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團團陽光

讀經: 約翰福音1章1-5節


坐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發現照著他們。—馬太福音4章16節


在一個溫暖的夏日午後,我和四歲的孫女茉莉一起玩球,累了便暫停休息。當時我和茉莉拿著水杯坐在門廊上,茉莉看著外面的院子,對我說:「爺爺,你看地上有好多一團團的陽光!」原來,她看到陽光穿透茂密的樹葉,在地面的陰暗之處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光影。

一團團的陽光。這豈不是在黑暗的日子中尋找盼望的美好畫面嗎?置身在充滿挑戰的日子裡,好像很難聽到好消息,但與其專注在令人沮喪的黑暗,我們不如將焦點放在那一道美麗的光。

這一道光是有名字的,祂就是耶穌。馬太引用以賽亞書9章2節,描述耶穌降臨而照亮世界的大光:「那坐在黑暗裡的百姓,看見了大光;坐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發現照著他們」(馬太福音4章16節)。當我們住在「死蔭之地」時,罪帶來的影響會不斷籠罩我們,但耶穌能穿透這片黑暗,祂就是這世界明亮又充滿榮耀的光(約翰福音1章4-5節)。

耶穌的慈愛與憐憫正如陽光穿透黑暗,在黑暗的日子裡給我們帶來亮光,祂以盼望照亮我們的每一天,也照亮我們的心靈。

— 白德夫

今天你被何種黑暗籠罩?你如何讓耶穌的同在與慈愛所發出的光帶給你喜樂與盼望?

親愛的耶穌,當我在這紛紛擾擾的世界中苦苦掙扎時,求祢讓我記得祢的同在。求祢的愛激勵我,帶領我脫離黑暗,沐浴在祢榮耀的光明中。



全年讀經:
詩篇51-53篇;羅馬書2章


靈命日糧 : 主恩相隨

讀經: 詩篇23篇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詩篇23篇6節


我在高中時期的第一份兼職工作,是在一家女性服裝店打工。店裡有一位女保安會佯裝成顧客,跟隨在她認為可能會偷竊商品的女顧客後面。按照一般店主的標準,具有某些特質的人都會被視為可能會偷竊的對象,其他非可疑對象就不會被人跟隨。我就曾在一些商店裡被視為可疑對象而被人跟隨,這是個有趣的經驗,因為我還記得他們使用的策略。

大衛的經歷卻不同,他宣稱跟隨著自己的是從上頭來的福分,即上帝的恩惠與慈愛。然而,大衛有這兩種福分跟隨,並不是因他受到懷疑,而是因為真實的愛。英國佈道家司布真曾將上帝的恩惠與慈愛形容成「一對守護天使」,不分順境逆境總是緊隨著信徒。他說:「不管是陰鬱的冬日或明亮的夏日,上帝的恩惠能供應我們的需要,祂的慈愛塗抹我們的罪惡。」

大衛曾是牧羊人,所以他能理解上帝同時賜下恩惠與慈愛的用意。當然,其他的事物如恐懼、憂慮、誘惑、懷疑等,也會跟隨著上帝的兒女。但大衛毫無疑惑、滿有信心地宣告,上帝美好的恩惠與慈愛的憐憫必會隨著我們。

大衛歡喜地說:「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詩篇23篇6節)這如此美好的福分會一直跟隨著我們,直到永遠!

— 雷翠霞

上帝的恩惠慈愛隨著你,如何使你蒙恩福?
你要如何更深地體會呢?

親愛的上帝,謝謝祢賜下美好的福分,讓祢的恩惠與慈愛一生一世都隨著我。



全年讀經:
詩篇49-50篇;羅馬書1章


靈命日糧 : 世界齊心歌唱

讀經: 啟示錄5章8-14節


他們唱新歌,說:「祢⋯⋯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上帝。」—啟示錄5章9節


在1970年代,可口可樂公司為廣告主題「真材實料」(The Real Thing)推出了一首廣告短歌,後來由某英國樂團唱完整首歌曲,至今年長一輩可能都記憶猶新。儘管如此,很多人還是難忘原版的電視廣告,數百名年輕人站在羅馬郊外的山丘頂上一起唱著這首短歌。當中不同膚色、民族的人,都站在一起唱出:「我要教導世界歌唱,以完美和諧的聲音⋯⋯我想看一看這個世界,所有的人都手拉手站在一起⋯⋯。」雖然歌詞中那世界和諧的景象似乎是幻想,但作者渴望讓全世界一起以愛心和諧歌唱的理想,引發了我們的共鳴。

使徒約翰也描述了類似的理想,但景象更為宏大。他預見了「天上、地上、地底下、滄海裡和天地間一切所有被造之物」(啟示錄5章13節)同唱一首歌的偉大景象。這首歌頌上帝羔羊的歌並不是幻想。因為祂為了贖回我們所付上的代價是再真實不過的,而羔羊愛的犧牲所要勝過的,如戰爭、死亡等這些罪的後果,也是如此真實可怕。

然而,上帝的羔羊擔當了我們的罪孽、戰勝死亡,祂讓我們勝過對死亡的恐懼。祂要教導天上地下一切的受造物,以完美和諧的聲音,齊心歌唱來敬拜祂。

— 狄馬汀

什麼能使你歌唱?當你看到在約翰的異象中,一切受造物齊聲歌頌上帝的羔羊與祂的愛,如何觸動你的心?

天父,求祢幫助我領略祢一切奇妙的作為,好讓我能與每個人、每個受造物一同歌頌讚美祢!



全年讀經:
詩篇46-48篇;使徒行傳28章


靈命日糧 : 那把鑰匙

讀經: 馬太福音11章25-29節


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馬太福音11章29節


基廷神父(Thomas Keating)在他的一本經典著作中分享了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一名教師弄丟了家裡的鑰匙,便蹲在草地上尋找。學生們看見老師在找鑰匙都過來幫忙,但還是找不到。最後,有個比較機靈的學生問道:「老師,你知道自己是在哪裡弄丟了鑰匙嗎?」教師回答:「當然知道。我是在屋子裡弄丟的。」學生們驚呼:「那你為什麼要在屋外找呢?」老師說:「很簡單啊!因為這裡光線比較好。」

基廷在書中總結:「我們都弄丟了那把『與上帝親近,經歷上帝慈愛』的鑰匙。缺乏這種經歷,沒有什麼能讓人得到真正的快樂;有了這種經歷,幾乎什麼都能讓人快樂和滿足。」

我們常常忘記無論在人生的高峰或低谷,上帝一直是能滿足我們最深渴望的那把鑰匙。只要我們在正確的地方尋找,便會發現上帝就在那裡,祂會讓我們得著真正的安息。在馬太福音11章,耶穌感謝天父,不向聰明人而是向孩童顯明祂的旨意(25節)。隨後,祂邀請「凡勞苦擔重擔的人」(28節)到祂那裡得安息。

我們也可以像孩童一樣,效法耶穌這位「心裡柔和謙卑」(29節)的導師,到祂那裡得享真正的安息。上帝就在那裡,熱切地歡迎我們進入祂的家。

— 白茉妮

你曾在哪些錯誤的地方尋找滿足及快樂?
什麼能幫助你在上帝那裡得著平安?

慈愛的上帝,我常在看似耀眼的地方尋找滿足,幫助我到祢面前得享真正的安息。



全年讀經:
詩篇43-45篇;使徒行傳27章27-44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