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起飛

讀經: 約書亞記1章1-9節


只要剛強,大大壯膽。—約書亞記1章7節


當我們參觀一艘航空母艦時,一位噴射戰鬥機飛行員解釋說,飛機需要時速56公里的風,才能從如此短的跑道上起飛。為迎向這種穩定的風,艦長要將航艦轉成逆風方向。我問道:「飛機不是要順風起飛嗎?」飛行員回答說:「不是。噴射機必須逆風而飛,而這也是唯一能起飛的方法。」

上帝呼召約書亞帶領祂的子民,頂著強烈的「逆風」進入應許之地。約書亞有兩方面的需要。於內,他需要「剛強,大大壯膽」(約書亞記1章7節);於外,他需要接受挑戰。這包括領導數千名以色列人的日常任務、攻打城牆高大的城邑(6章1-5節)、戰事失利(7章3-5節)、亞干的盜竊(16-26節),以及持續不斷的戰爭(10-11章)。

只要約書亞所做的事是來自上帝的指示,那麼他所面對的挑戰就能提升他的生命。上帝叮囑約書亞必須謹守遵行一切律法,不可偏離左右並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1章7-8節)。

你已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不偏離上帝的道路嗎?那就接受挑戰吧!勇敢地逆風而飛,你會看到你的心靈高飛翱翔。

— 韋陌格

為什麼面對挑戰會使生命成長呢?
上帝如何用當前的困難來使你逆風飛翔?

天父,人生充滿艱難,而且常有傷痛。求祢讓我所經歷的困境能使我更親近祢。



全年讀經:
利未記23-24章;馬可福音1章1-22節


靈命日糧 : 獨具慧眼

讀經: 使徒行傳9章26-30節


掃羅到了耶路撒冷,想與門徒結交。他們卻都怕他,不信他是門徒。—使徒行傳9章26節


在一篇論述導師的文章中,作者薛漢娜(Hannah Schell)提到導師要讓你得到支持、激勵和啟發,但首先或許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他要能相信你、認可你。認可不是指得到獎勵或表揚,而是單單地「相信」,這是人類的基本需求。每個人都需要受到認可、瞭解和信任。

巴拿巴的名字意為「勸慰子」(使徒行傳4章36節),他獨具慧眼,當眾門徒都懼怕掃羅時(9章26節),唯有他願意給掃羅機會。掃羅(又名保羅;13章9節)曾迫害基督徒(8章3節),所以大家不信「他是門徒」(9章26節)。

後來,保羅與巴拿巴為了是否要帶馬可去「從前宣傳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們」而發生爭論(15章36-39節)。保羅認為帶馬可同去並非明智之舉,因馬可曾半途脫隊。但值得注意的是,保羅後來需要馬可的幫助,就像他對提摩太說:「你來的時候,要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提摩太後書4章11節)

巴拿巴花時間去瞭解、相信保羅和馬可。或許,我們也能像巴拿巴那樣認可別人的潛力;或相反地,我們自己正是那需要屬靈導師的人。懇求上帝帶領我們幫助那些需要鼓勵的人,也讓我們遇見能幫你我加油打氣的人。

— 施竹俐

你曾如何因他人對你的肯定而受到激勵?
你要如何幫助那些需要鼓勵的人?

天父啊,求祢幫助我能認可他人並給予鼓勵,也讓我遇見能鼓勵我的人。



全年讀經:
利未記21-22章;馬太福音28章


靈命日糧 : 明智建言

讀經: 箴言6章20-23節


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正直;惟智慧人肯聽人的勸教。—箴言12章15節


在2019年4月,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屋頂燃起熊熊大火,古老的木梁與鉛板形成一個大火爐,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在教堂的尖頂坍塌之後,人們轉而注意到鐘樓。一旦掛著鐵鑄巨鐘的木梁被燒毀,將導致兩座鐘樓塌陷,把教堂夷為廢墟。

基於安全考量,消防隊長加萊命令在教堂內部滅火的消防員撤退。當他思考接下來該怎麼做時,一位名叫雷米的隊員緊張地說:「報告長官,我建議向鐘樓射水。」加萊考量到建築物的結構脆弱,立即否定這項提議,但雷米不斷陳述這麼做的種種好處。事已迫在眉睫,加萊面臨關鍵的抉擇:是要採納初級消防員的建議,還是讓教堂倒塌?

聖經常提到採納建議,雖然有些經文是教導年輕人要聽從長者之言(箴言6章20-23節),但大多並不僅限於此。箴言12章15節說:「智慧人肯聽人的勸教」,而要打勝仗就須接受勸諫(24章6節),只有愚妄人才會不聽勸告(12章15節)。明智的人都能聽取好的建議,而不論提供建議者的年齡大小,地位尊卑。

最後隊長加萊聽取雷米的建言,及時撲滅蔓延到巨鐘木梁的火,挽救了教堂。今天你在哪些事上需要合乎真理的建議?有時候,上帝會藉著一個小輩的口來引導謙卑的人。

— 霍薛頓

何種情況會讓你難以聽從建議?
你覺得如何能分辨出好的或壞的建議?

天父啊,求祢藉著聖靈的工作,讓我能以謙卑的態度,接受別人的忠告。



全年讀經:
利未記19-20章;馬太福音27章51-66節


靈命日糧 : 同為一體

讀經: 羅馬書12章1-5節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羅馬書12章2節


在農村社會裡,消息總是傳得很快。幾年前,銀行拍賣了大偉家族幾十年來擁有的農場。如今,大偉得知這片土地將再次被拍賣。於是他省吃儉用加上自己的儲蓄,才籌到了資金,到拍賣會場與近兩百位當地的農民競標那塊土地。大偉的出價很低,真能得標嗎?他率先喊價之後,就一邊深呼吸,一邊看著拍賣商徵詢是否有人願意出更高的價格。來競標的農民始終保持沉默,直到木槌落下,讓大偉順利得標。村民們優先考量大偉和他家人的需要,更勝於自己的經濟利益。

這群農民願意犧牲個人利益的善行,正是使徒保羅勸勉信徒要展現的生活方式。保羅警誡我們「不要效法這個世界」(羅馬書12章2節),不要把個人自私的慾望置於他人的需要之前,也不要凡事只考慮到自己的利益。相反地,當我們優先考慮別人的需要、服事他人時,我們可以確信上帝必會供應我們的需要。當聖靈更新我們的心思,我們就能以尊榮上帝的愛和動機來應對各種情況。先為別人著想,能使我們免於自高自大,因為上帝提醒我們,你我都是同樣屬於一個更大的整體,就是基督的身體──教會(3-4節)。

聖靈會幫助我們明白並順服聖經的教導,也會使我們無私付出、慷慨愛人,如此我們才能同為一體地茁壯成長。

— 鄧書琪

你如何能做到放下自己,優先考慮別人的需要?當別人也如此待你時,曾如何激勵你的信心?

天父上帝,求祢除去我的自私,使我能流露無私的愛,並與主內弟兄姐妹成為一體。

若處處為他人的利益著想,愛就伴隨著我們。歡迎點擊連結:全年讀經:
利未記17-18章;馬太福音27章27-50節