子,並使祢得榮耀。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4-6章;路加福音24章36-53節


靈命日糧 : 愛與尊重

讀經:

撒母耳記下9章1-10節


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撒母耳記下9章7節


高中的體育競賽出現了一項新的比賽,是我見過最能激勵人心的競賽。

這項比賽與一般比賽同樣有助陣的球迷、裁判和計分板。但它有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在場上的每支五人隊伍當中,有三個隊員都是不同類型的身心障礙者。這項比賽之所以令人深受感動,是因為比賽雙方在場上不分你我,兩隊球員會互相協助、鼓勵、加油打氣。這項比賽是為了激勵有身心障礙的學生,讓他們也能體驗到體育競賽的樂趣。

要藉著這樣的比賽讓學生感覺受尊重,校方需要深思熟慮和明智領導,他們的努力反映了聖經中大衛王樹立的榜樣。

在大衛王時期有句俗語說:「盲人和瘸子不得進殿裡去」(撒母耳記下5章8節,和合本修訂版)。因為先前大衛王將「瘸子、盲人」比喻為他的敵人。然而,大衛王卻讓約拿單瘸了雙腿的兒子米非波設進入他的皇宮,並且尊重米非波設,讓他可以常常與自己「同席吃飯」(9章7節)。

保羅明確地告訴我們應如何待人,他說:「要彼此真誠相愛,也要樂於互相尊重。」(羅馬書12章10節,新普及譯本)

讓我們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確實以耶穌的愛尊重你我遇見的每一個人。

— 白德夫

你要如何鼓勵你所接觸到的人?
對你而言,何謂尊重他人?

親愛的上帝,有些人特別需要我的關懷與協助,
請幫助我能以愛心和恩慈對待他們。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3章;路加福音24章1-35節


靈命日糧 : 謙卑卻尊貴

讀經:

路加福音14章7-11節


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路加福音14章11節


我的朋友珍妮是一名小學老師,她經常帶領學生去其他不同的教室上音樂或美術等科目。在前往另一間教室前,她會要求這些五年級的學生排隊,而他們總是爭先恐後,搶著要排在最前面的首位。但有一天,珍妮在學生們排好隊之後,出其不意地要所有人轉過身,從隊伍的最尾端那頭出發。學生們都震驚萬分,難以置信地說:「什麼??」

在耶穌的時代,人們在宴會的餐桌上也有類似爭搶位置的現象。耶穌看到這種情況,就對與祂一同赴宴的賓客說了一個令他們非常驚訝的比喻。耶穌用了一個婚筵的比喻來教導他們「不要坐在首位」,而是要「坐在末位」(路加福音14章8-10節)。接著,耶穌又告訴他們說:「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11節)。這種思維完全顛覆了他們的社交常規。

要實踐這條上帝國度的法則並不容易,尤其是人類的本性會使我們仍然專注於獲取勝利,就像有些人現在選擇末位,只不過是為了以後能列居首位。然而,耶穌勸勉我們要學習祂的榜樣,尋求祂的幫助,好讓我們能重新調整思維,將謙卑、居於末位和低微,視為真正的尊貴位置。

— 洪可婷

在你的生活中,有誰體現了耶穌所說的謙卑?
你何時會覺得很難讓出自己所看重的尊貴位置?

親愛的耶穌,請賜給我一顆真正謙卑的心,
幫助我在任何景況都能展現出祢的謙卑。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21-22章;路加福音23章26-5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